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同步测试及解析-总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统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统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附答案解析

2022年12月2日小学数学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用棋子摆了一个正方形的方阵,最外层共有32枚棋子,摆这个方阵一共用了()枚棋子。

A.49B.64C.81D.1002.减数是7,被减数是42,差是()。

A.35B.36C.493.()个这样的可以拼出。

A.8B.9C.104.一个物体都没有用()表示。

A.0B.1C.105.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有两个0的算式是()。

A.50×20B.35×40C.52×40二、填空题6.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7.读数、写数。

写作:______写作:______写作:______读作:______读作:______读作:______8.第一种分法:( ),( ),( ),( )。

第二种分法:( ),( )。

9.2千米=( )米1吨=( )千克80毫米=( )厘米5米=( )分米5000米+3千米=( )千米1吨-500千克=( )千克10.至少用( )个相同的☐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用( )个相同的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三、判断题11.秒针从数字“2”走到了“5”,经过的时间是3秒。

( )12.兔比鸭少3只,也可以说出鸭比兔多4只。

( )13.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相差1。

( )14.与60相邻的两个数是61和62。

( )15.在除法中,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

( )四、解答题16.新年联欢会同学们用4张彩纸做了12个拉花。

照这种方法,用6张这样的彩纸可以做多少个拉花?17.小华中午在学校吃饭,小芸中午回家吃饭。

每天上学和回家,谁走的路多?18.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

4辆三轮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答:一共有()个轮子。

19.商店原来有385袋洗衣粉,卖出196袋后,又运进111袋,这时商店有多少袋洗衣粉?20.根据分数涂颜色,再比较大小。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共2课时同步作业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共2课时同步作业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共2课时同步作业及答案第1课时数与代数一、填空题。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第八位是()位。

千位在第()位,亿位在()位。

2. 8460004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从右数,第一个“4”表示(),第二个“4”表示()。

3.最小的正整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是()。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路程()×()=总价。

二、写数。

四万七千零五写作:五百零九万五千写作:六千零一写作:二百零四万二千写作:十三亿三千九百万零三百零二写作:八万五千一百九十写作:三、先估算,再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算。

104×26 24×50 25×44 800÷2549×99+99 125÷50×8 420÷21参考答案:一、1.百万千万四九2.七百万4个一4个十万3. 1 0 04.速度时间单价数量二、47005 5095000 6001 2042000 133900030285190三、2704 1200 1100 32 4950 20 20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路车从广场出发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商场,再向方向行驶站到少年宫,再向方向行驶站到动物园。

2.小明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可能在哪站下车?写出行车路线。

3.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是从哪站上车的?写出行车路线。

二、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填一填。

1.从1号盒内()能摸到黄球,()摸到绿球。

2. 2号盒内摸到绿球(),摸到黄球()。

要使摸到黄球绿球的可能性相等,要再放()。

3. 3号盒内()摸到黄球,也()摸到绿球。

三、学校举行中国象棋比赛,班级里公布了两名棋手的有关资料。

宁宁阳阳双方交战记录5胜6负6胜5负在校象棋兴趣小组练习成绩15胜3负11胜5负1.你认为本次象棋比赛中,谁获胜的可能性大?说说理由。

福建省厦门市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学期2024-2025学年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

福建省厦门市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学期2024-2025学年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A、8B、10C、12答案:A解析:小明原来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所以总共是5 + 3 = 8个苹果。

因此,正确答案是A。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15B、50C、100答案:B解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乘以宽。

这里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所以面积是10厘米× 5厘米 = 50平方厘米。

因此,正确答案是B。

3、小明有12本故事书,他给了小红一半后,又从剩下的书中拿出了1/3借给了小刚。

请问小明现在还剩多少本书?A. 3本B. 4本C. 5本D. 6本【答案】B. 4本【解析】小明最初有12本书。

给了小红一半即12 / 2 = 6本。

那么剩下6本。

接着,他从剩下的6本书中拿出了1/3借给小刚,即6 / 3 = 2本。

因此,小明现在还剩下6 - 2 = 4本书。

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8米,求这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 49平方米B. 36平方米C. 25平方米D. 16平方米【答案】A. 49平方米【解析】已知正方形的周长为28米。

