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x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总结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爱地理走天涯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等 高 线 及 地 形 图 基 础 知 识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基础知识一、了解基本概念1、海拔(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如左下图中:甲的海拔为500米,乙的海拔为1000米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左下图中:乙地与甲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0—500=500米3、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经测量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法如右上图所示。
用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4、等高距:任意相连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左上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5、示坡线又叫降坡线,在没有标出海拔高度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在图上标有一条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其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做示坡线。
如右上图分别表示山地和盆地地形的示坡线。
6、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7、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通过地形剖面图,可直观地看到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二、认识:陆地5种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从总图判断)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平坦宽阔。
2、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小。
3、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等高线稠密。
4、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地面起伏不大),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边缘陡峻),而等高线的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
数值小(面积小的叫洼地)。
三、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地形部位名称及特征(附下两页)主要地形部位名称:1、山顶(山峰):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则山地地形的海拔最高处2、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面积小的叫洼地3、陡崖:多条等高线的汇合处。
4、峡谷:两组正相对山脊等高线的中间部分5、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马鞍形部位6、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形部位。
七年级地理上册4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例题解析【例1 —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 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
A. 8689 米B. 9003 米C. 8999 米D. 9009 米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
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 高度。
答案:C(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 B, C, D, E 。
(2) H 点与G 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3)沿B 虚线和C 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其原因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
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4)等深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②等深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深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判断海底的坡度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深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深线稀疏。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处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 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为鞍部;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叠相交,为陡崖。
第(2)题,H点所在的等高线是400米,G点处在200米等高线上,二者相对高度是200米。
第(3)题,沿B处虚线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易攀登。
第(4)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变化规律,A、M两点海拔高,是山峰,且M峰多了一条等高线,海拔比A峰高。
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200(3)B此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4)M基础知识二、分层设色地形图①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这样的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学科中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它通过等高线的分布和形态,直观地展示了地形的起伏和地貌特征。
对于我们了解和分析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点。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征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即使在一幅图中未闭合,也会在相邻的图幅中闭合。
3、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4、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的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类型1、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3、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4、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谷处往往发育河流。
5、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6、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称为等高距。
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用两点的海拔相减,也可以通过数等高线的条数乘以等高距来计算。
2、坡度的判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3、地形部位的判断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低外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出。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形如马鞍。
陡崖:等高线重合。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农业生产在陡坡上一般适宜发展林业,缓坡上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谷地区往往水源充足,适宜发展农业。
2、工程建设水库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这样工程量小,库容大。
公路、铁路的选线: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科学中一种用于描绘地表形状的测量手段,是地形图的主要类型之一。
它使用等高线把地表分成不同的区域,显示地表的高低、斜坡、沟渠以及其他形状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地貌特征、山脉和谷地的分布情况,并可以用于规划、探矿、土地开发、水利工程、新建村落等地理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
一、等高线地形图定义等高线地形图指的是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程的地形图,即用等高线来反映地表不同部位的高程变化。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地形图是指用一定间距的实线、虚线和折线表示地形高度变化的地貌图。
它以实线和虚线以及象限号表示地表的高低,其中实线表示地表水平面或地表高程的最大值,而虚线表示地表水平等高线的最小值。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技术1、定义测量区域:确定等高线地形图要测量的范围,也就是说,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先确定要测量的区域。
2、定义测量等高线:测量等高线时,首先要确定等高线的数量及间距,然后按照确定的等高线分布进行测量。
3、实测:实测是根据表1确定的已知高程点绘制等高线的关键环节,在实测中,要根据比例尺、高程表和测距仪将地表高程准确测量出来4、地形图标注:完成地形图绘制后,需要对地形图进行标注,包括:表示大地标号、项目名称、坐标系、比例尺、测量点数、基准面高程和参考单位等。
三、等高线地形图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如果没有等高线地形图,很多工程设计都无法完成,因为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获得地形高程的准确信息,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控制。
从长远来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工程设计领域,它在军事、地质、水利等领域也同样重要。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了解地表形状,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工程项目和规划。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局限性等高线地形图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等高线的精度受地面测量的影响,在极限情况下,等高线的精度将减低至可接受范围。
2、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充分展示地表景观,比如植被、山体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对军事、地质、水利等应用是很重要的。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x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一、知识点1.等高线的特征①同线等高: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
