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八课“火烧云”教案
《火烧云》教案设计优秀5篇

《火烧云》教案设计优秀5篇火烧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词。
檀盈凶庙惚镇静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笑盈盈恍恍惚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想象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品读、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的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1、学生观察晚霞的变化,可以画下来。
搜集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2、建议:读一遍书,画出生字、生词;查工具书,用铅笔在书上写出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在自己喜欢的段落前做记号。
3、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交流,问题导入1、谈话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像一幅幅画,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让我们把视线转向空中,去欣赏作者笔下美丽的晚霞。
板书课题。
2、交流(1)读题目,请说出看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大家进行了预习,大家能把课文读正确吗?特别是你标画的生字词,一定要读正确。
检查学生读第1、3、4、5、6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正确“笑盈盈”等ABB结构的词。
在预习中,你们有什么问题,请举手?集体交流。
预设:火烧云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的?……生成:3、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的?二、熟读课文,交流感受1、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小提示;围绕课题,找关键句子。
2、交流预设::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火烧云下去了。
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关键词。
生成:三、品读课文,交流收获1、课文从三个方面写火烧云的。
你最喜欢哪些内容。
预设;火烧云的变化。
生成;2、仔细地读你喜欢的段落,边读边想象眼前可能出现的画面,3、交流预设:学生交流观察晚霞的变化情况。
播放课件(颜色)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火烧云》教案15篇

《火烧云》教案15篇《火烧云》教案15篇《火烧云》教案《火烧云》教案1一、教材《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来体现“美”,通过质朴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感色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觉感受,使他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地喜爱上这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通过小组讨论、情境创设等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二、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能够结合上下句,理解词句的意思,关键语句的意思。
要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及想象的方式,更好滴理解生活中火烧云这一现象。
三、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学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
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火烧云》教案五篇

《火烧云》教案五篇《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改变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改变的特点,以及火烧云涌现时地面景物的改变;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改变的特点,以及火烧云涌现时地面景物的改变;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改变的特点,以及火烧云涌现时地面景物的改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观测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请同学选读自己喜爱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同学回答。
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
(烧、着了火)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5、假如不用“烧”,而用“一贯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索。
2、同学回答,争论沟通。
(改变多、快)五、学习第1、3节1、学习第3节: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改变?(颜色)⑶同学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改变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改变多,哪些地方写出改变快?)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同学想象其他颜色。
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⑹按提纲背诵指导与练习。
2、学习第1节:过渡:火烧云涌现时,天上发生了改变,其实地上也发生了改变。
⑴同学自由读第1节。
⑵同学说说地上发生了哪些改变?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⑶地上的景物为什么发生了这些改变?⑷为什么火烧云会使他们发生这些改变?(用两种颜料混合会变成其他颜色来说明。
《火烧云》教案设计

《火烧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火烧云》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理解其中的主题和寓意;学习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分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生道义、情感交流等方面的思考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火烧云》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 理解并能够准确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教学内容《火烧云》是当代作家韩寒的小说作品,以一位失业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描写他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展现了社会背景下年轻人的奋斗和心理变化。
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而备受关注。
2. 教学过程此处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可采用开放式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围绕作品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展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手段和资源1.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个人思考、书面表达等。
2. 教学资源:电子课件、小组讨论资料、教材等。
五、教学评估1. 客观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反馈。
2. 主观评估:考察学生对《火烧云》的理解和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要求学生书面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教学延伸1.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继续阅读韩寒的其他作品,拓宽自己的阅读领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创作拓展:鼓励学生进行作文创作,以《火烧云》为素材,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火烧云》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火烧云》教案三篇

