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语病详解1
小学级修改病句常见语病分析讲解及练习道有答案 (一)

小学级修改病句常见语病分析讲解及练习道有答案 (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达的不熟练,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表达和语病,这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小学生常见的语病,并提供相应的练习和答案,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语病1: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不一致,例如,“我的家人们在家看电视”,其中的主谓不一致,正确的应该是“我的家人在家看电视”。
练习如下:1. 今天刘老师和学生们们去公园。
2. 狗儿子脚太短,不能穿鞋子。
3. 小雨和小草们美丽的共舞在春风里。
答案:1. 去掉“们”;2. 去掉“儿子”;3. 去掉“们”。
二、语病2:名词性错误名词性错误指的是缺少冠词、误用冠词、名词单复数错误等。
例如,“我去了街上买菜”,应该改为“我去了街上买些菜”。
练习如下:1. 我们学校设有篮球场和排球场。
2. 桌子上放着红颜的苹果。
3. 昨天学生们考了语文和数学两个考试。
答案:1. “设有”改为“设有一个”或“设有两个”;2. “颜”去掉;3. “考试”前面加“两门”。
三、语病3: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指使用了错误的动词时态,如将动词用成了过去时态,而句子要表达的是现在时态。
例如,“我们昨天去了公园,现在在回家的路上”,应该改为“我们昨天去了公园,现在正回家的路上”。
练习如下:1. 我们去厦门旅游时,看到了美丽的景色。
2.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道美味的菜,很受家人们的喜欢。
3. 我们一直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那时万物复苏。
答案:1. “我们去”改为“我们去时”;2. “很受”改为“很受到”;3. “等待着”改为“等待”。
综上所述,小学生常犯的语言表达错误主要涉及主谓不一致、名词性错误和动词时态错误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地练习,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语病。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练习,小学生们可以在写作中少犯语言表达错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语病辨析知识精讲(上)

初中语文语病辨析知识精讲(上)㈠命题特点和要求:①以选择题的形式,从语言表达或从修改的角度,考查分辨病因及修改是否正确。
②以选择题的形式,将辨析语病、修改语病综合考查。
㈡常考的病句类型有:语序问题、搭配问题、句子成分的残缺、重复罗嗦、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
一、成分残缺句子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主语+系动词+表语例3: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例4 :出于保护文化遗址的考虑,余杭良渚文化的大部分遗址区域均处于未发掘。
二、用词不当例1:他家墙上挂着一幅对联。
例2: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将“健壮”改为“健旺”。
三、搭配不当例1:我看到了鲜艳的彩旗、同学们的笑脸和热烈的欢呼声。
例2:是否具有安全保障措施,这是韩、日两国保证本届世界怀足球赛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分析】去掉“是否”或在“保证”前面加上“能否”。
注意:出现“多对一”或“一对多”的情况,有可能是搭配不当例3:目前,文物保护规划已经正在制定中,以后文物保护就有了更为有力的措施。
【分析】谓语“制定”的状语修饰语“已经”“正”不能并列在一起,这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
可去掉其中的一个。
例4:正是这双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的崭新风貌。
【分析】“提高”与“风貌”不能搭配。
四、语序混乱例1:我们十个班级里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打扫卫生。
例2: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分析】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例3:我们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分析】主体“我们”与客体“市场经济”应换位。
例4:她对于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分析】“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应换位。
例5: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分析】将“有效的”调到“寻找”后面。
五、歧义例1:马路和李易一起上学,他问他今天下午班会讨论什么。
例2:昨天,我们学校来了几个高中学校的领导进行招生宣传。
病句病因归纳

病句病因归纳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病因归纳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病因归纳,欢迎阅读病句病因归纳1一、语序不当1.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全国Ⅰ卷) 解析:例1“每年”应放到“10%”前面。
二、搭配不当1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全国Ⅰ卷) 解析:例1中“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不断增强”。
