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PCR.pptx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PCR技术课件

2020/4/17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Medical Genetics
14
引物设计基本原则
引物的长度
典型的引物为18-24个核苷酸,在一定范围内 引物需要足够长,保证序列独特性,并降低序列 存在于非目的序列位点的可能性;引物长度的上 限主要与反应效率有关,所以一般又不能太长, 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2℃,即Taq酶 的最适温度。
4
Kary B. Mullis
<<The Unusual Origi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98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列PCR 为十余项重大 科学发明之首,比喻1989年为PCR爆炸年,Mullis荣 获199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2020/4/17
25
PCR反应条件
1)PCR反应成分
(1)模板 一般100ng DNA模板/100L。模板浓度过高 会导致反应的非特异性增加。
2020/4/17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Medical Genetics
26
(2)引物浓度
0.1-0.5 mol/L
浓度过高易导致模板与引物错配,反应特异性下 降。 (3)Taq DNA聚合酶(thermus aquaticus)
的粗提DNA
2020/4/17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Medical Genetics
12
3.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反应体系: (五要素)
– 模板(template)
• DNA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pt课件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的过程
感受态
非定向克隆 +
或
定向克隆
克隆的片段只能按
+ 特定方向连接基因组DNA的构建基因组DNA的类型
质粒(﹤10kb)噬菌体质经双向电泳之后,用蛋白质水解酶裂解成肽段,可 用于质谱分析。通过电离源将蛋白质分子转化为气相离子, 然后用质谱分析仪的电场、磁场将具有特定质量与电荷比 值(M/Z值)的蛋白离子分离开,经过离子检测器收集分离 的离子,确定离子的M/Z值,分析鉴定未知蛋白质。
两种离子发生方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MALDI)、电喷雾离子化 (ESI)
噬菌体展示技术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编码目的蛋白的基 因与编码噬菌体表面蛋白的基因融合后, 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的一 种技术。
将不同蛋白的cDNA插入噬菌体载体进 行表达,得到表达不同蛋白的一定规模的 噬菌体展示库 。
将“诱饵”蛋白固定化,基于“诱饵”蛋白与 “猎物”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将展示库 中与固定化的“诱饵”蛋白有相互作用的“猎 物”蛋白分离纯化出来,再对“猎物”蛋白进 行质谱鉴定。
四、蛋白组学研究
蛋白质分离 蛋白质分析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酵母双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表
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技术,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技术,免疫共 沉淀技术,pull-down技术
蛋白质分离
最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双 向电泳(2-DE),是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在pH 梯度介质中进行第一次分离,即等点聚焦(IEF),然 后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不同进行第二次分离,即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重叠延伸PCR原理
重叠延伸PCR技术由于使用了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 使PCR 产物形成了重叠链,从而在随后的扩增反应中通过 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重叠拼接起来。可 简单迅速的将两个DNA片段连在一起,用于嵌合基因的构 建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ptx

DNA 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物质,一些特殊的环 境会导致DNA的变性,如加热、极端pH值、 有机溶剂、尿素、酰胺试剂等,而适宜的环 境又可以使DNA复性。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既能使细菌细胞 裂解,又能使一些蛋白质变性,所以SDS处理细菌 细胞后,会导致细菌细胞壁的破裂,从而使质粒 DNA以及基因组DNA从细胞中同时释放出来。释放 出来的DNA遇到强碱性(NaOH)环境,就会变性。 然后,用酸性乙酸钾来中和溶液,使溶液处于中 性,质粒DNA将迅速复性,而基因组DNA,由于分 子巨大,难以复性。离心后,质粒DNA将在上清中, 而基因组DNA则与细胞碎片一起沉淀到离心管的底 部。通过这种方法即可将质粒DNA从细菌中提取出 来。
2. 启始复制子(ori, Origin of
replication); 3. 多克隆位点(MSC, Multiple cloning
