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药理学习题二(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药理学习题二(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⒈受体激动药是指与受体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的药物。

部分激动药是指与受体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的药物,当两者合用时,部分激动药表现为___________的作用。

亲和力内在活性亲和力微弱的内在活性拮抗⒉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差距越___ ___则越________。

最大有效量最小中毒量大安全⒊药物的不良反应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⒋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防治作用不良反应⒌药物的治疗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对症治疗对因治疗⒍药物的作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直接作用间接作用⒎药物在产生________作用的同时,又可出现_________作用,两者可因用药目的的不同而相互转化。

治疗副⒏用青霉素G治疗大叶性肺炎是属于________治疗,用苯巴比妥处理高热惊厥是属于__ ___治疗。

对因对症二、单项选择:A型题:⒈药物效价:( C )A值越小则强度越小 B与药物的最大效能相平行C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 D反映药物与受体的解离度E越大则疗效越好⒉药物副作用:( B )A常在较大剂量时发生 B治疗量时发生 C与剂量无关D因为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 E并非药物效应⒊药效学是研究:( C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D药物的转运 E药物的毒性⒋长期应用降压药普萘洛尔,停药后血压激烈回升,这种反应为:( E )A后遗效应 B毒性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变态反应 E停药反应⒌肺炎病人应用镇咳药是:( B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补充治疗 D安慰治疗 E以上都不对⒍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B )A ED50/LD50B LD50/ ED50C LD5/ ED95D ED95/ LD5E ED99/LD1⒎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 D )A药物的剂量太大 B药物代谢慢 C用药时间过久D药理效应的选择性低 E病人对药物反应敏感⒏用苯巴比妥治疗失眠症,醒后嗜睡、乏力,这是药物的:( B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继发反应 D治疗作用的延续 E选择性低所引起的作用⒐有关变态反应的错误叙述是:( C )A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B与剂量无关 C与剂量有关D停药后逐渐消失 E再用药时可再发生⒑药物作用是指:( D )A药理效应 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 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⒒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B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C药物水溶性大小D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高低 E药物脂溶性强弱⒓半数致死量用以表示:( C )A药物的安全度 B药物的治疗指数 C药物的急性毒性D药物的极量 E评价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指标13.在下表中,安全性最大的药物是:( D )药物 LD50(mg/kg) ED50(mg/kg)A 100 5B 200 20C 300 20D 300 10E 300 4014.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D )A 副作用B 毒性反应C 过敏反应D 局部作用E 特异质反应15. 某药的量效曲线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平行右移时,表明:( E )A 作用点改变B 作用机理改变C 作用性质改变D 效能改变E 效价强度改变16. 量反应与质反应量效关系的主要区别是:( C )A 药物剂量大小不同B 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不同C 药物效应性质不同D 量效曲线图形不同E 药物效能不同三、多项选择:⒈部分激动药:( CDE )A与受体亲和力小 B内在活性较大 C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D与激动药共存时,其效应与激动药拮抗 E单独用药时为激动作用⒉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有:( BD )A后遗效应 B变态反应 C停药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药源性疾病⒊可作为药物安全性指标的有:( ACE )A LD50/ ED50 B极量 C LC50/ EC50 D 常用剂量范围 E ED95 /LD5之间的距离⒋竞争性拮抗药具有以下特点:( BE )A使量效曲线平行左移 B Emax不变 C与受体呈不可逆性结合D与受体无亲和性 E与受体有亲和性,但缺乏内在活性⒌部分激动药的特点是:( BCDE )A与受体的亲和力很弱 B内在活性较弱 C单独应用时可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D与激动药合用后,有可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生理效应 E与受体的亲和力不弱6.药物作用包括:( ABCDE )A 引起机体功能或形态改变B 引起机体体液成分改变C 抑制或杀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D 改变机体的反应性E 补充体内营养物质或激素的不足7.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性有:( ABCD )A 高度特异性B 高度亲和力C 可逆性D 饱和性E 高度效应力8.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AE )A 药物可通过受体发挥效应B 药物激动受体即表现为兴奋效应C 安慰剂不会产生治疗作用D 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则作用相似E 药效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9.下列有关亲和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C )A 亲和力是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B 亲和力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效应的能力C 亲和力越大,则药物效价越强D 亲和力越大,则药物效能越强E 亲和力越大,则药物作用维持时间越长10.药效学的内容包括:( AC )A 药物的作用与临床疗效B 给药方法和用量C 药物的剂量与量效关系D 药物的作用机制E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四、名词解释:1.量效关系:是指药物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剂量增加(变化)而加强(变化),这种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X型题1.对隔室模型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B.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C.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D.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E.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求法是A.亏量法B.由参数计算C.实测值法D.三角形法E.梯形法正确答案: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叙述有A.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C.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D.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E.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4.吸收速度常数ka的计算方法有A.Wagner-Nelson法(适用于单室模型)B.AIC法C.Loo-Reigeiman法(适用于双室模型)D.残数法E.导数法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5.对半衰期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病理状况无关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C.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D.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E.在任何剂量下固定不变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6.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无关的参数是A.tl/2B.CmaxC.tmaxD.AUCE.Css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7.