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小常识_秋季养生知识大全

合集下载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秋天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季节,天气开始转凉,人们的身体和心情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为了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秋季养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值得我们牢记的秋季养生要点。

一、合理饮食秋季饮食要遵循“收敛”原则,即应多吃些收敛性的食物,如糯米、豆腐、栗子等。

同时,应少吃生冷和辛辣食物,以免对肠胃造成刺激。

还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二、保持运动秋天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可以选择晨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但要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对身体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秋季睡眠时间宜保持在每天7-8个小时,并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四、保暖秋天早晚温差较大,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尤其是刚进入秋季时,应更加重视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秋日阳光温暖宜人,适度晒太阳有助于机体合成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

每天早晨和下午时段,可以选择在户外晒太阳,每次约15-30分钟即可。

六、保持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对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秋季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阅读、旅行等,保持积极的心态。

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秋季养生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定期体检、戒烟限酒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适当补水秋季空气干燥,容易造成水分流失。

因此,适量补水非常重要。

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白开水,也可以选择喝些绿茶、菊花茶等帮助保湿的饮品。

九、秋季养生食谱秋季应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材,如杏子、柿子、石榴等。

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银耳、莲子、红枣等。

十、合理使用空调秋季气温起伏较大,室内外温差较大。

要合理使用空调,避免频繁开关,以免对身体产生不适。

同时要注意空调的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秋季养生小知识大全

秋季养生小知识大全

秋季养生小知识大全
1. 天气转凉后,要多吃些温补食物,如鸡肉、羊肉、猪肉等,以补充体内的热量。

2. 秋季是补肺的最佳时机,可以多吃些梨、柚子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

3. 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喝水,保持体内补水。

4. 秋季适量食用一些蔬菜,如白菜、菠菜、胡萝卜等,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5. 秋季多运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6. 秋季感冒多发,可以适量服用一些中药材,如板蓝根、金银花等,以预防和缓解感冒症状。

7. 秋季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保持充足的精力。

8. 秋季应尽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对免疫力的影响较大。

9. 秋季室内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些绿植,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10. 秋季要注意保护肠胃,适量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11. 秋季要及时添加维生素D,可以适量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等。

12. 秋季多喝一些茶水,可以帮助消除体内湿气,促进新陈代谢。

13. 秋季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损伤胃肠道。

14. 秋季多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苹果、蔬菜等,有助于预防便秘。

15. 秋季适量食用一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等,可以提供脂肪和蛋白质,并有助于增强
免疫力。

16. 秋季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以上是一些秋季养生的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第一章:秋季气候特点
秋季是阳气逐渐收敛的季节,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凉干燥。

此时人体易受风寒之邪的侵袭,应注意保暖,养阳气。

1.1 温度变化
秋季温度逐渐下降,从高温过度到凉爽,早晚温差大。

1.2 湿度变化
秋季干燥,易使人体水分流失,皮肤干燥,应注意补水。

1.3 冷空气频繁
秋季容易受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易引起感冒、咳嗽等疾病。

第二章:秋季养生方法
2.1 调养饮食
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多吃些瓜果蔬菜,加强营养补充。

多喝温热水,避免过冷饮食。

2.2 锻炼身体
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3 调整睡眠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有助于增强体质。

2.4 心理调节
秋季心情易变,应学会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第三章:常见秋季疾病预防
3.1 感冒
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密闭空间。

3.2 咳嗽
避免受凉刺激,尽量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喝水。

3.3 湿疹
秋季气候干燥,皮肤容易干燥剥皮,应适当涂抹保湿霜,注意保持室内适当湿度。

附件:
1.中医食疗秋季养生食谱
2.秋季运动锻炼指南
3.心理调节方法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的规范中医药行为和管理中医药事务的法律。

2.《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的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_秋季养生注意事项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_秋季养生注意事项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有哪些_秋季养生注意事项秋季气温转变迅速,人体容易感染风寒。

那么在这个多病的秋季里应该如何养生保健,提高抵抗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1、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

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等。

适当多饮水,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但不能猛吃大鱼大肉,瓜果也不能过食,以免伤及肠胃。

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

在此季节老年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

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后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锻炼项目。

3、保持乐观情绪,静养心神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天也是万物逐渐凋谢、呈现衰败景象的季节。

在此时节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颓废等伤感情绪,因此,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可经常和他人、家人谈心,或到公园散步,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4、衣装适宜,谨防着凉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在此季节,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过早、过多添加衣物;在此季节只要不是过于寒冷,就要尽量让机体保持于凉爽状态,让身体得以锻炼,使其具有抗御风寒的能力。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秋季作为季节交替时期,是中医养生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
季节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的调养,以保持健康。

以下是一些
关于秋季中医养生的小常识,供您参考:
一、起居调养
1、睡眠充足:秋季白天时间逐渐变短,晚上时间变长,要适当
调整睡眠时间,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

