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小数除法教案(共13篇)

小数除法教案〔共13篇〕篇1:小数除法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处理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练习。
2、使学生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进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在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时被除数的小数局部位数不够,能运用在末尾补0的方法完成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数。
0.24÷0.4=〔〕÷4 5.8÷0.2=〔〕÷20.24÷0.04=〔〕÷4 58÷0.2=〔〕÷2说说每题是怎么想的?“58÷0.2”的58应转化为多少?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
1、出例如6。
2、从例题的图和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妈妈买萝卜多少千克?你会列式吗?根据什么关系列式?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在小组中试着算一算,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4、学生尝试计算,展示学生作业。
被除数上的0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补0?除数划去小数点后,乘几?被除数呢?指出:当被除数局部的位数比除数少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被除数补上0以后小数点在哪里?商的小数点应该在哪里?5、试一试。
买番茄多少千克?你会列式吗?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
被除数是整数,乘10是多少呢?原来3的小数点在哪里?如今30的小数点在哪里?也就是说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挪动了几位?6、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
归纳: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再看除数的小数点向右挪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挪动几位。
假如被除数的小数局部位数不够或者是整数,就用0补足。
7、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每一题各是怎样挪动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
《小数除法》教案

《小数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数除法练习题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如购物、分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2.学生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小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讲解小数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概念,类比理解小数除法。
利用课件展示小数除法的定义和性质。
2.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具体例子为例,讲解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强调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3.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道小数除法题目进行探究。
学生讨论、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四)拓展应用1.利用课件展示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除法运算方法。
2.收集生活中的小数除法问题,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仍存在困惑,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点直接参与除法运算的规则,以及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
除数是整数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_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第3页 共29页
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 算的方法。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 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第二种:利 用竖式计算
①如果把被除数 22.4 的小数部分“4”盖上不看,整数除法 应当怎样除?(22÷4 商 5 余 2。)
4.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 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 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 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归纳总结:怎样计 算小数除以整数?
第11页 共29页
)。 二、探究算理,总结算法: 1、探究 9.6÷3 的算理与算法: 课件出示购买水果的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1)请你估计一下每种水果的单价是多少元? 学生回答。 (2)如果要想知道苹果的准确单价该如何计算? (3)展示 学生的预习单: 方法一: 方法二: 9.6 元=96 角 把 9.6 元分成 9 元和 6 角 3 2 9÷3=3(元) 3) 9 6 6÷3=2(角) 9 3 元+2 角=3 元 2 角 6 3 元 2 角=3.2 元 6 0 32 角=3.2 元 (4)当学生说到可以用竖式计算时,作如下引导: 对于除法,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 学会了用竖式求两个数的商的方法,想必,小数除法也可以用竖 式来计算。由此看来,这位同学的建议非常好,希望同学们能根 据过去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尝试一下算法。 (5)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让学生进行说明。 (6)回顾竖 式过程,教师在板书过程中相机提问: A:先用哪一位去除,商 几写在哪? B:再把 6 移下来,表示什么?商几写在哪,表示什么? C:
小数的除法教案

小数的除法教案教案标题:小数的除法教案教案目标:1. 完成小数的除法计算。
2. 掌握小数除法的概念和原理。
3. 熟练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与小数除法相关的问题引入,例如:“班里有12.5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小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二、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解释小数除法的概念:小数除法是指将一个小数(被除数)除以另一个小数(除数)的运算,结果仍为小数。
