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班级读书交流会精编版
昆虫记读书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关于《昆虫记》这本书的阅读体会。
这本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昆虫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作者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以下是我的一些阅读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昆虫世界的奇妙《昆虫记》以其丰富的昆虫种类、生动的描述和深入浅出的科学解释,将昆虫的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法布尔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昆虫的形态、习性、生活环境和繁殖过程,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微观的昆虫世界。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勤奋的蜜蜂,它们为了家族的繁荣,不畏艰辛地采集花蜜,辛勤地酿造蜂蜜;看到了聪明的蚂蚁,它们善于分工合作,共同建设家园;看到了勇敢的螳螂,它们捕食猎物时毫不手软;看到了机智的萤火虫,它们用闪烁的尾巴吸引异性,完成繁殖使命。
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二、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昆虫记》不仅是昆虫学的巨著,更是法布尔科学精神的体现。
在书中,法布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昆虫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
他不仅关注昆虫的表面现象,更深入挖掘昆虫的内在机制,揭示出昆虫世界的奥秘。
法布尔在研究昆虫的过程中,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他打破传统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为昆虫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人文情怀的体现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仅关注昆虫的生存状态,还关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他提倡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书中,法布尔用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描绘了昆虫与人类之间的互动。
他讲述了许多昆虫与人类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昆虫世界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
四、阅读感悟通过阅读《昆虫记》,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1.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勇于探索未知,敢于质疑,不断创新。
2. 尊重生命:昆虫虽然微小,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利。
《昆虫记》读书交流课教案

《昆虫记》读书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昆虫记》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昆虫记》的作者介绍及作品背景。
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3. 重点章节内容解析。
4. 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2.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利用问题引导法和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介绍《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指定章节,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各组的理解和观点。
3. 分享与展示:每组选择代表进行分享和展示,介绍本组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小组合作的表现。
2. 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评估学生在分享和展示过程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批判性思维表现。
六、教学内容1. 昆虫记的文学特色分析2. 昆虫生态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探讨3. 作品中的昆虫寓言和象征意义解析4. 昆虫记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启示七、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3. 利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
八、教学步骤1.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上节课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昆虫的生活习性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昆虫生态与社会生活的关联。
3. 寓言与象征:教师引导学生解析作品中的昆虫寓言和象征意义,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昆虫记》班级读书会教案 (2)

《昆虫记》班级读书会一、导入1、师:同学们知道昆虫吗?你们都认识什么昆虫啊?2、师:是啊,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关于详细描写昆虫的书籍——《昆虫记》。
你们知道这本书是哪位作家写的吗?二、导读《昆虫记》片段一:萤火虫师过渡:《昆虫记》中记叙了许许多多的昆虫,其中还有好多是大家不认识的。
当然还有好多都是大家认识的,甚至很熟悉的,不过它们的某些生活习性我们未必知道。
不信我们就说一种大家熟悉的昆虫。
图片出示:萤火虫1、师:你们猜猜萤火虫是吃什么的吗?(出示导读片段)2、哪里让大家意外啊?师小结:是啊,不看《昆虫记》,连老师也不敢相信小小的萤火虫居然是食肉动物。
片段二:蝉师过渡:让我们再来了解一种我们很熟悉的昆虫。
(图片出示:蝉)1、师:这是什么昆虫?大家都知道蝉很爱唱歌?那它为什么要唱歌呢?(学生交流)2、师:那蝉为什么要唱歌呢?我们看看法布尔在《昆虫记》里是怎么说的。
(出示蝉的导读片段)3、师:大家感到意外吧!没有想到原来蝉居然是聋子。
法布尔又说:我的想法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
它们不过是想用这种办法,去强迫别人听而已。
