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1年2008年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研试题(整理

2008年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研试题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l - 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神经- 体液调节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原因是A.Ca2+ 内流B.Na+ 内流C.K+ 内流D.Cl- 内流3.下列溶液中,易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是A.5%葡萄糖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C.0.6%NaCl溶液D.0.9%NaCl溶液4.机体发生化脓性炎症时,血液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A.嗜碱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 D. 中性粒细胞5.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是A.Ⅻ因子B.X因子C.Ⅳ因子D.Ⅲ因子6.下列选项中,属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是A.增加肺泡回缩力B.增加肺的弹性阻力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降低肺的顺应性7.100 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A.血液氧含量B.血液氧容量C.血液氧饱和度 D. 血液氧利用系数8.由肺扩大或肺缩小引起的反射称为A.黑- 伯反射B.咳嗽反射C.喷嚏反射D.本体感受性反射9.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l 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A.氧热价B.呼吸商C.物理卡价 D. 生物卡价10.机体将热量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较冷物体,这种散热方式是A.辐射散热B.蒸发散热C.传导散热D.对流散热11.在肾脏中,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B.髓袢C.远曲小管D.集合管12.植物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 C.γ - 氨基丁酸D.多巴胺13.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的激素主要是A.皮质醇B.醛固酮C. 抗利尿激素D.心房钠尿肽14.在性周期中,卵巢内黄体退化的时期是A.发情前期B.发情期C.发情后期D.间情期15.精子发育成熟并获得运动能力的部位是A.输精管B.前列腺C.皋丸D.附睾二、简答题:l6 - l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题库(真题-光合作用)【圣才出品】

第5章光合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CO2补偿点时()。
[2014研]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答案】A【解析】CO2补偿点是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时的外界CO2浓度,即此时净光合速率为零。
2.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2mol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
[2014研] A.4molB.6molC.8molD.12mol【答案】A【解析】如图5-1所示,每光解1mol的H2O,需要2mol的光量子。
图5-13.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
[2014研]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答案】B【解析】光呼吸过程中,在线粒体中,两分子的甘氨酸会在甘氨酸脱羧酶复合体的作用下脱去一分子二氧化碳和氨,生成一分子丝氨酸。
4.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原初电子受体是()。
[2013研]A.P680B.QAC.AoD.Pheo【答案】D【解析】高等植物系统Ⅱ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去镁叶绿素(Pheo),系统Ⅰ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叶绿素,原初电子供体是PC。
5.参与植物光呼吸过程的三种细胞器是()。
[2013研]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B.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C.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D.内质网、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答案】B【解析】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不仅进行CO2的同化,还存在依赖光的消耗O2释放CO2的反应,被称为光呼吸,也称为光呼吸碳氧化循环。
光呼吸碳氧化循环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中完成。
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吸收O2,在线粒体中释放CO2。
6.光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发生在()。
