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除颤仪操作规范

心脏除颤仪操作规范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1、开机:短促按下开启/关闭键,立即就可开启除颤监护仪,仪器立即进行内部自检,心脏除颤仪所有的指示灯亮起,并持续约2秒。

2、同步与非同步选择:除颤仪开启后系统处于异步驱动状态,如需同步除颤,必须按下SYNC同步键,指示灯亮起,在心电监护器上显示“SYNC”字样。

3、能量的选择: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后,相应的指示灯亮起。

4、充入能量(充电):按下手柄中的任何一白色释放键,能量即可充入。同时通过一个持续的鸣叫,OK信号灯亮起,显示充电完成。

5、电极的安放:将涂有导电糊的APEX电极放置在左胸的心尖位置,另一电极放在右胸锁骨下方。把手电极应以约10千克的压力按在胸部。

6、能量的释放(放电):同时迅速按下两手柄上的白色释放键,进行放电。(异步驱动时,同时按下按键立即进行放电,同步驱动时必须同时按下一直到直流电除颤时刻的到来。)

7、如需重复除颤,重复4—6的步骤。

2020年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课件)

2020年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 程(课件)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 【评估】 1、患者心电监护波形、操作环境。 2、患者病情、意识、合作程度。 3、电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及是否装有起搏器。 【准备】 1、护士按要求着装。 2、物品心电除颤、心电监护仪、导电膏、盐水纱布数 块、急救车、卫生纸、快速手消液、污物桶、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静、安全。 4、体位去枕平卧位,暴露胸部。 【方法】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心律失常(为室颤)--呼叫医生—准备除颤仪及急救车推至床旁—将除颤器插上电源—打开除颤器-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解开患者衣扣,暴露胸部-取

下电极片—检查导电膏有效期—将除颤器两侧的电极板分别涂以专用导电膏,或在患者除颤部位垫上5-6层盐水纱布—选择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选择除颤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将电极板置于标准位置【常规位置:STERNUM(左手)一块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APEX一块在左侧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处(心尖部)】—-按充电电钮,迅速充电至所需能量—让床旁其他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电击时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放电前大声呼叫“1、2、3放电”,电极板紧贴皮肤病加压)—-固定电极板—观察示波器上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判断电复律成功(如不成功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在进行除颤)--撤离电极板,关闭除颤器—用卫生纸擦拭患者胸前区导电膏-为患者行心电监护—扣上患者衣扣,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卫生纸擦拭电极板上的导电膏—消毒双手—观察患者心律、血压、呼吸、脉搏、意识—记录—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分离除颤器电源—推除颤器及急救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除颤器擦拭干净后充电备用—洗手。......感谢聆听 【评价】 1、选择除颤方式正确。 2、患者体位摆放正确。 3、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电除颤操作标准

一、心脏电除颤技术 (一)目的 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 2、了解心电图示波是否为室颤、室速。 (三)操作要点 1、呼叫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取仰卧位。 3、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开机监护导联为PADDLES导联,即心电导联Ⅱ),手柄电极涂导电膏或将生理盐水纱布放于除颤部位:负极(STERNUM)手柄电极放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正极(APEX)手柄电极应放于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两电极板之间相距10cm以上。 4、选择除颤能量,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相波除颤用200~360焦耳,直线双相波用120~200焦耳,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焦耳。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5、术者双臂伸直,使电极板紧贴胸壁,垂直下压,充电,确认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同时术者身体离开患者床单位。 6、双手同时按压放电按钮除颤。 7、观察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和并发症。 (四)注意事项 1、迅速对目击下心脏骤停的患者实施电除颤,对非目击下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实施5个周期CPR后行电除颤。 2、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 3、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4、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5、除颤时两个电极板之间与电极板手柄要保持干燥。 6、电极板必须紧贴患者皮肤不留空隙,以防皮肤灼伤。 7、动作迅速,准确。 8、使用后的电极板先用干纱布擦净,再用酒精纱布擦拭消毒。 9、除颤仪用后及时充电,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10、洋地黄过量所致室颤,应从低能量开始。 11、患者如为细颤,除颤前可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 (五)并发症 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循环栓塞。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完整版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及注 意事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除颤仪的临床应用 1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仪,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儿童,使用前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除颤器作为抢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 2电极 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l0cm。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糊或盐水相连而造成短路。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当心脏手术或开胸心脏按摩而需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