片段三:螳螂师过渡:下面请大家猜一种昆虫啊!在古希腊时期,农夫们看见一种昆虫半身直立,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如轻纱的薄翼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在祈祷。
这种昆虫就是——(出示螳螂图片),但其实螳螂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它是凶残的动物。
请哪位同学读一读关于对螳螂的描写?(出示:螳螂的导读片段)师小结:是吧,螳螂居然还吃自己的同类和亲人,实在是令人意外。
片段四:蚂蚁1、师过渡:不过《昆虫记》中描写的有些小动物也是很有趣的。
比如红蚂蚁。
(请学生朗读小蚂蚁导读片段)2、师:那红蚂蚁它是靠什么指引着它们找回自己的家的呢?(学生交流)这就请同学们自己去阅读《昆虫记》了。
(其实是记忆力和视觉)三、总结师过渡:《昆虫记》中其实还介绍了很多有趣的昆虫,比如:带着圆球的***壳郎,垃圾清理者苍蝇等等。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昆虫记》目录

要点二
蜜蜂
蜜蜂是一种为人类提供蜂蜜和蜂蜡的昆虫,它们通常生 活在蜂巢中。《昆虫记》中描述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和特 点,如它们的集体行动和蜂王的领导作用。
其他昆虫
蝉
蝉是一种常见的鸣叫昆虫,它们通常在夏季 出现,以声音吸引配偶和驱散竞争对手。《 昆虫记》中描述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 它们的鸣叫行为和生命周期。
社会文化交流的媒介
《昆虫记》作为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成为了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增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对环境保护的推动
《昆虫记》中描述了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关系,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
07 《昆虫记》的阅读
体验与感悟分享
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学研究在欧洲蓬勃发展,而昆虫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和发展。
个人背景
法布尔在观察和收集昆虫的过程中,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和劳动等方面进行了科学 的描述。
出版与发行
出版时间
第一卷于1879年出版,最后一卷于1907年出版,历时近40年。
蜈蚣
蜈蚣是一种多足的小型节肢动物,它们通常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昆虫记》中描述 了蜈蚣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它们的足部结
构和人物形象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昆虫世界的奥秘
01
本书以昆虫为主角,讲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成长过程和
生存策略,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对生命的尊重
法布尔以平等的视角对待每一个 生命,让读者感受到对生命的尊 重和珍视。
对生命的敬畏
通过描述昆虫世界的弱肉强食和 生死离别,法布尔让读者对生命 产生一种敬畏之情,更加珍惜和 尊重每一个生命。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昆虫记》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 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1
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有严
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
2
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
因是什么?
《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 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 经典。
汇报时间:20XX年
马”。
课前自主学习
《昆虫记》也叫作《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昆虫的故事》。
全书共十卷,每卷包含若干章,每一章都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
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和苍蝇等等。如善于高歌的蝉和蟋蟀、
创意造型师椿象和大孔雀蝶,猎手黄足飞蝗泥蜂和隧蜂,技术工人萤火虫和金步甲,
B.作者通过仔细观 察后,深刻地描绘 了多种昆虫的生活, 真实地记录了昆虫 的本能、习性、活 动、婚恋、繁衍和 死亡,种种描写无 不渗透着作者对人 类的思考,睿智和 哲思跃然纸上。
下列各项中对《昆虫记》评价不当的一项是( )
C.《昆虫记》行 文生动活泼,语 调轻松诙谐,充 满了盎然的情趣。
D.《昆虫记》不仅 是一部研究昆虫的 科学巨著,同时也 是一部讴歌生命的 宏伟诗篇,作者也 因此获得了“科学 诗人” “昆虫荷马” “昆虫世界的维吉 尔”等桂冠和诺贝 尔奖。
现在,有个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 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 (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合作探究
名著:《昆虫记》
感言: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 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 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人类并不是一个 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 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 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 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 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 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 供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阅读交流

昆虫记阅读交流名著《昆虫记》阅读交流笔记班级姓名一、全班共同阅读《昆虫记》,思考以下问题。
(任选一题完成作答)1.你喜欢《昆虫记》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2.法布尔观察描写的昆虫,你喜欢哪些?3.这些昆虫没有有你早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跟法布尔观察的一样吗?4.从书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昆虫的生活习性与特点?你能就一种昆虫画个思维导图吗?5.书中有哪些情节令你难忘或惊喜或受到启发?6.你看出法布尔是怎样观察动物的吗?体现了法布尔的怎样精神与态度?7.你认为法布尔介绍昆虫时,他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二、阅读《昆虫记》,进行专题探究。