2、早起运动:在清晨秋风中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晨跑、散步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二、饮食调理
1、增加食欲:秋季天气干燥,可以适当增加食欲,但要注意不
要过度饮食,以免引起肠胃负担。

2、多吃食物补气血:选择一些有益于补气血的食物,如黑米、
红枣、瘦肉、豆制品等。

三、锻炼保健
1、运动方式:秋季气温适宜,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太
极拳、球类运动等。

2、注意保暖:出门锻炼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以选择合
适的运动服装。

四、心理调养
1、放松心情: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要放松心情,积极面对生活
中的挑战与压力。

2、保持情绪稳定:秋季气候变化大,要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
因情绪波动导致身体不适。

附件:
1、《秋季中医养生食谱》:提供一些适合秋季的中医养生食谱,供您参考。

2、《秋季中医养生运动指南》:介绍一些适合秋季的中医养生
运动方式,供您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医:传统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学问之一,包括中药学、
针灸学、推拿学等专业。

2、养生:通过调整饮食、起居、锻炼等方法,保持身体健康的
一种生活方式。

秋季养生的10条小常识

秋季养生的10条小常识

秋季养生的10条小常识秋季养生的10条小常识随着处暑的结束,气候逐渐过渡到秋季,秋季养生小常识也随之而来。

在秋季,我们需要注意防燥、防秋乏和防秋悲等问题。

下面为您介绍秋季养生的10条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可以帮助您预防疾病。

1、秋季饮食宜滋阴润肺立秋之后,秋燥也随之而来。

由于人体内水分不足,皮肤干燥、口干唇燥、咽喉肿痛等症状会随之出现。

但是,这也是润肺降燥的最佳时期。

因此,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

多食用芝麻、核桃、糯米、胡萝卜、荠菜等食物,能够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同时,应少食姜、蒜、葱、辣椒等辛辣食品,以防止耗伤阴血津液,加重口唇干燥的感觉。

2、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肝脏健康秋天是最适合吃酸的季节。

酸属木,秋天属金,金克木,其实就是说秋天肺气旺,可能克伐肝木,而酸味入肝,是肝的正味,这时候就应该用酸味来养肝。

因此,秋季是最缺木的季节,可以多吃些酸性食物,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等,这些食物可以收敛肺气。

3、多喝水,预防秋燥秋季气候干燥,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预防皮肤粗糙、皮肤起皱、皮肤瘙痒等症状。

一般来说,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将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的方式,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4、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预防咽炎天气干燥是引发咽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和湿润度非常重要。

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

在秋季,让室温保持在20℃左右最为舒适。

我们常说“温暖如春”,就是气温平均为20℃左右最适合人体。

5、洗浴时少用去脂皂,保持皮肤湿润由于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容易缺水引起瘙痒症状。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因为自身皮脂腺分泌过低,皮肤干燥,搔抓可见抓痕、血痂。

普通人在秋季应该多喝水,皮肤干燥的人在秋季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水温不要过高,间隔时间不要太近,尽量避免搓澡,尽量不用去脂的香皂和药皂。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秋季养生常识1、及时增减衣服。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3、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

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

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

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4、是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

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5、重视精神调养。

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

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

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

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6、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7、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8、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秋季养生常识9、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

10、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

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

11、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秋季养生小常识_秋季养生知识大全

秋季养生小常识_秋季养生知识大全

秋季养生小常识_秋季养生知识大全秋季的主气为燥,燥的结果是耗伤阴津,导致皮肤干燥。

那秋季如何养生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秋季养生小常识,希望对你有用!秋季养生小常识1.因为秋天干燥,要少食辛辣,有利于对肺的养护。

2.秋天干燥易便秘,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

而辛辣食物也会加重便秘,所以要少食。

坚果类食物可润肠通便,常吃五仁和蜂蜜。

如杏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麻子仁。

要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3.秋天易得口腔溃疡,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

如香菇、紫菜、番茄、豆芽、豆角、豌豆、油菜等。

4.秋冬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因为入秋之后,人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会逐渐增高。

但像羊肉狗肉在入秋之初还是要少食,因为秋初炎热未完全退尽,过食大热食物羊肉、狗肉不利于健康。

5.秋天天气转凉,有些凉性食物要适量食用。

如瓜类水果西瓜、香瓜等。

老百姓讲,“秋瓜坏肚”也就是这道理。

而且由于天气较凉,过食凉性食物会伤脾胃。

尤其夏季刚过,人的脾胃受炎热天气影响,功能较弱,还未完全恢复,因此刚刚入秋养好脾胃很重要。

像瓜类蔬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都要适量食用。

因为瓜类多属凉性食物,尤其天气完全转凉后,脾胃虚弱的人更要少食为好,像老人和孩子。

6.中医讲秋属燥,而燥气通于肺,最易伤肺,所以秋天最需要养肺润肺。

养肺的蔬菜包括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豆腐等。

水果如秋梨、山楂、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荸荠等。

果仁类如核桃、杏仁、花生、松子、芝麻等。

其中杏仁养肺最好,它的维生素A含量最高。

还有蜂蜜是秋季养肺润肺的最好食物。

秋季饮食的宜食和忌食秋季,是指农历7,8,9月(公历8,9,10月)金秋肺气旺,属金。

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故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宜食:柚子,梅子,山楂,柑桔,葡萄,菠箩,柿子,柠檬,石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养生小常识_秋季养生知识大全
1.因为秋天干燥,要少食辛辣,有利于对肺的养护。