下述制剂中属速效制剂的是A.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B.硝苯地平控释微丸C.肾上腺素注射剂D.硝酸甘油舌下片E.磺胺嘧啶混悬液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8.生物利用度试验中,采样点的分布应是A.总点数不少于18个点B.吸收相2~3点C.平衡相2~3点D.消除相6~8点E.总点数不少于11个点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9.有关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B.完整表述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AUC,tmax两个参数C.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D.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应做生物利用度试验E.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无关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0.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无关的参数有A.XuB.ΚaC.t1/2D.cmaxE.tmax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1.静脉滴注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速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ΚaB.ΚC.ClD.t1/2E.Κ0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2.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A.FaB.FrC.tmaxD.ClE.Cmax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3.下面关于药物在消化道的有关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使用栓剂可提高在消化道或吸收后在肝脏容易被代谢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胃内滞留时间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C.胃粘膜不表现出脂质膜的性质,而小肠粘膜却显示脂质膜的性质D.缓释制剂的药物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E.舌下含片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4.口服给药达峰时的求法有A.速度法B.导数法C.Wagner-Nelson法D.抛物线法E.实测值法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5.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参数与剂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k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B.tl/2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延长C.Cl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D.AUC与给药剂量的平方成正比E.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6.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C.肝脏的首过效应D.制剂处方组成E.非线性特征药物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7.对生物利用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应做生物利用度B.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C.完整表述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AUC,tmax两个参数D.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无关E.是药物进入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8.用亏量法从尿药资料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时应注意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经肾排泄而消除B.时间t应带人中间时间tc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最好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所需时间比速度法长E.所需时间比速度法短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9.对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案设计叙述正确的是A.无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B.至少要测量连续3天的谷浓度C.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D.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E.无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0.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ΚaB.κC.VD.XuE.Κ0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1.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的特点是A.消除速度常数不变B.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C.药物消除速度不变D.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无关E.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2.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评价分析方法的要求包括A.时异性强和灵敏度高B.精密度好和准确度高C.标准曲线应覆盖整个待测的浓度范围D.回收率一般应以85%.~95%.范围内E.标准曲线一般应由3~5个浓度组成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3.对生物利用度测定中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限至少能检测出3~5个半衰期样品中的浓度B.特异性要求能测定出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总含量即可C.绝对回收率要求在90%.~110%.之间D.标准曲线应覆盖高浓度范围,低浓度范围可以外推E.首选色谱法正确答案:A,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4.与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有关的因素是A.kB.XuC.KoD.kaE.V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5.生物利用度试验中,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应包括A.消除相B.排泄相C.吸收相D.代谢相E.平衡相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6.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求法有A.三角形法B.梯形法C.亏量法D.由参数计算E.实测值法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7.下面是有关甲氧苄啶(TMP)临床应用的一些情况,判断哪些是错误的A.按一日2次服用,经过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可达峰值B.加倍量服用,可使达峰时间缩短一半C.加大剂量,不缩短达峰时间,但可使峰浓度提高D.首次加倍量服药,可使达峰时间提前E.首次加倍量服药,可提高峰血药浓度,加强疗效正确答案: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8.对速度法与亏量法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法中时间应带人瞬时时间tB.亏量法中时间应带人中间时间乙C.亏量法收集尿量时间比速度法长D.速度法实验数据波动度大E.均可用来计算k和ke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9.半衰期是指A.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体内药量减少一半所需时间C.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D.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0.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常用判别方法有A.作图法B.最小残差平方和判别法C.拟合度法判别法D.AIC最小判别法E.F检验法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1.尿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A.残数法B.亏量法C.Wagner-Nelson法D.速度法E.Michaelis-Menten法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2.