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
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精选3篇)

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精选3篇)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篇1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与几时半,同时为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钟面的具体演示引导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体验1小时、1分钟的实际长短,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并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创设情境这环节中,教师创设了猜谜游戏,符合了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通过有效的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教师在钟面上拨动时刻,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整时、整时半,课堂气氛一直很高昂,这时教师故意将分针拨向7分钟,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学生产生了知识的冲突,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并知道1时=60分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值得一赞的是老师制作的能力,钟面很直观地演示了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走了一格,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板书有序,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小学《认识时间》评课稿篇2这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
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1、导入新课时很好的选用了孩子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图片入手,进行图片欣赏,同时思考并猜一猜谁还没有睡觉,从而很好的引入钟表这一事物。
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考虑、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老师板书〕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如今是几时吗?〔出示如今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新知。
学习指导: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2、认识时。
钟面演示:挪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2〕看钟面写时间。
〔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理论、稳固新知。
1、老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老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认识时间》评课稿(9篇)

《认识时间》评课稿(9篇)《认识时间》评课稿(精选9篇)《认识时间》评课稿篇1“认识时间”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了平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时间。
在课题的引入时,教师用了谜语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说自己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话题,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了自己制作的挂图,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1时=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三、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做一做,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练习穿插在新授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新知。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
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所以,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既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文具就摆放在教师的堂桌上。
买东西要看物品的价格,要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会换算人民币。
然后,在购物的情境中通过换币,体会、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最后在购物中学会简单的付币,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两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
例如,“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人民币”等教师温馨的话语、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认识时间》(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时间》(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怎样记录时间的。
2、知道1时=60分,会认几时半。
3、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1时=60分,会认几时半。
三、教学过程(一)认识钟面:孩子们请用你们雪亮的眼睛来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有12个数字。
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还有什么呢?我们把12到1这样看作一大格,我们zai2一年级学习过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钟面上还有这样的一大格吗?谁来说一说!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
这样的我们称为一小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到1这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其他的大格也是5小格吗?请你数一数题单上钟面的其他大格也是5小格吗?(二)认识分针计时方法:我们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请你大胆的猜测一下分针走一小格是多久呢?你们可真聪明,跟科学家认证的一样,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那走两小格是多久呢?三小格呢?四小格?五小格?分针走到了1,也就是刚好1大格,所以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
那老师来考考你,如果分针走两大格是几分钟呢?你是怎么知道是十分钟的?你感受过10分针吗?我们课间休息就是10分钟。
如果分针继续走,走到三又是多少分钟呢?还想让它继续走吗?继续走到4是20分钟,走到5是?走到6?……走到12?终于走完了1圈,一共走了多少分钟?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就是60分钟。
(三)认识1时=60分:接下来,老师,要看一看哪个小朋友观察的最仔细、最细心,请注意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你观察到了什么?时针走了?分针走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你知道1时和60分的关系吗?对的,时针和分针又是同时运动,同时停止的,1时就等于60分。
也可以说60分等于1时。
(四)认识几时半如果老师施加一点魔法,让分针走半圈就停下来,它会指着谁呢?时针呢?会这样指着1吗?还是仍然指着12?我们来看看你的猜想正确吗?现在这个时间是几时呢?请你们独立思考,试一试用你一个人的智慧能解决这个问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说课稿三篇

《认识时间》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
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因此,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对钟面和整时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依然不太容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3、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能准确地数分。
(5分5分地数)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突破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打算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数学是⼈们认识⾃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具。
它是⼀门古⽼⽽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的应⽤越来越⼴泛,作⽤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年级数学上册第90页例1、第91页例2及练习⼆⼗三相内容。
教学⽬标: 1、进⼀步认识钟⾯,使学⽣会读、写⼏时⼏分,知道1时=60分。
2、利⽤钟表学具让学⽣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感受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3、使学⽣认识到时间与⽣活的联系,⽣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时⼏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钟⾯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看清时针指向⼏或者接近⼏,掌握时间的认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导⼊: 在⼀年级的时候,⼤家认识了整时,请你观察钟表,认⼀认。
⽣:9:00和5:00。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直观演⽰、探究新知 1、认识钟⾯。
钟⾯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格、每⼀⼤格⾥有5⼩格、⼀共有60个⼩格。
时针⾛1⼤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到2是1⼩时。
从4⾛到⼏是1⼩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到⼏是1⼩时? ⼩结:时针从⼀个数⾛到下⼀个数以过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分针⾛1⼩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多媒体演⽰分针从12⾛到1的过程。
问分针从12⾛到1经过了⼏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5分5分地数)分针⾛⼀圈是多少分? 3、认识时、分的关系。
时针从12转到1,分针从12转到了⼏?(⼜转到了12,即1圈)时针从12转到12和1的中间,分针从12转到了6,请同学们讨论⼀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分?板书:1时=60分。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相关推荐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精选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内容:《时钟》活动准备: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活动过程:一、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二、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
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三、《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
(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四: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是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五、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幼儿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拨。
六、出示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时间一样,而小朋友干的却不一样?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回家和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篇2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相关推荐大班教案《认识时间》(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认识时间》,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干个。
【活动过程】1、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2、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
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3、《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
(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4、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教学反思: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
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篇2课题生成: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达学校
从图上你观察到哪些信息?
7:15 锻炼身体
9:00 做完作业10:30 看木偶剧Fra bibliotek7:45
9:15
10:50
明明做完作业后才去踢球。
解答正确吗?
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做一做
7:30
7:40
8:00
1:20
10:45
9:55
6:05
9:30
6:40
9:35
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吗?
1:20
3:35
9:55
6:05
拨一拨。
7时5分
7时50分
7时半
连一连。
吃早餐
从家出发
第七单元 · 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吗?
钟表上现在是什么时间?
钟面上有些什么?
(1)有12个大格,有12个数。 (2)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仔细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
60 55
50
10
45
40 35
20 30 25
1时=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