《火烧云》教案三篇《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狠、庙门、蹲着、镇静、需要、揉眼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好奇异,体会丰富的想象,激发同学喜爱自然、观测自然的爱好,以及喜爱生活的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精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外形的;学习观测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引入新课借助挂图,让同学观赏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改变和天空中云彩的改变,激发学习爱好。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反馈。
3、理清文章的条理思路。
4、找出课文中的精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指导同学正确书写生字。
四、学习写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后,与同学沟通。
2、师生互解疑难。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最末一个自然段〕指导同学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六、作业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述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2、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改变。
3、火烧云下去时有什么特点。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改变部分。
〔1〕、自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索:火烧云颜色改变有什么特点?〔2〕、积累运用,指导朗读。
〔3〕、读中感悟。
2、学习火烧云的外形改变部分。
〔1〕、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索:火烧云外形改变有什么特点?〔2〕、佳句观赏。
〔3〕、指导朗读。
〔4〕、积累运用。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同学出示自己画的、收集到的火烧云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漂亮的火烧云。
四、作业课后摘抄好词佳句。
《火烧云》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好奇异,激发同学喜爱自然,观测自然的爱好。
《火烧云》教案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形态变化特点;(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运用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丽和壮观;(3)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变化,展现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形态变化特点;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描绘火烧云的美丽和壮观,运用想象和联想;2. 通过描绘事物的变化,展现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火烧云图片;3. 生字词卡片;4. 小组讨论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火烧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火烧云的形态变化;(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火烧云的了解和感受;(3)教师简要介绍火烧云的特点,引出课文。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气和节奏;(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火烧云的形态变化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美丽和壮观;(3)学生讨论火烧云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启示。
5. 想象与联想(1)学生闭目想象火烧云的美丽景象;(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联想;(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火烧云的美丽。
6.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火烧云的形态变化特点;(2)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描绘一次自己见到的美丽景色;(3)学生家长签字确认,明日互评。
关于《火烧云》教案3篇

