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鉴赏PPT1[优秀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鉴赏 PPT优秀课件1

积累有杜鹃的古诗句:
1、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 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5、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唐崔涂《春夕》) 6、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无名氏《杂诗》)
三、2011重庆卷
渡 江 [ 明 ]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 以概括。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 的作用。(2分)
渡江 [ 明 ]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二、(2012年四川卷)(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 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 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 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 诗句简要赏析(3分) 答 ①“空”是白白的、徒劳的意思,
羁旅思乡诗复习实用精品完整ppt课件

百年 多病 独登台
地远 时惨 长久客居
年暮垂老 体弱 更显孤独
结论:后两联
运用情景交融 和直直抒胸臆的 手法抒,抒发内
心浓胸重、郁结 的悲臆痛。
艰难 潦倒
时世和自身处境难 失意、衰颓
停酒
精选ppt课件2021
愁上加愁
10
总结:
全诗用了借景抒情和直 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借登高 所见萧瑟悲凉、雄浑阔大的 秋景和境遇之悲,抒发作者 长年飘泊、老病孤愁、为国 忧愁的悲伤之情。
对思乡怀人诗思想内容的评价,就是要结合当 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生活处境,整体阅读 全诗,把握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精选ppt课件2021
5
教材回顾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羁旅愁思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
蒙的小洲,日暮时分
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夸张 拟人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 以景结情
急风 高天 哀猿
清渚 白沙 回鸟
萧萧落木 滚滚长江
凄凉
渺小 哀伤
冷清
结论:
悲 借景抒情,
伤
诗人借萧瑟 凄凉、雄浑
孤独
之 阔大的秋景,
情 抒发内心的
生命短暂、
悲伤之情。
韶光易逝
精选ppt课件2021
9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惨境 遇 悲
万里 悲秋 常作客
晴川历历汉阳树,念也就油然而生。(以乐景写
芳草萋萋鹦鹉洲。哀融情,)那弥尾漫联在寓长情江于之景上,的情浩景浩交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
烟波江上使人愁。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
地远 时惨 长久客居
年暮垂老 体弱 更显孤独
结论:后两联
运用情景交融 和直直抒胸臆的 手法抒,抒发内
心浓胸重、郁结 的悲臆痛。
艰难 潦倒
时世和自身处境难 失意、衰颓
停酒
精选ppt课件2021
愁上加愁
10
总结:
全诗用了借景抒情和直 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借登高 所见萧瑟悲凉、雄浑阔大的 秋景和境遇之悲,抒发作者 长年飘泊、老病孤愁、为国 忧愁的悲伤之情。
对思乡怀人诗思想内容的评价,就是要结合当 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生活处境,整体阅读 全诗,把握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精选ppt课件2021
5
教材回顾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羁旅愁思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
蒙的小洲,日暮时分
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夸张 拟人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 以景结情
急风 高天 哀猿
清渚 白沙 回鸟
萧萧落木 滚滚长江
凄凉
渺小 哀伤
冷清
结论:
悲 借景抒情,
伤
诗人借萧瑟 凄凉、雄浑
孤独
之 阔大的秋景,
情 抒发内心的
生命短暂、
悲伤之情。
韶光易逝
精选ppt课件2021
9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惨境 遇 悲
万里 悲秋 常作客
晴川历历汉阳树,念也就油然而生。(以乐景写
芳草萋萋鹦鹉洲。哀融情,)那弥尾漫联在寓长情江于之景上,的情浩景浩交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
烟波江上使人愁。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PPT课件