所需专有小型电极板,一块置于右心室面;另一种置于心尖部,心脏表面洒上生理盐水,电极板紧贴心室壁。 3电能的选择 电复律所用电能用J表示。按需要量充电,心室颤动为360J,非同步复律。室性心动过速为150J~200J,心房颤动为150J~200J,心房扑动为80J~100J,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均为同步复律。 4适应征 (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 (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 5禁忌症 (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 (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关闭同步键 2.连接心电监护导联,确认室颤或室速(无脉搏)

第三人民医院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第三人民医院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 【评估】 1、患者心电监护波型、操作环境。 2、患者病情、神志、合作程度。 3、电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及是否装有起搏器。 【准备】 1、护士:按要求着装。 2、物品:心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导电膏、盐水纱布数块、急救车、卫生纸、手消液、污物桶、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静、安全。 4、体位:去枕平卧位,暴露胸部。 【方法】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心律失常(为室颤)→呼叫医生→准备除颤器及急救车推至床旁→将除颤器插上电源→打开除颤器→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解开患者衣扣,暴露胸部→取下电极片→检查导电膏有效期→将除颤器上两侧电极板分

别涂以专用导电膏或在患者除颤部位垫上5-6层盐水纱布→选择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选择除颤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将电极板置于标准位置(常规位置:STERNUM (左手)一块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APEX一块在左侧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处(心尖部))→按充电电钮,迅速充电至所需能量→让床旁其他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电击时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放电前大声呼叫“1、2、3放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并加压)→固定电极板→观察示波器上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判断电复律成功(如不成功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进行除颤)→撤去电极板,关闭除颤器→用卫生纸擦拭患者胸前区导电膏→为患者行心电监护→扣上患者衣扣→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卫生纸擦拭电极板上的导电膏→手消→观察患者心律、血压、呼吸、脉搏、神志→记录→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分离除颤器电源→推除颤器及急救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除颤器擦拭干净后充电备用→洗手。 【评价】 1、选择除颤方式正确。 2、患者体位摆放正确。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导电糊→充电→“Sternum”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Apex”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 1.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按导联选择键“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板导联可以直接获取病人心电信号。选择I、Ⅱ、Ⅲ导联时,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连接好导联线。 3.按“HR ALARM”设置参数报警范围(120/60、l50/40、l60/90)。 4.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ENERGY SELECT”选择好除颤能量,按“05指南”成人单向360 J,双向150~200 J除颤板涂导电胶,按“CHARGE”充电键进行充电,将标有“Sternum”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下,将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乳头下方。确保两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5.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室颤、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波触发放电。 7.“GO SUMMARY”键为抢救实时记录,“RECOR0”键为全程记录。

8.使用后用清水抹干净除颤机、各导线卷好放人抽屉中。 三、注意事项 1.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及起搏器植人病人除颤后应立即检查ICD 和起搏器的功能。 2.每天自检一次,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3.除颤仪自检方法 (1)将开关置于“Paddle”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100 J或仪器说明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在电击板处于原位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击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Sync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6)再次按Sync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7)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如果各项功能良好,其纸上会显示“TEST100J PASSED”(100J测试通过)。如果显示“TEST 100J FAILED”(100 J测试失败),除颤仪不能正常使用,应立即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进行维修。