三、成分残缺1、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山东卷)2、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安徽卷)解析:例1,2为主语残缺,例⑴可在“5月3日”前加上“纪念园”。
例⑵“由于”、“导致了”两词可删去其中一个。
四、表意不明(歧义)1.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江西卷)2.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广东卷)解析:例1“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狂犬呢?表意不明。
例2“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表意不明。
五、句式杂糅1.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宁夏、海南卷) 解析:例1应改为“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这个中心”或“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
六、不合逻辑1.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全国Ⅰ卷3) 解析:例1“邂逅”的意思是偶然遇见,与“相逢”在语意上重复,二者不能并列,可去掉“邂逅和”。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解析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解析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
(应将“有效的”调至“”前) 2.昨天,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应将“热情地”调至“同他交谈”前)3.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联合”应调至“举办”前,让位于时间状语)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1.三个学校的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会干部”)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可以再用“左右”)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语序不当,“一种”应在“行之有效”之前)4.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倍,煤消耗量域少了倍。
(用词不当,“减少”不可以用倍数)5.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知识点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知识点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病句题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病句题的出现旨在考察考生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因此,熟悉病句题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病句专题的知识点。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一致。
例如,“我和他去了公园”中的主谓不一致,正确的写法应为“我和他去公园”。
“我们是一家人,大家关心着我”中的主谓不一致,正确的写法应为“大家关心着我”。
二、动词的时态误用动词时态的误用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动词时态影响到一句话的时序和逻辑关系,使用不当将导致句子不通顺或产生错误的逻辑关系。
例如,“昨天我去看了电影”中的时态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昨天我去看电影”。
“他对你会很失望,你应该好好道歉”中的时态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他对你会很失望,你应该好好道个歉”。
三、代词的使用错误代词的使用错误也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代词是指替代名词的词语,如“我”“你”“他”“它”等。
代词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指代的对象和后面的名词是否相符。
例如,“她是我的同学,我们一起玩耍”中的代词使用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她是我的同学,我们一起玩”。
另外,“这是我去年买的新手机,我很喜欢它”中的代词使用错误,正确的写法应为“这是我去年买的新手机,我很喜欢”。
四、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也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句子结构混乱指的是句子的语序、主谓宾的搭配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句子不通顺或语法错误。
例如,“我见到了他昨天在商场”中的句子结构混乱,正确的写法应为“昨天我在商场见到了他”。
“她对音乐很感兴趣,喜欢听与演奏”中的句子结构混乱,正确的写法应为“她对音乐很感兴趣,喜欢听和演奏”。
五、片面使用词语片面使用词语也是病句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片面使用词语指的是一定场合下,某个词语的使用仅仅符合部分语境,而不能完整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高考语文试卷语病题整理

一、病句类型1. 语序不当2. 成分残缺3. 成分赘余4. 语义重复5. 逻辑不当6. 词语搭配不当7. 句式杂糅二、常见语病例题及解析1. 语序不当例题:他看到那个陌生的人,心里感到很不安。
解析:这句话中,“看到”和“感到”的语序不当,应改为“看到那个陌生的人,心里感到不安。
”2. 成分残缺例题:这个学校的老师都很有经验。
解析:这句话中,“都”后面缺少相应的谓语动词,应改为“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3. 成分赘余例题:他因为生病,所以不能去上课。