2. 通过示例演示小数除法的步骤和计算方法: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然后再将商转化为小数形式。
例如:12.5 ÷ 5 = 12.5 × 10 ÷ 5 ×10 = 125 ÷ 5 = 25,所以答案为2.5。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小数除法计算题目。
例如:0.8 ÷ 0.2,0.45 ÷ 0.15等。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应用题目,包括解决实际问题和相关题型的练习。
例如:一块蛋糕的1/4是0.6千克,那么整块蛋糕的重量是多少?2.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小数除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巩固。
教案评估:教师可以分发一份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小数除法的掌握程度。
可以在课后或下节课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反馈。
教案扩展:1. 引入更复杂的小数除法问题,让学生面对挑战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扩展小数除法的教学内容,涉及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比例、百分数等。
教案指导: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汇总16篇)

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汇总16篇)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补0继续除”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列竖式在练习本上计算90.73÷24 262.8÷18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二、新课(一)揭示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教学例2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1.读题并列式117÷36=2.尝试计算3.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除到被除数的末位还有余数”等组织学生讨论解决.4.继续完成解答过程5.练习,列竖式计算25.5÷6 86÷166.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三)教学例30.056×0.15=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2.全班共同订正,解决问题3.交换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4.比较:这个题和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三、质疑调节(一)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新的东西?1.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2.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二)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四、巩固练习(一)判断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24÷15=16 1.26÷28=0.7(二)列竖式计算.32÷5 6.6÷4 610÷16 37.5÷617.92÷32 1.26÷28 16.8÷28 1.35÷27(三)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大?五、课后作业(一)张村去年只有24家有电视机,今年又有30家买了电视机.张村今年有电视机的家庭是去年多少倍?(二)一个机械化养鸡场的产蛋量,平均每只每年产蛋294个.如果按照每16个蛋重1 千克计算,平均每只鸡每年产蛋多少千克?(三)一只大象体重5.1吨,是一头黄牛体重的15倍.这只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篇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一101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二十三的第4-8题。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7篇】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7篇】小数的除法篇一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小数除法》“ 教”立足于“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
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
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
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
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
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小数的除法的详细教案

小数的除法的详细教案篇一:《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案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师:大家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喜欢,暑假里,老师去三峡游览了一番,带来很多照片,想看吗?师:三峡风景宜人,每年都有很多人到这里观光游玩。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雄伟壮观,其中,给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峡的船闸,三峡永久船闸门共24扇,其中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米,宽20.2米,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被称为“天下第一门”。
小男孩家的门高是2.2米。
师:根据画面上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闸门的身高是门高的多少倍?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下面我们先来解决问题一:怎样列式?仔细观察算式,交流一下,它与我们上一个信息窗所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区别?师生共同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合作探究:1.质疑: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可能的回答:把除数转化成整数)下面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2.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一起来看合作要求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总结交流,学生分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解法:解法一:把米转化成分米;解法二:把除数、被除数都扩大10倍。
