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信道编码-李聪-11211060

合集下载

基于LabVIEW的信道编码仿真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的信道编码仿真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的信道编码仿真系统设计
查长军;沈婉庭;桂金瑶;冯玉武
【期刊名称】《信息与电脑》
【年(卷),期】2022(34)6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信道编码思想,掌握编码原理和实现技术,笔者设计一套基于LabVIEW的信道编码仿真系统。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对常见的(6,3)线性分组码、汉明码、BCH码等编码方式进行模拟仿真。

系统测试与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教学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能弥补硬件实验设备功能有限、易于损坏等不足。

【总页数】4页(P108-111)
【作者】查长军;沈婉庭;桂金瑶;冯玉武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22
【相关文献】
1.基于LabVIEW的信道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2.基于LabVIEW的阶次分析系统设计与仿真
3.基于PID算法的LabVIEW温控系统设计与仿真
4.基于LabVIEW的热电偶传感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5.基于LabVIEW的电容式传感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 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  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实验一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类频谱分析VI的操作方法;2、熟悉数字滤波器的使用方法;3、熟悉谐波失真分析VI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信号的频谱分析是指用独立的频率分量来表示信号;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以显示在时域无法观察到的信号特征,主要是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及各频率成分幅值和相位的大小,LabVIEW中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对其进行频谱分析主要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FFT Spectrum(Mag-Phase).vi”主要用于分析波形信号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其输出为单边幅频图和相频图。

·“FFT.vi”以一维数组的形式返回时间信号的快速傅里叶运算结果,其输出为双边频谱图,在使用时注意设置FFT Size为2的幂。

·“Amplitude and Phase Spectrum .vi”也输出单边频谱,主要用于对一维数组进行频谱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设置其dt(输入信号的采样周期)端口的数据。

2、数字滤波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滤波,只允许特定频率成份的信号通过。

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在使用LabVIEW中的数字滤波器时,需要正确设置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注意区分模拟频率和数字频率)和阶数。

3、“Harmonic Distortion Analyzer .vi”用于分析输入的波形数据的谐波失真度(THD),该vi还可分析出被测波形的基波频率和各阶次谐波的电平值。

三、实验内容:(1) 时域信号的频谱分析设计一个VI,使用4个Sine Waveform.vi(正弦波形)生成频率分别为10Hz、30Hz、50Hz、100Hz,幅值分别为1V、2V、3V、4V的4个正弦信号(采样频率都设置为1kHz,采样点数都设置为1000点),将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并观察其时域波形,然后使用FFT Spectrum(Mag-Phase).vi对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得出的信号进行FFT频谱分析,观察其幅频和相频图,并截图保存。

在LABVIEW中实现网络通信的几种方法

在LABVIEW中实现网络通信的几种方法

在LABVIEW中实现⽹络通信的⼏种⽅法在LABVIEW中实现⽹络通信的⼏种⽅法1 引⾔随着计算机技术、⼤规模集成电路、通信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仪器系统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紧密结合,使得传统仪器的概念得以突破,出现了⼀种全新的仪器概念——虚拟仪器。

1986年,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NI)公司研发推出了图形化编程环境的开发平台——LabVIEW软件,随即就⼴泛地被⼯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认可并接受,被公认为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成为⽬前实现虚拟仪器软件设计最流⾏的⼯具之⼀。

同时随着⽹络的迅速发展,通过将⽹络技术和虚拟仪器相结合,构成⽹络化虚拟仪器系统,是⾃动测试仪器系统的发展⽅向之⼀。

所以通过⽹络进⾏数据共享是各种软件的发展趋势,⽽LabVIEW软件平台正是适应了这⼀发展趋势,它具有强⼤的⽹络通信功能,使⽤LabVIEW实现⽹络通信有4⼤类⽅法:(1)使⽤⽹络通信协议编程实现⽹络通信,可以使⽤的通信协议类型包括TCP/IP协议、UDP、串⼝通信协议、⽆线⽹络协议等;(2)使⽤基于TCP/IP的数据传输协议DSTP的DataSocket技术实现⽹络通信;(3)使⽤共享变量实现⽹络通信;(4)通过远程访问来实现⽹络通信。

本⽂对以上各种实现⽅法进⾏探讨,最后简单地分析了各种⽅法的优缺点及应⽤场合。

2 ⽹络协议通信2.1 TCP通信技术⽹络通信协议是⽹络中传递、管理信息的⼀些规范,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的⼀些规则[1]。