正方形的四边等长,所以每条边的长度为周长除以4,即28 / 4 = 7米。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即7 * 7 = 49平方米。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验证这两个答案。

题目3的答案验证结果:小明最后剩下4本书,因此正确答案是 B. 4本。

接下来,我们验证题目4的答案。

题目4的答案验证结果:正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9平方米,因此正确答案是 A. 49平方米。

这就是第3题和第4题的选择题及解析。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选项:A、36厘米B、24厘米C、48厘米D、30厘米答案:A解析: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步行6小时走了40千米的路程,骑自行车沿原路返回刚好用2小时。

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A.5千米B.10千米C.米D.30千米2.甲、乙两人同时骑车由A地到相距120千米的B地,甲每小时比乙慢8千米,乙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4千米处与甲相遇,则甲的速度为每小时()A.10千米B.8千米C.12千米D.16千米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2小时后,在距中点45千米处相遇,若求两车的速度差,正确的列式是()A.45÷2B.45×2÷2C.45÷2÷24.一台拖拉机6小时耕地240公亩。

照这样计算,这台拖拉机10小时可耕地多少公亩()A.400B.1200C.3605.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相距80千米的甲地开往乙地。

所带的汽油最多可以行2小时,在途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为保证返回出发地,最多开出()A.20千米B.40千米C.50千米D.100千米6.小明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然后从B地原路返回,平均速度是14米/秒,那么,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是( )A.8.4B.4.8C.5D.5.47.兰兰、小明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兰兰在一半时间内每小时走5千米,另一半时间内每小时走4千米,小明在一半路程内每小时走5千米,另一半路程内每小时走4千米,他们到达B地的情况是()无法确定谁先到达B.小明先到达C.兰兰先到达D.同时到达8.一辆公交车前2小时行了75千米,后2.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2千米,求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的算式是()(75÷2+42)÷2B.(75+42×2.5)÷(2+2.5)C.(75×2+42×2.5)÷(2+2.5)9.从山下到山顶的盘山公路长3千米,王亮上山每小时行2千米,下山每小时行3千米,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A.2.5千米B.1.2千米C.2.4千米10.从学校到图书馆有600米,王丽每分走60米,从学校到图书馆,她用了()A.9分B.13分C.10分D.11分二、填空题1.A、B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公路,10天可以完成,已知A队每天修50米,B队每天修40米.这条公路全长()米,A队比B队多修()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面算式中,()的结果最大。

A.100-51÷3B.1000-51×17C.40-(85÷5)2 . 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A.220÷4÷2=220÷(4÷2)B.220÷4÷2=220÷(4×2)C.把330÷(3×2)的括号去掉,计算结果没有变化3 . 小朋友做纸花,第一小组5个小朋友做了120朵,第二小组5个小朋友做了140朵,平均每个小组做几朵纸花?正确列式是().A.(120+140)÷5B.(120+140)÷(5×2)C.(120+140)÷24 . 40除以8与3的差,列式是()A.(40÷8)﹣3B.40÷(8﹣3)C.40÷8﹣35 . 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A.300÷(3+2×6)B.300÷3+2×6C.300÷[(3+2)×6]D.(300÷3+2)×66 . 下列每组算式中的得数不相等的是()A.125×48;125×8+125×40B.125×48;125×8×6C.990×55+990×45;990×(55+45)D.990÷55+990÷45;990÷(55+45)7 . 2个西瓜和1根香蕉共重8100克,2个西瓜和3根香蕉共重8300克,则1个西瓜重克,1根香蕉重克.A.4000B.200C.100.8 . 王阿姨5分打字350个,照这样计算,她打840个字需要()分.A.10B.12C.139 . 计算600-15×4÷3时,最后一步算()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总复习(含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总复习(含答案)人教版

本单元主要结合练习题来复习本册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效利用习题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理清脉络、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在巩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掌握复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1.数的概念,具体体现为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等。

2.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的变化规律。

3.理解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本质。

4.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概念。

【难点】利用因数和积的关系进行计算;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竖式简算时,横式余数忘补0。

1.先利用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等有关知识,抓对比,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