急救过程中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先判断是否属于需要使用除颤器的情况除颤本身也有危险适应征(1)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禁忌症(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重点!!)(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一般除颤仪自动检测心电患者平卧于硬板床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绝对不能用酒精)放于患者胸壁上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5 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离开患者身体方法一: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方法二: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 电除颤操作流程 (一)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二)操作前准备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四)操作后 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评估】 1、患者心电监护波形、操作环境。 2、患者病情、意识、合作程度。 3、电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及是否装有起搏器。 【准备】 1、护士按要求着装。 2、物品心电除颤、心电监护仪、导电膏、盐水纱布数块、急救 车、卫生纸、快速手消液、污物桶、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静、安全。 4、体位去枕平卧位,暴露胸部。 【方法】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心律失常(为室颤)--呼叫医生—准备除颤仪及急救车推至床旁—将除颤器插上电源—打开除颤器—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解开患者衣扣,暴露胸部—取下电极片—检查导电膏有效期—将除颤器两侧的电极板分别涂以专用导电膏,或在患者除颤部位垫上5-6层盐水纱布—选择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选择除颤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将电极板置于标准位置【常规位置:STERNUM(左手)一块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APEX一块在

左侧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处(心尖部)】--按充电电钮,迅速充电至所需能量—让床旁其他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电击时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放电前大声呼叫“1、2、3放电”,电极板紧贴皮肤病加压)--固定电极板—观察示波器上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判断电复律成功(如不成功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在进行除颤)--撤离电极板,关闭除颤器—用卫生纸擦拭患者胸前区导电膏—为患者行心电监护—扣上患者衣扣,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卫生纸擦拭电极板上的导电膏—消毒双手—观察患者心律、血压、呼吸、脉搏、意识—记录—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分离除颤器电源—推除颤器及急救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除颤器擦拭干净后充电备用—洗手。 【评价】 1、选择除颤方式正确。 2、患者体位摆放正确。 3、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4、电极板位置放置正确。 5、除颤后患者皮肤无损伤。 6、除颤后能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7、整理用物,能做到除颤器充电备用。 【注意事项】 1、确认患者的心律为室颤。 2、涂擦导电膏切忌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

简易除颤仪的使用(优.选)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 - 定义与介绍 我们知道心源性猝死最常见原因是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中文简称"室颤",是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失去有效的排血功能),无论做心脏按压还是其他措施都只能延长室颤的持续时间,暂时为重要脏器供血供氧,而无法终止室颤恢复有效灌注的心律.所以,在现场快速终止室颤,才是挽救生命最根本的方法,这就是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从某种意义上讲,AED又不仅是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 AED有别于传统除颤器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 AED非常直观,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认为,学用AED比学心肺复苏(CPR)更为简单。 自动体外除颤器 - AED使用步骤(通用) 1、开启AED 打开AED的盖子,依据视觉和声音的提示操作(有些型号需要先按下电源)。 2、给患者贴电极 在患者胸部适当的位置上,紧密地贴上电极。通常而言,两块电极板分别贴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头外侧,具体位置可以参考AED机壳上的图样和电极板上的图片说明。也有使用一体化电极板的AED,如将在本次北京奥运会会场配置的ZOLL AED Plus。 4、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

5、开始分析心律,在必要时除颤 按下“分析”键(有些型号在插入电极板后会发出语音提示,并自动开始分析心率,在此过程中请不要接触患者,即使是轻微的触动都有可能影响AED的分析),AED将会开始分析心率。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指征时,不要与患者接触,同时告诉附近的其他任何人远离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电”键除颤。 6、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进行5个周期CPR。 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应进行5个周期CPR,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颤,CPR,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 自动体外除颤器 - 常用语音提示 attach pads 连接电极板 do not touch the patient,analyzing ECG/rhythm 请不要接触病人,正在分析心电图(心律) shock advised/no shock advised 建议除颤/未建议除颤 stand clear 远离病人 charging

