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最好版本精编版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参考模板

一、各种流程图(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网络示意图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控制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 染管理小组(二)、医务人员锐器伤补救措施及报告程序(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处理流程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在院长和业务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研究医院感染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
3、对控感科及科室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4、参与院内组织的业务查房。
5、参加医院决策性研究和重大事件的协商讨论。
6、发生医院感染后及时组织应急处理。
(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和制度,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决议。
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
3、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4、将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且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也进行定期考核,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5、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6、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7、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参考资料2:医院感染管理概述2.1 医院感染的定义2.2 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分类2.3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3: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3.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3.2 医院感染管理团队3.3 各部门的职责分工4: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与监测4.1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4.2 医院感染监测的指标和方法4.3 数据统计与分析5:医院感染防控措施5.1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5.2 医院感染防控策略5.3 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与监督6:临床操作室感染管理6.1 消毒灭菌管理6.2 操作室环境卫生管理6.3 手卫生管理6.4 隔离措施的应用7:病房感染管理7.1 病房环境卫生管理7.2 病房患者管理7.3 病房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8:医疗器械与设备感染管理8.1 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感染风险评估8.2 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消毒灭菌管理 8.3 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9:感染性疾病患者管理9.1 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接诊与隔离9.2 患者的感染管理与护理9.3 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出院管理10:医务人员感染管理10:1 医务人员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0:2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健康管理11: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及报告11.1 医院感染事件的定义与分类11.2 感染事件的调查与分析11.3 报告与监管机制12:文档评审和修订12.1 文档评审的程序和要求12.2 文档修订的程序和要求附件:附件1: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附件2:医院感染监测统计表附件3:操作室消毒灭菌记录表附件4:病房环境卫生检查表附件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记录表附件6:感染性疾病患者隔离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感染性疾病防治法:指法规,规定了对感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法律依据。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指医院组织的专门负责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委员会,由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环境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医院感染管理第一部分法律法规一、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三)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七)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最好版本)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科室名称:科年感控科编制目录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及成员名单 (3)二、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4)三、年度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6)四、本科室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体制度及措施 (7)五、本科室年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细则 (8)六、本科室度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计划 (9)七、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登记表(住院填写) (10)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手术患者处置登记表(手术室填写) (11)特殊病原体(非结核分枝杆菌、朊毒体、气性坏疽)感染手术病人登记表(手术室填写) (12)八、本科室每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汇总表 (13)九、本科室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61)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及成员名单1.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医院感染特点,制订管理制度与措施,并组织实施。
2.监控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按规定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等相关事件。
3.监控医生负责监督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学习,及时学习上级和医院下发的与医院感染有关的相关文件及资料,每季度至少学习一次。
5.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与标准隔离技术应用。
6.监控护士做好对卫生员、陪住、探望人员的卫生学知识宣教与管理。
负责本科室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工作。
7.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汇报,以及时正确处理。
8.科主任及护士长做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负责人,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会议,对科内情况及时进行集中反馈。
9.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要相互配合做好科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认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总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问提出整改措施,并有记录。
3、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等,以明确诊断,按时上报并积极治疗。
4、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按医院《医院感染聚集、暴发流行的监测制度》要求执行。
5、监控护士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6、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规范等。
7、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
8、如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10、推进科室的手卫生工作,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100%,手卫生依从性≥90%,洗手正确率达到100%。
11、督促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
12、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监控医师职责1、负责本科室感染病例的监测和诊断,检查医院感染漏报工作。
2、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要及时督促主管医生填写报告卡,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督促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做好科室登记工作。
3、负责监督本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制度。
4、负责组织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院感防控知识的培训。
5、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6、了解掌握本科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疑似医院感染发生时,督促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其他有关检查;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人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最好版本)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最好版本)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1.前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职责2.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2.3 职责分工3.感染监测与报告3.1 感染监测指标3.2 报告流程3.3 数据分析与使用4.感染控制措施4.1 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4.2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4.3 血液性疾病感染控制 4.4 呼吸道感染控制4.5 高风险手术感染控制 4.6 尿路感染控制4.7 伤口感染控制4.8 宿主耐药菌感染控制5.感染防控培训与教育5.1 培训需求评估5.2 培训计划与实施5.3 培训效果评估6.感染监督与评估6.1 监督活动6.2 评估方法与指标6.3 持续改进7.感染事件管理与应急处理 7.1 感染事件分类与调查7.2 应急处理计划8.感染控制设施与器材管理8.1 感染控制设施规划与设计8.2 设施与器材的采购与维护9.感染控制相关文件与记录管控9.1 文档编制与管理9.2 感染控制记录的保存与归档10.附件附件一:感染监测表格样本附件二: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责任分工表法律名词注释:1.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根据国家卫生部相关规定和指南,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的必要措施。