⽹络通信协议通常被分为多个层次,每⼀层完成⼀定的功能,通信在对应的层次之间进⾏。

LabVIEW中⽀持的通信协议类型包括TCP/IP、UDP、串⼝通信协议、⽆线⽹络协议和邮件传输协议。

TCP/IP协议体系是⽬前最成功, 使⽤最频繁的Internet协议,有着良好的实⽤性和开放性。

它定义了⽹络层的⽹际互连协议IP,传输层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户数据协议UDP等。

LabVIEW与ABPLC通讯EthernetIP图文教程(内附详细代码)

LabVIEW与ABPLC通讯EthernetIP图文教程(内附详细代码)

LabVIEW与ABPLC通讯EthernetIP图⽂教程(内附详细代码)LabVIEW与AB PLC 以太⽹通讯(EtherNet/IP)嗯,某个深夜,在⽹上搜索labVIEW与AB PLC的通讯⽅式,搜索结果都是⽤OPC协议,我也⽤过⼀次OPC,OPC的效率有点太低,配置⿇烦,只适合少量数据通讯,⽽且感觉OPC 的技术已经⽤了很多年了,有点low了(⾃我膨胀了哈),现在的EtherNet/IP通讯简直完虐OPC,但是⽹上⼏乎搜不到这个通讯⽅式的具体⽅案,⼼⾥很不爽,故写个labVIEW与AB PLC 采⽤EtherNet/IP通讯的教程,供⼤家参考,希望很多⾛在技术前沿的⼤拿们也能够多写实⽤教程,为我们这些搬砖的兄弟们打开⼀扇窗。

废话太多,开始进⼊正题。

1、硬件配置:罗克韦尔(AB)PLC配置:1个1756-L72(⾼端型号CPU应该都可以,好⼏年的CPU不知道⽀不⽀持)、以太⽹通讯模块1756-EN2T、1个电源模块(24V供电)、1个机架笔记本1台⽹线1根2、软件配置:RSLogix5000LabVIEW2015,附加⼯具包NI EtherNetIPSW1600(该⼯具包可以在NI官⽹下载,要单独激活,Ethernet/IP通讯必备,另外要注意不同版本⼯具包和labVIEW版本的匹配)3、详细操作步骤打开RSLogix5000,进⾏硬件组态,如下图所⽰。

红⾊圈⾥的模块是虚拟以太⽹模块,该模块是和LabVIEW通讯关键。

选中组态中的Ethernet,右键选择New Module,在弹出的框中,搜索选择ETHERNET MODULE,点击Create。

点击Create后,会弹出虚拟以太⽹模块的配置窗⼝,如下图所⽰。

分别输出模块名称(这⾥模块名称是GW_1,后续会⽤到)、IP地址、输⼊端⼝、输⼊数据量、输出端⼝、输出数据量、配置端⼝和配置字节。

点击OK即可。

这⾥有必要解释⼀下以下⼏个配置的含义:1、输⼊端⼝(Input Assembly Instance):类似于PLC的接收端⼝,默认值为1,具体数值随便设置。

基于LABVIEW的32通道汇总

基于LABVIEW的32通道汇总

基于LABVIEW的32通道汇总LabVIEW简述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仪器需求组织的数据采集系统基于计算机的仪器。

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前仪器发展的⼀个重要⽅向。

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式,⼀种是将计算机装⼊仪器,其典型的例⼦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益强⼤以及其体积的⽇趋缩⼩,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前已经出现含嵌⼊式系统的仪器。

另⼀种⽅式是将仪器装⼊计算机。

以通⽤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

虚拟仪器主要是指这种⽅式。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是⼀种图形化的编程语⾔,它⼴泛地被⼯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所接受,视为⼀个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

LabVIEW集成了与满⾜GPIB、VXI、RS-232和RS-485协议的硬件及数据采集卡通讯的全部功能。

它还内置了便于应⽤TCP/IP、ActiveX等软件标准的库函数。

这是⼀个功能强⼤且灵活的软件。

利⽤它可以⽅便地建⽴⾃⼰的虚拟仪器,其图形化的界⾯使得编程及使⽤过程都⽣动有趣。

虚拟仪器的主要特点有:尽可能采⽤了通⽤的硬件,各种仪器的差异主要是软件。

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能⼒,有强⼤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创造出功能更强的仪器。

⽤户可以根据⾃⼰的需要定义和制造各种仪器。

利⽤LabVIEW,可产⽣独⽴运⾏的可执⾏⽂件,它是⼀个真正的32位编译器。

本设计以32个通道进⾏设计,从传感器来的模拟输⼊信号,经过信号调理后,输⼊到NI PCI-6221数据采集卡,然后经过PCI总线送⼊PC机,由软件进⾏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平均值滤波,采样波形的实时显⽰,并以⼀定的时间间隔插⼊数据库进⾏历史数据保存,边采集边保存,然后通过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历史数据的检索。