2.读数、写数一起复习。

写出来的大数一定要求学生分级。

采取读、写互查的方法。

3.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起复习,便于区别两者的不同。

4.本单元概念比较多,教师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5.画角或量角时,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把里、外圈的度数弄混,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判断角的类型,最好把类型写出来,然后再画角或量角。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减数、被减数、差相加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A.1B.2C.3D.4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差与减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 5:7B. 7:5C. 5:123.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减数多50,差比被减数少70,被减数是()A.170B.120C.20D.2404.已知△+□=○,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A.□+△=○B. ○+△=□C. ○﹣△=□5.如果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为36,那么被减数是()A.12B.18C.21D.246.823比()少177A.646B.746C.1000D.9007.被减数﹣(减数+差)=()A.0B.1C.3D.无法确定8.一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的和是120,被减数是多少?()A. 120B. 60C. 409.()是加法的逆运算A.乘法B. 减法C. 除法10.在减法里,如果减数是0,被减数与差相比较()A.被减数大B.减数大C.差大D.同样大1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00,被减数是()A.10B.50C.100D.15012.已知△﹣□=○,下面()是正确的A.□﹣○=△B. ○﹣△=□C. □+○=△13.小亮计算175+65得240,下面的验算正确的是()A. 240+65B. 175﹣65C. 240﹣6514.两数相减,差比被减数少3.5,那算式中的减数是()A. 0B. 3.5C. 715.100﹣X=29,求X的依据是()A.差=被减数﹣减数B.加数=和﹣已知加数C.被减数=差+减数D.减数=被减数﹣差16.被减数减少0.15,要使差不变,减数应()A.增加0.15B. 减少0.15C. 不变17.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是被减数的,减数与差的比是()A. 5:7B. 5:12C. 5:218.差和减数的和是100,被减数是()A. 200B. 100C. 5019.被减数=()A.减数﹣差B. 差﹣减数C. 差+减数20.不能验算500﹣185=315的算式是()A. 185+315B. 500﹣315C. 500+31521.不能验算906﹣179=727的算式是()A. 906﹣727="179"B. 727﹣179="548"C. 727+179=90622.在减法算式中,减数增加18,被减数不变,差()A.不变B.减少18C.增加1823.一个加法算式,将两个加数与和相加,结果是48,已知其中一个加数是9.86,另一个加数是()A. 38.14B. 28.28C. 14.1424.两个加数的和是480,其中一个加是400,另一个加数是()A.400B.880C.80D.算不出来25.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的差是9.68,减数是3.2,被减数是()A.6.48B.1.64C.12.88D.3.2826.不能给418﹣160=258验算的算式是()A. 418﹣258B. 418﹣285C. 258+16027.△+156﹣280=320,△=()A. 196B. 444C. 40428.两个数的差是28.6,如果被减数减少3.2,减数增加3.2,差是()A.22.2B.25.4C.31.8D.35二、解答题1.不能给596+327=923验算的是()A. 327+596B. 923﹣327C. 923﹣5692.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B. △+□=○C. □﹣△=○全国四年级小学数学同步测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减数、被减数、差相加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A.1B.2C.3D.4【答案】B【解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2÷被减数,=2;答:商是2故选:B2.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差与减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 5:7B. 7:5C. 5:12【答案】B【解析】:(1﹣)=7:5故选:B3.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减数多50,差比被减数少70,被减数是()A.170B.120C.20D.240【答案】B【解析】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被减数比减数多50即被减数﹣减数=差是50,即差=50;再根据差比被减数少70可求出被减数50+70=120,故选:B4.已知△+□=○,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A.□+△=○B. ○+△=□C. ○﹣△=□【答案】B【解析】由△+□=○,可知:□+△=○;○﹣△=□;○﹣□=△不能得到○+△=□故选:B5.如果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为36,那么被减数是()A.12B.18C.21D.24【答案】B【解析】36÷2=18;被减数是18故选:B6.823比()少177A.646B.746C.1000D.900【答案】C【解析】求823比谁少177的数是多少,就是求823加177的多少据此解答823+177="1000"故答案选:C7.被减数﹣(减数+差)=()A.0B.1C.3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原式可以变形为被减数﹣被减数=0,据此即可判断因为被减数=减数+差,则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0;故选:A8.一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的和是120,被减数是多少?()A. 120B. 60C. 40【答案】B【解析】由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可知,被减数=减数+差,那么被减数+减数+差的和就是被减数的2倍;所以用120÷2解答即可因为,被减数+减数+差=120,所以,被减数=120÷2="60"故选:B9.()是加法的逆运算A.乘法B. 减法C. 除法【答案】B【解析】减法和加法互为逆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故答案选:B10.在减法里,如果减数是0,被减数与差相比较()A.被减数大B.减数大C.差大D.同样大【答案】D【解析】被减数=减数+差,因为减数是0,由此可得被减数=差,据此解答即可因为被减数=减数+差,减数是0,所以可得:被减数=差,故选:D1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00,被减数是()A.10B.50C.100D.150【答案】C【解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2个被减数,因此被减数为200÷2="100"由以上分析可得被减数为:200÷2=100;答:被减数是100故选:C12.