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助记4

合集下载

120个高考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助记

120个高考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助记

120个高考文言文实词小故事助记1. 刀:“孟子”中曾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虽然这句话有些残酷,但是,它提醒我们要看淡名利,牢记生死在命,所以我们要明智地使用刀或许是生死在握的一件事。

2. 剑:“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自己是非,宁慕以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思考人生的道路上,要有一个坦荡的心胸,靠剑所带来的正义感来审视自己的行为。

3. 风:“论语”中曾说:“君子风以润下,小人风以润躁”,这说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反映出他的人品和修养,因此,我们应该讲究风度,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或者女士。

4. 雨:《诗经》中有一首《蒹葭》,诗中描述了雨水的滋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赞颂,因此,我们要珍惜大自然赋予的雨水,感恩生命的滋润。

5. 雪:《谷梁传》中记载了“履川之冰,至水而穿”,这告诉我们,雪是由天而降,它的纯洁无瑕,也说明我们要用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纷扰和诱惑,保持一颗纯洁无暇的心。

6. 霜:《孟子》中有一句话:“孟子之一篇,可以治天下。

诚能全其道,足以防身。

”这说明要有一颗坚定的心,能够顶天立地,像霜一样坚韧,平稳地走人生的路途。

7. 露:《诗经》中有一首《桃夭》,诗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告诉我们,生命如露,易逝如晨露,要珍惜现在,创造美好未来。

8. 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说明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无论如何,都要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9. 月:《诗经》中有这样一首《静女》,诗中写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这表现了月亮的柔和与静谧,同时也是对女性美感的形象描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女性的美好。

10. 星:《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灵者,本出于心,由心而成,因此,我们发挥心中的潜能,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闪耀自己的星光。

11. 花:《诗经》中有一首《采薇》,诗中写道:“南山有台,北山有冈。

汉水以东,荆州之阳。

文言小故事——实词助记

文言小故事——实词助记

实词助记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11、曾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高考文言文实词整理及记忆指南

高考文言文实词整理及记忆指南

高考文言文实词整理及记忆指南1、爱ài(1)动词。

①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③宠爱。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而臣衰,窃爱怜之。

(《触龙说赵太后》)④爱护。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种树郭橐驼传》)⑤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⑥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⑦通“(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2)形容词。

①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②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推导提示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成语助记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译文: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不答应的。

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

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

2、安ān(1)动词。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2)形容词。

①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安定。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3)副词。

表反问,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4)代词。

表疑问,哪里,哪儿。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推导提示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专题07必背120个文言实词(4180)成语助记小故事练习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7必背120个文言实词(4180)成语助记小故事练习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第六章文言文阅读必背120个文言实词(4180)+成语助记+小故事练习41.假,读音一:jiǎ(1)动词①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

②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点,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④给予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谭嗣同》)对汉族人不能交给太大的兵权。

(2)形容词①虚假,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非正式的,代理的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本纪》)就和一起共同推举项羽做代理上将军。

(3)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报任安书》)假使我犯法被杀,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蝼蚁死去有什么两样?读音二:jià名词,假期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孔雀东南飞》)府吏听说了这个变化,就请假暂时回家。

[成语积累]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久假不归: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假(给予)以辞色: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42.间,读音一:jiān(1)名词①门缝,夹缝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史记·管晏列传》)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的看她丈夫。

②中间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

③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在危难期间接受了任命。

(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贫寒之士都遮蔽起来,让他们都露出笑颜?读音二:jiàn(1)名词①空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解牛》)那关节有空隙,而刀刃却没有厚度。

120个文言实词巧记方法:借助常用成语记忆法(61—120)

120个文言实词巧记方法:借助常用成语记忆法(61—120)

120个文言实词巧记方法:借助常用成语记忆法(61—120)61.劝劝善惩恶:劝:勉励;惩:责罚。

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作谓语、定语;指惩罚坏人,勉励好人62.却望而却步:却:停止、后退。

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

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知难而退。

却之不恭:却:推却。

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予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临时的客套话,常与“受之有愧”连用。

盛情难却:却:推辞;拒绝。

盛:广大。

词义应为“很大的情意难以推辞”。

63.如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

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作谓语、状语;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栩栩如生: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如履薄冰: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

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或用来形容局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相敬如宾: 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

一如既往: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巧舌如簧: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如坐春风: 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指遇到良师64.若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

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65.善独善其身:独:唯独;善:好,维护。

原义是指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也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