[2012、2008研]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C.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B【解析】光呼吸是伴随光合作用发生的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由叶绿体、过氧化物体和线粒体三个细胞器协同完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化学2008真题(402)

8、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其大小仅与反应类型和底物种类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 ) 9、逆转录酶既能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 ,也能以 DNA 为模板合成 DNA 。( ) 10、蛋白质水解酶只能作用于多肽链,所以该酶具有绝对专一性。( ) 四、简答(每题 5 分,共 45 分) 1、试推导酶促反应的米氏方程式,并图示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无抑制剂存在时米氏常数和 最大反应速度的变化。 2、酶催化反应的本质是降低达到反应平衡的活化能,请用实例说明共价催化、酸碱催化降低活化能的机 理。 3、简述生物体内 DNA 结构具有多态态型的生物作用。 4、生物体内泛酸缺乏时对哪些代谢过程有影响?为什么? 5、生物体内核糖 -5- 磷酸是核苷酸和部分氨基酸合成的前体,请问( 1 )生物体内葡萄糖通过什么代谢 途径生成核糖 -5- 磷酸?( 2 )主要的调控酶是什么,如何调控? 6、请列出生物体内有一碳单位参与的反应,如有可能写出催化这些反应的酶。 7、叙述 TrP 操纵子模型。 8、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 3 种 DNA 是如何组互识别和互补的? 9、简述前体 mRNA 的பைடு நூலகம்接过程。 五、问答(第一题 10 分,第 2 、 3 题 15 分,第 4 题 20 分共 60 分) 1、大肠杆菌谷氨酰胺合成酶受到腺苷酰化的共价修饰,请你详述该酶的修饰过程。 2、一小肽有 10 个氨基酸 abcdefghij 组成, a 为氨基端。这 10 个氨基酸残基的各自性质描述如下: ( 1 ) a 、 j 残基间可以形成二硫键; ( 2 ) b 残基的侧链基团为咪唑基; ( 3 ) c 残基为极性带苯环氨基酸; ( 4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时, d 残基的密码子与起始密码相同; ( 5 ) e 残基侧链基团为 - ε 氨基; ( 6 ) f 残基茚三酮反应呈黄色; ( 7 ) g 残基为无旋光异构体的氨基酸; ( 8 ) h 残基侧链基团为胍基; ( 9 ) i 残基为酸性氨基酸,其碳骨架来源于 a- 酮戊二酸。 根据以上条件,请回答: ( 1 )这 10 个氨基酸残基分别是什么氨基酸? ( 2 )这些氨基酸侧链基团可能有的特征性反应分别有哪些? ( 3 )用胰酶、胰凝乳酶、溴化氰、梭状芽孢杆菌蛋白酶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酶处理该片段时,作用 产物分别是什么? ( 4 )生物体内这些氨 基酸中有哪些残基可代谢出哪种活性分子? ( 5 )生物体内这些氨基酸残基中有哪些、以何种方式参与何种辅因子的构成? ( 6 )生物体内这些氨基酸中有哪些具有何种直接的生理功能? ( 7 )除无规卷曲外这段氨基酸残基最有可能形成的二级结构是什么?
历年生化考研真题

历年各高校生物化学考研真题中国农业大学1997--2008年生物化学考研真题1997年生物化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操纵子2反馈抑制3密码子的简并性4蛋白质四级结构5盐析6碱性氨基酸7 Z-DNA 8 ATP 9核苷磷酸化酶10磷酸果糖激酶二、填空(每空1分,共28分)1 DNA损伤后的修复主要有共修复、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 DNA,RNA和肽链的合成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含有完整的线粒体系统中,加入解偶联剂后,能进行_____________,但不能发生____________作用。
5果糖1,6-二磷酸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裂解生成2分子三碳糖。
6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脱羧,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是连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纽带。
7氨基酸降解的反应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反应。
8 高等绿色植物体,在______酶和________酶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氨和α-酮戊二酸合成为谷氨酸。
9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基础;蛋白质溶液在____________nm有特征吸收峰,该波长是固________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所采用的波长。
10米氏方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它表达了____________关系,其中的________是酶的特征常数。
2008华中农业大学二〇〇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华中农业大学二〇〇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课程名称:816食品化学第1页共5页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者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 蛋白质变性2. 风味前体3. 非酶褐变4. 油脂的调温5. 碘值6. 油脂的自动氧化7. 碱性食品8. 淀粉老化9. 肌红蛋白的氧化作用10. 发色团二、填空(共共20分,每题1分)1. 黄酮类化合物按其溶解性分属于色素,按结构分属于色素。
