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黄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知道同一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学方法:观察法图示法引导法分析比较法教具准备:溜溜球、风车、易拉罐、木块、乒乓球、一个垂有重物的细线、橡皮筋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溜溜球) 这个是什么?谁玩过?(生举手)这么多同学都玩过,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玩的(生到前边),谁来描述它的运动?谁还有不同的玩法?又是如何运动的?2、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个小小的溜溜球就要这么多的玩法,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像我们刚才玩的溜溜球那样,运动状态多种多样,运动方式也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出示课件题目并板书课题)二、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1、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哪些物品,谁来说说?(出示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动起来?大家玩一玩,一边玩一边观察它们是怎么运动的,运动的路线是怎样的?(1)指名汇报(分别说出物体的运动同时出示运动物体的动画)(2)同学们再来玩一玩认真观察它们的运动路线,想一想能不能把它们的运动轨迹画下来?(填表格)(3)学生活动师巡视(4)生汇报并说出为什么这样画。

(物体运动方式:移动、旋转运动、摆动、往复运动)(5)看物体运动轨迹图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6)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找物体的运动方式。

(生汇报)2、分析物体的运动中的复合运动(1)让学生玩易拉罐,生使易拉罐做各种运动(生汇报)( 2 ) 引出滚动(出示动画模拟图)(3)小结易拉罐向前滚动它自身转动的同时位置还移动,又有曲线运动,又有直线运动,就是复合运动;(4)出示复合运动概念(5)让桌面的物体试着实现复合运动(7)利用自己的身体(6)出示生活中复合运动的场景让学生找3、出示我国火箭发射视频体会爱国主义及各种运动方式三、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运动的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复合运动。

苏教版科学四下《运动的方式》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下《运动的方式》教案设计

《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山西省介休市义棠镇温家沟小学教师梁成萍【教材分析】《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

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

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并了解五种运动类型各自的特点,能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按照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了解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但对于运动的方式只是初浅的了解,对于物体运动的特点还没有进行科学的探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掌握直线、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异同点,知道移动、滚动、转动(旋转)、摆动、振动、往复运动的特点和异同点。

3、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3、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仔细观察和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一、运用旧知,引出课题1、(教师站在讲台上不走动)同学们,现在以你们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以我为参照物,你们也是静止的,那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2、学生回答并根据回答演示。

(当学生说到老师走动可改变这种状态时,教师走动;当学生说到我们走动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时,教师请一名学生走动)3、对,也就是我和你们之间,必须有一方走动起来。

走动也是一种运动。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运动的方式(板书:运动的方式)那你们能让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物体运动起来吗?4、那大家就试一试,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运动的方式》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运动的方式》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运动的方式》教案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

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

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类型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并了解运动类型各自的特点,能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能用画图表示出物体运动的方式,并且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了解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但对于运动的方式只是初浅的了解,虽然在生活中常见运动的物体,但他们并没有对物体运动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探究。

本课的探究活动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创设条件让他们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遵循认识—识别—分析的科学方法,并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感知、探究和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及特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知物体运动方式,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技能目标:能够用画图的方式把物体的运动轨迹画出来,分析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三)情感目标: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组合而成的,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运动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五、教具准备:风车、易拉罐、篮球和有关课件。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实验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观察力,你们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物体运动方式。

2.学生交流、汇报3.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运动物体,他们都有自己的运动特点。

这节课老师将会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3、运动的方式(二)讲授新课1.研究风车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

○1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样玩具。

○2出示风车,让学生观察风车运动,并且让学生用手比划出风车的运动轨迹。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_34288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_34288

《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运动的方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这一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教学着重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使学生知道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的特点,并将这些运动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我将物体的运动方式作为本课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深入、透彻地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时间为1课时。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出物体运动的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与摆动。

2、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四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3、能够区分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知识与技能1、知道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

2、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分析问题的乐趣。

2、意识到复杂的运动方式是由简单的运动方式组成的。

教学重点:能够观察出物体运动的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与摆动。

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四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异同点。

教学关键:通过掌握科学的探究方式独立去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设想】教材给出了四种不同运动的例子,我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直线运动并用画图的方法抓住它的特点,然后给这种运动方式起名字。