关于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都可能有非线性过程存在B.非线性的原因在于药物的体内过程有载体的参与C.非线性过程可以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来表示D.血药浓度随剂量的改变成比例地变化E.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3.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A.残差平方和判断法B.拟合度法C.AIC判断法D.F检验E.亏量法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4.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参数与剂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A.t1/2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延长B.A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C.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D.AUC与给药剂量的平方成正比E.C1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5.血药浓度-时间方程式: ,应同时满足于下列哪些条件A.口服给药B.单室模型C.静脉注射(快速)D.单剂量给药E.双室模型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6.有关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案设汁的叙述正确的有A.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B.无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C.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D.无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E.至少要测量连续3天的谷浓度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7.利用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的尿药数据可以求得如下参数A.kcB.kaC.knrD.KoE.k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8.吸收速度常数Κa的计算方法有A.残数法B.导数法C.Wagner-Nelson法(适用于单室模型)D.AIC法E.LO0-Reigeiman法(适用于双室模型)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9.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中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首选色谱法B.检测限至少能检测出3~5个半衰期样品中的浓度C.特异性要求能测定出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总含量即可D.绝对回收率要求在90%.~110%.之间E.标准曲线应覆盖高浓度范围,低浓度范围可以外推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40.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血浆半衰期恒定不变B.药物消除速度不变C.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不变D.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E.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为使口服药物加速达到有效血浆浓度,缩短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间,并维持体内药量在D~2D之间,应采用如下给药方案:A.首剂给2D,维持量为D/2t1/2B.首剂给2D,维持量为2D/t1/2C.首剂给2D,维持量为2D/t1/2D.首剂给2D,维持量为D/t1/2E.首剂给3D,维持量为D/2t1/2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2.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吸收达高峰后抽血2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50μg/ml及18.75μg/ml,两次抽血间隔9h,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A.1.5hB.4hC.2hD.1hE.3h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3.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消除速率常数等于:A.t1/2/0.303B.t1/2/2.303C.t1/2/0.693D.0.693/t1/2E.2.303/t1/2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4.表观分布容积:A.指药物在体内分布平衡后实际占有的血浆容积B.指药物从肾脏排泄的量占有的血浆容积C.指药物在体内分布平衡后理论上占有的血浆容积D.指药物在肝脏代谢和从肾脏排泄的量占有的血浆容积E.指药物在肝脏的代谢量占有的血浆容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5.药物通过主动转运跨膜时的特点是:A.需要载体,耗能,无饱和性和竞争性B.需要载体,不耗能,无饱和、竞争性C.不需要载体,不耗能,无饱和、竞争性D.需要载体,耗能,有饱和性和竞争性E.不需要载体,不耗能,有饱和、竞争陛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6.药物在细胞内液pH7.0,细胞外液pH7.4的环境中:A.弱碱性药物细胞内分布多B.弱碱性药物细胞外分布多C.以上A、B、C、D项均对D.弱酸性药物细胞内分布多E.弱酸性药物细胞外分布少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7.当每个t1/2给药一次时,为了迅速达到稳态的血浓度,可将首次剂量:A.增加2倍B.增加4倍C.增加1倍D.增加半倍E.增加3倍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8.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的条件是:A.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增强B.机体对药物的排泄能力增强C.机体消除能力大于药量D.低浓度或低剂量E.机体对药物的消除能力达饱和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9.药物被动转运的特点是:A.顺浓度差转运B.需要载体C.可逆浓度差转运D.需要消耗能量E.有饱和抑制现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是永久性的B.是可逆的C.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D.对药物主动转运有影响E.促进药物排泄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1.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体内分布速度B.体内转化速度C.药物作用强弱D.药物吸收快慢E.体内消除速度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2.在药动学过程中,一室模型的涵义是:A.把机体假设为一个房室B.药物主要分布到较大的管腔器官C.药物按两种速率消除D.房室代表有腔室解剖部位E.指较大的管腔器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3.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易化扩散B.膜泵转运C.胞饮D.滤过E.简单扩散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4.两室模型的涵义是:A.把机体假设分为中央和周边两室B.药物只从中央室消除C.中央室一般比周边室较大些D.极少数药物按二室模型转运E.两室代表不同的解剖部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5.某药t1/2为12h,一次服药后约几天体内药物基本消除:A.4dB.1dC.3dD.5dE.2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6.当pKa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变化规律是:A.B、C正确B.以指数值相应变化C.以对数值相应变化D.二者的比值为常数E.A、B正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7.某弱酸性药物pKa为8.4,吸收入血后(血浆pH为7.4)其解离度约为:A.20%.B.60%.C.90%.D.40%.E.50%.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8.与药物效应强弱有关的药动学过程是:A.药物消除的速度B.血浓维持的时间C.药物吸收的程度D.药物吸收的速度E.药物的达峰时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19.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A.肝脏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D.组织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E.药物的稳态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20.哪一因素不影响药物血浆蛋白结合量:A.血浆pH值B.游离型药物浓度C.药物的解离常数D.药物的酸碱度E.血浆蛋白的质和量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物血浆蛋白结合量的因素。