2. 常见的食品单糖中吸湿性最强的是。
3. 维生素C降解途径可分为、和。
蔬菜中维生素C比水果中维生素C 损失。
4. 环状糊精对食品的色、香、味有保护作用是由于其。
5. 在油脂加工中,脱胶处理除去的是。
碱精炼处理除去是。
6. 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中,水和性质是指蛋白质同的性质,剪切稀释则是指在条件下蛋白质溶液黏度的改变。
7. 食品中的与蛋白质等反应,生成亚硝胺具有性,是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生成的有害物质。
8. 丙烯酰胺是近来在食品中的发现的有害物质,它在炸薯条中的含量水平较高。
9. 增稠剂是大分子,食品中加入增稠剂后,既可以增加体系的,又可以增加体系的稳定性。
10. NaCl的咸味主要来源于离子,味精适合于在pH 左右使用。
11. 生产糕点类冰冻食品时,混合使用淀粉糖浆和蔗糖可节约用电。
这是利用了糖的性质。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2分)1. 在蛋白质-水分散体系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则一个结果将是。
A. 降低蛋白质溶解度B. 增加蛋白质溶解度C. 蛋白质胶凝D. 无变化2. 为了提高绿色蔬菜的色泽稳定性,采用下列的处理可以改善加工蔬菜的色泽品质。
A. 加入一些有机酸B. 加入一些锌离子C. 增加水分活度D. 乳酸菌发酵3. 脂类、糖类、蛋白质等食品主要成分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的化学变化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导致它们相互之间联系的主要物质形式是。
2008年801真题答案

2008年801真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核心酶是指仅含有表达其基础酶活力所必需亚基的酶蛋白复合物,没有σ因子。
核心酶只能使已经开始合成的RNA 链延长,不具有起始合成RNA 的能力,必须加入σ因子才能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2、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物质在脱氢或脱水过程中,产生高能代谢物并直接将高能代谢物中能量转移到ADP(GDP)生成ATP(GTP)的过程。
如在糖的分解代谢过程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并磷酸化生成甘油酸-1,3-二磷酸,在分子中形成一个高能磷酸基团,在酶的催化下,甘油酸-1,3-二磷酸可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给ADP,生成甘油酸-3-磷酸与ATP。
又如甘油酸-2-磷酸脱水生成烯醇丙酮酸磷酸时,也能在分子内部形成一个高能磷酸基团,然后再转移到ADP生成ATP。
又如在三羧酸生成琥珀酸,同时伴有GTP 的生成,也是底物水平磷酸化3、DNA 熔解温度是指热变性时把DNA 的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的温度。
DNA 的Tm 值与分子中G 和 C 的含量有关。
G 和C 的含量高,Tm 值高,这是因为G-C 之间是三键。
测定Tm 值,可反映DNA 分子中G,C 含量,经验公式: (G+C)%=(Tm-69.3)2.44。
4、别构效应当某些化合物与酶分子中的别构部位可逆地结合后,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使酶活性部位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促反应速度及代谢过程,这种效应称为别构效应5、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 链,是在DNA 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 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因此称为冈崎片段6、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非糖的前体物质如丙酮酸、甘油、乳酸和绝大多数氨基酸、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物等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
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在肾脏也可进行。
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按糖酵解逆行过程进行。
酵解途径中有7 步反应是可逆的;但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三个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08年真题(816)

08年真题一、填空题1.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2.细菌生长四个时期:(缓慢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3.光和醌和呼吸醌分别包括:(泛醌)(维生素K);(质体醌)(维生素K1)4.病毒的定义;(病毒是超显微非细胞没有代谢能力的绝对细胞内寄生性生物,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5.纯种分离根据培养基的状态分为(稀释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需在(无菌)条件下。