site or polylinker); 4. 标பைடு நூலகம்基因(Marker gene, such as
LacZ gene)。
Ampr抗性基因
Ampr抗性基因编码一种周质酶(β-内酰胺酶)可特异地 切割Amp的β-内酰胺环,从而使其失去杀菌能力
分子生物学实验
目录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DNA的提取及纯度鉴定 实验二、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实验三、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四、DNA的限制性酶切 实验五、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外源DNA
的转化 实验六、PCR基因扩增技术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DNA的提取 及纯度鉴定
一、实验目的
• 掌握真核植物基因组染色体DNA的一种提 取方法
P(BLA) ApaLI (2367)
APr
pUC19
2686 bp
pcr ppt课件教程

引物二聚体
总结词
引物二聚体是指引物之间形成的二聚体,影响PCR扩增效率。
详细描述
引物二聚体的形成可能由于引物设计不当、引物浓度过高、退火温度过低等原因 导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优化引物设计,降低引物浓度,适当提高退火温度 等措施。
05
PCR 实验设计
选择合适的引物
引物长度
根据基因序列选择合适的引物长度, 通常为18-30bp。
设置PCR 仪温度循环
设置变性温度
将PCR仪温度设置为95℃,进 行变性处理,使DNA双链解开
成单链。
设置退火温度
根据引物特异性,设置适当的 退火温度,使引物与单链DNA 结合。
设置延伸温度
设置适当的延伸温度,使DNA 聚合酶从引物起始合成DNA链 。
设置循环数
根据实验目的和DNA片段大小 ,设置适当的循环数,确保目
PCR PPT课件教程
目录
• PCR 简介 • PCR 原理 • PCR 实验步骤 • PCR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PCR 实验设计 • PCR 数据分析
01
PCR 简介
PCR 定义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一种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以一对寡核苷酸引 物定向导引下完成特定DNA的片段扩增。
在PCR中,DNA的复制是通过特定的引物和聚合酶,在特定的温度和循环次数下完 成的。
引物与模板DNA结合后,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聚合酶与引物
聚合酶是生物体内负责DNA复 制的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在PCR中,常用的聚合酶有Taq 酶和Tfl酶等。
引物是人工合成的短片段DNA ,能够与目标DNA特异性结合 ,为聚合酶提供起始点。
PCR技术原理ppt

• PCR反应用耐高温的 Taq DNA聚合酶,一 次性地将反应液加好后,即在DNA 扩增液 和水浴锅上进行变性-退火-延伸反应,一般 在2~4 小时完成扩增反应。扩增产物一般用 电泳分析,不一定要用同位素,无放射性污 染、易推广
PCR基本原理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选择性 体外扩增DNA或RNA的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 变性 (Denature):目的双链DNA片段在94℃下解链; (2) 退火(Anneal):两种 寡核苷酸引物在适当温度(50℃左右)下与模板上的目的序列通过氢键 配对;(3) 延伸(Extension): 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 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 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 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 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Plateau)。 到达 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
聚合酶链式反应也可以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酶促合成 DNA技术。PCR又称为无细胞克隆系统或特异性DNA序列体 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法,是基因扩增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它 可将极微量的靶DNA特异地扩增上百万倍。
70年代初,Kleppe等人就提出了PCR的工作原理。Saiki (1985)和Mullis(1986)两家研究室分别用改进的Kleppe 法获得了大量染色体DNA单拷贝基因。当时的PCR技术须在 每次变性和退火后,扩增反应前重新加入DNA聚合酶。1988 年,由于在PCR系统引入了热稳定的TaqDNA聚合酶,这是从 水生栖热菌(Thermusaquaticus)中提取的耐热DNA聚合酶, 简称Taq DNA聚合酶。多次循环后的Taq DNA聚合酶仍然具 有活性,因此反应体系自动往复多次地进行对所需的DNA的 片段的酶促合成,使反应产物按指数增长,所以命名为聚合酶 链式反应。
PCR基本原理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选择性 体外扩增DNA或RNA的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 变性 (Denature):目的双链DNA片段在94℃下解链; (2) 退火(Anneal):两种 寡核苷酸引物在适当温度(50℃左右)下与模板上的目的序列通过氢键 配对;(3) 延伸(Extension): 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 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 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 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 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Plateau)。 到达 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