循循善诱:善:善于。

高考文言文个实词虚词小故事助记

高考文言文个实词虚词小故事助记
上有丽人,可怜(可爱)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爱惜)之. 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怜悯)之.祸后归家,可怜(可 惜)焦土一片. 52、弥 古时有一人,治学旷日弥(长久)久,烦之.一.外出,遇雨,久不 止,仰弥(满,遍)天之云,心之弥(更加)烦,归家,方心安. 53、莫 日莫(同“暮”,晚)时分,有好友二人离于沧州,二人皆语友 人曰莫(不要)相忘,其一人曰:“人当重义,不义之财莫(不)取. 如此,莫(没有谁)能加害于尔也.” 54、明 滕子京请守巴陵郡,越明(第二年)年,政通人和,明(阐明) 道德之广崇,拓人间之美景,郡之人皆以为明(贤明)也.一日出游,见 江船灯火独明(明亮),闻湖上有筝声,听之有如仙乐.滕子京欲至观 其由,遂亮起火把,行之甚远未至,然火不足以明(照明)也,遂罢. 55、内 密自小家穷,家无应门之僮,内(内心)怀忧国之计,而朋友亲 之.密常内(通“纳”,接纳)朋友于家,晤言一室之内(里面),抒满 腔豪情,歌窈窕之章.
46、举 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 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邦,然意不决,范增举(举起) 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全都),且举(举出) 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像样子). 47、绝 晋人有美玉,邻人凯靓,屡盗而不得,为绝(断绝)邻人之念,晋人 遂率妻子至桃源绝(与世隔绝)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绝(横渡),后 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尽),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 (直上穿过)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48、堪 兰芝昼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满,曰:“不堪(胜任)吾儿妇.”令 其子休之.其子与兰芝情真,以为堪(能够)与贤人比,而畏其母,亦无术, 遣之.每至节气,心痛难堪(忍受). 49、克 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战胜),威震天下.齐兵战后日益 骄纵,未能克(约束)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而不克 (能够)蒙其泽. 50、类 宋人某,形类(类似)橐驼者,树之茶类(种类),其法异.众人怪 之,问其以.举类(事物)讲解之,众皆以为其义之深.

120个文言实词常见义项简洁易记版

120个文言实词常见义项简洁易记版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常见义项:1.爱,di (1)名词,恩惠(2)动词①给人恩惠②喜爱③怜惜,同情④吝惜,舍不得⑤通“菱”,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2.安,Gn (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②安稳③安定,舒适(2)动词①安身②安置③抚慰,安抚④使……安定⑤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3.被,读音一:Zi (1)名词,被子(2)动词①覆盖②遭受(3)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L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②披散4.倍,Zi (1)动词①背向,背着②违背,背叛③加倍(2)数词,一倍(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4)副词,更加,倍加5.本,b苞n (1)名词①草木的根②根本,基础③本业,常代指农业④书本,稿本,版本⑤ 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2)量词(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4)副词,本来6.鄙,bi(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②轻视,瞧不起(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7.兵,bing (1)名词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8.病,bing (1)名词①重病②弊病,缺点(2)动词①生病②使……成病态③担心,忧虑④责备,羞辱(3)形容词①困苦②疲劳9.察,chd(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详审,考察④了解,弄清楚⑤考察后加以推荐(2)形容词,精明10.朝,读音一 chdo (1)动词,朝见,朝拜(2)名词①朝廷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读音二:zhao名词,早晨11.曾,读音一 ce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读音二ze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2)动词,通“增”,增加(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12.乘,读音一 cheng (1)动词①驾,坐②升,登③冒着④连接,一个接一个(2)介词,趁着,凭借读音二she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2)量词,辆(3)数词,四13.诚,cheng (1)名词,诚心诚意(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14.除,chU(1)名词,台阶(2)动词①去掉,除去。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字型助记10份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字型助记10份

—— 别林斯基
—— 苏霍姆林斯基
典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翻译: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翻译: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典例:“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 爱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 翻译: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 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 列宁
—— 朱自清
?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 华罗庚
?
10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曾
把食物放在锅中 的竹圈垫上蒸熟
重叠放置
通“增”,增加 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蒸熟
曾经,已经 竟然,居然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
典例:“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 (《治平篇》) 翻译:高祖 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典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翻译: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 给别人。
典例: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 翻译: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卿。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国
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
国事 国家 诸侯国 地区,地域
国都,京城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翻译: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典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翻译: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典例: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
好的归还给赵国。
典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
中箭受伤,卧床休养
患病
毛病,缺点
厌恶,痛恨
小病
痛苦,疾苦
痛心
急速,快捷
强,猛烈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翻译:我没有病。
典例: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翻译: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
典例: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翻译: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担忧,忧虑
忧患,祸害
危害
讳忌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 典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翻译: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以后的祸患。 典例: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翻译: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典例: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翻译: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
典例: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翻译: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 他。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行为没有过错了。
翻译: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
翻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 赂秦国上。
典例:逝将去女,适彼乐国。(《硕鼠》) 翻译:我发誓要离开你,去到那欢乐的地方。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过
在时光流逝中走向死亡,
身化枯骨,生命不再。
经过
来到
拜访
过错
犯有过错
责备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翻译: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典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翻译:您前去(送死)我却没有送您,因此知道您会怨恨我而回 来。 典例: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翻译: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 叹息遗憾的。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患
心为忧思所穿
他们? 典例: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 别人说坏话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 他们?
典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典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翻译: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可是曹操却都贸然去做了。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或
士兵换岗巡城
有的人
有时
或许
假如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了下来。
典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 周到。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翻译: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 看见。
典例: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 翻译:假如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晚上就到了江陵。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疾
典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翻译: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偏僻地方的和尚吗?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翻译: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喘不过气、说不出话。
典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翻译: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典例:相如顾召赵御史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典例: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翻译: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典例: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翻译: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恨
因心里怨愤 而瞪眼怒视
怨恨<动>
怨恨<名>
遗憾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柳毅传》)
翻译:但是我的怨恨铭心刻骨,又怎能觉得惭愧而回避不说呢?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归
女子打扫门窗
汇聚
女子出嫁
归依
归还
返回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翻译: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典例: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翻译: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典例: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翻译: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典例: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翻译: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顾虑利害。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翻译: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顾虑利害。
典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翻译: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文言实词字型助记(四)
课件制作:张帆
公众号:zhangfanyuwen
qq:94243213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顾
用心养护、照看家禽
只是
难道
照顾
关心
顾虑,考虑
看,视
看望,拜访
回头,回头看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翻译: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典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翻译:子布、元表众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