整个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下完成的。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研究运动方式的过程和方法。

接下来,就由学生按照研究直线运动的方式独立地去探究其他三种运动方式,同时分析更多物体的运动属于哪种运动方式,认识在一种物体运动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同时存在。

在教学中现在我们总是在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但是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是建立在正确的探究方法之上的,所以对于学生正确的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本课教学开始对直线运动的研究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为学生能科学的正确的去探究其他的运动方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黄如和教学目标: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2、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3、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并分类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教具准备:风车、摆、小车、乒乓球、易拉罐教学过程:一、谈话入题我们上节课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中,即使一些物体咋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在一直在生长或运动。

那么物体到底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呢?这节课老师将会和你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运动的方式)二、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一)观察分析今天,老师带来了四种物体,它们分别是:小车、乒乓球、小球、摆。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下小车是如何运动的。

1、小车的运动(1)教师拖动下车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让学生用手指随着小车一起运动.(重复演示)(2)这辆小车运动的轨迹(路线)是什么样的?(3)学生回答(4)你能用线条加箭头的方式来表示小车的运动轨迹(5)学生画图。

请一学生上台画图2、风车的运动(1)利用几何画板演示风车的运动(在风车的不动点和转动的叶片上各点一个红点帮助学生观察)(2)学生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它的轨迹(3)学生画图。

请一学生上台画图3、乒乓球、摆的运动(1)教师简单演示乒乓球、摆的运动,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乒乓球和摆,自己尝试,体验(2)学生探讨并分别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它们的运动轨迹,请两位学生上台分别画图(二)分类1、仔细观察上面四种运动轨迹的特点,将它们分成两类。

2、学生分类并说明理由3、小结:按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分成直接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三、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1、出示影像:火车行驶、橡皮筋、玩跷跷板、水轮转动、锯木头、转椅等(学生观察分析)2、学生交流汇报,并指出哪些是直线运动,哪些是曲线运动?3、小结:火车行驶——直线运动橡皮筋——往复运动玩跷跷板——往复运动水轮转动——转动锯木头——往复运动转椅——转动四、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1、出示易拉罐,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易拉罐的两个底面是什么?2、演示:易拉罐在水平面上运动,学生仔细观察,并画出它的运动轨迹3、几何画板演示。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的方法,用画图的方式,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3、愿意进行合作学习并进行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物体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的常识使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但概念并没有具体化;学生具备分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新知;学生有初步的概括和分类能力,需要进一步指导。

教具准备PPT课件,乒乓球,风车,小木块,摆,易拉罐,钢尺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直接导入1、谈话: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已经探究了关于物体运动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运动的奥秘。

2、请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图片。

观察图片,说一说,他们都在作什么样的运动?生:回答3、思考一下:你能给他们运动的方式分分类吗?学生看图片,按自己的想法给运动分类。

教师指2、3名学生发言,先肯定他们的分类,然后追问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4、谈话:同学们,我们在给事物分类时一定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划分,这样才能保证分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今天我们就按照运动路线的不同这个标准来给“运动的方式”分分类。

(板题)二、操作探究,自主概括1、谈话:分类标准定好了,那么请思考:按这个标准分类,我们应该先研究什么,才能进行分类?生:运动的路线师:运动的路线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应该怎么把路线具体化呢?生:画出来。

(学生思考不出来时,教师直接说:既然我们是按照运动路线的不同这个标准给运动的方式分类,那么首先,我们就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出物体运动的路线。

)2、那么你能将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画出来,并试着按运动路线的不同把他们分成类吗?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先阅读合作要求:(1)用实验器材模拟图片上除“青蛙跳”的物体运动,认真观察,画出路线。