除颤仪操作规程

M4735A HeartStartXL除颤仪/监护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抹导电膏(生理盐水纱布)→充电→“胸骨”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心尖”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 1.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按导联选择键“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导联可以直接获取病人心电 信号。选择Ⅰ,Ⅱ,Ⅲ导联时,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连接好导联线. 3.按”HR ALARM”设置参数报警范围(100/30、140/60、160/90、120/200). 4.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能量选择”选择好除颤能量(SMART双向波 形150J),除颤板涂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纱布,按“CHARGE(2)”充电或位于“心尖”位置的浆形电极板的黄色“CHARGE”充电按钮进行充电,将标有“胸骨” 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下,将有“心尖”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胸乳头下方.确保两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5.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室颤.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波触发放电. 非同步除颤步骤: 1、按”SyncOn/Off”(同步通/断)下方键,让同步模式”SyncMode”能够动作。显示屏伤 出现”SYNC”同步字样。 2、利用心率调节大小,使得标志点只在每一个R波时出现。 3、选能量水平。 4、按“CHARGE”(充电),或按下位于“心尖”位置的浆形电极板的黄色“CHARGE” (充电)按钮。等待着目前充电能量达到能量水平,且听到连续的“充电完毕” 声响。 5、确认无人与病人接触,也没有与病人连接的任何东西接触。清楚响亮的喊叫“让 开”! 6、按下不放SHOCK(电击)。如果使用的是外部浆形电极,一起按下不放两个外 部浆形电极上的橙色按钮。当发现一个R波时,系统就发送电击。 1.三、除颤仪自检 自检方法一: (1)将开关置于“Paddle”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50J. (2)在电击板处于原位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极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SYNC”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6)再次按“SYNC”钮,关闭同步电复律功能. (7)同时按两个电击钮,心电图纸打印出结果,如果各项功能良好,其纸上会显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 意事项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方法/步骤 1.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2.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3.能量选择。 4.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于患者胸壁上。 5.按下充电按钮,此时会听到连续的充电声而不是蜂鸣声。 6.将电极板放于患者的胸壁上,优化与病人的接触。 7.清楚响亮的喊一声“离床”。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床缘,然后,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8.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电除颤。 9.解除除颤时,按解除按钮。如秒未执行除颤电击,除颤器将自动解除。 10.操作完毕,关闭电源,复原按钮,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准确摆好。 二、电除颤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早搏、室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低血压、肺水肿、栓塞。心肌损伤。皮肤灼伤等。除颤器的维护与保养,保证仪器整洁、干燥、完整,用物齐全。仪器上不得放置其他物品,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使用后清洁导

