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合集下载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xx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30°-40°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伸展5°-10°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xx0°-30°左右旋转0°-30°。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一、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a前屈:70°-90°b后伸:40°-45°c前屈上举:150°-170°d上举:160°-180°e外展:80°-90°f内收:20°-40°g内旋:70°-90°h外旋:40°-50°二、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a屈曲:135°-150°b过度伸直:10°c旋前:80°-90°d旋后:80°-90°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立位。

a旋前(手掌向下):80°-90°b旋后(手掌向上):80°-90°三、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关节活动度:a背伸:30°-60°b掌屈:50°-60°c桡侧倾斜:25°-30°d尺侧倾斜:30°-40°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外展:40°b屈曲:掌拇关节20°-50°。

指间关节可达90°c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d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a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b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四、颈椎活动范围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前屈:35°-45°b后伸:35°-45°c左右侧屈:45°d左右旋转:各60°-80°五、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a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呈弧形。

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内收
• 体位: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对侧下 肢外展。 • 中心:髂前上棘。 •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 连线)。 • 运动:下肢在额状面上做从基本肢位向 内的运动。 正常值:0-30°。
内旋、外旋
• 体位:坐位,髋关节屈曲90°,膝关 节屈曲90°,两小腿垂于床缘外。 • 中心:髌骨中心。 • 固定臂:通过髌骨中心的垂直线。 • 移动臂:胫骨纵轴。 • 运动;内旋,使被测足向远离另一侧 下肢的方向运功。外旋,使被测足向 靠近另一侧下肢的方向运动。 • 正常值:内旋0-45°,外旋0-45°。
3.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 • • • • 体位:坐位,肩关节屈曲90 。 中心:肩峰顶部。 固定臂:垂直于躯干。 移动臂:肱骨长轴。 运动:水平外展,屈曲90°的肱骨向脊柱运动。 水平内收,屈曲90°的肱骨向躯干运动。 • 正常值:水平外展0°-90°,水平内收0°45°。

4.内旋、外旋
•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肩关 节外展90º,肘关节屈曲90º, 前臂旋前。 • 中心:尺骨鹰嘴。 • 固定臂:与躯干面相垂直。 • 移动臂:尺骨长轴。 • 运动:外旋是前臂在矢状面, 向头的方向运动。内旋是向 下肢方向运动。 正常值:外旋0-90º,内旋070º。
肘关节屈曲、伸展
•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上臂紧 靠躯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 后。 • 中心:肱骨外上髁。 •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 • 运动:屈曲,前臂从前方做向 肱骨接近的 运动。伸展,从屈 曲位返回的运动。 正常值:屈曲0-150°,伸展 0°。
前臂旋、膝关节 伸展。 • 中心:股骨外侧髁。 • 固定臂:股骨纵轴。 • 移动臂:腓骨头与外踝连线。 • 运动:屈曲,小腿做向靠近 臀部方向的运动。伸展,从 基本肢位向屈曲相反的方向 运动。 • 正常值:屈曲0-135°,伸 展0°。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腕关节评残活动度标准

腕关节评残活动度标准

腕关节评残活动度标准一、掌屈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掌屈曲角度正常值为20°-90°。

测量时,让患者手指紧贴手掌,掌心向下,手腕用力向下压,此时手腕向上的活动角度即为掌屈度。

二、背伸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背伸曲角度正常值为0°-80°。

测量时,让患者手指紧贴手掌,掌心向上,手腕用力向上抬,此时手腕向下的活动角度即为背伸度。

三、桡偏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桡偏角度正常值为0°-3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紧贴桌面,然后弯曲手腕并用力向左侧压,此时手腕向右的活动角度即为桡偏度。

四、尺偏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尺偏角度正常值为0°-9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紧贴桌面,然后弯曲手腕并用力向右侧压,此时手腕向左的活动角度即为尺偏度。

五、腕关节旋转在腕关节自然位置,腕关节旋转正常值为0°-9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下并紧贴桌面,然后缓慢旋转手腕,此时手腕旋转的角度即为腕关节旋转。

六、桡骨远端关节面旋转在桡骨远端关节自然位置,桡骨远端关节面旋转正常值为0°-1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上并弯曲手腕,此时桡骨远端关节面向下压的角度即为桡骨远端关节面旋转。

七、尺骨远端关节面旋转在尺骨远端关节自然位置,尺骨远端关节面旋转正常值为0°-2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下并弯曲手腕,此时尺骨远端关节面向上抬的角度即为尺骨远端关节面旋转。

八、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在尺桡骨茎突关节自然位置,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正常值为0°-3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上并缓慢旋转手腕,此时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的角度即为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

各个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

各个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

各个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2007-07-17 16:20:44)之所以说是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而没有说是正常值,是因为关节活动度在个体之间差异太大,很难统一出所谓的正常值,就是去查书本,每本书上写的数据也都不太一样,有的会相差二三十度。

所以把这些数据列出来仅供参考,真要想知道自己的关节活动度是否恢复正常了,最简单但是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和自己没有伤病的另外一侧肢体比较。

如果和健康的一侧达到一样的角度,自然就是恢复正常了。

任何书籍啊数据啊都是很多人的平均值,不一定适合自己,但自己的胳膊腿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关节活动度的数值肯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髋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屈曲:屈曲就是弯曲,膝盖去接触胸口就是髋关节的屈曲。

大约130°,但是也有观点认为髋关节的屈曲只有90°,90°之后再向更大的角度就不是髋本身的活动了,而是下腰部的参与完成的。

后伸或者伸展:就是后踢腿的动作,大约10-15°,有人会觉得角度比这个大,象武术和舞蹈演员可以踢得很高,杂技里柔术演员甚至能脚踩在自己的头顶上。

这也是下腰部的伸展帮助完成的,髋本身就只有20°之内的后伸角度。

内收:交叉步的时候右腿向左迈步左腿向右迈步就是髋关节的内收,大约20-30°。

外展:两腿分开就是髋关节的外展。

大约30-45°。

系统训练之后角度能增大很多,能“劈叉(横叉)”就是练习效果的体现。

外旋:“翘二郎腿”和踢毽子的时候,小腿翻转向里的动作就是外旋。

大约30-40°。

内旋:和外旋相反的方向翻转小腿就是内旋。

大约40-50°。

膝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屈曲:屈曲就是弯曲,下蹲的时候就是膝关节屈曲角度接近最大的时候。

大约135-150°。

伸展:伸展就是伸直腿,呈一条直线就是0°。

大多数人都存在过伸,就是比0°再伸直一点,大约5-10°。

踝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坐在床上伸直腿,小腿平放在床面上足尖向正上方,就是踝关节的0°位。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 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 °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 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 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 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 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 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 °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 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 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 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 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 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 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计放置方法
正常值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屈/伸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
肘伸展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0°-180°;伸0°-50°
外展
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
肘伸展
肩峰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0°-180°
内旋外旋
仰卧,肩外展90°,肘屈肩峰曲90°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前臂纵轴平行
各0°-90°

屈/伸
仰卧,坐位或立位,臂取解剖位
肱骨外上髁
与肱骨纵轴平行
与桡骨纵轴平行
0°-150°
桡尺
旋前/旋后
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
尺骨茎突
与地面垂直
腕关节背面(测旋前)或掌面(测旋后)
各0°-90°
屈/伸
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
尺骨茎突
与前臂纵轴平行
与第2掌骨纵轴平行
屈0°-90°伸0°-70°

尺/桡侧偏
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
腕背侧中点
前臂背侧中线
第3掌骨纵轴
桡偏0°-25°尺偏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