《火烧云》教案关于《火烧云》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笑盈盈、茄子、跪着、凶猛、庙门、蹲着、威武、镇静、恍惚、揉眼睛、偏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文章,想画面。
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2.了解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朗读动画录音、图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你们见过火烧云吗?你能说说她给你的印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按一定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日落时的火烧云,主要讲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及变化。
)2.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通读全文是正确划分段落的基础,然后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懂自然段间的关系。
分段之前教师指导学生讨论,“日落时的火烧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的哪部分讲到了这一点?”(课文的第3、4、5、6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的样子。
)第1自然段讲的是火烧云吗?(不是火烧云,是火烧云到来之前的霞光。
)最后一个自然段还在讲火烧云吗?(这个自然段讲火烧云不见了,看不清了。
)现在请同学们考虑本文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按什么顺序分段。
(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来写的,因此应该分为三段。
)教师板书“三段”,学生讨论段意。
四、请同学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理解火烧云的变化做准备。
小学三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火烧云奇异的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3、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霞、紫、寿、葡、萄、茄、跪、秒、恍、惚;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霞光、紫色、高寿、葡萄‘茄子、跪着、恍恍惚惚。
4、背诵课文。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1、字词教学;2、理解火烧云的变化,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能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人类破坏环境带来危害的资料;2、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新课。
二、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
三、自由读文,思考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2、给课文分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四、学生读文,讨论。
五、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1、按时间的顺序。
(板书)2、段意。
3、朗读。
六、作业1、书写生字新词。
2、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抄写下来。
3、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
是一篇自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设计理念】《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我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重点在于“注意积累材料”和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运用讲授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不同形式和层次地阅读和交流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
八课“火烧云”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
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日出或日落的时候,天空出现的绚丽多彩的红色云霞,就是
火烧云。
火烧云属于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是瞬息万变的。
要想写
好自然景象,首先得学会细致地观察大自然。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
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的。
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看看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烧”的读音是shāo,声母是sh,不是s;“镇”的读音是
zhèn,声母是zh,不是z;“盈’’的读音是yíng,是整体认读的音
节。
2.熟记字形。
(1)利用熟字和偏旁学生字。
烧、喂、茄、跪、骑、猛、庙、蹲、镇、揉
(2)重点分析生字。
盈:上边“乃”里面有个“又”,下边是皿字底,合在一起
是“盈”字。
须:左边三撇要竖着写,右边是“页”,合在一起是“须”
字。
3.理解词意。
笑盈盈:盈,充满。
满脸笑容的样子。
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带紫色
条纹。
百合色就是像百合那样的颜色。
茄子紫:像茄子那样的紫色。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四、巩固练习。
1.按左右结构说本课学的生字,写时应注意什么?(要写得
左窄右宽。
)
2.“庙”是什么结构的字?写时应注意什么?(半包围结构,
写时撇要包住“由”。
)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
2.读第一句话,说说它告诉了我们什么?(火烧云上来的时
间——晚饭过后。
)
3.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有什么变化呢?(小孩的脸红红的。
大
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
小白
猪变成小金猪。
老爷爷的胡子成了金色。
)
4.这变化是因为什么引起来的呢?什么叫霞光?(变化是由
于霞光的照射引起的。
傍晚,部分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
彩色的光
芒形成霞光。
)
二、理解第二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2—6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讲火烧云颜色和形
状的变化。
)
2.读读课文,说说是怎样描述颜色的变化的?(先讲从西到
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天空一片红艳。
接着讲颜色的变
化:“极多”,连着用了四个“一会儿”,不仅突出颜色多,而且
强调变化快。
)
3.课文具体写了哪些种颜色? (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
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
4.读读课文,说说是怎样描述形状的变化的?(把火烧云想
象成各种动物:马、狗、狮子……)
5.哪些词语突出形状变化的快?(一会儿、过了两:秒钟、
正在、忽然、跑着跑着、一转眼)
6.读第4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是怎样把火烧云想象成
“马”的变化?(四句话。
先写整匹马的出现:马头向南,马尾向
西。
再写马的姿态:跪着等人骑。
然后写马变大了:腿伸开,脖
子长了,尾巴不见了。
最后写马变模糊了。
)
三、巩固练习。
1.读课文,说说霞光照在地上的情景。
2.读课文,想象火烧云都出现了哪些种颜色?
3.读课文,想象火烧云的形状,突出一个什么字?
第三课时
一、理解第三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7自然段,这段告诉我们什么?(火烧云下去了。
) 2.这段有几句话?每句是什么意思?(有四句话。
第一句写
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感受: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
第二句写眼睛看的时间长了,眼睛发花,从而表现火烧云变化的
快。
第三句进一步写出火烧云变化的快: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
的孩子。
第四句写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还是强调火烧云
是在迅速变化中消失的。
)
3.说说“恍恍惚惚”的意思?为什么是这样的感觉呢?(指看得不真切。
因为自然景象的变化真是太快了,还没来得及想就
又变了,所以才有恍恍惚惚的感觉。
)
二、总结课文。
1.读课文,说说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写自然景观的文
章。
)
2.写景物的文章,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细致观察自
然现象的全过程;其次要善于抓住特点,如:颜色、形状、声音
……动态、静态等;最后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地方。
(如:霞光照到
地上的情景一切都变了,变中蕴含着“美”。
)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时,要读出“变”的语气。
2.背诵课文。
背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
要在理解课
文内
容、了解叙述顺序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3.读句子,想象描写的画面,用横线画出重点词语。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
着了火。
(2)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
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
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4.看课文插图,说说哪些语句是写图的内容的?
板书设计:
火烧云
上来霞光变成
颜色变化极多: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
变化葡萄灰茄子紫半灰半百合
形状像马像狗像狮子
下去一时又……又……其实什么什么
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烧( ) 跪( ) 秒( )
浇( ) 跑( ) 妙(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单叠词(ABB)
2.双叠词(ABAC)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一( ) 镇静一( ) 上来一( )
西边一( ) 天上一( ) 凶猛一( )
四、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多。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2. 必须低下头,揉揉眼睛,再看。
必须低下头,揉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五、读读精彩语句,说说写得怎样好。
1.晨光曦微,万道金光射穿玫瑰红色的彩霞,给大海撒下
一层碎金,微波漾动,像是金蛇起舞。
2.落霞宛如鲜艳夺目的彩缎,装饰着碧蓝的天空,和青山
绿水媲美。
3.满天的彩霞染红了天空,仿佛为缓缓上升的朝阳驱散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