本设计采⽤NI PCI-6221数据采集卡,运⽤虚拟仪器及其相关技术于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LabVIEW的信道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LabVIEW的信道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
收稿日期:2017-08-15;修回日期:2017-11-18
Received date:2017-08-15;Revised date:2017-11-18
·2676·
第 50 卷
刘 巍,薛 添:基于 LabVIEW 的信道编码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 12 期
一定措施纠正错误,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信道编码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信道编码的任务是,在发 送端以可控的方式在信号中加入一定的冗余度,而 在接收端这些冗余度可以用来检测且纠正信号通过 信道后产生的错误。当然,冗余度的加入降低了系 统的工作效率,但和系统误码率的降低(即信号更 加正确地传送)相比,这些代价可以接受。信道编 码正是基于此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2]。 线性分组码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格 局如下:概述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的目的、发展现状 和应用;着重分析线性分组码和几种重要的线性 分组码如汉明码、BCH 码、循环码,主要涉及他 们的特性与基本原理、编解码的结构、具体性能的 分析,呈现其编解码的原理、码距特性等。通过 LABVIEW 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根据 7 位线性分组 码的实战,对误码率进行分析,同时对比编码方式 的优良。
摘 要:针对信道编码,分析和介绍线性分组码及其重要的 BCH 码的相关原理。在理论研究的基 础上,通过 LabVIEW 软件,实现相应的系统设计与仿真,如实现线性分组码、BCH 码的编码功能、 译码功能及纠查检错功能。 实现相应功能的同时, 进行误码率分析, 使得到的系统更具全面性。 最后, 为了得到便于操作的人机界面,通过 LabVIEW 软件的前面板搭建其人机交互界面,得到了利用控 件的选项板。 关键词:信道编码;线性分组码;BCH 码;误码率 中图分类号:TN99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12-2676-08

《LabVIEW 程序设计教程》课件第十一章 网络通信与编程

《LabVIEW 程序设计教程》课件第十一章   网络通信与编程

DataSocket服务器
DataSocket服务器也是一个独立运行程序,负责监管Manager中 所设定的具有各种权限的用户组和客户端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
DataSocket Server通过内部数据自描述格式对TCP/IP进行优化 和管理,以简化Internet通信方式。
提供自由的数据传输,可以直接传送虚拟仪器程序所采集到的布 尔型、数字型、字符串型、数组型和波形等常用类型的数据。
TCP通信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 输层协议,面向连接是指在传输数据之前在两端建立可靠连接。 TCP传输数据过程如下:首先由发送端发送连接请求,接收端 侦听到请求后回复并建立连接,然后开始传输数据,数据传输 完成以后关闭连接,传输过程结束。
IrDA技术
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红 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无线网络技术,其标准由1993年 成立的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定义。IrDA标准包括3个基 本的规范和协议:物理层规范、连接建立协议和连接管 理协议。物理层规范制度了红外通信硬件设计上的目标 和要求,IrLAP和IrLMP为两个软件层,负责对连接进行 设置、管理和维护。
●客户端远程控制服务器发布的程序,控制方式包括 远程面板和浏览器访问。
11.1 网络协议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包括互联网)中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 是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需要共同遵守的一些规则。
网络协议通常被分为多个层次,每一层完成一定的功能,通信 在对应的层次之间进行。
LabVIEW中支持的通信协议类型包括TCP/IP、串口通信协议、 无线网络协议和邮件传输协议;其中TCP/IP又包含TCP和UDP, 无线网络协议包含IrDA技术和蓝牙技术。

