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掌握)

合集下载

导游基础知识大全

导游基础知识大全

导游基础知识大全1、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2、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3、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瓷器、丝绸、茶叶;4、中国三大瓷都:景德镇、醴陵(釉下彩餐具)、德化(白瓷塑);5、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国粹:中医中药、国画、京剧;6、中国传统工艺“三绝”: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 7、中国工艺美术三长:北京雕漆、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南长沙湘绣;8、中国三大佳石:寿山田黄石、青田冻石、昌化鸡血石;9、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10、浙江三雕:东阳木雕、东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11、中国当代三大名锦:云锦:因锦纹如云而得名;产于江苏南京;蜀锦:因四川简称蜀而得其名;产于四川成都;宋锦:相传始织于宋代而得其名;产于江苏苏州;12、中国当代四大名绣:苏绣:产于江苏苏州、南通一带;代表作有:双面绣《猫》; 湘绣:产于湖南长沙一带;代表作有:狮、虎;粤绣:产于广东省;代表作:《百鸟朝凤》;蜀绣:产于四川成都;代表作:《熊猫》、《芙蓉鲤鱼》;13、我国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14、文房四宝及其之首:文房四宝:笔、墨、砚、纸;文房四宝之首:湖笔、徽墨、端砚、宣纸;15、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高温颜色釉瓷;16、中国当代陶器与瓷器的产地:陶器: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安徽界首、山东淄博、湖南铜官、云南建水、甘肃天水、河北唐山等;瓷器: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等;17、陶都宜兴紫砂器:江苏宜兴所产的紫砂器创烧于宋代,至明清时代有了很大发展。

紫砂器是使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江黄或紫黑色;造型美观,色彩古朴,淡雅,是精致的手工工艺品。

18、中国是茶叶的祖国: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最早发现茶叶功效、栽培茶树和制成茶叶的国家。

全国导游基础必学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必学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旅游地理知识:了解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等,以便能够向游客介绍和解释旅游目的地的特点。

2. 旅游资源知识:熟悉各地的旅游资源,包括名胜古迹、自然景区、文化遗址等,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讲解。

3. 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历史事件、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以便向游客介绍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故事。

4. 景点介绍技巧:掌握讲解景点的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解的顺序和逻辑、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故事等,以吸引游客的兴趣。

5. 服务礼仪知识:了解导游的服务礼仪,包括行为规范、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以便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和提供专业的服务。

6. 旅游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旅游合同、旅游投诉处理等,以便能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游客的投诉。

7. 应急处理知识: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包括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以便能够及时应对并提供帮助。

8. 外语能力:掌握至少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以便能够与国外游客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9. 导游知识更新:跟随时代发展和旅游业的变化,不断学习更新旅游知识,以便提供最新的旅游信息和讲解。

10. 团队合作能力:与团队成员、旅行社、景点工作人员等进行良好的合作,以便能够顺利完成旅游行程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历史概述一、远古时期(一)人类起源(1)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2)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北方的祖先利用黄土层为壁体修建土穴,并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南方则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

古人类时期概述建始人距今约200万年中国已知最早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距今约110万年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能够加工石器和骨器,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原始的宗教意识(二)母系氏族文化遗存(1)距今7000~5000年。

(2)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为其杰出代表。

(3)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尤以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的“彩陶文化”而异于其他文化遗存。

(4)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稻种,是目前世界上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5)河姆渡人还是最先发明打井技术,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建筑。

(6)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制造陶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河姆渡、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彩陶、黑陶和印纹陶等。

(三)父系氏族文化遗存(1)距今5000~4000年。

(2)代表: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辽宁的红山文化。

(四)古代传说(1)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

(2)燧人氏“钻木取火”,说明人类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

(3)女娲和伏羲“蛇身人首”,伏羲画八卦,刻字代替“结绳记事”。

(4)神农氏教人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

(5)炎帝、黄帝战蚩尤,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儿女亦称为炎黄子孙。

(6)尧、舜、禹通过“禅让制”担任首领的。

(7)相传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制定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法《黄帝历》。