药物动力学练习题

药物动力学练习题

计算题
1. 一个病人静脉注射某药10mg,半小时后血药浓度 是多少(已知t1/2= 4h,V=60L)? (0.153μg/ml) 2. 某药物静脉注射给药80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 10mg/ml,4h后血药浓度为7.5mg/ml。 求该药物的半衰期? (9.6h)
3. 某药半衰期8h,Vd=0.4L/kg,W=60kg的 患者iv.600mg,注射24h,消除的药量占 给药剂量的百分比是多少?给药后24h的血 药浓度为多少? (12.5% 3.13μg/ml) 4. 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至0.5h内尿中排出量为37.5mg,在 0.25h血浆内药物浓度测定为10μg/ml,求 CLr。 (125ml/min)
函数表达式为__。
5、达峰时间是指__;AUC是指__;滞后
时间是指__。
6、达到稳态血浓度时,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 等于__。 7、静脉滴注给药时,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 血药浓度的95%需要__个t1/2
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 2、隔室模型 3、单室模型 4、外周室 5、二室模型 6、三室模型 7、AIC判据 8、混杂参数
9、什么是蓄积系数?有哪些公式计算?
10、用哪些参数描述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
11、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非线性药物动
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12. 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Michaelis-Menten
方程,说明Vm、Km的意义。
13. 药物在体内哪些过程易出现非线性药物
动力学?
14. 为什么在药动学中应用统计矩。
问答题
1、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有哪些? 2、某一药物在体内符合单室模型,生物半衰 期为4h,以下各项陈述是否正确? ⅰ. 该药物 k= 0.173h-1 ⅱ. i.v.给药,16h后87.5%的药物被消除 ⅲ. 给药0.5g消除0.375g所需要的时间是给药 1.0g消除0.5g所需时间的两倍

药动学练习题及答案

药动学练习题及答案

*e-kt=8.588e-0.17tk=0.17(h-1)C0=8.588(ug/ml)V=X0/C0=6*50*1000/8.588=34930(ml)=34.93(L)t1/2=0.693/k=0.693/0.17=4.076(h)CL=kV=0.17*34.93=5.938(L/h)(2)C=C0*e-kt=8.588e-0.17t(3)t=10时,C=8.588e-1.7=1.569(ug/ml)(4)剂量的60%以原形物从尿中排,则X u∞=0.6 X uX u∞=(k e X u)/kk e =0.6kCLr=k e*V=0.6kV=0.6*0.17*34.93=3.563(L/h)(5)消除90%后,C=0.1C0ln(C/C0)=-kt=-0.17tt=13.54h(6)C=2ug/ml时,t=8.572h.它的作用时间为8.572小时(7)C0=2*8.588=17.18(ug/ml)C=C0*e-kt=17.18e-0.17tC=2ug/ml时,t=12.65h它的作用时间为12.65-8.572=4.078小时2. 普鲁卡因胺(t1/2=3.5,V=2L/kg)治疗所需血药浓度为4~8ug/ml,一位体重为50kg的病人,先以每分钟20mg速度滴注,请问何时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滴注多久后达到最大治疗浓度?欲维持此浓度,应再以怎样的速度滴注?k0=20*60=1200(mg/h)V=50*2=100LC=k0/(kV)*(1-e-kt) t1/2=0.693/k当C=4 ug/ml时,4=1200/(0.693/3.5*100)*(1-e-0.693/3.5t),则t=0.34h,即0.34h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当C=8 ug/ml时,8=1200/(0.693/3.5*100)*(1-e-0.693/3.5t) ,则t=0.71h,即0.71h达到最大治疗浓度C ss=8 ug/ml时,k0=C ss kv=8*0.693/3.5*100000=158400(ug/h)=158.4(mg/h),欲维持此浓度,应再以158.4mg/h速度滴注t max=8hC max=29.78 ug/ml时间(h)血药浓度尾端直线相外推线的浓度C’(ug/ml)残数度。

