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敬业与乐业》高效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学习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学习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知识链接: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2、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四日,(距今88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讲演,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为人生价值取向。
因此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是一篇演说词,可看作议论文体3、演讲的主要特点:①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学习过程:一.学案自学:导入新课:俗话说:人各有志。
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
现在你们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1.阅读课文,积累字词旁骛(wù)惟其(wéi )拣择(jiǎn)衔着(xián )蜩(tiáo)佝偻(ɡōu lóu )骈进(pián)亵渎(xiè dú)强聒不舍(ɡuō)亵渎:xìe dú轻慢,不尊重。
第六课 敬业与乐业 导学案(答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答案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全词,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旁骛.(wù)强聒.不舍(guō)亵渎.(dú)蛀.( zhù )2.解释下列词语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征引:引用骈进:一同前进。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过分啰嗦。
不舍,不停。
佝偻:鸡胸驼背。
3.请通读课文,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答案示例: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从正面论述,说明有业的重要。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4.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答案示例: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有业:做人之本;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乐业:生活的最高境界)。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二、合作探究5. 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有业”和“敬业”的重要性的?答案示例:论证“有业”时,(2—5自然段)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论证“敬业”时,(6—7自然段)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说明“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接着,以“为什么该敬呢”和“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得圆满呢”设问,分别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和“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教案、说课稿

敬业与乐业一、预习提示: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广东新会人。
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2、演讲常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3、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论、、三部分。
4、自读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 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 哭丧.()着脸层累.()5、解释词语或根据提示写出词语,疏通文意。
(1)、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2)、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4)、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道理极容易明白。
()(6)、做事专心致志,一点儿也不分心。
()(7)、强聒不舍:。
(8)、言不及义:。
(9)、亵渎:。
二、合作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合作学习,分析探究。
6、议论文一般分为三大部分:引论----本论----结论第一部分是第()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段,归结全文。
本文紧扣中心“”展开论述。
开始援引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和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收束全文,得出结论。
全文脉胳清晰,极富有层次感。
7、本文的论点是在文章的第部分提出来的。
8、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这几个问题。
9、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论证和论证。
10、作者按照→→的思路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运用了论证方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6《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6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交流“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查找相关资料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交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2.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3议论文的相关知识:①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②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③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第6课《敬业与乐业》目标导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上语文《敬业与乐业》目标导学教案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
”即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3.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①(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②(奋斗前去)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③(比较骈进)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④(省却烦恼)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4.文章第8段中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因为抱怨而想放弃。
(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5.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1)“有业之必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引证:引用孔子言论。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反面论证:不是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是讲“无业”有什么坏处: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2)“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引证:引用朱子言论。
道理论证: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举例论证: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
(3)“乐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
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苦人、第二等苦人。
引证:孔子的两句话。
书及网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4. 点拨提升学了本文,大家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要敬业乐业,要专心致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
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
作为学生对待学业要更入脑、走心。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精选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学法指导】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的知识。
2.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课前预习】议论文知识一、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⑸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1)论据的种类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3、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含答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设计龙的故乡《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
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扫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亵渎心无旁wù ( ) 强guō ( ) 不舍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将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二)再读课文明内容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义?“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这句话中包含怎样的苦乐观?3、讨论并交流:作者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二、分析揣摩跳读课文理结构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 ”,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式。
通过几个词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体部分采用了结构,这几个词语分别是、、。
、研读课文知写法课文是怎样论述敬业的?试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并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三、探究质疑细读课文品语言1、从讲演词的角度分析下面两段话,你认为哪一段表达效果更好些?为什么?A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
B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部编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重点】
1、理解“的巧妙结合。
【难点】
【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共 2课时
总第21-22课时
2、拓展反思
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仿写一两段文字,将文中的道理或事例换成我们自己的道理或事例。
我的收获
(学生)
课后反思
(教师)
预习指导《绩优学案》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并称"康梁"。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颖使他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享有“神童”美誉。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该文集共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三、合作探究
语言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敬业与乐业》高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一、预习导学:
1、走近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旁骛()惟其()拣择()衔着()佝偻()骈进()僅渎()—强聒不舍(—)粘蝉()层累()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断章取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二法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安居乐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强聒不舍:
4、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5、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
6、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7、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8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是一篇(),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二、探究展示
1、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
2、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
3、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
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5、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6、“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7、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反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还是要提倡说真话
①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
可见讲真话之难。
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什么“美德”了。
②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
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
一个人一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
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
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
③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
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
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
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课题。
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
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
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他那里仅订出几条廉政措施公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如故。
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
所以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
④敢于讲真话就是针对讲假话的,而且不是针对一般无关宏旨和大局的讲假话,主要的是针对那些当权者为自己升官发财牟取私利所讲假话说的。
这些人手中有权,一句话就能使你受到伤害。
你要讲真话揭露人家,自己首先要做到无私无畏,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一个人死都不怕,别人也就奈何你不得了。
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为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就当前来说,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⑤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
如果人们在谎言和空话面前无动于衷,人云亦云,那么那个地方的工作十之八九是不能真正开展并取得成效的。
有识之士应该碰碰这个地方。
我们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关于讲实话办实事的教导,就是我
们手中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_________ ■勺论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
3、第③段“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 一句中“风险”在这里是指什么?为什么讲真话就要冒一点风险?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这其中的“勇气” “胆略”是指(请用原文回答)
5、结尾一段说:“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中“这个武器”是指
6、作者说:“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
”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你认为自己该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做点什么?
1我们要提倡说真话。
2、突出强调了“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这一内容,更有力地论证了“提倡说真话”这一中心论点。
3、讨人嫌,被人误会,被人孤立甚至被人诬陷;因为你说出真话,严重影响了哪些说假话者的
切身利益,他们便会想方设法打击、报复,甚至诬陷你。
4、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
5、我们党确定的事实就是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关于讲实话办事实的教导。
6、同意。
如果人人们提倡讲真话,就会为“讲真话”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舆论上的后盾,就会给
说真话者以鼓励、信心、勇气和力量,再者,一个人说真话会影响到另一人说这话,这样整个社会互相感染,学习,最终会形成人人用于讲真话的良好风气。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从自
己做其,从现在做其,时时、事事讲真话,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说服、影响周围的人说真话,敢于揭露和打击说假话者,“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