解析:这句话中,“因为”和“所以”表达的意思重复,应去掉一个,改为“他生病了,不能去上课。
”4. 语义重复例题:他一直在那里等着,等了很久。
解析:这句话中,“等着”和“等了很久”语义重复,应改为“他一直在那里等着。
”5. 逻辑不当例题:这个苹果很大,很甜。
解析:这句话中,“很大”和“很甜”之间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应改为“这个苹果很大,也很甜。
”6. 词语搭配不当例题: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把那个石头搬了起来。
解析:这句话中,“用了很大的力气”和“搬了起来”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用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把那个石头搬了起来。
”7. 句式杂糅例题:我昨天去超市买了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等。
解析:这句话中,“有苹果、香蕉、橘子等”是句式杂糅,应改为“我昨天去超市买了很多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橘子等。
”三、总结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病句的类型,分析句子成分,找出病句的病因,然后进行修改。
平时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病句类型;2. 分析句子成分,找出病因;3. 根据病因,进行修改;4. 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合理。
通过以上整理,希望对大家备战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有所帮助。
高考病句类型详细解析(一)带答案

高考病句类型详细解析(一)(一) 搭配不当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成的,词(短语)与词(短语)之间的搭配既有一定的规范性,又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
常见搭配不当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主谓搭配不当;②动(介)宾搭配不当;③主宾搭配不当;④修饰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⑤关联词语、介词搭配不当。
下面通过一些例句具体分析:①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1.【解析】“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搭配不当,改为“书中的故事对我的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2.【解析】“人流”与“络绎不绝”搭配不当3.【解析】“病情”与“蔓延”不搭配,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去掉“病情”即可。
4.【解析】“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不会在人的“指挥”下工作,应将“指挥”改为“操纵”。
5.【解析】可将“创造的”改为“创造了”,使句子的主语为“王维”。
6.【解析】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如果补出主语来,这个分句就是“中国史学家显示出学术含量”,主谓搭配不当。
【技巧提示】主谓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下列类型的句子当中:1、xx是(成为)xx,尤其是主语是偏正短语(xx的xx)的时候。
2、主语是并列成分时,往往有个主语和谓语不搭配。
如:例13、谓语较多时,往往有一个和主语不搭配。
如:例5②动(介)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动宾短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是汉语中最活跃的一种现象。
在使用中也形成了很多的应用规则,如果不了解这些规则,就会出现动宾不当的问题。
审读病句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抓住动词,然后再观察辨别对应的名词是否搭配得当。
如果有修饰成分,先把修饰成分去掉。
7.【解析】抓住动词“实现”,去掉修饰成分“……的”,找到了和它对应的名词“纪录”,“实现……纪录”,很显然应当是“创造……纪录”。
疑难语病详解

• 中国的饺子诱惑让外国人难以抗拒。
• 也有人提出,为使主语一致,最好改为“外国人也难以抗拒中 国饺子的诱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原句是由两个分句构成 的,每个分句 都有完整的表意。我们试着再添加一个分句, 使用不同的主语,看看表达效果如何。
• 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 充满了诱惑,外国人难以抗拒中国的饺子。
等的女,作书品孩,后具配能有有将引答导案歌作。用值曲。得演一提绎的是得,如每章此节后完,美有编。委老师
敢保证,如果学生系统学习,必将大大提升写作水平,必将在 写作上出类拔萃。
此书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本部出品。用料与 工艺十分讲究,质量上乘。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 “中国扫黄打非网”上查询以辨真伪。
• “终于”是指经过某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 例:终于出太阳了! • “超额”是指超过定额。 • 例:超额完成任务。 • 二者不能同时使用是因为:“终于”指达到的最低
标准,是数学里的=,而“超额”指到达了最低标 准以上的数值。是数学里的>。不太好懂吗?
• 以一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是就显而易见了。如小 学教师罚小明把“人”字写50遍。当小明写完第50 个“人”时,他会怎么说?他一定会说而且只有此 一种说法,那就是“我终于写完了作业。”如若小 明还想多写10个,这时当他写完第60个“人”时, 他一定会说,“我超额完成了作业。”这里,“终 于完成”是=50, “超额完成” 是>50,所以, “终于”和“超额”不能同时使用。
• 那么是不是这个《宪法》里的句子没有语病呢?