(完整版)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

(完整版)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是机体器官组织:A.功能升高或兴奋B.功能降低或抑制C.兴奋和/或抑制D.产生新的功能E.A和D2.药物的副反应是与治疗效应同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此时的药物剂量是:A.大于治疗量B.小于治疗量C.治疗剂量D.极量E.以上都不对3.半数有效量是指:A.临床有效量B.LD50C.引起50%阳性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E.以上都不是4.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B.中毒量的一半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D.杀死半数寄生虫的剂量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5.药物的极量是指:A.一次量B.一日量C.疗程总量D.单位时间内注入量E.以上都不对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A.ED50/LD50B.LD50/ED50C.LD5/ED95D.ED99/LD1E.ED95/LD5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A.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C.药物的酸碱度D.药物的脂溶性E.药物的极性大小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E.以上均不是10.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E.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11.属于后遗效应的是: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地高辛引起的心律性失常C.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D.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E.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12.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A.药物的安全范围B.药物的疗效大小C.药物的毒性性质D.药物的体内过程E.药物的给药方案1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对受体的亲合能力C.药物水溶性大小D.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E.药物脂溶性大小14.安全范围是指:A.有效剂量的范围B.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的距离C.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D.ED95与LD5间的距离E.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间的距离15.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中毒量B.治疗量C.无效量D.极量E.致死量16.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A.阈剂量B.效能C.效价强度D.治疗指数E.LD5017.药原性疾病是:A.严重的不良反应B.停药反应C.变态反应D.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E.特异质反应18.药物的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A.内在活性B.效应强度C.亲和力D.量效关系E.时效关系19.肾上腺素受体属于:A.G蛋白偶联受体B.含离子通道的受体C.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细胞内受体E.以上均不是20.拮抗参数pA2的定义是:A.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B.使激动剂的剂量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C.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激动剂浓度的负对数D.使激动剂的效应不变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E.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非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21.药理效应是:A.药物的初始作用B.药物作用的结果C.药物的特异性D.药物的选择性E.药物的临床疗效22.储备受体是:A.药物未结合的受体B.药物不结合的受体C.与药物结合过的受体D.药物难结合的受体E.与药物解离了的受体23.pD2是: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拮抗常数的负对数C.解离常数D.拮抗常数E.平衡常数24.关于受体二态模型学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拮抗药对R及R*的亲和力不等B.受体蛋白有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什么就是生物药剂学?它得研究意义及内容就是什么?2、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3、何为药物在体内得排泄、处置与消除?4、片剂口服后得体内过程有哪些?5、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得作用。