2.秋天干燥易便秘,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
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

而辛辣食物也会加重便秘,所以要少食。

坚果类
食物可润肠通便,常吃五仁和蜂蜜。

如杏仁、芝麻仁、核桃仁、松子仁、麻子仁。

要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3.秋天易得口腔溃疡,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

如香菇、紫菜、番茄、豆芽、豆角、豌豆、油菜等。

4.秋冬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因为入秋之后,人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会逐渐增高。

但像羊
肉狗肉在入秋之初还是要少食,因为秋初炎热未完全退尽,过食大热食物羊肉、狗肉不利
于健康。

5.秋天天气转凉,有些凉性食物要适量食用。

如瓜类水果西瓜、香瓜等。

老百姓讲,“秋瓜坏肚”也就是这道理。

而且由于天气较凉,过食凉性食物会伤脾胃。

尤其夏季刚过,人的脾胃受炎热天气影响,功能较弱,还未完全恢复,因此刚刚入秋养好脾胃很重要。


瓜类蔬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等都要适量食用。

因为瓜类多属凉性食物,尤其天气完
全转凉后,脾胃虚弱的人更要少食为好,像老人和孩子。

6.中医讲秋属燥,而燥气通于肺,最易伤肺,所以秋天最需要养肺润肺。

养肺的蔬菜
包括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豆腐等。

水果如秋梨、山楂、苹果、橘子、香蕉、猕猴桃、荸荠等。

果仁类如核桃、杏仁、花生、松子、芝麻等。

其中杏仁养肺最好,它的维生素A含量最高。

还有蜂蜜是秋季养肺润肺的最好食物。

秋季,是指农历7,8,9月公历8,9,10月金秋肺气旺,属金。

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故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宜食:柚子,梅子,山楂,柑桔,葡萄,菠箩,柿子,柠檬,石榴等。

忌食:辛辣的葱,姜,蒜,辣椒,洋葱等,多吃易内火亢盛,伤津劫阴。

脾胃属土,土生金,甘味养脾,脾旺则肺气充,所以要注意“以肝补脾,禁苦伤肺”。

宜食:梨,苹果,香蕉,甘蔗,箩卜,冬瓜,丝瓜,黄瓜,莲藕,百合,蜂蜜等,含
水较多的甘淡滋润可养脾利肺,生津润燥的食物,防治干咳,咽干,便秘,毛发枯槁等秋
燥津亏病症。

忌食:苦味蔬菜,“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苦性燥,易伤津耗气。

秋季养生佳品1、蜂蜜。

蜂蜜是一种非常天然的滋养食品,有滋阴润燥、美白养颜、
润肠通便等功效,养肺润肺功效最好的蜂蜜为冬蜜、柑桔蜜、枇杷蜜、枸杞蜜。

秋季养生佳品2、银耳。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

秋季养生佳品3、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
适合秋季食用。

秋季养生佳品4、山药。

山药味甘,性凉润,入肺、脾、肾经,有健脾胃、益肺肾、
补虚嬴之功效。

洋葱洋葱含前列腺素A,这种成分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它还含有稀丙基三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了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硬化。

40岁_的人要多吃点。

香菇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经常食用可使身体内
高密度脂蛋白质有相对增加趋势。

冬瓜经常食用冬瓜,能去除身体多余的脂肪,起到减肥作用。

胡萝卜富含果胶酸钙,它与胆汁酸磨合后从大便中排出。

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
用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

海带海带富含牛黄酸。

食物纤维藻酸,可降低血脂及胆汁中的胆固醇。

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乳清酸和钙质,它既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又能抑
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产生。

葡萄葡萄、葡萄汁与葡萄酒一样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

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使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萄葡是高脂血症患者最
好的食品之一。

玉米玉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
作用。

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冠心病,这主要是得益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

苹果苹果因富含果胶、纤维索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

如果每天吃两个苹果,坚持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有害会降低,而对心血
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升高。

实验证明,大约80%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会降低。

大蒜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韭菜韭菜除了含钙、磷、铁、糖和蛋白、维生素A、C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纤维等,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排除肠道中过多的营养,其中包括多余的脂肪。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