已知△﹣□=○,下面()是正确的C. □+○=△【答案】C【解析】由△﹣□=○可知:△是被减数,□是减数,○是差,然后根据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求解由△﹣□=○可知:□+○=△,△﹣○=□,选项中只有C符合要求;故选:C13.小亮计算175+65得240,下面的验算正确的是()A. 240+65B. 175﹣65C. 240﹣65【答案】C【解析】验算加法,根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列出算式,然后判断即可因为,175+65=240所以,240﹣175=65240﹣65=175故选:C14.两数相减,差比被减数少3.5,那算式中的减数是()A. 0B. 3.5C. 7【答案】B【解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得:减数=被减数﹣差,即差比被减数少的就是减数,所以差比被减数少3.5,那么算式中的减数是3.5根据分析可得:差比被减数少的3.5就相当于减数,因此算式中的减数是3.5;故选:B15.100﹣X=29,求X的依据是()A.差=被减数﹣减数B.加数=和﹣已知加数C.被减数=差+减数D.减数=被减数﹣差【答案】D【解析】减数=被减数﹣差,在方程100﹣X=29中,因为X是减数,所以可确定求X的依据是:减数=被减数﹣差;据此进行选择方程100﹣X=29中,因为X是减数,所以可确定求X的依据是:减数=被减数﹣差故选:D16.被减数减少0.15,要使差不变,减数应()A.增加0.15B. 减少0.15C. 不变【答案】B【解析】本题要运用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少0.5,要使差不变,减数也应该减少0.15,举例说明即可例如:被减数20,减数10,被减数减少0.15,变成20﹣0.15=19.85,减数减少0.15,变成10﹣0.15=9.85,19.85﹣9.85=10,所以减数应减少0.15故选:B17.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是被减数的,减数与差的比是()A. 5:7B. 5:12【解析】减数是被减数的,把被减数看作单位“1”,那么减数就是,差就是1﹣=,要求减数与差的比,就用减数比差,然后化简即可:(1﹣),=:,=5:2;故选:C18.差和减数的和是100,被减数是()A. 200B. 100C. 50【答案】B【解析】减法和加法互为逆运算,被减数=减数+差,由此求解由被减数=减数+差,可得:被减数=100,故选:B19.被减数=()A.减数﹣差B. 差﹣减数C. 差+减数【答案】C【解析】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得出:被减数=减数+差,据此解答即可被减数=减数+差故选:C20.不能验算500﹣185=315的算式是()A. 185+315B. 500﹣315C. 500+315【答案】C【解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因为500﹣185=315,所以500﹣315=185,315+815="500"故选:C21.不能验算906﹣179=727的算式是()A. 906﹣727="179"B. 727﹣179="548"C. 727+179=906【答案】B【解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据此关系即可进行正确选择因为906﹣179=727,所以验算方法有:906﹣727=179,727+179=906,故选:B22.在减法算式中,减数增加18,被减数不变,差()A.不变B.减少18C.增加18【答案】B【解析】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或增加)几,差就增加(或减少)几;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几,差就增加(或减少)几据分析可知:在减法算式中,减数增加18,被减数不变,差减少18;故选:B23.一个加法算式,将两个加数与和相加,结果是48,已知其中一个加数是9.86,另一个加数是()C. 14.14【答案】C【解析】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知将两个加数与和相加,结果是48,说明48相当于两个加数和的2倍,由此求出两个加数的和,进一步根据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48÷2﹣9.86,=24﹣9.86,=14.14;故选:C24.两个加数的和是480,其中一个加是400,另一个加数是()A.400B.880C.80D.算不出来【答案】C【解析】用和480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400就是另一个加数480﹣400=80;答:另一个加数是80故选:C25.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的差是9.68,减数是3.2,被减数是()A.6.48B.1.64C.12.88D.3.28【答案】C【解析】由“被减数﹣减数=差”可得“减数+差=被减数”,据此求出被减数即可3.2+9.68=12.88,答:被减数是12.88;故选:C26.不能给418﹣160=258验算的算式是()A. 418﹣258B. 418﹣285C. 258+160【答案】B【解析】减法的验算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到的结果与减数比较即可;也可以用差加上减数,求出和,然后与被减数比较418﹣160=258进行验算时可以用418﹣258求出结果与160比较,看是否相等;也可以用258+160求出结果与被减数418比较,看是否相等;选项中B中的算式不能用来验算418﹣160=258;故选:B27.△+156﹣280=320,△=()A. 196B. 444C. 404【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56)﹣280=320,所以△+156=320+280,最后再用320+180减去156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20+280﹣156=600﹣156="444"故选:B28.两个数的差是28.6,如果被减数减少3.2,减数增加3.2,差是()A.22.2B.25.4C.31.8D.35【答案】A【解析】如果被减数减少3.2,减数增加3.2,根据减法的性质,则差比原来要减少3.2+3.2,原来差是28.6,则此时差是28.6﹣(3.2+3.2)28.6﹣(3.2+3.2)=28.6﹣6.4,="22.2"即差是22.2故选:A二、解答题1.不能给596+327=923验算的是()A. 327+596B. 923﹣327C. 923﹣569【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得:要想验算596+327=923;方法一:交换596与327的位置,即327+596,再计算一遍;方法二:用923减去327,看是否等于596,即923﹣327;或用923减去596,看是否等于327,即923﹣596;选项A是方法一;选项B是方法二;选项C中,减数569并不是原来的两个加数中的其中一个,因此不能给596+327=923验算故选:C2.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B. △+□=○C. □﹣△=○【答案】C【解析】○+△=□,可知:○是加数,△是加数,□是和,根据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关系,写出可以变化出的算式,在选项中选出即可○+△=□,可得以下算式:△+○=□,□﹣○=△,□﹣△=○;只有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C。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填空题1.10个千万是( ),10个( )是一千亿。