• 春景:突出的特征“新”,描绘了云霞、大 海、梅柳、春江、温暖的春风、黄鸟、晴朗 的阳光、绿蘋。这些春天的物候。由远及近, 极具层次;视听结合,有声有色;色彩明艳, 非常醒目;精准动词让春天景物动了起来, 富有生机。 • 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初春图。
“析诗”
宦游之人
• 首句引出自己的身份:宦游在江南的游子 •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怀念中原故乡的归 思之情。 • 感时伤心,先写江南初春的美景,之后直 抒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感,以乐景抒发悲情。
读题目
• 旅夜书怀
• 旅——羁旅 • 夜——夜景 • 怀——抒怀
读作者
• 杜甫(712 - 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 遗、杜工部。 • 其诗全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情况,世 称“诗史”。国步之艰难、生民之疾苦、个人之困 厄,尽收笔底。爱国之情,忧民之切,壮志难酬、 年老多病、潦倒困顿,跃然纸上。——诗风:沉郁 顿挫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 也”—苏轼
写景常见的艺术手法
• • • • • • • • 1、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 2、正面侧面的结合; 3、动静结合; 4、声与色的结合即多种感官角度; 5、虚与实的结合; 6、点与面的结合; 7、远与近的结合即多种视角的变化; 8、白描手法的运用。
抒情常用手法
• 1、直抒胸臆 • 2、借景抒情:哀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 • 3、侧面落笔,通过写家人对自己的思 念来写自己的思乡之 情,如杜甫的《月夜》 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 我们要学习四首羁旅诗: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旅夜书怀》 《商山早行》 《踏莎行》(欧阳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析诗”
宦游之人
• 首句引出自己的身份:宦游在江南的游子 •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怀念中原故乡的归 思之情。 • 感时伤心,先写江南初春的美景,之后直 抒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感,以乐景抒发悲情。
读题目
• 旅夜书怀
• 旅——羁旅 • 夜——夜景 • 怀——抒怀
读作者
• 杜甫(712 - 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 遗、杜工部。 • 其诗全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情况,世 称“诗史”。国步之艰难、生民之疾苦、个人之困 厄,尽收笔底。爱国之情,忧民之切,壮志难酬、 年老多病、潦倒困顿,跃然纸上。——诗风:沉郁 顿挫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 也”—苏轼
写景常见的艺术手法
• • • • • • • • 1、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 2、正面侧面的结合; 3、动静结合; 4、声与色的结合即多种感官角度; 5、虚与实的结合; 6、点与面的结合; 7、远与近的结合即多种视角的变化; 8、白描手法的运用。
抒情常用手法
• 1、直抒胸臆 • 2、借景抒情:哀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 • 3、侧面落笔,通过写家人对自己的思 念来写自己的思乡之 情,如杜甫的《月夜》 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 我们要学习四首羁旅诗: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旅夜书怀》 《商山早行》 《踏莎行》(欧阳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高考复习诗歌—羁旅思乡诗经典PPT

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常用技法
②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③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 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
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旅夜书怀
意象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草 星垂平野阔, 风 月涌大江流。 危樯 名岂文章著, 舟 官应老病休。 星 飘飘何所似, 月 天地一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万井”不是良田万亩,而
注释:树杪(miǎo):树梢。
是万家井邑,千家万户。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链接高考
(2017北京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树杪(miǎo):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鉴赏 PPT精品课件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解释字词:
1、天涯共此时:远隔天涯的亲人此时共同 翘首望月,互相思念 2、情人:有情之人 3、遥夜:漫长的夜 4、竟夕:整夜、通宵 5、怜: 爱怜,怜惜 6、滋: 沾湿,侵袭 7、不堪盈手: 不能满手捧上月光
品读探究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赠,还寝梦佳期。 1、赏析“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 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 2、“生”改为“升”好不好?说明理由。 3、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品读探究: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运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鸟语花香,色彩鲜明, 春光明媚的江南春景图。(概括)清晨太阳从 海面升起,曙光乍现,云气变成绚烂的彩霞, 梅花已开,杨柳抽绿,仿佛梅柳一过长江就染 上了迷人的春色。温暖的春的气息,似乎在催 促着黄莺婉转早啼;明媚的阳光,也使水中的 萍草渐渐变绿。 (描述) (这两联通过对“云霞”、“海曙”、“梅柳”、 “淑气”、“黄鸟”、“晴光”、“绿苹”的 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鲜明,春光明媚 的江南春景图。)
拓展延伸:本诗通过“月”寄托了相思之情,古 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诗句,请再举几例。
1、“隔千里兮共明月”—宋 谢庄《月赋》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 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 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 (2)…揭示(暗示)主旨 (3)…点明时令、地点,交待背景。 (4)营造(渲染)…氛围,奠定诗歌…的感情基 调。 (5)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6)…暗合(照应)题目中的… (7)…与结尾…呼应
《羁旅思乡诗》PPT课件

.
26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 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 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 “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 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 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 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细节描写
.
27
(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 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 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 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思乡诗鉴赏
.
1
一、常见内容情感
.
2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思 羁
日暮客愁新。 旅
野旷天低树,
愁
江清月近人。
.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友 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 念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亲
.
4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乡 征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 什么特点?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 反衬手法。
.
25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 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 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23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融情于景,以景衬情
.
24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 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 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 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an )夜煮茶。
高考复习羁旅思乡诗鉴赏ppt1

