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合集下载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作为全球经济体概念下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国在资本市场方面通过了并购、IPO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国外的投资者,这使得我国的企业需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加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FRS)成员。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的上市公司开始主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在会计国际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国会计国际化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由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制作和审计的难度,也给国际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

我国的会计人才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的会计人才数量庞大,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二、问题探讨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仍存在一些差距。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力度,通过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监管机构的能力问题。

虽然我国的会计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等。

这就需要我国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三、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应加快修订现行的会计准则,使之更加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也可以提高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应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高会计监管的水平。

只有加强会计监管,才能有效遏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

在这一趋势下,金融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行业之一,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金融业的基础和核心,会计行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际化的问题。

本文就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进行思考,旨在探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会计体系相对独立,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基础,配套的会计准则体系相对完善。

近年来,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靠拢,使我国会计信息更具可比性和透明度,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信息。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也使得我国的会计要求不断与国际接轨。

我国会计国际化仍面临一些挑战。

我国会计体系与国际通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存在差异,这给国内外投资者的跨境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的国情特殊,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对封闭,对外开放的步伐相对较慢,这使得我国的会计体系相对落后于国际标准。

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较少,专业人员相对不足,对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推进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

应加强与国际会计标准的对接,逐步消除与IFRS的差异,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和透明度。

应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专业人员,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国际化水平。

应鼓励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满足国内外投资者对会计服务的需求。

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与国际会计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为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推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应加强国内外会计专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国际化素质和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尽管我国会计国际化面临一些挑战,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会计业国际化发展

会计业国际化发展

会计业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会计业也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际化背景、国际化的必要性、国际化的路径和国际化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会计业国际化发展,并探讨其未来的趋势。

一、国际化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这些跨国实体的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都需要进行跨国会计报告和审计,因此国际会计标准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二、国际化的必要性1.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国际会计规范的统一,可以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提高投资者信心,促进跨国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2.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国际化的会计准则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使各国的会计报告更具可比性,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从而提升市场效率。

3. 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需要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以满足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要求。

三、国际化的路径1.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推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是负责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机构。

各国通过采用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来提高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国际审计准则的推行国际审计准则理事会(IAASB)负责制定国际审计准则,各国审计机构通过参考和采用IAASB制定的国际审计准则,以提高审计质量和监管能力。

3.国际会计师资格的互认和交流各国会计师协会通过签署互认协议,使不同国家的会计师能够便利地在其他国家从事审计和咨询业务,促进国际会计师之间的职业交流和合作。

四、国际化带来的影响1. 会计职业的国际化随着会计业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会计师需要具备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跨国会计和审计的操作和实践经验。

2. 会计信息系统的转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需要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提供更准确、可比、全面的财务信息报告,同时保证信息安全和合规性。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试论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摘要: 随着国际经贸和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进展, 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会计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第一从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经济进展的必定趋势入手展开论述, 然后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向, 最后对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进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近年来, 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倍受关注, 专门在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都与世界惯例接轨之际, 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的媒介, 自然也要尽快地与国际惯例接轨, 逐步融入到国际会计中去。

通过十几年的引进和吸取, 中国会计界对有关会计国际化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已有比较成熟的明白得和认识。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和谐已取得积极进展, 开始了一定层面的对话, 但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特点, 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和谐过程仍专门漫长。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定趋势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探讨会计国际化的涵义, 第一应考察和明确“国际化”的涵义。

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交往的进展,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有关事务上, 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和谐, 从而达到采纳国际规范和统一通行做法的行为。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 会计界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 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进展的需要,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 逐步采纳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 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和谐、规范和统一。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内涵确实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和谐, 要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 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 表达国际会计惯例, 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 即企业在经营治理过程中, 应采纳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 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这两方面中,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表达着一国会计进展的国际化程度。

我国会计准则差不多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 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18期 85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 洁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使之会计行为相互协调和统一,是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

会计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跨地区融资成本,扩大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选择范围,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而且可以减少跨国企业的会计工作成本及会计协调费用,为各国企业建立公平统一的会计环境,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国际化[1]史书真.股价时间序列的分析与预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2]徐枫. 股票价格预测的GARCH模型[J].统计与决策, 2006(18):107-109.[3]张健,陈勇,夏罡,何永保.人工神经网络之股票预测[J].计算机工程, 1997(2):52-55.[4]陈政,杨天奇.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股票市场预测[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 27(06):108-110.[5]钟用禄,李海山,刘发圣,谭鹏,张尚志,张成.基于PCA-SVR的燃煤锅炉NO_x排放预测[J]. 热力发电,2015(1):87-90.[6]Vladimir Vapnik. 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Second Edition)[M]. Springer Verlag, 2000.一、会计国际化概述(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所谓会计国际化即为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家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1.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发展客观要求会计国际化。