聚合酶链式反应也可以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酶促合成 DNA技术。PCR又称为无细胞克隆系统或特异性DNA序列体 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法,是基因扩增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它 可将极微量的靶DNA特异地扩增上百万倍。
70年代初,Kleppe等人就提出了PCR的工作原理。Saiki (1985)和Mullis(1986)两家研究室分别用改进的Kleppe 法获得了大量染色体DNA单拷贝基因。当时的PCR技术须在 每次变性和退火后,扩增反应前重新加入DNA聚合酶。1988 年,由于在PCR系统引入了热稳定的TaqDNA聚合酶,这是从 水生栖热菌(Thermusaquaticus)中提取的耐热DNA聚合酶, 简称Taq DNA聚合酶。多次循环后的Taq DNA聚合酶仍然具 有活性,因此反应体系自动往复多次地进行对所需的DNA的 片段的酶促合成,使反应产物按指数增长,所以命名为聚合酶 链式反应。
pcr技术ppt课件

在适中温度下进行延伸,完成一个DNA的复制循环。
通过连续循环,DNA片段数量呈指数增长。
PCR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1985年,Mullis和Cetus公司的 合作者Michael Smith在《科学 》杂志上首次公开描述了PCR方 法。
1987年,Innis、Gelfand、 White等人建立了PCR技术的标 准化方案。
退火
将温度降至50℃左右,引物 与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
双链。
延伸
温度上升至72℃,DNA聚合 酶从引物起始合成新的DNA
链。
降温及终止反应
每个循环结束后降低温度以终 止反应,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
。
03
PCR技术的操作步骤
准备PCR反应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01
准备PCR仪、离心机、移液器等 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PCR扩增,记录 扩增曲线和数据。
分析扩增产物
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或荧光检测 ,观察扩增结果。
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或荧光检测仪 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产物的大
小和浓度。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克隆、测序 等后续操作,进一步验证PCR产
物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04
PCR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高灵敏度
PCR技术PPT课件
目录
• PCR技术简介 •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 PCR技术的操作步骤 • PCR技术的优缺点 • PCR技术的应用实例 • PCR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PCR技术简介
什么是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 物学技术。
它利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通常为Taq酶)在高温下将双链DNA分子 变性解旋为单链,然后通过低温退火使引物与单链DNA分子结合,最后
通过连续循环,DNA片段数量呈指数增长。
PCR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1985年,Mullis和Cetus公司的 合作者Michael Smith在《科学 》杂志上首次公开描述了PCR方 法。
1987年,Innis、Gelfand、 White等人建立了PCR技术的标 准化方案。
退火
将温度降至50℃左右,引物 与单链DNA结合,形成局部
双链。
延伸
温度上升至72℃,DNA聚合 酶从引物起始合成新的DNA
链。
降温及终止反应
每个循环结束后降低温度以终 止反应,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
。
03
PCR技术的操作步骤
准备PCR反应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01
准备PCR仪、离心机、移液器等 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PCR扩增,记录 扩增曲线和数据。
分析扩增产物
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或荧光检测 ,观察扩增结果。
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或荧光检测仪 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产物的大
小和浓度。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克隆、测序 等后续操作,进一步验证PCR产
物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04
PCR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高灵敏度
PCR技术PPT课件
目录
• PCR技术简介 •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 PCR技术的操作步骤 • PCR技术的优缺点 • PCR技术的应用实例 • PCR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PCR技术简介