2.高风险手术:指那些存在高度传染性或有生命危险的手术,如开颅手术、胸腔手术等。
3.感染控制设施与器材:包括隔离病房、手消毒设备、器械清洗消毒设备等。
4.感染监测与报告:对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工作。
5.感染监督与评估: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的工作。
6.感染事件管理与应急处理: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的工作。
7.宿主耐药菌: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本文档涉及附件:1.附件一:感染监测表格样本(可联系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获取)2.附件二: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责任分工表(可联系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获取)。
最新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1)备皮在手术当日完毕, 使用不损伤皮肤旳措施如剪毛或脱毛方式清除毛发, 防止使用剃毛刀清除毛发。
(2)按规范在切皮前30min~2h进行防止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个小时或者术中出血超过1500ml, 应追加一剂抗菌药物。
一、工作内容
1.完善外科洗手流程, 在2月份完毕手术科室医师外科洗手培训。
2、加强手卫生督查, 力争洗手依从性≥60%。
3.制定原则防止、医务人员手卫生、接触隔离、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爆发原则操作规程。
4.督查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旳贯彻状况。
5.继续做好ICU、高危新生儿及多重耐药菌监测、记录及反馈工作。
临床科室短期内发现症状相似旳
病原菌感染病例(3例以上)
医院感染管理科
12h内
汇报医院领导区卫生行政部门、CDC
开展救治工作:
隔离病人、做好防护、调查核算
必要时暂停接受新病人
资料搜集、分析、汇总、反馈
写出调查汇报,制定防备措施
锐器伤处理流程
在伤口旁端挤出血液
↓
皂液清洗
↓
流动水冲洗
↓
消毒液擦拭伤
↓
无菌纱布包扎,防止二污染
(3)逐渐缩短手术病人抗菌药物用药时间。
6.院感染病例72h内未上报按迟报计。
7、做好原则防止
(1)暴露于血液、体液应戴手套、口罩、防护眼罩或面罩、防护服。
(2)手术室应配置防水鞋和封脚面旳拖鞋。
(3)清洗器械时穿戴防水袖套、防水围裙、防护眼罩或面罩。
(4)多种利器使用后按规定放置入专门旳利器盒内。
(2)再取洗手消毒液3~5ml→按六步洗手法擦揉消毒双手至腕部,每个环节5~6次,时间2-6分钟,待干后进入手术间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手册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手册一、组织架构与职责1. 医疗机构应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领导、医务处、护理部、临床科室、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消毒供应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 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的感染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包括感染监测、预防、控制和培训等。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险。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确保其安全有效。
4.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患者个人卫生的清洁。
5. 建立健全患者入院、转科、出院和死亡等相关环节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6. 对感染病例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三、感染监测与数据分析1. 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感染病例进行持续、系统的监测。
2. 感染监测内容包括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感染病原体、感染部位、感染发生原因等。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感染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感染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4. 医疗机构应将感染监测数据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以便于指导和协调感染管理工作。
四、培训与教育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范能力。
2.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基础知识、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监测等。
3. 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感染的重视程度。
五、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2. 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评估和改进,提高感染管理质量。
3. 医疗机构应积极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和评估,不断提升感染管理水平。
通过遵循本手册的规定,医疗机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最好版本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科室名称:科年感控科编制目录八、本科室每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汇总表 (13)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及成员名单1.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医院感染特点,制订管理制度与措施,并组织实施。
2.监控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按规定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等相关事件。
3.监控医生负责监督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学习,及时学习上级和医院下发的与医院感染有关的相关文件及资料,每季度至少学习一次。
5.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与标准隔离技术应用。
6.监控护士做好对卫生员、陪住、探望人员的卫生学知识宣教与管理。
负责本科室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工作。
7.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汇报,以及时正确处理。
8.科主任及护士长做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负责人,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会议,对科内情况及时进行集中反馈。
9.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要相互配合做好科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认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如有人员变动,请及时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及时记录更换人员名单和更换时间。
二、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做好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组织管理1、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组织。
按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
2、结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要求,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二、教育与培训感控科将配合医务、护理部门开展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工作。
1、安排院感科专职人员及各科监控医生及护士参加省级及以上部门的医院感染相关培训1~2次,以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的业务水平。
2、每季度安排1~2次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重点部门人员、清洁工等不同工种的相关培训。
年内进行一至两次的全员感控知识培训。
计划见附件。
3、每次培训后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价,以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三、监测、报告及反馈1、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目标性监测。
2、监测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及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报告一次。
3、协助药事委员会做好抗菌素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促进本院抗菌素药物使用的规范进行。
4、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对卫生部规定的耐药菌进行监测,每年汇总,分析细菌耐药趋势,以配合药事委员会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按规定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6、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每季度进行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四、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的报告及处置1、完善识别和报告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机制及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控制的流程。
2、对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识别,分级报告及处理进行岗前培训和全员培训。
使医务人员明确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报告的流程。
3、完善紧急情况下物质的储备及防护措施。