(8)中国数学的萌芽期可溯至4000多年前,据战国《尸子》记载:“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历史文化知识: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概况、著名历史遗迹、
文化名人、传统文化和历史事件等。

2.地理知识:包括全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景观、气候特点和地理分区等。

3.政治经济知识: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现状、宏观
经济政策、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等。

4.旅游知识:包括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旅游行程的规划和实施、旅游安全和旅游文明等。

5.语言文化知识:包括旅游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文化差异和交
流技巧等。

6.文物知识:包括历史文物和现代文化艺术品等的知识。

7.生态知识:包括全国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等。

8.饮食文化知识:包括各地特色美食、饮食文化和礼仪等。

9.民俗风情知识:包括各地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等。

10.旅游法律知识:包括旅游法规、旅游消费保护和旅游投诉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掌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以下是重点归纳:
一、旅游法律法规
导游必须熟悉旅游法律法规,包括《旅游法》、《导游管理条例》等,以便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游客权益。

二、旅游地理知识
导游需要了解全国各地的旅游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等,以便在讲解中更加生动形象。

三、旅游文化知识
导游需要了解全国各地的旅游文化知识,包括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以便在讲解中更加深入浅出。

四、旅游服务知识
导游需要了解旅游服务知识,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保险等,以便在工作中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应急处理知识
导游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知识,包括突发事件处理、紧急救援等,以便在工作中保障游客安全。

六、语言表达能力
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普通话、英语等,以便在工作中与游客进行交流。

以上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重点归纳,希望对广大导游同仁有所帮助。

导游证知识点整理

导游证知识点整理

导游证知识点整理导游证是一种旅游行业的专业资格证书,持有导游证的人员被授权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在申请导游证之前,需要掌握一定的导游知识并通过相关考试。

本文将整理导游证考试的知识点,以帮助有意向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备考。

第一部分:导游基础知识1. 旅游概念:介绍旅游的定义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2. 旅游业态:详细介绍各种旅游业态,如文化旅游、自然旅游、商务旅游等。

3. 旅游目的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及其特点。

4. 旅游资源:列举各类旅游资源,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

5. 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讲解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和管理方法。

第二部分:旅游地理知识1. 地理概念: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地理要素:介绍地理学中的要素,如陆地、水域、生物等。

3. 地理景观特征:重点介绍各大洲、各国家的地理特征和著名地理景观。

4. 地理环境问题:讲解全球性的地理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

5.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三部分:历史文化知识1. 中国历史概述:讲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概况,如朝代更替、历史事件等。

2. 世界历史概述:介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和文化发展。

3. 文化遗产保护: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措施。

4. 名人介绍:列举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和他们的贡献。

5. 文化差异与交流:讲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方式。

第四部分:导游服务知识1. 旅游规划:介绍旅游行程的规划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游客接待与服务:讲解如何做好接待工作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 导游讲解技巧:分享导游讲解的技巧和方法,如语言表达、讲解语速等。

4. 突发情况处理:介绍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并提供应对策略。

5. 旅游法律法规:讲解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第五部分:业务知识1. 旅游团队管理:讲解如何组织和管理旅游团队,包括人员协调、行程安排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10.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具有旅行社业务性质的组织——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建立。

1927年6月,该旅行部改名为“中国旅行社”。

商业性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1.1949年10月,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华侨服务社成立。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在成立。

1957年4月,中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2.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旅游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导游业务基础篇知识点

导游业务基础篇知识点

导游业务基础篇第一章:导游服务一、导游服务的产生及其发展1、“监护旅游之父”托马斯·库克。

世界第一次商业旅行是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

在莱斯特城创办世界第一家商业性旅行社,“为一切旅游公众服务”是它的服务宗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导游队伍迅速扩大。