联线、电极板,注意保护屏幕严禁用粗糙的布擦拭屏幕。每次用后及时充电超过一周未用重新充电。每日应开机测试仪器的性能,保持备用状态。 三、注意事项 1.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2.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3.掌握好手柄压力。 4.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5.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6.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7.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8.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9.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过程中除颤时,应在病人呼气终时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动电阻抗。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一)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二)操作前准备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4.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5.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 (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电除颤。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四)操作后 1.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除颤的临床应用在急症医学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心电图表现形式: 室扑或室颤:心脏不能有效射血。 心脏电机械分离:虽然有心脏电活动,但不能产生有效的心脏机械收缩,无心音及血压。 心跳停止:既无心脏电活动,也无心脏收缩,心电图呈直线。 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除颤的注意事项 1、快速证实心跳骤停: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瞳孔散大、心电图直线。 2、除颤果断、迅速、争分夺秒。 3、心肺复苏中除颤,因每次除颤而中止心外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要在呼气末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电阻抗。 4、体重和心脏大小:决定电能大小的选择,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5、电极板和局部阻抗:电极板小、和胸壁接触不严密、电极板位置过近、电极板之间形成短路,电流不能通过心脏。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适用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治疗。 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 首次充电能量200 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200、200 - 300 、360 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除颤仪的操作程序 一、操作程序 1、将旋转钮转至 MONITOR (监护)。 2、选择导联,按 LEAD (导联) .。 3、贴好电极贴。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心底( STERNUM ):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 2— 4 肋间心尖( APEX ):患者左乳头外侧第 4—5 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 10cm。 6、选择焦耳数: 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 200 焦耳—360 焦耳,双向波 150-200 焦耳。 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 150 焦耳以内。必要时 200 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 Charge )开关。同步除颤按下( Sync )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桔黄色按钮。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 OFF 键。 二、操作后处理 1、用后及时用 75 %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新版.pdf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 颤。 适应症 电复律的一般原则是,凡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诱发和加重心绞痛而对抗心 律失常药物无效者均宜考虑电复律。若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 除颤,称为紧急电复律。而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则应在作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 律,称为选择性电复律。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扑和室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基本相同。室颤时,由于丧失了心脏的有效收缩,临床表现为心脏停搏,应按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抢救。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就是除颤,首选方法就是电击除颤,而且刻不容缓。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 早期除颤是增加抢救存活的关键 除颤是治疗心脏性猝死的唯一有效的疗法。但现实中却有95%的心脏性猝死病人最终死亡,由于除颤时间延迟10分钟或更长。 在心脏性猝死发生后前几分钟除颤通常可成功转复,即电击越早疗效越好。每延迟除颤时间1分钟,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 可达9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到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心脏停搏后前4~6分钟心脏未能复跳,病人将会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 自本世纪七十年代建立CCU(包括ICU)以来,通过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致命性室性心律 失常,特别是及早地发现部分心室纤颤的预警心律,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对抢救成功具有极重要意义。几乎所有医院赋予急诊及ICU护士除颤权,一些医院甚至赋予急诊和ICU 护士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权。护士实施紧急电除颤,为抢救生命争取了时间,为医生进行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在紧急情况下,值班护士单独完成电除颤是必要的。 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使用前应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 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除颤器作为急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 施紧急电击除颤。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即放电时电脉冲是否落在R 波下降支,同时选择R波较高的导程来触发同步放电。 电复律术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 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电极 除颤器均应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于儿童。体外 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 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 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10cm。 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5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安放电极处的 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维护与保养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维护 与保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除颤仪操作流程 一、准备 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2、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图显示、病人心前区监测电极 的连接情况,解释 3、患者准备:平卧,松开衣服纽扣,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暴 露胸部、擦干除颤局部皮肤 4、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电插板、急救用物 二、除颤 1、电极板涂上导电糊 2、按ON键,打开电源开关,选择正确的除颤方式 3、按ENERGYSELECT(能量选择)选择能量: 非同步除颤成人单相:200J-300J-360J 双相:120J-150J-200J 小儿 2-5J/kg 同步电复律时:按医嘱进行,最小从50J开始 4、充电:按APEX电极板侧面手柄上的黄色按钮充电键(charge 键),充电时红色指示灯亮,充满电时仪器会发出声音 5、放电:将电极板紧贴病人胸部,按Shock键,放电时,术者及其 他人员切勿碰到病床、病人或者任何连接到病人身上的设备(避开导电体) 三、观察