五、手卫生完善本院的手卫生设施,并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六、病房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加强对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加强对医院感染隔离技术的使用。
对各科治疗室的管理纳入质量考核范围。
七、特殊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八、医院感染重点项目的管理继续按规定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如手术室、口腔科、胃镜室及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九、职业暴露:加强对职业暴露的管理及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预防防护意识,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尤其是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
十、医疗废物、污水的管理按规定进行相应的管理。
年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1、计划安排专职及兼职院感染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及以上医院的感染管理知识培训1~2次,包括医生及护士。
2、院内培训计划三、年度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注明:工作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应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由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制定。
四、本科室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体制度及措施五、本科室年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细则六.本科室年度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计划(可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案》中有关规定、院感科年度培训计划及本科室/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七、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登记表(住院填写)常见多重耐药菌株的名称与缩写MRS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ESBLs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细菌PD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注:如表格不够用,请另页登记后粘贴在此页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手术患者处置登记表(手术室填写)常见多重耐药菌株的名称与缩写 MRS 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 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CNS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RSA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ESBLs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细菌 PDR-AB 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PRSP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注:如表格不够用,请另页登记后粘贴在此页特殊病原体(非结核分枝杆菌、朊毒体、气性坏疽)感染手术病人登记表(手术室填写)注:如表格不够用,请另页登记后粘贴在此页八、本科室每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汇总表一月内容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本月经过对感染病例的分析,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2.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3. 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情况4. 职业暴露登记表5.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评价:6.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实施记录7. 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执行情况评价:8. 其它(如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等):9. 科内反馈:科主任意见:护士长意见:*每月由监控医生或监控护士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并注意查找原因,制定院感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
于次月初在科室内进行集中反馈。
*科主任和护士长须检查评估工作质量,并签署意见后签名。
*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也应及时记录。
二月内容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本月经过对感染病例的分析,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2.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3. 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情况4. 职业暴露登记表5.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评价:6.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实施记录7. 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执行情况评价:8. 其它(如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等):9. 科内反馈:科主任意见:护士长意见:*每月由监控医生或监控护士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并注意查找原因,制定院感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
于次月初在科室内进行集中反馈。
*科主任和护士长须检查评估工作质量,并签署意见后签名。
*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也应及时记录。
三月内容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本月经过对感染病例的分析,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2.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3. 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情况4. 职业暴露登记表5.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评价:6.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实施记录7. 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执行情况评价:8. 其它(如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等):9. 科内反馈:科主任意见:护士长意见:*每月由监控医生或监控护士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并注意查找原因,制定院感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
于次月初在科室内进行集中反馈。
*科主任和护士长须检查评估工作质量,并签署意见后签名。
*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也应及时记录。
四月内容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本月经过对感染病例的分析,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2.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3. 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情况4. 职业暴露登记表5.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评价:6.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实施记录7. 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执行情况评价:8. 其它(如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等):9. 科内反馈:科主任意见:护士长意见:*每月由监控医生或监控护士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并注意查找原因,制定院感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
于次月初在科室内进行集中反馈。
*科主任和护士长须检查评估工作质量,并签署意见后签名。
*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也应及时记录。
五月内容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本月经过对感染病例的分析,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2.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3. 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情况4. 职业暴露登记表5.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评价:6.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实施记录7. 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执行情况评价:8. 其它(如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等):9. 科内反馈:科主任意见:护士长意见:*每月由监控医生或监控护士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并注意查找原因,制定院感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
于次月初在科室内进行集中反馈。
*科主任和护士长须检查评估工作质量,并签署意见后签名。
*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也应及时记录。
六月内容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本月经过对感染病例的分析,是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2.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3. 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情况4. 职业暴露登记表5.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评价:6.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及考核实施记录7. 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执行情况评价:8. 其它(如存在的问题、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等):9. 科内反馈:科主任意见:护士长意见:*每月由监控医生或监控护士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并注意查找原因,制定院感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