什么是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 物学技术。
它利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通常为Taq酶)在高温下将双链DNA分子 变性解旋为单链,然后通过低温退火使引物与单链DNA分子结合,最后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PPT课件

解决办法:
1 用T4 DNA聚合酶除去PCR产物3’端多余的 核苷酸,成为平端后连接。
2 给平端载体的两个3’端各加上一个T,使 其与3’A突出的PCR产物互补,然后连接。
PCR产物与载体的A-T连接
mRNA
差 别 显 示
利 用
PCR
的
定
点
引物1或引物2的 5’端有不与模板
突
互补的突变。
变
利用PCR的定点突变
在循环温度的设定中,最重要的是退火温度。 退火温度较低可提高扩增效率,但产物的特异性较差; 退火温度较高可提高产物的特异性,但扩增效率较低。
嵌套PCR
( nested PCR)
嵌套PCR主要是为了提 高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嵌套PCR提高产物特异性的原理
单用第一对引物扩增,得一特异性产物和可能存在的非特异性产物。
循环条件的设定
变性---------→退火----------→链延伸
循环条件举例
循环 首轮循环 中间循环 末轮循环
变性 94℃ 5 min 94℃ 1 min 94℃ 1 min
退火 50℃ 2 min 50℃ 2 min 50℃ 2 min
链延伸 72℃ 3 min 72℃ 3 min 72℃10min
荧光定量PCR
1995年美国PerKin Elmer公司研制成功具有 革 命 性 意 义 的 荧 光 定 量 PCR 技 术 , 它 融 合 了 PCR高灵敏性、DNA杂交的高特异性和光谱技 术的高精确定量等优点。荧光定量PCR是直接 探测PCR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以获得定量的 结 果 , 不 需 要 PCR 后 处 理 或 电 泳 检 测 , 完 全 闭 管操作,在整个过程中,仅有加入样品的一次开 盖。
1 用T4 DNA聚合酶除去PCR产物3’端多余的 核苷酸,成为平端后连接。
2 给平端载体的两个3’端各加上一个T,使 其与3’A突出的PCR产物互补,然后连接。
PCR产物与载体的A-T连接
mRNA
差 别 显 示
利 用
PCR
的
定
点
引物1或引物2的 5’端有不与模板
突
互补的突变。
变
利用PCR的定点突变
在循环温度的设定中,最重要的是退火温度。 退火温度较低可提高扩增效率,但产物的特异性较差; 退火温度较高可提高产物的特异性,但扩增效率较低。
嵌套PCR
( nested PCR)
嵌套PCR主要是为了提 高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嵌套PCR提高产物特异性的原理
单用第一对引物扩增,得一特异性产物和可能存在的非特异性产物。
循环条件的设定
变性---------→退火----------→链延伸
循环条件举例
循环 首轮循环 中间循环 末轮循环
变性 94℃ 5 min 94℃ 1 min 94℃ 1 min
退火 50℃ 2 min 50℃ 2 min 50℃ 2 min
链延伸 72℃ 3 min 72℃ 3 min 72℃10min
荧光定量PCR
1995年美国PerKin Elmer公司研制成功具有 革 命 性 意 义 的 荧 光 定 量 PCR 技 术 , 它 融 合 了 PCR高灵敏性、DNA杂交的高特异性和光谱技 术的高精确定量等优点。荧光定量PCR是直接 探测PCR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以获得定量的 结 果 , 不 需 要 PCR 后 处 理 或 电 泳 检 测 , 完 全 闭 管操作,在整个过程中,仅有加入样品的一次开 盖。
PCR技术及其应用(医学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3’
子链延长 TAGCGCTATCGCATCGACGCTGGATCG
3’
5’
目录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1971年,Khorana及其同事提出:经 过DNA变性,与合适引物杂交,用 DNA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 过程便可克隆tRNA基因。
目录
体系组成
模板DNA、DDDP、dNTP、SSB 引物酶、连接酶、拓扑异构酶、解链酶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复制的起始 复制的延伸 复制的终止
1993 Nobel prize
目录
本章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PCR的基本原理 二、PCR的体系组成 三、PCR的实施 四、PCR的结果分析及条件优化 五、PCR的类型与应用 六、PCR的相关仪器介绍
目录
一、PCR的基本原理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s used to amplify a segment of DNA that lies between two regions of known sequence.
酶命名为Taq DNA多聚酶(Taq DNA Polymerase)。 此酶的发现使PCR得以广泛应用。
1989 年,Science 将PCR中的Taq DNA多聚酶命名 为当年的风云分子 (Molecule of the year)
目录
94℃
55℃
72℃
PCR循环
目录
“I do my best thinking while driving”
温度(℃)
40 50 60 70 80 90 100
Saiki将耐热DNA聚合酶引入PCR,使利用 热变性解链DNA模板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
50mM KCl
10mM Tris.Cl (pH 8.4) 1.5mM MgCl2
Mg++是Taq酶活性所必需的金属离子。 Mg++浓度的高低能影响反应 的特异性和扩增片断的产率。1.5~2.0mM Mg++是比较合适的。 Mg++ 过量能增加非特异性扩增并影响产率。
4。底物dNTP浓度
在PCR反应中,dNTP浓度应在20~200uM, dNTP浓度过高可加快反应 速度。同时,还可增加碱基的错误掺入率和实验成本。反之,低浓度