6.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出现的顺序:()7.生物三界分为()()(),分类的根据是:()8.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荧光染色计数法)(活菌计数法和特定微生物计数法)9.水质生物学指标有(大肠菌群)(类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10.生物对金属离子的转化作用:(沉淀,吸附,还原,氧化)11.葡萄糖酵解产物(丙酮酸)(ATP)(NADH2),及产物去向()12.米氏常数反应的是(反应速度)与(基质浓度)的关系,与(酶的种类和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
13.内含物包括:(异染颗粒)(PHB)(甘糖和淀粉粒)(硫粒)14.聚磷菌除磷的过程:除磷菌和聚磷菌是一类在(好氧)环境中能超量摄取磷,并把磷合成为(聚磷酸盐)存在细胞内,在(厌氧)环境中聚磷菌又把所储存的(聚磷酸盐)分解并产生ATP再利用ATP把污水中的磷脂酸等有机物摄入细胞,以(PHB )或糖元等有机物的形式贮存于细胞。
二,名词解释1.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2.核糖体RNA:3.芽孢:某些细菌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结构,成为芽孢。
4.原生质体融合:是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5.次级代谢:是指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题库(真题-植物生长生理)【圣才出品】

第9章植物生长生理一、单项选择题1.引起植物向光性弯曲最有效的光是()。
[2015研]A.蓝光B.绿光C.黄光D.红光【答案】A【解析】植物随光照入射的方向而弯曲的反应,称为向光性。
蓝光是诱导向光性弯曲最有效的光谱。
2.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
[2014研]A.静止中心B.根冠C.分生区D.伸长区【答案】B【解析】植物的向重力性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引导根沿着重力的方向生长。
植物根的向重力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该过程包括重力的感知、信号转导、生长素不对称分布和弯曲生长四个环节。
其中,根感受重力信号的部位是根尖根冠的柱状细胞,对重力刺激作出反应的部位是根尖伸长区细胞。
3.以下关于植物光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4研]A.光敏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色蛋白质B.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Pr形式存在C.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D.Prf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答案】B【解析】光敏色素广泛地分布在植物中,但在不同组织中分布不均匀。
在分生组织和幼嫩器官中含量较高。
光敏色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浅蓝色的色素蛋白,由发色团和蛋白质(脱辅基蛋白,apoprotein)两部分组成。
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
光敏色素有两种可互相转化的构象形式: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
光敏色素Pr型在660~665nm 处有最大吸收,Pfr型在725~730nm处有最大吸收。
Pr型是光敏色素的钝化形式,呈蓝绿色;Pfr型是光敏色素生理活跃形式,呈黄绿色。
照射白光或红光后,Pr型转化为Pfr型;相反,照射远红光使Pfr型转化为Pr型,在暗中Pfr型也可自发地逆转为Pr型。
因而B项说法错误,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Prf形式存在。
其它三项说法均正确。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为促使愈伤组织向维管组织分化,可通过向愈伤组织植入外植体来实现,通常可选用的外植体是()。
[2013研]A.叶片B.根段C.茎段D.顶芽【答案】D【解析】芽可以促使愈伤组织向维管组织分化,芽之所以能诱导维管组织得分化这与芽在少长时合成了某些植物激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考研试题22.阐明三羧酸循环的科学家是A. J.D.Watson B.H.A.Krebs C. L. C. Pauling D.J.B.S umner23. DNA单链中连接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A. 氢键 B.离子键 C.3′,5′- 磷酸二酯键 D 2′,5′- 磷酸二酯键24. 由36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典型α螺旋,其螺旋长度是A. 54 nm B.36 nm C.34 nm D.15 nm25. 5′- 末端通常具有帽子结构的RNA分子是A. 原核生物mRNA B.原核生物rRNA C. 真核生物mRNA D.真核生物rRNA28. 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是A. 四氢叶酸 B.泛酸 C.核黄素 D.抗坏血酸29. 大肠杆菌中催化DNA新链延长的主要酶是A.DNA连接酶 B.DNA聚合酶I C. DNA聚合酶II D.DNA聚合酶Ⅲ30. 大肠杆菌DNA分子经过连续两代的半保留复制,第2代中来自DNA 含量与总DNA含量的比值是A. 1/2 B.1/4 C.1/8 D.1/1631. 原核生物DNA转录时,识别启动子的因子是A. IF - 1 B.RF - 1 C.σ因子 D.ρ因子32. 糖酵解途径中,催化己糖裂解产生3 - 磷酸甘油醛的酶是A.磷酸果糖激酶 B.3 -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 醛缩酶 D.烯醇化酶33. 下列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中,属于调节酶的是A.延胡索酸酶 B.琥珀酰CoA合成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柠檬酸合酶34.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A.50S B.60S C.70S D.80S35.下列酶中,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是A.L - 谷氨酸脱氢酶 B.L - 氨基酸氧化酶 C.谷氨酰胺酶 D.D - 氨基酸氧化酶36.呼吸链中可阻断电子由Cytb传递到Cytc1的抑制剂是A.抗霉素A B.安密妥 C. 一氧化碳 D.氰化物二、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7.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37.答案要点:(1)是生物系统的能量交换中心。