《运动的方式》优秀教案

《运动的方式》优秀教案
学习
难点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探究、t
学习过程
导 学 流 程
课前展示
问题导学
交流展示
评价点拨
达标测试
总结反馈
学习内容
学生展示已学的相关知识。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请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式。(学生描述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时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以具体的物体为例,来研究一下物体的运动方式。(板书课题)
2、小组活动:让易拉罐在桌面上运动起来,说出它的运动方式。
3、(出示P34插图)讨论:这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哪些运动方式?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运动包含了_______的运动方式。
判断题:
1、下落的雨滴和商场里的观光电梯都是直线运动。 ( )
2、易拉罐在滚动的时候就是曲线运动,没有直线运动。( )
四年级下科学电子教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 主备人:高 玲 审核人:王晓飞2021年 4 月2021
课题
33运动的方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过程与
方法
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的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重点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3、直升飞机是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组合。 ( )
4、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运动都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
1、讲评“达标测试”。
学生同桌互检,反馈交流,生生评价,集体订正。
2、反思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备课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备课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备教案教学目标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导学案通过预习知道运动有哪些方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图片。

谈话:同学们,看一看,图片中的他(它)们在干什么?2学生描述。

3讲述:滑、跳、荡都是他们的运动方式,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具体来研究一下物体运动的方式。

(板书题)(二)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研究滑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1)出示一位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2)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3)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描述。

2研究青蛙跳、荡秋千(1)出示青蛙跳、荡秋千的小女孩。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他们的运动特点,并画出他们的运动路线。

(3)学生小组讨论进行比较并汇报。

3用同样的“画出运动轨迹”的方式论证其他几个例子。

4分类:能按运动轨迹的不同将这些运动分成两类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标准分?如何分?汇报交流,老师总结: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运动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果按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研究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观察前准备的不同物体,将它们归类。

2小组自主活动3汇报、交流。

(出示教材第33页插图)4提问: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学生讨论、交流。

6小结: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不尽相同,它们有着各自的运动方式。

(一)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出示易拉罐,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2活动:让易拉罐在桌面上运动起来,说出它的运动方式。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讲述:像滚动的易拉罐,有些物体在运动时同时也包含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称为复合运动。

4(出示教材第34页插图)讨论:这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哪些运动方式?汇报、交流。

6提问: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举例说明)7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运动都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普宁二中实验学校黄如和
教学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3、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并分类
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具准备:风车、摆、小车、乒乓球、易拉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我们上节课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中,即使一些物体咋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在一直在生长或运动。

那么物体到底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呢?
这节课老师将会和你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运动的方式)
二、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
(一)观察分析
今天,老师带来了四种物体,它们分别是:小车、乒乓球、小球、摆。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下小车是如何运动的。

1、小车的运动
(1)教师拖动下车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让学生用手指随着小车一起运
动.(重复演示)
(2)这辆小车运动的轨迹(路线)是什么样的?
(3)学生回答
(4)你能用线条加箭头的方式来表示小车的运动轨迹
(5)学生画图。

请一学生上台画图
2、风车的运动
(1)利用几何画板演示风车的运动(在风车的不动点和转动的叶片上各点一个红点帮助学生观察)
(2)学生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它的轨迹
(3)学生画图。

请一学生上台画图
3、乒乓球、摆的运动
(1)教师简单演示乒乓球、摆的运动,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乒乓球和摆,自己尝试,体验
(2)学生探讨并分别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它们的运动轨迹,请两位学生上台分别画图
(二)分类
1、仔细观察上面四种运动轨迹的特点,将它们分成两类。

2、学生分类并说明理由
3、小结:按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分成直接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
三、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出示影像:火车行驶、橡皮筋、玩跷跷板、水轮转动、锯木头、转椅
等(学生观察分析)
2、学生交流汇报,并指出哪些是直线运动,哪些是曲线运动?
3、小结:火车行驶——直线运动
橡皮筋——往复运动
玩跷跷板——往复运动
水轮转动——转动
锯木头——往复运动
转椅——转动
四、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
1、出示易拉罐,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易拉罐的两个底面是什么?
2、演示:易拉罐在水平面上运动,学生仔细观察,并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3、几何画板演示。

它包括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行
4、小结: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就是复合运动。

5、(出示教材第34页插图)讨论:这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哪些运动方式。

6、学生交流,汇报
7、小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的运行都属于复合运动。

五、巩固,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运动方式,分别让学生齐读出来。

接下来我们一
起来看一段视频,回顾这节课的内容
2、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板书设计:
运动的方式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旋转运动
往复运动
摆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