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浅谈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摘要】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文章从进程背景入手,介绍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后详细解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以及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挑战。

最后展望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指出了需要克服的问题和在国际舞台上的机遇。

通过深入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强调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加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以促进我国会计领域在国际舞台上的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进程背景、国际会计准则、现状、挑战、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引言会计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会计国际化进程备受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我国不断加入国际会计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力求与国际接轨。

我国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会计制度,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我国会计国际化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更新也给我国的企业和会计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尽管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进程背景会计国际化的进程背景可以追溯到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通,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增加,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会计行业也逐步走向国际化。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需要遵守国际会计准则,提高透明度和可比性。

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需要与国际合作伙伴遵守共同的会计规范,以确保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浅析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 4期 0 0第 ( 总第 12期 ) 0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a o h n c u ia c l g o r l f a g h n F n n eCo l e n C e
N 0. 201 4。 0
S m No 1 2 a .o
浅析我国会计 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向 , 同 不 是 等 同 , 同 是 一 个 渐 进 的 过 程 , 同 趋 趋 趋
也 是 一 个 双 向 互 动 的 过 程 。在 这 一 思 路 的 指 导
1 中 国 的 会 计 准 则 与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相 比 ,尚 .
有 差 距
客 观 地 说 , 着 改 革 开 放 几 十 年 来 经 济 制 度 的 随 不 断 完 善 , 国 的会 计 准 则 正 在 逐 步 走 向成 熟 。 我
世 界 各 国 双 边 和 多 边 贸 易 的 不 断 扩 大 , 括 以往 包
财 政 部 制定 了新 会计 准则 体 系 , 原 有 的会 计 准 使
则 与 国际 财务 报 告 准则 ( 国会 计 准则 ) 本 对 应 美 基 起 来 , 会 计 准则 体 系 的颁 布 , 我 国 会计 准则 在 新 使
20 0 0年 又 陆 续 颁 布 了 一 系 列 具 体 会 计 准 则 , 步 初
二 、 来 我 国会 计 国 际化 的发 展 趋 势 未
( ) 计 国 际 化 的 必 然 趋 势 一 会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的形 势 下 , 计 国际化 是 必 然 会 的 。全 球 性 的资 源 配 置 、 资 、 资 、 易 已经 形 筹 投 贸 成 了 一 个 经 济 网 , 个 国 家 的 关 系 在 这 张 经 济 网 各 中变 得 更 加 紧 密 和 脆 弱 。 是 强 大 的企 业 越 要 在 越 世界 范 围 内实现 最 优 化 资源 配 置 以取得 最 大 经济 效益 , 便 要 求 一个 真实 、 允 的 会计 语 言 来 协调 这 公 经 济 市场 的 发展 。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

我国会计国际化思考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会计行业也日益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思考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随着全球性企业的兴起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国的会计业也需要适应国际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困难与挑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在国际化的浪潮推动下,我国的会计行业也在不断向国际化迈进。

我国已经逐步接受并实施了国际会计准则。

2006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

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以提高透明度和国际认可度。

我国的一些会计人员也纷纷获得了国际会计证书,提高了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

尽管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在不断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下,我国企业所使用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给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和融资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我国的会计人才也相对不足,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需要提高国际化的综合服务能力。

为了推进我国的会计国际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我国需要加快推进会计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适应。

我国的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不断前进。

我国需要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国际化的人才储备。

在高校和企业中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教育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国际化能力。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加强对国际化的服务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以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

在跨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还应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咨询和服务,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应用。

与此我国企业也需要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和适应,在国际竞争中提高透明度和可比性,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9-17 11:33:00 ]作者:王惠艳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字:会计国际化进程建设论文摘要:会计被比作“国际通用商业语言”。

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规X和统一。

实行全球统一的会计标准,不仅可以降低跨国融资成本,扩大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选择X围,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而且可以减少跨国公司的会计成本,降低目前各国昂贵的会计协调费用,为全球所有企业建立公平、统一的会计环境,促使资源在全球X围内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服务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

会计的国际化,是指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其实质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辩证关系:先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准则,即会计国家化,然后达到国际惯例,即会计国际化。

一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不能不加区分地照搬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制定规X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就是实现会计国家化。