网络通信在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通信在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通信在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刘艳莉;金文;陈志敏;刘宏军;程泽【摘要】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s LabVIEW simulation software supplie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ith op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sharing of resources in practic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techniques and based on LabVIEW, the virtual instrument simulation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systems can achieve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of the groups of students’ experiments in a virtual laboratory, as well as educate innovation and self-design capability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help students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experiment through an online interactive features.%虚拟仪器仿真软件LabVIEW所具有的网络通信功能,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个性化学习与交互式资源共享相结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结合数据库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所开发的基于LabVIEW"电工电子虚拟仪器仿真系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设计能力的同时,可实现虚拟实验室多组学生实验的组织和过程管理,并通过在线交互功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1(028)001【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LabVIEW;网络通信;虚拟实验室【作者】刘艳莉;金文;陈志敏;刘宏军;程泽【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Abstract: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s LabVIEW simulation software supplie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ith op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sharing of resources in practice.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techniques and based on LabVIEW,the virtual instrument simulation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systems can achieve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of the groups of students’experiments in a virtual laboratory,as well as educate innovation and self-design capabilityof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it can help students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experiment through an online interactive features. Key words:LabVIEW;network communication;virtual laboratory在高校电气电子信息类课程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道编码》实验报告
姓名李聪罗贵阳学号******** ********指导教师姚冬萍
时间2014年5月14日
目录
一、线性分组码原理简介 (2)
1、编码 (2)
2、译码 (2)
二、(7,4)码Labview实现 (3)
一、读取图片产生数据流 (3)
二、汉明码编码 (4)
主要模块: (4)
三、BPSK调制 (4)
四、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传输 (5)
五、PSK解调 (5)
六、解码 (6)
七、重构图像 (7)
三、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8)
四、实验心得 (9)
五、参考文献: (10)
基于Labview 的(7,4)线性分组码仿真
一、线性分组码原理简介
1、编码
令(7,4)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矩阵G 如下:
根据生成矩阵,输出码字可按下式计算:
所以有:
信息位 冗余位
由以上关系可以得到(7,4)汉明码的全部码字如表1所示。

2、译码
(7,4)汉明码的译码将输入的7位汉明码翻译成4位的信息码,并且纠正其中可能出现
1000110010001100101110001101G ⎡⎤⎢⎥

⎥=⎢⎥⎢⎥⎣⎦
3210321010001100100011(,,,)(,,,)00101110001101b a a a a G a a a a ⎡⎤⎢⎥

⎥=•=•⎢⎥⎢⎥⎣⎦231013210210
b a a a b a a a b a a a =⊕⊕=⊕⊕=⊕⊕63524130
b a b a b a b a ====
的一个错误。

由于生成矩阵G 已知且G = [I k Q ] ,可以得到矩阵Q 的值
110011111101T Q P ⎡⎤⎢⎥

⎥==⎢⎥⎢⎥⎣⎦
又因为T
P Q =则:
101111100111P ⎡⎤
⎢⎥=⎢⎥
⎢⎥⎣⎦
而校验矩阵H 满足 H =[P I r ] ,则:
101110011100100111001H ⎡⎤
⎢⎥=⎢⎥
⎢⎥⎣⎦
由校正子S = BH T =(A + E )H T = EH T 可以看出校正子S 与错误图样E 是一一对
应的。

通过计算校正子得到对应的错误图样,根据式子A =B + E 便可得到纠正了一位可能错误的信息位,完成解码。

二、(7,4)码Labview 实现
一、读取图片产生数据流
LabVIEW 提供了一个能够读取JPEG 格式的图像并输出图像数据的模块。

提供的还原像素图.vi 完成图像数据到一维二进制数据的转换(图像数据→十进制二维数组→二进制一维数组),输出信源比特流。

二、汉明码编码
我们知道编码是拿输入的数据流构建信息矩阵然后和生成矩阵相乘得到的。

在这里,我们编码是(7,4)汉明码,先将输入的一维数据流每4个排在一起生成一个二维矩阵,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测量一维数组里面含有的元素个数,然后除以4,得到行数,将一维数组流重排为二维数组,然后和生成矩阵相乘得到码字矩阵,然后将二维码字矩阵重排为一维数据流输出。

主要模块:
:主要用于测量输入数组的大小,在这里我们是来测量一维数据流元素个数。

:除法算子。

:矩阵乘法算子,信息矩阵和生成矩阵相乘
:数组重排算子,一维数组重排为二维数组;输入是一维数组,两个参数分别是二维数组维数。

三、BPSK调制
首先单极性码转化为双极性码,然后用双极性码调制信号
四、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传输
根据给定的信噪比(dB),信号功率和编码速率,计算高斯白噪声的功率,生成和信号数组相同长度的高斯白噪声数组,叠加到信号上,模拟信号经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情况。

在本模块中需要设定信噪比。

五、PSK解调
解调是测量接收到的信号虚部,对虚部作一个过零比较判决,如果虚部大于0,则信号判为0,小于0,则判为1
六、解码
实现思路:首先将输入的一维码字数据流重排成n×7的二维数组,然后让这个二维数组和校验矩阵的转置相乘得到n×3伴随矩阵,每代表每个码字的伴随式矢量,利用伴随式矢量可以得到码字哪一位错误。