(1)《三国志》(1分)。点题;交代写作缘起; 暗示河山分裂(或“中原沦陷”的局面);为尾联埋 下伏笔(“暗示河山分裂”1分,“点题”、“缘起”、 “伏笔”写出一个给1分,给满2分为止)。 (2)颔联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对偶”不给分), 并且视听结合(1分),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肃杀 之景(或“暗示了战云纷乱、动荡不安的时局”,1 分)。
海棠栏杆,红绿相映,景色绚丽,而卷帘之际,迎
面而来的又是那寒森森的晚风,对比之下,更增添 心中伤愁(2分)(答反衬或是以乐景衬哀情亦可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请分析颔联中作者的心理。(2分)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 中“畏”字的妙处。(4分)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苏州市2013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1)首句中提到的“三分书”具体指哪部作品?பைடு நூலகம் 联在诗中起什么作用?(4分) (2)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3)结合全诗的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 情感。(3分)
2023届高考语文羁旅思乡诗精讲课件17张PPT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1.B “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 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 2.①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 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 ②“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 即生不逢时的苦闷; ③“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 ④“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 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思乡诗
羁旅
因种种原因, 长久寄居(客居)他乡
灵魂四问
•一、诗人为何会羁留在外? •二、何时会有感慨? •三、会有何种情感抒发? •四、用何种方式表达?
一、诗人为何会羁留在外?
•1.长期在外地做官 •2.流离漂泊、居无定所 •3.久戍边关难以归家
二、何时会有感慨?
•1.节日、时令: 中秋、重阳、月圆之日、 除夕、日暮
袅炊烟。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回望一路缘岸而行的泉水,曲折注入江中;在夕阳照射下,是多么绮丽壮观。 远远看去,山色苍茫寂寥,在晚照之下,江水在夕阳一同增辉满溢。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我感慨时局动荡,无法为国出力,愧对孔圣人的教诲,我远离京城,如同王粲一般。 我这一生漂泊凄苦,历经磨难,只能独自叹息。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选用“玉露”“枫树林”等景物,“玉 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一片萧条。“巫山巫峡”,诗人所在。用“凋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 以概括。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 的作用。(2分)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二、(2012年四川卷)(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
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 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 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 诗句简要赏析(3分) 答 ①“空”是白白的、徒劳的意思,
②“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 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传达出贪夫徒劳 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
答:①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的孤 寂之感;②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 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 起,是全诗的线索。
二、(2012年四川卷)(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 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答:①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 ②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 ③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
答:以到处飘飞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 的氛围?(3分)
答: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 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唐崔涂《春夕》) 6、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无名氏《杂诗》)
7、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宋文天祥《金陵驿》)
8、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9、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 啼血。(宋贺铸《子夜歌》)
10、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三、2011重庆卷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一、(2012年山东卷)(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1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 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 况半世、飘然羁旅。(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 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三、2011重庆卷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羁旅思乡诗——高考真题
一、(2012年山东卷)(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二、(2012年四川卷)(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 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 这种情感的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 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 “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 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 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 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 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 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积累有杜鹃的古诗句:
1、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 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5、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 的作用。(2分)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二、(2012年四川卷)(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
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 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 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 诗句简要赏析(3分) 答 ①“空”是白白的、徒劳的意思,
②“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 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传达出贪夫徒劳 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
答:①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的孤 寂之感;②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 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 起,是全诗的线索。
二、(2012年四川卷)(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 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答:①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 ②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 ③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
答:以到处飘飞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 的氛围?(3分)
答: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 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唐崔涂《春夕》) 6、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无名氏《杂诗》)
7、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宋文天祥《金陵驿》)
8、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殷勤杜宇啼。 (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9、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 啼血。(宋贺铸《子夜歌》)
10、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三、2011重庆卷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一、(2012年山东卷)(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1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 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 况半世、飘然羁旅。(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 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三、2011重庆卷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羁旅思乡诗——高考真题
一、(2012年山东卷)(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二、(2012年四川卷)(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 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 这种情感的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 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 “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 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 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 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 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 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积累有杜鹃的古诗句:
1、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 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5、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