• 不是的,它是个有语病的句子。
• 我个人认为,它的毛病是词性误用:把名词的“疾病” 误作动词“患病”。我们不能说“公民在疾病的情况 下”而只能说“公民在患病的情况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不辩不明,无论是权威还是定论,检验 一下便可知真伪。
• 根据语法我们已经验证了以上种种说法的不正确。那 么,此病句的病在哪里呢? • 在这儿---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 第一错在:价值只有大小,却没有(高低)位置。 “价值”和“位置”二者的概念不等同。 • 第二错在:人们毋庸置疑的不是(最高的)位置,而 是(位置)最高。 • 所以此句正确的说法是 “在所有价值中它(的价值) 最大”。 • 重读此句: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的价值)最大 是毋庸置疑的。---正确句子。
• • • • •
“终于”是指经过某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例:终于出太阳了! “超额”是指超过定额。 例:超额完成任务。 二者不能同时使用是因为:“终于”指达到的最低 标准,是数学里的=,而“超额”指到达了最低标 准以上的数值。是数学里的>。不太好懂吗? • 以一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是就显而易见了。如小 学教师罚小明把“人”字写50遍。当小明写完第50 个“人”时,他会怎么说?他一定会说而且只有此 一种说法,那就是“我终于写完了作业。”如若小 明还想多写10个,这时当他写完第60个“人”时, 他一定会说,“我超额完成了作业。”这里,“终 于完成”是=50, “超额完成” 是>50,所以, “终于”和“超额”不能同时使用。
二、 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 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毛病在哪儿呢?
这道题出现之后,争议很大。许多专家、学者、资深 教师都参与了讨论,甚至有人搬来外文语法加以比较。 最后莫衷一是,不了了之。恕我冒昧,我认为有的人 根本就是不学无术,挂个什么头衔,就信口雌黄,最 后自欺欺人,误人子弟。 比如有人说把“责任感是沉甸甸的”,改成“沉甸甸的责任 感”,还有人说把“它”替换成“责任感”,还有人说 “‘最高位置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判断是中途易辙的”等等 你们认同吗???
师生皆宜,高初中均可,全国发行,不受教 材版本限制,高考中考通用。 有了它,你不再怕举笔维艰,而将会下笔如 3、“神州”十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有神。 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 有了它,你不再怕作文老被“平均”,而将 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是出类拔萃。
郑重承诺:
谢 谢 同 仁 们 !
温馨提示:
• 《考试说明》虽有“辨析并修改病句”这 一提法,但近几年,多省份的高考试题还 是在“辨析”上进行了考查,而对“修 改”,却鲜有涉及。 • 但同学们在备考时,还是要学会修改,因 为通过修改,能有效提升辨析病句的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陷入其中而拔不出来。要 做到进得去,跳得出。
下面是几道高考真题
四、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 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毛病在哪儿呢? • 首先肯定的是这是个有语病的句子。但所有的资料和 网页甚至北京四中网页上都认为此句的语病是主宾颠 倒,即改为“外国人对中国的饺子也充满了难以抗拒 的诱惑。”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不做科学分析而以 讹传讹。看改后的句子,主干是“外国人充满了诱 惑”,显然荒唐至极。且看相似的例句: • 桂林山水对游客充满了诱惑。 • 这是正确的句子。 • 所以,“饺子对外国人充满了诱惑”是没有错误的。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症结所在---“难以抗拒的”。
五、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 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 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 有资料讲,此句语病在于第二它指代不明。 • 是这样吗? • 当然不是。它只能指“中国皮影戏”绝不能指“艺术 魅力”,因这种说法不符合常理。且前一句中有个 “它”,已经明确指明了它就是皮影戏。 • 把本来简单的语病复杂化了。 • 错在---动宾搭配不当:倾倒-人民。
作业:
1、当前,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经 营十分引人注目,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展 示它的巨大作用。
各位同仁,向您介绍一本好书 《请你爱上记叙文》
2、回味张静靓颖的歌声是无穷的享受, 尤其是那完美的海豚音仿佛天籁,简直 不敢相信这个非科班出身、自学成才的 女孩能将歌曲演绎得如此完美。