具体判断实现方法是,首先得到伴随式矩阵的行数,也就是码字个数,这个行数是用来确定循环次数,在每一次循环内,将伴随式矩阵的每一行分离出来,然后用伴随式矢量的每一行和校验矩阵的每一列进行匹配,和哪一列匹配则证明哪一位出现了错误,然后再对该数据位取反,对收到的码字进行纠正,除去冗余位即可得到数据位,还原原来图像的数据流。

算子分析:
:主要用于测量输入数组的大小,在这里我们是来测量一维数据流元素个数。

:除法算子。

:矩阵乘法算子,信息矩阵和生成矩阵相乘
:数组重排算子,一维数组重排为二维数组;输入是一维数组,两个参数分别是二维数组维数。

:测量数组大小,输入的是一个二维数组,返回的是这个数组的行数和列数。

这个模块主要是用来控制循环次数,在每次循环内将每一行取出来,并且根据右边的公式转化为十进制,然后和校验矩阵每一列匹配,相同,则该列错误。

判决模块,判断哪一列出现了错误
数组重排,二维数组变一维数组
七、重构图像
将上步得到的信息流转换成二维的JPEG数组,使用“绘制还原像素图.vi”重建图片。

三、实验现象以及分析
加噪后,未编码
编码去噪
从上面的现象可以看出,加了噪声之后图片出现了很多随机分布的小点,说明信息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进行传输后出现了误码,得到的图像还原过来有失真;使能编解码模块,小点渐渐减少,说明了采用编码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误码率,从误码曲线上也能得到这个结论,采用编码之后误码率下降了将近90%,这也说明了在噪声不是特别大的信道中,传输的信息码字大部分是只错一位,能够通过(7,4)汉明码很好的进行纠正。

三、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什么都不会,甚至是打开工程之后都不知道该怎么运行,主要原因是对软件不熟悉,后来在网上收到了一些资料之后,才渐渐了解到了这款软件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图形化编程之前有所了解,知道它能够在能打程度上减少工程师复杂,繁琐的程序调试工作,极大地提高效率。

这次无线仿
真做实验,本来觉得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可是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有点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labview中的算子不太熟悉,虽然整个信道编码无论是从理解还是实现来说都比较简单的。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和已经做过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后来有了思路开始做。

可是做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在实现的过程中有些算子不知道在哪儿找,后来看了labview手册之后对这些算子熟悉之后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其次是不会怎么将图片的数据流转化为二维数组,后来在网上找了些资料之后,学会了使用数组重排函数,只要给出二维数组的行数和列数就可以将一维数组转化为二维数组;后来在做纠错的时候,不知道伴随式矢量和错误的位数的对应关系,以为是将伴随式矢量转化为十进制,数是多少就是第几位错误,这个理解是错误的,这导致我在使用信道编码之后传输的误码率没有降低多少,图片还是有很多随机的点,后来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后,知道了正确的方法是将伴随式矢量和校验矩阵匹配,和哪一列相同,则是哪一位出现了错误;
四、实验心得
试验我们组选择了信道编码,一个原因这个题目我们比较熟悉,可以有的放矢,另外一方面,信道编码相对于其他的题目有比较强的实用价值,在信息传输的时候用得非常广泛,它能在很多方面解决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损失的问题,有点万金油的味道。

这次试验的确很有意思,首先,我们得对图片进行信源编码,转化为二进制的比特流,然后我们将比特流转化为二进制数组,再与生成矩阵相乘,得到信息矩阵,然后在转化为一维数据流在信道上进行传输,接受端先将一维比特流转化为数组,然后和校验矩阵转置相乘得到伴随矩阵,根据伴随矩阵纠正错误。

这些过程,简单,思路明晰,实现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当我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小图片信息在高斯信道传输的信息丢失问题之后,我心里面由衷产生了一种成就感,非常高兴。

后来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助教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是,如果图片转化成的信息比特数如果不是4的倍数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由于我们只是做了编解码模块,没有涉及图片转化为二进制比特流的过程,对这些过程的的原理不是特别理解,我们当时想当然的说,模块会自动补零到比特数是4的倍数,然后在对信息序列进行编码。

后来老师让我们试一试,发现程序其实是有bug,当点数不是4的倍数的时候,系统自动会把比特截短到4的倍数,然后在进行编码。

因此在写程序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不然会导致在编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误码率会上升。

李聪通信1101 11211060
五、参考文献:
[1]刘君华。

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

北京电子出版社,2003[2]袁渊,古军。

虚拟仪器基础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韦雪洁,刘良聪。

基于labview的通信系统的构建。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4]陈锡辉。

Labview8.2程序设计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杨乐平,李海涛,肖相生.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