一、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互为作用,从而为会计国际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跨国公司的发展与会计的国际协调。

20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当代跨国公司的最基本特征是在国外拥有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

会计国际协调的初衷就是规X跨国公司的会计与财务报告,这是东道国乃至居住国政府对跨国公司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也是跨国公司内部提高经济和财务决策、管理成本与效率、业绩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水平的需要。

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会计的国际协调。

2、资本市场国际化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相关努力。

近年来,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等国际性筹资活动日益增多,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使得证券监管面临更多的问题,特别是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

3、国际会计准则的认可程度。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有力的支持,从而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

会计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增强本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公司降低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成本和提高筹资效率的重要考虑,也成为各国之间加强会计的理解、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

目前,世界各主要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首先表现在会计准则的数量上。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制定了41项具体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已经比较完备。

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已制定了一百多项。

而我国目前只有十几项具体会计准则。

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

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

但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的面比较窄,以致会计准则的实施受到了限制。

客观地讲,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1992年以来,已陆续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十多项具体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

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按照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我国还将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台企业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等新的准则,这些都将逐步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三、对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建设1、会计教育国际化要加快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十分重要,而这必须仰仗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一,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导向。

要求会计教材、教育组织形式等应当面向国际化。

在过去的20年中,一些高校已经在这方面有了很好的尝试,已经开始采用英文教材进行教学等,这一工作应当继续加强。

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当把国际会计准则当成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蓝本。

当然会计教学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重述会计准则条文,而应当主要分析国际会计准则背后所包含的原理和理念,这些原理和理念应当成为今天会计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而不应当局限于特定条文的含义。

第二,会计教育的导向。

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即如何坚持以前一直认定的原则,避免一些国家如美国越来越体现出的规则导向。

第三,会计教育中的案例导向。

当前我国会计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职业判断问题。

为此,我们在提倡会计教育的原则导向的同时,应当加强案例教育,以提高会计人员发现问题、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加强簿记教育。

突出簿记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的特点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人员的簿记知识和技能就十分过硬了。

第五,处理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

对于会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要避免陷入一种误区。

在会计继续教育方面,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对新会计准则的宣讲,应当同时补充以现代会计理念和知识的教育,补上市场经济会计这一课。

2、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当前要加快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重视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要;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订、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

3、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X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依赖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

4、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行水平,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

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准靠拢。

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中国的国情比西方国家更为独特,这决定了中国的会计不能一味地强调国际化而忽视本国的特色。

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本国的特色,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国际化。

而过分强调国际化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本国的特色,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浅论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国际化建设2010-06-18 来源: 作者: 参与讨论:会计论坛摘要: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是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我国必须要参与到会计国际化协调的过程中来,而且要建设一条符合中国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国际化道路。

关键词:国际协调,会计国际化,会计环境,会计标准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将来世界各国都要参与到这个协调过程中来,它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所面临并应予关注的问题。

会计国际协调的动力是经济利益,会计国际化实质上就是各国的利益协调,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要参与到这个协调中来,中国更要参与到这个协调中来,并且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会计国际化道路。

1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流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到国际经济潮流中,任何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较高水准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随着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我国的经济大门将向世界敞开。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我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在更大程度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这样超越国界的经济,必然要求作为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要有统一的“文字”和“规格”,以消除语言障碍,为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便利。

随着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作用,深刻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的全过程。

可以说,正是因为信息技术革命才为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各国际或者区域组织在国际协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也成为推动会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力量。

2从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会计国际化态度中国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会计协调。

促进会计的国际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发展需要资金,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了引进外资的工作。

引进外资需要相应的投资环境能合理保护外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而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是建立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外国投资者很难看懂当时的会计报表(三段平衡式的资金平衡表),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为此,中国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尽管我国目前尚没有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是中国实际上也是国际财务准则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为此,中国一直以十分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并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包括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推动全球会计准则协调与趋同方面所做的努力。

尤其是在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对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我们应该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除非相关的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明显不切合我国实际。

当前,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国际国外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必须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协调的重点问题,紧跟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与我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推进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3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会计国际化道路对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我们不应被动消极地接受其他国家协调的结果,而应积极地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

一方面,我们既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协调的发展和动向,充分借鉴吸收有益的技术和经验又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简单照抄国际会计准则;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会计协调的进程中,施加我们的影响,使国际会计准则也能解决我们国家所面I临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

从市场本身的发展看,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X,市场竞争不充分,公允价值难于形成。

特别是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比较多,且关联交易较为普遍,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也为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有了可乘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