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见下表:3. 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八 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屮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山谷 山谷 线陡星平原丘陵类似山地,值小公式:H 相 H 甲-H 乙(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C /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T 差 0.6H 相 等高线凸向 高处,山谷 连线一对山脊等 高线组成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 一处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相邻两个山顶之间 呈马鞍开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海拔一般低于200 米,平坦 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 小4. 等高线的应用⑴水文特征的判读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 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 风坡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⑵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 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分析。
⑶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选点: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 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形,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 注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屮、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选线:(3)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 陡崖的相对高度H 的取值范围是:(d 衣不等高距, 高线的条数)(n — 1 )d W △ H <(n + 1 )d② 陡崖的绝对高度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W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一dvH 底WH 小(小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小值) (4) 坡度的计算在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 公式htan L从数学用表中查出。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pàn dú)》知识(zhī shi)点解析(jiě xī)知识点例题解析基础知识一、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2)等高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A.8689米 B.9003米C.8999米 D.9009米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
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答案:C【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
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峰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处,常用符号表示(4)等深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地理高一专题知识点7等高线地形图(提纲图片)

等高线地形图一、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地面上某个地址超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 : 地面上某地址超出另一地址的垂直距离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 ---将海拔高度同样的点连结成的线,叫等高线2、等高线的基本特色均为闭合曲线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斜坡——等高线密集疏密反应坡度缓陡缓坡——等高线稀少一般不订交、不重叠;只有在悬崖处可重合3、地貌等高线判读地形海拔等高线特色地形特色平原﹤200 米稀少低平、起伏小海拔﹤500 米坡度较缓丘陵相对高度﹤200 米较稀少山地海拔﹥500 米密集坡度陡相对高度﹥200 米起伏大高原中央稀少,周围祥集顶部缓和海拔﹥ 500 米边沿峻峭盆地中央稀少,周围祥集中间低周围高11 / 21 / 22 / 22 / 24、六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色:(册 p27)山岳:等高线闭合、数值里高外低 盆地、凹地:等高线闭合、数值里低外高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数值从超出凸向低处山谷:等高线数值从低处凸向高处悬崖:等高线重合( n-1)d ≦ H ﹤ (n+1)d 不低于相对不高于 高度三、地貌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与旅行的影响(建水坝、工程选址的实质应用)(1) 梯田应首选坡度相对较缓的地域。
(2) 水库坝址应选择在峡谷地形,工程量小;上游有蓄水盆地。
(3) 选择交通路线时,一般先考虑路线的坡度,再考虑长短,以减小施工难度和投资;(4) 选择引水道线时,应该依据“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重点要求,确立较适合的引水道线。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一、知识点山谷等高线凸向
山谷高处,山谷1.等高线的特征
线连线①同线等高:0 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
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一对山脊等
鞍部小的”。
高线组成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多条等高线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陡崖会合重叠在
一处
等高线稀
平原
疏,值小
类似山地,
丘陵
值小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开
近于垂直
的山坡,
称陡崖
海拔一般
低于200
米,平坦
海拔在
500米以下,起伏
小见下表: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闭合曲线海拔( 绝对高度) :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外低内高符四
周低1000 米。
米。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
山峰
号▲中部高
公式:H 相H 甲- H 乙
盆地闭合曲线四周高
洼地外高内低中间低
山脊等高线凸向从山顶到
山脊低处,山脊山麓凸起
线连线高耸部分(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气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温差异:T差0.6H 相
1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1)d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公路、铁路线
土、地下溶洞地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
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H大≤H 顶<H大+d(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d<H底≤H 小(小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小值)
(4)坡度的计算
输油管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在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
公式tan h,h 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图上距离算出。
α为坡度,可由h
的值再
L L
从数学用表中查出。
4.等高线的应用⑴水文特征的判读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⑵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分析。
⑶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选点:
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形,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选线: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选
农业生面: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产布局
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
足,接近资源的
居民区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交通便利,
选址远离污染地区
2
C.22.5℃,14.5℃D.13.5℃,14.5℃
二、练习题6.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为()
A .101 米B.198 米C.298 米D.601 米 1.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晾晒衣服B.──体育锻炼
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 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
亿的亚洲国家),回答7~8 题。
C.──播种小麦D.──高空作业
2.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代表的是盆地()
7.图中国家中西海岸气候呈狭长分布的是()
A .①B.②C.③D.④
8.关于图中a、b、c、d 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B.b 山脉附近是世界著名
的石油产地
C.c 山脉西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d 山脉位于两板块
交A B C D
3.全世界都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A. 热带草原
B.温带草原
C.亚寒带针叶林
D.热带雨林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4 ~ 6 题。
4.关于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地相对高度为2470 米
B .H 地比B 地降水
多
C.H 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 .CD 是山谷,EF 是山脊
5.B 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A .13.5℃,12.5℃B.22.5℃,
13.5 ℃
读等高线图(图4 ),已知a>b ,回答第9 ~11 题。
9. 有关M、N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 若b 海拔高度为200m,a 海拔高度为300m,则M、N
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M<300②300<M<400③100<N<200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 或同为b,则M、N 处的地形可能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读下面“广西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3
⑴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为,图中南侧山脉的走向。
⑵C 处东西两坡形状的差异。
⑶计划在图中建一水库,坝址宜选在A 、B 、C 中的处,理由是。
⑷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本区宜大力发展业。
读下面的等高线及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3-14题。
12.图中a、b、c、d 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A .a B .b C.c D .d
13.图中MN 、XY 两条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在剖面图中对应的是
A .①、③点B.②、④点C.①、④点D.②、③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