2、中国导游服务的发展1、中国第一代导游员出现在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陈光甫组建旅游部2、1949年11月,第一家旅行社“华侨服务社”厦门筹建,12月正式营业。

3、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社(CTS),并与华侨旅行社合署办公,统称中国旅行社4、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CITS)在北京成立总社5、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CYTS)总社成立6、1989年3月第一次导游资格考试。

1994年对导游证划等级7、1999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标志着我过导游队伍的建设迈上法律进程8、2001年颁发《导游人员管理实施方法》,用新版导游证,实施计分制管理3、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1、讲解内容高度知识化。

文化旅游、会奖旅游、专项旅游、科考旅游对导游人员的知识要求更高2、导游手段科技化3、导游方法多样化4、导游服务个性化5、导游职业社会化、兼职化二、导游服务的概念与类型1、导游服务概念导游服务:导游人员代表所属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向游客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概念含义1、导游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是经旅行社委派的2、导游服务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3、导游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从事旅游者的接待服务2、导游服务类型导游服务的类型是指导游人员向游客接受目的地和景点景区情况的方式。

1、实地口语导游方式(讲解导游方式)特点:表达人在旅游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能够灵活对应各自问题。

有利于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2、图文声像导游方式图文导游包括各自导游图、交通图、旅游指南、景点介绍册页、宣传册、画册、旅游产品介绍等声像导游方式:录影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多媒体导游方式:电子导游系统3、导游服务范围指导游人员业务工作的内容1、导游讲解服务2、旅行生活服务3、市内交通服务三、导游服务的性质与特点1、导游服务的性质:热情友好、服务周到为座右铭社会性、文化性、服务性、经济性、涉外性2、导游服务的特点:1、独立性强2、脑体高度结合3、复杂多变4、跨文化性四、导游服务的地位与作用1、导游服务的地位旅行社、饭店和交通是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核心地位的是旅行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基础知识(掌握)导游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内容资料整理一、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基本知识1、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

参加童试的人,无论年龄多大,一律称为童生。

院试合格之后,可以取得秀才资格。

童试不算国家正式考试,却是功名的起点。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于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考中者称“举人”,已具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3、会试:在三月举行,又称“春闱”,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4、殿试:又称“廷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取中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民俗概念、特点概念: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社会生活文化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俗的特点:民族性、集体性、变异性、延续性、神秘性。

三、花岗岩名山、石灰岩景观、丹霞风光的景观特征和形成规律(一)花岗岩名山地貌特点:(1)怪石众多(2)奇峰峭拔(3)时有洞穴及一线天景观我国花岗岩名山(1)黄山——“奇”安徽黄山市,“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四绝:怪石、奇松、云海、温泉(2)华山——“险”陕西华阴县南,“五岳”之西岳“自古华山一条路”著名险境:苍龙岭、百尺峡、擦耳崖、长空栈道(3)衡山——“秀”湖南衡山县,“五岳”之南岳,“五岳独秀”山体丰满、轮廓柔和而秀植被茂盛、四季葱绿而秀(4)三清山——“神”江西德兴市,道教名山。

三清宫按“先天八卦”图式的方位总体布局景点为“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等(5)天平山——“低”江苏苏州城西,三绝:怪石、清泉、红枫(四大传统红枫叶观赏胜地)(6)莫干山——“凉”浙江德清县,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故有“清凉世界”的美誉。

素以竹、云、泉“三胜”,绿、凉、清、静“四优”驰名并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美称。

剑池为该地名胜古迹之精华(二)石灰岩景观(岩溶地貌景观即喀斯特地貌景观)基本特征(1)山地相对高度不大、石峰造型丰富(2)多大型溶洞,洞内多钙质沉淀而形成的丰富多姿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3)时有地下暗河流过我国石灰岩景观(1)漓江山水桂林至阳朔: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极秀美的岩溶风景区。