分析至此,可以得出“词义出现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 并列在一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 也有人提出,“丧失劳动能力”这一说法多余。理由是“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一定是前面提到的“年老” 或“疾病”者。其实不然,“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还 可能是“伤残”者。而“伤残”并不属于“疾病”。 • 那么是不是这个《宪法》里的句子没有语病呢? • 不是的,它是个有语病的句子。 • 我个人认为,它的毛病是词性误用:把名词的“疾病” 误作动词“患病”。我们不能说“公民在疾病的情况 下”而只能说“公民在患病的情况下”。 • 所以,把原句子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 患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 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就准确无误了。
欢迎下期见
您请 若您 过过 目目 ,, 一一 定定 会会 收对 获您 无有 限所 惊帮 喜助 。。
中学生写作已经 被糟蹋得面目全 非,唯有我们一 线的中学语文教 师共同努力,才 能扭转乾坤。让 学生用“心”,写 出作品的文学性 及美学价值。还 中学生写作一片 晴空。 你、我、我们, 责无旁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 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此句话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2008年江西高考试题。 在试卷中,它是有语病的句子。 • 一惯的看法认为此句语病在于“年老” “疾病”“丧失劳动 能力”三个概念是交叉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交叉(或包容) 关系的概念是不能并列在一起。如: • “在广场上有市民、老人和小孩子。” • 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交叉或包容关系的概念是可以并列在 一起的。如 • “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道,坚决反对恐怖主义。”此句中, “中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并列,起突出强调作用,突出 了“中国人民”这一行为主体。又如: • “公交车上设置了老弱病残孕专座。”这里,五个交叉关系的 概念并列在一起。
此书是针对高中、初中生和语文教师的写作辅导书。专项指导 记叙文写作。其指导作用很大,可操作性强,在教学中已经 检验了三年以上,学生写作水平提升明显。 书的特点是:集教案、教材、工具书和练习册为一体。融知识 性、趣味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于一炉。布局系统,讲解细腻, 有写作技法指导,有佳作赏析,有师生下水文,有病文剖析 等,书后配有答案。值得一提的是,每章节后,有编委老师 的作品,具有引导作用。 敢保证,如果学生系统学习,必将大大提升写作水平,必将在 写作上出类拔萃。 此书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本部出品。用料与 工艺十分讲究,质量上乘。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 “中国扫黄打非网”上查询以辨真伪。
购书后不满意,在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在可 操作的时间内,无条件退货退款。
想成为合作伙伴吗?请联系我们!
• 书的原价是41.8元,语文老师购买可面议价格。 若能帮助推广销售,有劳务费奉上。 未完待续 • 再一次重申:如不满意,退书退款。 • 联系方式: • QQ871328091。请注明:我是老师。 • 若有意推广的,QQ联系,再给电话。 • 以上为本书作者发布。非诚勿扰,谢谢合作!
• 因“难以抗拒的”一词存在而产生了语病,这是为什么呢? • 是因为“难以抗拒的”主体并非此句中的主语“饺子”而应是 人。若是人,而人又不作此句的主语,所以就产生了主语表述 不一致的毛病。修改如下: • 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诱惑。或者 • 中国的饺子诱惑让外国人难以抗拒。 • 也有人提出,为使主语一致,最好改为“外国人也难以抗拒中 国饺子的诱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原句是由两个分句构成 的,每个分句 都有完整的表意。我们试着再添加一个分句, 使用不同的主语,看看表达效果如何。 • 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 充满了诱惑,外国人难以抗拒中国的饺子。 • 这个句子,由三个分句构成,分别有一个主语。语义连贯,表 意清晰。
首先要告知同学们,这几道题特点是非典型、 难度大、争议多、见仁见智甚至是莫衷一是, 我们解读它们,就是要提升我们的解题能力。
一、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 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问题在哪里呢?
•众说纷纭却都未击中要害。 •语病是---不合逻辑! •即:“终于”和“超额”二词不能同时使用。 •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