1、病人呼吸、心律、血压 2、电极板接触皮肤情况 3、视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四、整理 1、关机 2、整理床单位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4、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5、洗手、记录 备注: 1、操作时保持手干燥,可戴橡胶手套绝缘。忌空极板对空放电或单 相放电。 2、患者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电极板必须涂满导电糊(或垫盐水纱 布)、电极板必须紧贴病人皮肤,以免烫伤皮肤。 3、仪器默认状态,为非同步除颤;按SYNC(同步)选择同步除颤。 4、非同步除颤的指征:室颤、室扑。同步除颤指征:房颤、房扑、 室速、室上速。 5、STERNUM电极板放置于右侧:心底部,即右侧锁骨中线2-3肋间; APEX电极板放置于左侧:心尖部,即左侧腋中线第5肋间。 6、整理用物时应擦拭电极板并检查记录纸、导电糊、电极片是否清 洁处理完毕,仪器放回原处并充电,处于备用状态。 除颤仪的维护与保养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心脏电复律的目的:强迫心脏在瞬间几乎全部处于除极状态,造成瞬间停搏,使心肌各部分的活动相位一致,这样就可能让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起搏心脏,控制心搏转复为窦性心律。 除颤用物准备:除颤器、导电膏、盐水纱布,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除颤前准备:患者体位,置患者复苏体位,暴露胸壁,左臂外展,检查皮肤有无异常,保持除颤部位干燥,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 ) ○1.开机,为非同步状态。选择能量,双相除颤仪150J,儿童2-4J/KG; ○2.充电,按Charge钮,“嘀”的声音,充电完毕。 ○3.选择部位,APEX电极板中心放在腋中线第五肋间Sternum电极放在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双手10kg压力压紧电极板,请周围人员离开病床,(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 同时按压电钮放电。立即给CPR2min观察除颤效果,决定是否再次除颤. ○4.清洁皮肤,75%酒精擦拭电极板,仪器清洁消毒充电备用。 注意事项 ?为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超声藕合剂与导电膏性状相近,但性质不同,所以不能用超声藕合剂代替导电膏,以免造成接触不良; ?如果使用盐水,应在除颤位置垫上纱布,并注意防止盐水过多在体表短路; ?除颤操作时严禁使用酒精,以免造成患者灼伤或发生火灾; ?掌握好手柄压力; ?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电除颤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除颤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脏电复律的定义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击除颤。 心脏电复律的目的 强迫心脏在瞬间几乎全部处于除极状态,造成瞬间停搏,使心肌各部分的活动相位一致,这样就可能让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起搏心脏,控制心搏转复为窦性心律。 早期电除颤理由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未行转复室颤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脏停搏;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 基本CPR技术并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 除颤电极板位置 前尖位: 胸骨右缘锁骨下方,乳头的左侧电极板的中心在腋中线上。

前后位:右前壁锁骨下,背部左肩胛下。 尖后位:心尖部,背后右肩胛角 除颤波形和能量水平 单相波形电除颤:360J 双相波形电除颤:150-200J 除颤效果的评价 电击后5秒钟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无电活动均可视为电除颤成功 恢复有效心律 除颤用物准备 除颤器、导电膏/盐水纱布 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 除颤器的使用 电除颤的方法 1.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⒉患者平卧于硬板床。 ⒊能量选择。 ⒋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将盐水纱布放于患者胸壁上。 ⒌按下充电按钮,此时会听到连续的充电声而不是蜂鸣声。

⒍将电极板放于患者的胸壁上,优化与病人的接触。 ⒎清楚响亮的喊一声“离床”。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的身体离开床缘,然后 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⒏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 电除颤。 ⒐解除除颤时,按解除按钮。如30秒未执行除颤电击,除颤器将自动解除。 ⒑操作完毕,关闭电源,复原按钮,清理电极板,按规定位置准确摆好。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保证操作中的安全,患者去除假牙; 导电物质不得连接,涂抹均匀,避免局部皮肤灼伤; 掌握好手柄压力; 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为了能够准确计时,记录应以一个钟表为准;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 一、实施目标 (一)尽早正确使用除颤仪; (二)患者无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二、实施条件 (一)心搏骤停、室颤、室扑 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 (二)室性心动过速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同步电复律 (四)房扑 (五)某些房颤 三、定义 (一)电除颤: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并终止室颤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胸外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三)双向波:完全正弦波,其优点是在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再给一个反方向的引导性电波,从而有效激发心脏的正常工作。 (四)同步电复律:脉冲电流应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如落在T波顶峰前20-30ms以内的易损期上,易诱发心室颤动。 (五)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任何时间放电,消除心室颤动。 四、警示 (一)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患者暂不宜行电除颤。 (二)室上性+完全房室传导阻带(即己知伴有窦房结功能不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不使用电除颤。 五、实施步骤及流程图 (一)实施步骤 1、呼救: (1)巡视病房,患者心电示波为室颤,询问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 (2)患者去枕平卧,位于硬板床,记时,立即CPR。 (3)推除颤仪(导电膏、纱布、弯盘)于床旁,备抢救车。 2、连接除颤仪: 开机。 3、除颤前准备:

(1)充分暴露患者胸部,除颤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敷料、无起搏器植入; (2)清洁皮肤(用盐水纱布,禁用酒精、止汗剂及含苯的酊剂); (3)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 (4)左手外展; (5)放置湿盐水纱布,纱布不滴水为宜。 4、选择能量:双向波200J。 5、充电:按充电键或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6、放电: (1)正确放置电极板:胸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心尖: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隙; (2)再次确认为室颤; (3)请其他人员离开床旁,双手以十公斤的重量垂直下压放电。 7、确认恢复窦律:如未恢复,继续CPR,必要时3~5分钟遵医嘱再次电除颤。记录出现室颤的时间、进行除颤的时间、恢复窦律的时间,关闭除颤仪。 8、整理、宣教: (1)整理病人处于舒适体位。 (2)清醒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告知除颤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肌肉痛,属正常现象,三到五天会自行消退。 (3)垃圾分类处理; (4)整理仪器:主机面板可用不滴水湿软布擦拭,除颤板可用生理盐水或温肥皂水擦拭。(充电完全的新电池大约可提供90次360焦耳的放电,70分钟起搏,或大约120分钟连续监护的电力,如低电量讯息经常出现,就表示可能需要更换电池了。每次使用完除颤仪后,请将除颤仪连接到交流电源,才能为电池重新充足电量,电量完全用尽的新电池若要重新充电至满电量,通常需要两个小时,电力未耗尽的电池,所需充电时间等于之前使用除颤仪的时间,不论电池保养再怎么良好,出于维护预防方面的考量,内部可充电的镍氢电池仍应每年更换一次) (5)洗手。 9、记录 (1)室颤、除颤时间及除颤的能量,恢复窦律的时间。 (2)除颤部位有无皮肤损伤。 (二)实施流程图

除颤仪操作流程完整版

除颤仪操作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除颤仪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除颤仪及附件、导电糊、心电监护仪,插线板。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操作步骤 (1)在准备电击除颤同时,做好心电监护以确诊室颤。 (2)打开除颤仪,接上电源线和地线,并将电源开关转至“交流”位置。 (3)定位:电极位置应能产生最大的经心脏电流。标准位置是①右侧:胸骨右缘锁骨下方(胸骨右,锁骨下一横指处),②左侧:腋中线,平乳头,(第4、5肋间)。 (4)取导电糊涂于电极板放置处。 (5)按下胸外除颤按钮和非同步按钮,准备除颤。 (6)按下充电按钮,注视电功率数的增值,当增加至所需数值时,即松开按钮,停止充电。 (7)电功率的选择:成人首次单相波除颤能量为200J。 (8)取下电极板,同时嘱床旁人离开,准备除颤。 (9)操作者两臂伸直,使自己身体离开床缘,电极板紧贴患者皮肤,施加大约10㎏的压力放电,进行除颤。 (10)除颤完毕后取下电极板,举在手上1-2s,再放下。如除颤一次未成功,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颤能量可仍选择200J或者提高到360J。(11)评估除颤效果。 (13)放下电极板,立即行CPR5个循环或两分钟。

注意事项:①除颤前应详细检查器械和设备,做好一切抢救准备。②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并应与病人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③电击时,任何人不能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④对于细颤型室颤者,应先进行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处理后,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除颤。⑤电击部位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后可自行缓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