6、什么就是分子生物药剂学?它得研究内容就是什么?第二章口服药物得吸收ﻫ一、选择题ﻫ1、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得给药途径或剂型就是ﻫA舌下片给药 B口服胶囊C栓剂D静脉注射 E透皮吸收给药ﻫ正确答案:ACDE2、影响胃排空速度得因素就是A空腹与饱腹B药物因素C药物得组成与性质D药物得多晶体E药物得油水分配系统正确答案:ABC ﻫ3、以下哪几条具被动扩散特征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与部位专属性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与状态正确答案:AC ﻫ4、胞饮作用得特点就是ﻫA有部位特异性 B需要载体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D逆浓度梯度转运E无部位特异性正确答案:Aﻫ5、药物主动转运吸收得特异性部位A小肠 B盲肠C结肠 D直肠正确答案:Aﻫ6、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得剂型因素不包括ﻫA药物在胃肠道中得稳定性B粒子大小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E胃排空速率正确答案:E7、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得生理因素不包括ﻫ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得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ﻫ正确答案:D8、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速率得大致顺序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ﻫ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ﻫ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正确答案:A9、下列各因素中除( )什么外,均能加快胃得排空ﻫA胃内容物渗透压降低 B胃大部切除C为内容物粘度降低 D阿斯匹林 E普奈落尔正确答案:D10、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Ⅲ型药物A高得溶解度,低得通透性 B低得溶解度,高得通透性C高得溶解度,高得通透性 D低得溶解度,低得通透性 E以上都不就是正确答案:A二、名词解释ﻫ1、吸收 2、肠肝循环 3、主动转运4、异化扩散 5、膜孔转运 6、肝首过效应 7、口服定位给药系统8、被动转运 9、多晶型 10、pH-分配假说三、问答题ﻫ1、简述载体媒介转运得分类及特点。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何种情况下药物在远曲小管重吸收率高而排泄慢:A.尿量较多时B.尿量较少时C.弱酸性药物在偏碱性尿液中D.弱酸性药物在偏酸性尿液中E.弱碱性药物在偏酸性尿液中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2.下列关于肝药酶的叙述何者不正确:A.存在于肝脏及其他许多内脏器官B.作用不限于使底物氧化C.其反应专一性很低D.个体差异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E.专门促进体内的异物转化后加速排泄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3.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A.吸收与代谢平衡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的药量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D.药物完全消除到零E.药物全部从血液转移到组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4.医生利用药动学规律可以解决的用药问题是:A.确保药物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B.确保药物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C.以上A、B、C、D均可D.计算药物剂量E.控制药效的强弱久暂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医生临床用药需解决的问题。

医生在临床用药时应计算药物剂量、控制药效的强弱久暂、确保药物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故正确答案是C。

知识模块:药物代谢动力学5.口服给药主要被小肠吸收的原因是:A.小肠内pH接近中性,肠蠕动快B.小肠内pH接近酸性,肠蠕动缓慢C.小肠内pH接近中性,肠蠕动缓慢D.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物都易跨膜转运E.小肠内pH接近酸性,肠蠕动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药物代谢动力学6.某弱碱性药在pH为5时,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pKa的接近数值:A.4B.3C.2D.6E.5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pKa与pH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由于弱酸性药与弱碱性药性质相反,故计算弱碱性药物解离度与pH关系的公式是10kpa-pH=[BH+]/[B]。

故某弱碱性药在pH=5时,非解离部分为90.%,该药pKa=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1位体重50kg的患者静脉注射某抗生素6mg/kg,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如下:
T(h) 0.25 0.5 1 5.16 6.0 12.0 18.0 Cug/ml 8.22 7.88 7.26 3.0 3.08 1.12 0.4 求(1).消除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半衰期,消除率。