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解法给予肯定,有的同学用竖式解决的?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这个题目。
解法三:除法竖式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2.2转化成整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了。
把小数点划去,2.2就转化成了22,这个数就扩大了10倍。
人教版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共15篇)

人教版五年级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共15篇〕篇1:人教版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整数局部够商1)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p 才能和类推才能。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络,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能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整数局部够商1)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268÷4 224÷4 252÷6 345÷15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任选一题说一说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1、出例如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方案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考虑,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方法一: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方法二:22.4×10=2244×10=40224÷40=5 (24)3、师: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5.64 22.4202 42 4二次备课:考虑:(1)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这个24又表示什么?(2)24个非常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3)怎样在商上面表示六分之一呢?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比拟:224÷4与22.4÷4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同?师:经过上面的讨论,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1)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2) 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关系到整体教学进程的推进和展开,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体验。
对于小数除法内容,W老师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习内容的本质和学生的学情,经过多次的调整与修改,精心设计了教学的问题情境。
片段一师:今天我们聊这样一个话题。
我先叙述一件事儿,你们不需要每个字儿都记录下来,你们认为最重要的记录下来。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那个男孩儿来,他第一个举起了手。
学生上前师:甲乙丙丁四人,他们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四个同学想毕业前聚一聚,他们就到东北师范大学的餐厅,一起吃了个饭,一起聊人生。
饭后,服务员过来说,你们该缴费了。
甲同学说,我先替你们给吧,就交给服务员100元,服务员说,找你3元。
他们四个人这次的饭费打算AA制。
AA制懂吗?生:平摊。
师:现在要摊钱了,每个人要交多少钱?这事儿听明白了吗?看黑板上学生的记录情况,学生记录的是:甲乙丙丁毕业了,上一个餐厅吃一顿饭师:你就记住这些了啊?数学人要睁开数学的眼睛。
你们还记得什么啊?看看这个女孩记录了什么?(把本子放到大屏幕下,对黑板上的男孩说)你要把我所有的话都记录下来呀?师:人数4人,地点餐厅,缴费100元,找3元,97元。
她记得怎么样?生:好!师:假如你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位,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我最想知道我们每人应该交多少钱,假如平摊的话。
师:对呀,每人要交多少钱啊?是不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啊,这个问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生:能!师:开始!师:(看着学生在黑板上记录的内容说道)小伙子,吃了一顿饭的事儿,就不记下了,得简明扼要的,要解决问题了。
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的计算师:这事儿咋解决啊?每个人平摊,每个人要交多少钱?也可以用个竖式来表达。
找到一位同学使用竖式得到了有余数的结果师:就把你的式子,好极了,写到黑板上来。
挺好的,快来。
让学生1在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师:(对黑板上还在记录的学生说)小伙子,你,你还没记完关系呢,我们都解决完了,快回去办呐!师:来,就这样,你们写你们的啊。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竖式4 9 7师:个儿挺高的,来,就把你的式子写到这就行哈。
我再帮她把她的横式写在上面啊。
教师板书(100-3)÷4学生进行板书:(100-3)÷4=24 (1)2 44 9 781 71 61师:(问黑板板书同学)完了?请问最后的结果是?生1:最后的结果是:24元余个一元。
师:好,我是甲,我要收费了。
丙,你给我多少钱啊?生1沉默不知道如何回答师:我刚才替你教的费啊!给我多少钱?生1:(迟疑)给你24。
师:我不干,既然是平摊么。
24我不干,给我多少?生1:24点….师:24点多台下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师:不急不急不急!有人给我25元的吗?生:(摇头)没有,没有。
师:26?学生越来越着急的举手、喊老师师:不急,这不是急的事儿。
我知道你们有想法了,好像这个要交的钱会在24元….生:和25元之间。
师:是吗?生:(点头)对!师:(转向生1)想回去?没事的,你做的挺好的。
那么同学们看一看,刚刚那个女孩说:报告,每个人要交24元余一元。
那么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生2:这个一元怎么分?W老师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其对小数除法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最终选择以“AA制平摊饭费”作为问题情境。