(2)参与代谢调节。
(3)是合成RNA等物质的原料。
(4)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38.简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38.答案要点:(1)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2)不同物种同源蛋白质一级结构存在差异,亲缘关系越远,其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其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越小。
(3)与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是不变的,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氨基酸残基是可变的39.以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为例,说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39.答案要点:(1)竞争性抑制剂丙二酸的结构与底物琥珀酸结构相似。
(2)丙二酸与底物琥珀酸竞争结合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中心。
(3)丙二酸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底物琥珀酸的浓度解除。
(4)加入丙二酸后琥珀酸脱氢酶Km值增大,而Vmax不变。
三、实验题:40小题,10分。
40.从动植物细胞匀浆中提取基因组DNA时,常用EDTA、氯仿 - 异戊醇混合液和95%乙醇试剂。
请根据蛋白质和核酸的理化性质回答:(1)该实验中这些试剂各起什么作用?(2)举出一种可以鉴定所提取基因组的DNA中是否残留有RNA 的方法。
答案要点:(1) 试剂的作用①EDTA可螯合金属离子,抑制DNA酶的活性。
②氯仿 - 异戊醇混合液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并能去除脂类物质。
③95%乙醇可使DNA沉淀。
(2) 鉴别方法①采用地衣酚试剂检测RNA分子中的核糖。
如果反应液呈绿色,说明残留有RNA。
②采用紫外吸收法检测A260/A280的比值。
如果比值大于1.8,说明残留有RNA。
③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是否有小分子量的RNA条带存在。
四、分析论述趣:41—42小题,每小题l3分。
共26分。
41.磷酸二羟丙酮是如何联系糖代谢与脂肪代谢途径的?答案要点:(1)磷酸二羟丙酮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α - 磷酸甘油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因此,磷酸二羟丙酮与α - 磷酸甘油之间的转化是联系糖代谢与脂代谢的关键反应。
(2)磷酸二羟丙酮有氧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可作为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同时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化形成α - 磷酸甘油,脂肪酸和α - 磷酸甘油是合成脂肪的原料。
(3)磷酸二羟丙酮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6 - 磷酸葡萄糖,再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NADPH,该物质是从头合成脂肪酸的还原剂。
(4)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
可进入糖异生途径产生葡萄糖,也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42. 试从遗传密码、tRNA结构和氨酰tRNA合成酶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的遗传密码是如何准确翻译成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
42.答案要点:(1)mRNA上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
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2)tRNA反密码子环上具有的反密码子,可以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反向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但这种识别具有“摆动性”。
tRNA的结构影响其结合氨基酸的特异性。
(3)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专一性识别氨基酸和能携带该氨基酸 tRNA 的功能。
氨酰tRNA合成酶还具有二次校对功能。
生物化学(一)试题解答题目:13.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反转录酶()考查点:端粒酶的性质。
课本内容:每条染色体末端进化形成了端粒DNA序列及能够识别和结合端粒序列的蛋白质,这一种核糖核蛋白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称为端粒酶。