(任选一题完成作答)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8.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
9.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10.研读法布尔着力探究的若干个具休案例,总结他的科学探究经验。
11.借鉴法布尔的经验,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科学问题,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12.从写作的角度精读《昆虫记》,摘抄若干精彩片段,进行鉴赏、点评。
13.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昆虫记》的问题(围绕“有趣”与“有益”来交流读书感受)1.你喜欢这本书吗?请用一两句话说辞你的理由。
2.作为科学百科的昆虫著作,你发现书中写到哪些有趣的昆虫,有趣在哪?3.从这些有趣的昆虫身上,你有受到启发吗?有怎样的启发?4.被称为文学巨作的这本书,你发现法布尔用怎样手法写昆虫,这样写有趣吗?找出一处分析。
5.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对我们的写作有没有启发?《昆虫记》的问题(围绕“有趣”与“有益”来交流读书感受)1.你喜欢这本书吗?请用一两句话说辞你的理由。
2.作为科学百科的昆虫著作,你发现书中写到哪些有趣的昆虫,有趣在哪?3.从这些有趣的昆虫身上,你有受到启发吗?有怎样的启发?4.被称为文学巨作的这本书,你发现法布尔用怎样手法写昆虫,这样写有趣吗?找出一处分析。
让班级读书会真正成为“交流平台”——以《昆虫记》读后交流为例

中的 昆虫之 最 ; 示文 中经典片段 , 展 引领学生领略
《 昆虫记 》 的科学性 ; 展示《 昆虫记》 描写的诙谐幽默
的语 言, 让学生品味《 昆虫记 》 的文学性 ; 充法布 补 尔完成《 昆虫记 》 的艰 辛, 请学生对 法布 尔说一 句话 ( 表达崇敬之情 ) 为《昆虫记》 ; 写写广告语…… 此教学设计可谓环环相扣 , 步步为营。 整节课 ,
信息量交流 的重要平台。
【 板块三 】 通过提供探 索性话题 , 赏探讨科 学 欣
性 与 文 学性
2 话题 的选 择少一些事 实性 , . 多一些诠 释性。
面对这类 问题 , 学生各有各 的理解 , 各有各的主张。 学生必须对文本 的内自己的答案。 这样的话题能进一步引
构等 有着密切 关系。 聊书活动 中, 在 让学生将 自己
或最感兴趣 , 或最感动 , 或最有趣, 或最喜欢 , 或最佩 服, 或最意想不到… ・ ・ 的内容整理呈现 , 是学生个体
2 、 教 学月刊小学) 02 语文 0 -  ̄21 9
对 阅读 的整理 , 答案是 多元的 , 更没 有对错 。 这一环 节 , 个人都有话说 , 每 无疑 将促进学 生的阅读 , 更是
发学 生思考 , 而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 进
3. 题 的 选 择 带 有 批 判 性 , 发 学 生 与 已 有 话 引
认 知产 生矛盾 , 促进学生思考。 类问题 , 这 没有明确 指向 , 是让学 生到书 中为答案 寻求解释 , 不 更没 有 统一 的答 案。 这类 问题 , 主要 引导学 生去理解 , 去发
的外 号 , 取 外 号 的理 由。 前 两个 问题 交流 的基 说说 在
《昆虫记》读书交流课教案

《昆虫记》读书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昆虫记》,了解并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作品中的昆虫世界,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4.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昆虫记》选段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阅读感悟。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昆虫记》选段,做好阅读笔记。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讨论作品中的昆虫世界。
4. 小组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作品中的精彩片段。
5. 全班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提升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阅读感悟: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表达清晰度、逻辑性等。
五、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或选段。
2. 相关背景资料。
3. 课堂交流记录表。
4. 评价量表。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昆虫记》主题的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昆虫的作文。
2. 开展《昆虫记》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作品的了解程度。
3. 邀请专家或家长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关于昆虫的知识和经验。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2. 学生填写课堂反馈表,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学生的需求。
2.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班级读书交流会
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四年级三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昆虫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
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
二、交流读书方法
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法布尔被誉为“昆虫诗人”,《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指导看书的各组成部分(课件)
(1)瞧,我们拿到书首先会看到什么?(板书:封面)
通过看封面,能了解到什么?(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
介绍书脊。
(2)介绍扉页。
(板书:扉页)
(3)看,这本书才出版没多久,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这充分说明这本书非常——(“受
欢迎!”)。
这么受人欢迎的一本书,就更加说明书中的故事非常精彩,非常吸引人。
那讲了哪些故事?让我们再往后翻,这是译者的话,有的书是编者的话或叫序言,我们可以课后去读读这里的内容。
接下来翻到目录,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咱们一起读一读目录,谁来说说,你的目录中都有哪些内容?