的dNTP会导致反应速度的下降,但可提高实验的精确性。此外,由于 dNTP可能与Mg++ 结合,因此应注意Mg++浓度和dNTP浓度之间的关系。
(三).怎样提高PCR的特异性
• 1.热启动(hot-start)
•
比如(1)将Taq酶与其它反应体系通过石蜡分隔开
•
(2)利用Taq酶的单克隆抗体抑制其活性。
1,基因组DNA步移法
12345
接头
已知DNA序列
接头
PCR
• 2,Inverse PCR
限制酶切点(X)
已知序列
限制酶切点(X)
限制酶X酶切
连接
引物1
引物2
PCR
(二)利用PCR对基因功能进行 分析和改 造
(三) 基因拼接
(四)In vitro evolution of genecoding protein
(6) 引物5‘末端碱基:PCR反应物5’末端碱基并没有严格限制, 只要与 模板DNA结合的引物程度足够,其5‘末端碱基可以不 与模板DNA匹 配,而呈游离状态。这样引物设计时可以在5‘末端加上限制性内切酶 位点或其他短的序列。可以加ATG起始密码,可以加错配碱基造 成突变。
3。PCR反应缓冲液:
• 1。DNA聚合酶:PCR反应使用的是耐热DNA聚合酶。
•
比如:Taq DNA聚合酶。
• 可分为两大类: (1)具有校正功能的(有3‘5’核酸酶活性)
比如:Vent,pfu,pwo等
2。引物
(2)不具有校正功能的 (无3‘5’核酸酶活性) 比如:一般的Taq DNA聚合酶
(1)引物长度以15~30个bp为宜。引物过短会使特异性降低, 过长时则成本增加,且也会降低特异性。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3:03:2413:03:2413:0310/23/2020 1:03:24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10.2313:03:2413:03Oct-2023-Oct-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03:2413:03:2413:03Friday, October 23,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10.2320.10.2313:03:2413:03:24October 23, 2020
(2)引物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避免出现嘌呤,嘧啶堆积现象, 引物G+C含量宜在45~55%左右。
(3)引物内部不应形成二级结构,两个引物之间尤其在3‘末端不应 有互补链存在。
(4)引物的碱基顺序不应与非扩增区域有同源性。要求在引物设计时 进行辅助检索分析。
(5)引物3‘末端碱基:原则上要求引物3’末端与模板DNA一定要配对。 另外引物3‘末端的末位碱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Taq DNA聚合酶 的延伸效率。研究表明,引物3‘末端碱基在错误配对时,不同碱基 的引发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当末位碱基为A时,即使在错配的情 况下,也能引发链的合成。而末位碱基为T时,错配时引发效率 大大降低。G,C居于中间,所以3‘末端的末位碱基最好选T,G,C而 不选A.
•
Transition: 嘌呤突变为嘌呤,嘧啶突变为嘧啶
•
Transversion: 嘌呤突变为嘧啶
•
2)A或T转变为G或C的程度,或者是反过的分析
1. RT-PCR方法
基本步骤:
mRNA
AAAA
反转录酶和 基因特异引物
分离mRNA
AAAA
PCR
polymerase
. • 4 Amplification of reassembled products by a conventional
PCR
• 怎样提高高保真的重组体
• 1.在步骤2)使用Mn2+而不是Mg2+ . • 2 在PCR步骤使用高保真的耐热DNA聚合酶
PCR Random Mutagenesis
. • 1 提高PCR反应体系中Mn2+的浓度(可到640uM)
. • 2 在保持Mn2+浓度的基础上,升高dGTP浓度可进一步提高突变率
怎样获得理想的突变率
• 每1000bp含2-6个突变碱基是理想的突变率
• 1.选择缓冲液
• 2.突变偏向(mutational bias)
• 评估方法:1)transition/transversion
mRNA cDNA
反转录合成cDNA
第一轮PCR合 成双链cDNA
PCR
经多轮PCR合成 大量产物
电泳,鉴定
2,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
主要应用:研究转录因子在体内与其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 原理:
3. DNA甲基化的分析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0.10.2320.10.23Friday, October 23, 2020
• 2. Touchdown
• 先在高于退火温度下进行几轮PCR循环,然后再在 退火温度 下进行大量扩增。
• 3. Nested PCR
• 先在要扩增片断的外侧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然后以此 PCR产物为模板,再在内侧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出我们所要的目的 片断。
二 PCR的应用
(一)未知DNA片断的克隆
DNA Shuffle
• 基本过程
. • 1 Preparation of genes to be shuffled . • 2 Fragmentation with DNase I . • 3 Reassembly by thermocyc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DNA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PCR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 一.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iton,PCR)
• (一)原理
热变性(94度)
退火(55度)
引物
延伸(72度)
DNA聚合酶 dNTP
变性
引物
退火
经25~30次循环, 目的DNA增加166-7
(二)。PCR反应的主要成分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