(2).描述上述血药浓度的方程。

(3).静脉注射10小时的血药浓度。

(4).若剂量的60%以原形物从尿中排出,则肾清除率为多少?
(5).该药消除90%所需要的时间?
(6).该药的血药浓度小于2ug/ml时无效,它的作用时间有多长?
(7).如果将药物剂量增加1倍,则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增加多少?解:
(1)C=C0*e-kt=8.588e-0.17t
k=0.17(h-1)
C0=8.588(ug/ml)
V=X0/C0=6*50*1000/8.588=34930(ml)=34.93(L)
t1/2=0.693/k=0.693/0.17=4.076(h)
CL=kV=0.17*34.93=5.938(L/h)
(2)C=C0*e-kt=8.588e-0.17t
(3)t=10时,C=8.588e-1.7=1.569(ug/ml)
(4)剂量的60%以原形物从尿中排,则X u∞=0.6 X u
X u∞=(k e X u)/k
k e =0.6k
CLr=k e*V=0.6kV=0.6*0.17*34.93=3.563(L/h)
(5)消除90%后,C=0.1C0
ln(C/C0)=-kt=-0.17t
t=13.54h
(6)C=2ug/ml时,t=8.572h.它的作用时间为8.572小时
(7)C0=2*8.588=17.18(ug/ml)
C=C0*e-kt=17.18e-0.17t
C=2ug/ml时,t=12.65h
它的作用时间为12.65-8.572=4.078小时
2. 普鲁卡因胺(t1/2=
3.5,V=2L/kg)治疗所需血药浓度为4~8ug/ml,一位体重为50kg的病人,先以每分钟20mg速度滴注,请问何时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滴注多久后达到最大治疗浓度?欲维持此浓度,应再以怎样的速度滴注?
k 0=20*60=1200(mg/h) V=50*2=100L
C=k 0/(kV)*(1-e -kt ) t 1/2=0.693/k
当C=4 ug/ml 时,4=1200/(0.693/3.5*100)*(1-e -0.693/3.5t ),则t=0.34h,即0.34h 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 当C=8 ug/ml 时,8=1200/(0.693/3.5*100)*(1-e -0.693/3.5t ) ,则t=0.71h ,即0.71h 达到最大治疗浓度 C ss =8 ug/ml 时,k 0= C ss kv=8*0.693/3.5*100000=158400(ug/h)=158.4(mg/h),欲维持此浓度,应再以158.4mg/h 速度滴注
3.某一受试者口服500mg 某药后,测得各时间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假定F=0.8,求各药动学有关参数。

t (h ) 0.5 1.0 2.0 4.0 8.0 12.0 18.0 24.0 36.0 48.0 72.0 c
5.36 9.95 17.18 25.78 29.78 2
6.63 19.40 13.26 5.88 2.56 0.49
t max =8h
C max =29.78 ug/ml
时间 血药浓度 尾端直线相外推线的浓度C’(ug/ml)
残数浓度 r 0.5
5.36 65.49
60.13
1.0
63.29
53.34
2.0
17.18
59.11 41.93 4.0 25.78 51.56 25.78 8.0 29.78 39.22 9.44 12.0 26.63
29.84 3.21
-k/2.303=-0.02968,k=0.06839h -1 t 1/2=0.693/k=10.15(h)
-k a /2.303=-0.1102, k a =0.2540 h -1 t 1/2(a)= 0.693/k a =2.728(h)
C max =FX 0e -ktmax /V
V= FX 0e -ktmax / C max =0.8*500000*e -0.0683*8/29.78=7.777L
AUC= FX 0/(Kv)=0.8*500000/(0.0683*7777)=753.1(ug/ml )*h
4.一种药物、生物半衰期为2小时,V 为40L ,如以每4小时静脉推注200mg ,估算注射第三次后第一小时的血药浓度。

解:
t
1/2
= k===0.3465h-1
C
n
=
第三次后第一小时的血药浓度为
C= =4.641(ug/ml)
5.以每3小时给予200mg(k=0.23h-1)时,首剂量应为多少才能使其首次最低血药浓度与稳态最低血药浓度相等?
解:
k=0.23h-1
(C
1)
min
=
(C
1)
min
=
X=401.26mg
6.患者体重50kg,肾功能正常,每8小时每公斤体重静注lmg庆大霉素(t1/2=2h,V=0.2L/kg体重)。

求达稳态后最高血药浓度最低血药浓度及稳态平均血药浓度。

解:
k===0.3465h-1
V=0.2×50=10L
X
=1×50=50mg
==0.333(ug/ml)
==5.333(ug/ml)
==1.804(ug/ml)
7.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500mg,τ=6h,F=0.5,ka=2.772h-1,k=0.5772h-1 V=10L,求从给药起38h末血药浓度。

解:
从给药起38h末血药浓度即第7次给药后2h的血药浓度
(C
7)
2
=10.15(ug/ml)
8.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治疗窗为2~10ug/mL,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
(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约一次,其最高血药浓度(达稳态时)不超过10ug/mL,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
(3)如要求达稳态时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以内,则给药方案应如何?
解:
(1) V=80*0.2=16L
k===0.231h-1
=
X
=134.8 (mg)
(2) ==1.576(ug/ml)
(3)
τ==6.97(h)
=1.6mg/kg
=10,X
=2 ug/mL
所以以1.6mg/kg的计量、给药时间间隔为6.97h重复静脉注射,可使稳态时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