A、看,一个数字代表一个故事,书中一共22个故事,都是很有趣的。
B、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
你能猜出它可能是书里的什么昆虫吗?
三、交流内容及感悟
1、《昆虫记》自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经历百年仍是一座无人逾越的丰碑。
这小小的昆虫何来如此的魅力,诱惑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你从这本让人不可不读的书中了解了哪些内容,知道了哪些昆虫知识呢?
学生交流。
2、知识竞答
(1)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
(2)最短命的昆虫是什么?
(3)会叫的蝉是雌蝉还是雄蝉?
(4)蝉的幼虫生活在哪?
(5)蝉在树上生活的时间有多长?
3、片段比较,感受写作风格。
《昆虫记》描写了几十种昆虫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光蜜蜂就有11种之多,其实这些蜜蜂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让我们来区分肯定会一头雾水,想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区分他们,描写它们的吗?出示几个蜜蜂描写的片段,对比区分它们的不同。
4、小结:正是因为法布尔观察细致,所以可以区分各种蜜蜂,正是因为他描写细腻,我们才可以身临其境。
各类昆虫在他的笔下都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如果你打开这本书,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一个个小昆虫仿佛就在你的眼前快乐地舞蹈,快乐地歌唱,快乐地生活。
5、走近昆虫,感受写作方法。
同学们,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勤劳有懒惰,有热情也有冷酷。
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昆虫世界的人情冷暖。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的片段。
出示如下片段:
矿蜂:矿蜂可谦虚友好了,不信你看这场面:一只蜂刚要出来,而另一只蜂正要进去。
于是那只要进去的蜂会很客气地让路,表现得可有风度和礼貌呢,简直就是一个绅士。
矿蜂不但谦逊,而且还很聪明。
看看它的小家。
每一个都修得很光滑别致。
西西斯甲虫:西西斯爸爸和妈妈一起做好孩子的食物球后,妈妈去找地方贮藏,而爸爸会留下来,蹲在食物球上守护着。
如果等的时间太久,它就用它高高举起的后足灵活地搓球,用来解闷儿。
瞧,他那幸福的样子,好像在说:“我搓的这个球,是做给孩子们的面包。
”等他们把食物球贮存好以后,爸爸会钻出洞穴为妻子和孩子们看门。
无翅黄蜂:无翅黄蜂是一群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恶棍,你千万不要被它漂亮的外表骗了。
你瞧,它经常潜进别人的茧子,把自己的卵产在那睡得正甜的幼虫的旁边,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虫,就会把茧子的主人当成美食。
读了以上的几段话,这些昆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法布尔为什么能把昆虫写得这样充满趣味呢?
四、小结:
正是因为法布尔把昆虫当作人来写,让他们拥有了人的喜怒哀乐,人的善恶美丑,所以才更加引人入胜。
读这本《昆虫记》,你仿佛就是走进了一个小小的童话般的昆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