(2)云南石林(路南石林)石林风景区:大石林(属峰林)和小石林(属孤峰)小石林中最著名的是“阿诗玛”(3)宜兴溶洞(三)丹霞风光主要特征①陡峻的砂岩峰群与碧水的组合。

水从砂岩中渗出汇流为溪,水流清冽。

红色峰柱与碧水相掩映,景色妩媚动人②还常常有道教等文化景观著名风景区:(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1)福建崇安县武夷山风景区“奇秀甲于东南”①特色:山水比例适中,植被良好,景观造型奇特。

乘筏观峰,筏移景变。

②代表景点:九曲溪、大王峰、玉女峰、古越族“船棺”、“茶中之王”大红袍(2)江西贵溪县龙虎山①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②代表景点:泸溪河、嗣汉天师府(3)安徽休宁县齐云山①又名“白岳”,道教名山。

②峰奇、水秀、林幽。

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

四、水的造景功能1、形态2、色彩3、倒影4、声音5、味觉6、组合功能五、植物景观的旅游功能1、观赏性植物以其形,色味,声,古,光,影等感知特征引起人们的美感。

2、冶情性植物的风韵美或象征美,中国传统上将植物人格化,赋予某种含义。

3、生态环境疗养功能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减少扬尘,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弱噪声六、中国一些民族所信仰宗教的名称我国目前各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称为中国四大宗教。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有:藏传佛教,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东正教,还有部分民族信仰天主教七、佛教的创始人、教义、经典、供奉对象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创立。

教义:1、“无常”“无我”形成“空”的哲学概念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①苦谛,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全无幸福欢乐之可言。

②集谛,就是推究至苦的原因。

大体可概括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

③灭谛,是要灭尽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

佛教修行,以涅槃为终极目的。

涅槃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④道谛,就是达到涅槃的道,即解脱之路,通向涅槃之路。

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约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纪律。

定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是心专注于一境的心理状态。

慧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

经典:佛教的教义贯串在佛教的主要经典中,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释迦摩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故称三藏经,或“大藏经”。

大藏经称《甘珠尔》和《丹珠尔》。

供奉的对象:佛(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菩萨(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罗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济公)、护法天神(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八、佛教四大名山相关知识1、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又名清凉山)是我国唯一兼有汉语系佛教与藏语系佛教道场的胜地。

最大特色:青庙与黄庙并存、显教与密教竞传。

“显通寺(前身大附图灵鹫寺)、塔院寺、菩萨顶寺、殊像寺、罗睺寺”合称五大禅林。

(1)塔院寺的大白塔,是尼泊尔阿尼哥设计的藏式白塔,是五台山的象征标志。

(2)菩萨顶寺——文殊菩萨居住处,五台山黄庙之首;(3)南禅寺(大雄宝殿——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的建筑);(4)佛光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2、普陀山(浙江舟山市)观音菩萨的道场,有“海天佛国”之称。

主要寺院:“普陀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普济寺为该山最大寺院和佛教中心,为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法系上以禅宗为主。

3、峨眉山(四川峨眉山市)普贤菩萨道场法系上以禅宗为主现存主要寺院有:报国寺---峨眉山出入门户,寺内高2..4米的明代彩釉瓷佛为稀世珍品;伏虎寺---屋顶无败叶积落,康熙题额“无垢园”.万年寺(寺内供奉普贤菩萨骑白象铜像,为峨眉山“镇山之宝”。

)普光殿,为观看峨眉三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之地。

4、九华山(安徽青阳县)地藏菩萨的道场法系上以禅宗为主九华山四大丛林:祗园寺、百岁宫(万年寺)、东崖寺、甘露寺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九、道教创始人名、时间、标记、著名道观、名山创始人:老子时间:东汉顺帝1800多年的历史标志:“八卦太极图”,八卦为,乾卦(天)、兑卦(泽)、离卦(火)、震卦(雷)、巽卦(风)、坎卦(水)、艮卦(山)、坤卦(地),太极图在八卦之中红色为阳,青色为阴,阴阳左右盘绕称之为太极图.道教名山大观(1)符箓派名山:龙虎山、閤皂山、茅山(2)丹鼎派名山:葛仙岭和抱朴道院,葛洪结庐炼丹处,著有《抱朴子》,在杭州市宝石山西。