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其中RNA是富含G序列的模板。
题目:14.转录不需要引物,而反转录必需有引物()考查点:转录与反转录课本内容:反转录酶催化的DNA合成反应要求有模板和引物,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作为底物,此外,还需要适当的阳离子(Mg2+、Mn2+)和还原剂(以保护酶蛋白中的巯基)DNA链的延长方向为5’→3’。
RNA聚合酶需要以四种核苷三磷酸作为底物,并需要适当的DNA作为模板,Mg2+能促进聚合反应,RNA链的延长方向为5’→3’,反应是可逆的,但焦磷酸的水解可推动反应趋向聚合。
答案:是,+相关内容: DNA的复制过程。
题目:IS.DNA复制时,前导链合成方向是5’→ 3’,后随链则是3’→5’生成()考查点:前导链与滞后链。
课本内容:以复制叉向前移动的方向为标准,一条模板链是3’→5’走向,在其上DNA能以5’→ 3’方向连续合成,称前导链。
另一条模板链是5’→ 3’走向,在其上DNA合成也是以5’→ 3’方向,但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随着复制叉移动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称滞后链。
答案:非,—相关内容:冈崎片段的概念及其大小变化。
题目:16.人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为 2.9 X 10^9,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考查点:基因组的概念。
课本内容: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C值均为109数量级(人为2.9X109),人们很难置信两栖类动物的基因组的和功能会比哺乳动物更复杂。
答案:非,—相关内容: C值概念与C值矛盾。
题目:18.基因转录的终止信号应位于被转录的序列以外的下游区()考查点:转录的终止。
课本内容: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向前移动,它只能感受正在转录的序列,而不能感受到未转录的序列,即终止信号应位于已经转录的序列中。
所有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在终止之前居民点有一个回文结构,其产生的RNA可形成茎环构成发荚结构,该结构可使聚合酶减慢移动或暂时停止RNA的合成。
答案:非,—相关内容:转录全过程与转录因子。
题目:19.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不均一 RNA(hn RNA)分子量虽然不均一,但其半衰期长,比胞质成熟mRNA更为稳定()考查点: hn RNA的概念,特性。
课本内容:真核生物mRNA的原初转录产物是分子量极大的前体,在核内加工过程中形成分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称hn RNA。
hn RNA的碱基组成与总的DNA的组成类似,因此,又称为类似DNA的RNA (D-RNA),它们在核内迅速合成又迅速降解,其半衰期短,比胞质成熟mRNA 更不稳定。
不同细胞类型的hn RNA半衰期不同,一般在几分钟至1小时左右,而胞质成熟mRNA的半衰期一般在1——10小时,神经细胞的mRNA的半衰期最长,可达数年。
答案:非,—相关内容:真核mRNA前体(hn RNA)的加工。
题目:20.DNA复制是在起始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复制开始,它即进行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考查点: DNA复制的调控。
课本内容: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复制子(replicon)。
每个复制子都含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origin),可能还会有终止复制的终点(termionus)。
复制是在其实阶段进行控制的,一旦开始,它即继续下去,直至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答案:是,+相关内容:转录、翻译的调控。
二、选择题:25题,每题回分,共25分。
请将选择答案的号码填人()中。
题目:5.基因剔除(knock out)的方法主要是用来阐明:()(1)基因的结构(2)基因的调控(3)基因的表达(4)基因的功能考查点:基因剔除的概念答案:(4)基因的功能相关内容:基因的研究方法分类。
题目:11.NO的生成主要来自:()(1)组氨酸(2)赖氨酸(3)精氨酸(4)谷氨酸胺考查点:氨基的转化。
课本内容: NO的前体是精氨酸(arginine,Arg),在NO合成酶(NO systhase)作用下,Arg水解成瓜氨酸,释放NO,瓜氨酸再通过精氨酸代琥珀酸重新合成Arg。
答案:(3)精氨酸题目:18.真核生物mRNA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着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连接,其方式是:()(1)2' -5’(2)3’-5’(3)3’-3’(4)5’-5’考查点:真核生物mRNA帽子的结构。
课本内容:真核生物mRNA5’末端有一个特殊的帽子结构,其组成为:5’m7G-5’-PPP-5’N1mP-答案:(4)5’-5’相关内容:真核生物mRNA帽子结构的功能。
题目:20.大肠杆菌mRNA上起始密码子上游的SD序列可与某种RNA的3’端配对,然后启动多肽链生成,这种RNA是:()(l)tRNA (2)SnRNA (3)16s rRNA (4)23s rRNA 考查点:翻译起始。
课本内容:对起始密码子附近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距离起始密码子上游(5’-端)约10bp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S-D序列),它与16S rRNA的3’端核苷酸序列形成碱基互补,正是由于S-D序列与16S rRNA 的3’端核苷酸序列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核糖体能区别起始信号AUG与编码肽链中的Met密码子AUG,正确地定位于mRNA上起始信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