2.260790000是一个( )位数,9在( )位,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

3.八百一十三亿九千四百零八万零七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

4.在括号里填上“>”“<”或“=”。

99999999( )1亿 909999( )91万10个十万( )一百万 100530( )9853205.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74560( )74650 四千万( )九百九十万99999999( )1亿 617000( )62万240万( )2396000 5800000( )5899996.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九百万零三十,写作:_______________。

(2)五百零六亿零二十三万零五,写作:________。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12000 ×=480008.÷=……4,除数可能是( ),其中最小的是( )。

9.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8016÷=(80)()164÷÷ (2)()2004020020÷=÷÷(40)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230×40( )23×400320×25( )25×30234×605( )304×65160×21( )160×20+20 11.你能写出几种不同的填法?请写出来。

(每个里只能填一个数字)÷=47612.图中有( )条线段;有( )条射线。

13.已知∠1=70°,那么∠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总复习》同步试题
一、填空
1.一部小说有一百二十八万五千字,这个数写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考查目的:大数的写法及求它的近似数。

解析:在写数时注意0的位置及个数,求它的近似数时看千位上的数字,再选择四舍还是五入法。

答案:1285000 129万
2.与最小的六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考查目的:亿以内数的相邻数的数。

解析:在填写时注意两点:1.最小的六位数 2.相邻
答案:99999 100001
3.计算416÷52时,把52看作()试商。

商是()。

考查目的:四舍五入试商法。

解析:此题用的是四舍试商法。

答案:50 8
4.王大爷家今年共收获小麦3070千克,平均每90千克装一袋,这些小麦可以装满()袋,还剩()千克。

考查目的:商不变的规律。

解析:要注意的是余数是被除数的一部分。

答案:34 10
5.要使□58÷ 3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要使473÷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考查目的:商的位数与被除数、除数的关系。