(3)武当山:湖北丹江口市,著名道教圣地,紫霄宫为武当山八宫之首,为真武大帝祖庭。

(4)湄州岛妈祖庙是海内外妈祖庙的祖庭,位于福建莆田。

(5)山西芮城永乐宫(以960平方米的元代道教壁画著称于世)(6)北京白云观(全真道第一丛林,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7)广州三元宫---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多的道观。

(8)苏州玄妙观:建于晋代,是正一道主要道观,主殿三清殿是江南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

观中藏有吴道子画老君像及颜真卿书迹等碑刻。

十、伊斯兰教创始人名、伊斯兰、穆斯林含义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本意为“顺服”。

从宗教意义上讲,伊斯兰教是指一种顺服唯一主宰安拉旨意和戒律的宗教。

伊斯兰教的信仰者称“穆斯林”——意“顺服安拉意志的人”十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传入时间....:唐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1、丝绸之路(陆路)即从大食(今阿拉伯),经波斯(今伊朗),过天山南北,穿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

2、香料之路(海路)即从大食,经印度洋,到天竺(今印度),经马六甲海峡,到中国沿海的广州和泉州等地,沿着香料之路传入。

十二、中国清真寺的建筑特点:中国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建筑...........和阿拉伯风格建筑...两种特色。

(1)中国传统式建筑①有明显中轴线;主要建筑有大殿(礼拜正殿),经堂,浴室等。

②少数大型清真寺有望月楼和宣礼楼(又叫邦克楼);③礼拜正殿和殿内壁龛必须背向麦加(中国清真寺正殿坐西向东),以示跪拜朝向麦加;④清真寺建筑内部不得设偶像,也不以动物形象作装饰,多以阿拉伯文经文和花草为饰。

(2)阿拉伯风格建筑①没有明显中轴线;②有圆形拱顶的正殿和尖塔式宣礼楼;③正殿也必须背向麦加十三、中国各地著名清真寺(1)东南地区四大古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礼拜寺、杭州真教寺(2)其他著名清真寺:北京牛街礼拜寺、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十四、基督教创始人名以及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创始人:耶稣在基督教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大的分裂因而形成三大教派:1、第一次分裂由争夺教权而引发。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原存在于基督教内的东派和西派的分化日益加剧。

到公元1054年,分裂为西部的公教(即天主教)、东部的正教(即东正教)。

2、第二次分裂主要由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而引发。

公元16世纪,从天主教内部分裂出新的教派——抗罗宗,又称新教。

在中国习惯上称新教为基督教或耶稣教,以区别天主教。

十五、屋顶(各式屋顶的概念、形式和等级)1、庑殿顶屋顶是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所以又称四阿顶。

重檐庑殿顶为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

2、歇山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和四条斜脊组成,又称九脊殿。

3、悬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或出山。

4、硬山顶也是两坡顶的一种。

其特点是屋面不悬出于山墙之外,山墙大多用砖石承重墙。

常常用于我国居住建筑中。

5、攒尖顶攒尖顶的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平面大多为正方形、圆形和正多边形。

多用于面积不大的建筑屋顶。

如亭、塔、阁等。

6 盝顶屋面呈四角或八角形,梁架结构多用四柱,顶部是在平顶的屋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

7、单坡多为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建筑的侧面。

十六、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封土的沿革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一般是“墓而不坟”,即地面上没有供祭祀用的特殊标记。

大约从周代起,在墓上开始出现封土坟头,按照官爵的等级来定坟头封土的大小。

显然帝王陵墓的封土是最大的。

帝王陵墓封土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