W老师认为,“元角分”是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学生们对此有着充分的经验,应当利用“钱”来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
因此,在分析、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情境及不断的思考与修正后,W老师最终选择了“AA制”作为引入情境,因为在这一情境下,学生必须要按照要求对钱数进行细分,进而对整数除法中的余数进行分析,从而引出了“如何平分一元”这一关键问题。
在情境的呈现方式上,W老师选择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情境娓娓道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情境,并让学生记录下情境中有用的信息。
(二)引发学生深度探索1.设计大问题,暴露学生思维在通过情境引出关键问题“剩下的1元怎么办?”后,W老师让学生独自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W老师看来,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如何平分1元”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理解,W老师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比较中逐步修正、完善原有理解。
片段二师:这个同学提了一个问题。
你为什要关心这个一元怎么分呐?你说说看。
生3:因为一元不够分给四个人。
师:我听懂了,你们最关心什么?你们是甲乙丙丁的一个,你得…..生:怎么给。
师:对吧,我听懂了。
你看啊,甲、乙、丙、丁、四个人平摊这个钱,先减掉了三元,为什么?生:因为找回了三元。
师:实际上你们的消费是多少?生:97元。
师:97元要平摊给四个人,我们很关心每个人到底要交…..生:多少钱。
师:那么当然,一元钱就成了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问题,对不对?生:对。
师:那一元钱到底怎么分给….几个人?生:(齐说)四个人师:这事儿我想你们过去的经验一定能解决。
学生急着举手师:不急!这一元钱怎么分给四个人,你能用你原来的经验或者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你的这个本上,好不好?生:好!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的方法师:(边观察学生边说)行,挺好的。
(对另一学生说)有困难了小姑娘是吗?没事,想一想。
师:(对全班同学说)写横式也行画图也行啊!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行。
师:(看一名学生的想法)好极了,你的想法就挺好的。
我能把它取走吗?能吗?学生点头师:好,这是第一个想法。
还有其他的想法吗?画图也可以啊,怎么写都可以。
师:(看一名学生的想法)这是你写的哈?嗯,挺好的,我把你的也取来好吗?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学生们都急的举手让老师看自己的想法师:(看一名学生的想法)你的想法跟他一样了。
师:你的想法是什么?写大点。
师:(看到相同想法的时候)你的想法我已经收到了。
不急啊。
师:(对一名学生说)来,你的想法给我。
师:好的,看来同学们真是有不同的想法。
你们这还有是吗?走向另一侧师:(对一名学生说)你们还有?这事儿解决了?好,一会你也给我。
学生把本子交给老师师:好,这是你的想法,这个女孩哈。
老师把本子取走师:我看看你的,我看看你的。
好,那个女孩也把本子给我。
师:行了,这样啊,我取了几个,我不知道取全没有。
来吧,那个女孩儿的给我拿过来。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啊,我把同学们的想法放在这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啊……边说边把学生们的想法标好号码,将第一个同学的想法放在投影上师:这是第一个同学想的,看到没?第一位同学的想法:1元=100分100÷4=25(分)25分=0.25元24+0.25=24.25(元)师:看懂了吗?生:看懂了!师:还有,这是第二位同学的想法。
将第二个同学的想法放在投影上第二位同学的想法:1元=10角10÷4=0.25(元)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了?同学们没有了是吗?有学生举手师:还有?不着急哈,你们的想法大致和他们差不多嘛?边说边走下去看几名学生说:老师我用竖式算的。
师:(边看边说)你们都会用竖式计算了,挺好。
师:(走向另一名学生)还有同学说是画图的是吗?生:老师我没画完。
师:哦,她说她没画完,没关系,我把这个图也展示在这儿。
我撕下来好吗?这个同学啊,我不知道想做什么,第三位,她就画了这个很多很多个圆圈…肯定是有想法啊将第三位同学的想法放在投影上第三位同学的想法:师:其他想法没有了啊?没有了呢,我再添一个想法行不?其中呢,W老师曾经上课的时候,北京的同学,有一个是这样写的。
将准备好的想法放在投影上想法四:1元=10角10÷4=2(角)……2(角)2角=20分20÷4=5(分)2角+5分=25分师:这就算第四个想法了好不好?标一个4。
你们班没有这样的想法是吧?这个想法没有是吗?有学生举手表明有一样的想法师:你有?你是这样的想法?第二名有一样想法的学生:老师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我是跟她一样的想法。
师:那对不起,我没取来。
那你来,你就是老四。
一、二、三、到前面来。
来,过来,都是谁的。
你们快过来,一、二、三都是谁的?来,你也来。
学生走到黑板前师:(指出顺序)好,我们就站在这儿。
一、二、三、四。
2.分析学生思维,归纳小数除法算理在找出四个“平分1”的方法后,W老师开始与学生一起讨论这四个方法,并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小数除法的算理,让学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内容的本质。
片段三:师:现在,一、二、三、四,这四个想法有了四位代表。
大家有问题吗?看不明白的,有没有需要问她们的?你想问谁就问谁啊!教师将话筒递给举手的生4生4:我想问的是,圈是表达了什么意思?代表想法3的生5回答生5:每个圈表达的是5分。
师:是五分。
生4:明白了。
师:就明白了?你问问她什么要……生4:你应该就是把它们全都想成分再除以五,画这些圈。
师:我想她一定有想法。
将话筒递给举手的生6生6:我还想根据这个问题再问她一下,那你说你现在画圈还没有画完,那你都画了整整两行圈了,而且一行都那么多,那你得画多少个啊?师:她问你想画多少个圈?生5:五十个。
师:五十个!不管她画的多少个圈儿啊,你有一个想法,什么想法,那一元怎么了?生5:都化成五分了。
师:我听懂了,W老师还真带来了以个一元。
你们来看一看啊。
拿出一张一元钱师:这有一个一元钱对吗?生:对!师:这个一元钱,你把它想怎么样?生5:嗯,分成……师:变成什么?生5:都,都五分。
师:她想变成五分五分的。
你干嘛变成五分五分的呀?生5:……(不知道如何回答)师:(举着一元钱)这个怎么了?这个我给他不行吗?说着想把一元放到黑板上写的甲的下面生5:……(不知道如何回答)下面学生急着举手师:不用举手了,为什么不行啊?学生7站起来回答生7:不行!那个,要不然,要不然,他们,他们,乙丙丁都不愿意,因为分多了。
师:不是分多了。
乙丙丁不乐意了就说我们摊的时候有一个条件叫什么?生:平摊!师:平摊是什么意思?每个人得交的?生:一样!师:如果我把这一元钱就让甲来摊,那三个人没摊,合适吗?生:不合适!师:不符合我这个平摊的意思,对不对?所以这个女孩你过来。
将学生5叫到身边师:(对全班学生说)别看她没画完,她很有想法,你就想把它换成?生5:五分。
师:你就要把它换成分分分的对不对?换成5分是这个意思吗?挺好的,人家还没整完呢!行,我明白了,你想把一元换成分分的。
师:那个一号你们看懂了吗?生:看懂了!师:看懂啥了?真看懂了?你看懂什么了?生8:我看懂了一号这个……嗯……师:她把一元怎么了?生8:换成10分。
其他同学不同意纷纷小声说,生8不知如何回答师:睁大了眼睛看,一号。
沉默了一会儿小声回答生8:100分.师:一号同学是把?生8:把一元换成了一百分。
师:你们看懂了?生:看懂了!师:本来一元要分的话不够了,对不对?多了一个整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