解析:根据商是两位数这个要求,第一题的被除数的前两位一定能除以除数,根据被除数的十位和除数32,所以被除数的最高位填写3。

答案: 3 7
6.若A×B=48,那么(B × 3)×(A×2)=().
考查目的: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这道题是两个因数都发生了变化。

积应该×6
答案:288
二、填空
1.2090000读作()。

A. 二百零九
B. 二百零九万
C. 二百九十万
D. 二十点九万
考查目的:亿以内数有关零的读法
解析:读数时要先分级
答案:B
2.A和B是不等于零的数,已知A÷B=20,如果A扩大5倍,B缩小5倍后,商是( )。

A. 4
B. 20
C. 100
D. 500
考查目的:商不变的规律。

解析:扩大表示×,缩小表示÷
答案:B
3.用可以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20度的角结果是()度。

A. 200
B. 20
C. 2
D. 40
考查目的:角的读数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解析:角的度数只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答案:B
4.把6990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A. 69
B. 70
C. 69万
D. 70万
考查目的:亿以内数连续进位的近似数。

解析:求它的近似数时看千位上的数字,再选择四舍还是五入法。

答案:D
5.把690000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A. 69
B. 69亿
C. 70亿
D. 6900000000
考查目的: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解析:求它的近似数时看千万位上的数字,再选择四舍还是五入法。

答案:B
6.下面各数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 6009009
B. 25070000
C. 1360009000
D. 2570009000
考查目的:亿以内数有关零的读法。

解析:读数时首先要对数进行分级,其次思考读与不读时零所在位置。

答案:C D
三、解答
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69×12=
考查目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答案:9228
★9190÷17=
考查目的:被除数前两位够除需要调商,商末尾带0
答案:540 (10)
646÷34=
考查目的:被除数前两位够除不需要调商。

答案:19
★6004÷21=
考查目的:被除数前两位够除需要调商。

答案:285 (19)
2.用简便方法计算。

7900÷600
考查目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答案:13 (100)
3.脱式计算
841÷29+121 (42-23)×16 648÷(18×4) 960-84÷7
四、操作题
1.过A点作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考查目的:垂线和平行线作图的考查。

解析:在作图时一定要用三角板等工具。

答案:略
2.李庄要修两条分别通往两边的公路,怎样修路最省钱?(画图表示)
考查目的:垂线段最短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在生活中利用垂线段最短这个知识点。

答案:略
五、解决问题
1.王师傅要加工690个零件,已经完成242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才能全部完成?
考查目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审清问题是求剩下的工作时间。

用剩下的工作总量÷余下的工作效率
答案:690—242=448(个),448÷32=14(时)
2.水果店运来480千克的苹果,一共装了2车,每车装了40箱,平均每箱装了多少千克?
考查目的:解决问题总份关系。

解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决此题
答案:40×2=80(箱),480÷80=6(千克)
3.一种饮料每箱12瓶,售价36元。

照这样计算,买50瓶要多少元?用300能买多少瓶?
(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考查目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一瓶的单价,再根据规律填写
答案:
4.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4小时后,乙车到达B地并且超过甲车56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考查目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考查。

解析:乙车所行的路程包括甲车4小时所行的路程和超出甲车的56千米两部分
答案:80×4=320(千米),320+56=376(千米),376÷4=94(千米)。

感谢您使用本资源,本资源是由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制作并分享给广大用户,本资源制作于2020年底,是集实用性、可编辑性为一体。

本资源为成套文件,包含本年级本课的相关资源。

有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录音、微课等教师最需要的资源。

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精英团队,从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昌乐中学等名校集合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精研中、高考,创新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整体教给学生。

本资源适用于教师下载后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于学生家长下载后打印出来作为同步练习使用、也适用于同学们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整体把握进度和难度,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

如果需要更多成套资料,请微信搜索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在页面下方找到“资源库”,就能得到您需要的每一份资源(包括小初高12000份主题班会课课件免费赠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