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开车步骤

合集下载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一) 开车前准备1. 开机运行前,检查各夹紧螺栓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均匀拧紧,拧紧时保证压紧板平行。

2. 使用前按1.25倍的工作压力分到进行水压试验,保压20分钟无泄漏。

第一次使用必须测压,以后可以间隔测压。

3. 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以排尽设备中的空气,以防止空气停在设备中,影响传热。

4. 冷热介质按规定方向进入,不可任意更改接管方向,否则影响传热。

5. 使用前应对换热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清洗时可用热水进行,以除去设备中油污和杂物。

(二) 操作程序1. 打开设备接管处的各介质出口阀门,在流量,压力均低于正常操作的情况,缓缓开关冷侧的进口阀观察设备有无异常,调整各进出口阀门,使流量、压力均满足工艺要求,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2. 换热器运行时,为防止一侧超压,进换热器冷热介质的进口阀应同时打开,或者是先缓缓地注入低侧流体,然后再缓缓的注入高压流体。

3. 冷热介质如含有大颗料泥砂或其它杂物应先进行过滤,防止污水进行水压试验和运转使用,以防影响寿命。

4. 停车运行时应缓慢切断高压侧流体,再切断低压流体。

5. 设备操作允许最大使用压力0.4~2Mpa,允许最大使用温度120~160℃。

(三) 定期清洗1. 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解体清洗,用水以与介质反方向冲洗,可冲出杂物,对于难于清洗的也可以用无腐蚀的化学清洗剂清洗。

2. 长时间未清洗的,沉积物结垢很多用水清洗不了,须定期拆洗,可以用棕刷洗刷板面污垢也可以用无腐蚀的清洗剂洗刷。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标准●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管壳式换热器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设备性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达到设计能力90%以上;管束等内件无泄漏,无严重结垢和振动。

2、各部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各零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配合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壳体管束的冲蚀、腐蚀在允许范围内,同一管程内被堵塞管数不超过总数的10%,隔板无严重扭曲变形。

3、主体整洁,零部件齐全完好主体整洁,保温、油漆完整美观,基础、支座完整牢固,各部螺栓齐全、牢固,符合抗震要求;壳体及各部阀门、法兰等无渗漏现象;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附件应定期校验,确保准确可靠。

化工装置开停车技术

化工装置开停车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10
第二节 典型化工装置的原始开停车技术
三、吸收系统的开车 (First Start and Stop of Absorbing Tower System)
化学工业出版社
11
三、吸收装置系统的原始开停车
填 料 塔
化学工业出版社
12
三、吸收装置系统的原始开停车
1. 2. 3. 4. 5.
化学工业出版社
17
2.固定床反应装置系统的原始开停车
化学工业出版社
18
2.固定床反应装置系统的原始开停车
开 车
检查 除了检查仪表、阀门、附属管线之外,重点是检查
催化剂的支撑装置。
吹扫、洗净 吹除管道和设备中泥土、灰尘,洗去油污
和铁锈等。
试压、试漏 烘干 除去湿分。 置换 一般用氮气置换,以保证更换催化剂过程中的安全
Absorbing Tower System) 四、反应装置系统的开车(First Start and Stop of Reaction Equipment System) 五、离心泵系统的开车(First Start and Stop of Centrifugal P学工业出版社
26
一、正常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无论是原始开车还是正常开车,检查是必须的。通过检查 才能确认设备、管线、阀门、仪表完好,催化剂、干燥剂、 溶剂和其它助剂完全满足开车的条件要求。 正常开车分为短期停车后的开车和长期停车后的开车。
短期停车后的开车,称之为热态开车,即装置处于保温状态,完 全满足立即起动的要求; 长期停车后的开车,称之为冷态开车,即装置处于原始状态,有 可能按照原始状态的开车程序进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3
第二节 典型化工装置的原始开停车技术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测量仪表与自动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一章测试1.下列仪表,安装在控制室的是()A:变送器B:气动执行器C:控制器D:电/气转换器答案:C2.将加热炉的出口温度控制在185度,这个自动化系统是属于()A:自动联锁保护系统B:自动操纵系统C:自动检测系统D:自动控制系统答案:D3.在图中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是()A:原油入口流量B:炉出口温度C:燃料油流量D:原油出口流量答案:B4.下列哪个不属于控制器完成的功能()A:比较B:判断C:计算阀门开度D:检测阀门开度答案:D5.换热器的开车过程是属于()A:自动检测系统B:自动操纵系统C:自动控制系统D:自动联锁保护系统答案:B第二章测试1.关于仪表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环结构的仪表精度都很低B:闭环结构的仪表精度都很高C:开环结构的仪表的输出和输入关系与各环节都有关系答案:C2.下列属于非接触测量方法的有()A:采用超声波测距B:使用天平称量物体重量C: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D:使用红外测温仪测温答案:AD3.若经计算需要选用仪表的qmax=2.2%,则可选择的仪表精度等级为()A:2.5B:1.0C:0.5D:1.5答案:BCD4.某个表精密度很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值分散度大B:变差很小C:测量值举例真值很近答案:B5.关于灵敏度说法正确的是()A:灵敏度就是灵敏限;B:仪表的灵敏度应该越高越好;C:仪表的灵敏度为常数;D:为防止虚假灵敏度,通常要求仪表标尺刻度上的最小分格值不能小于仪表允许的绝对误差值。

答案:D第三章测试1.根据被测压力的最大/最小值求出仪表的上/下限时,若被测压力为稳定压力,则选择_________作为系数乘以被测压力值来计算仪表上限。

A:5/3B:3/5C:3/2D:2答案:C2.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是()A:圆筒形电容器B:都不是C:平行板电容器答案:C3.若左侧压力P1大于右侧压力P2,则中心感压膜片会发生形变,从而导致_______A:左侧电容C1 > 右侧电容C2B:中心测量(感压)膜片朝左侧形变C:左侧电容间距d1 < 右侧电容间距d2D:(C1-C2)/(C1+C2) 增加答案:D4.关于两线制变送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变送器所连接的两根线即是电源线也是信号线;B:两线制变送器相比四线制,电缆敷设的数量减少,节省了投资C:两线制变送器输出的电流范围下限可以是0mAD:变送器的两根接线有正负极性之分;答案:C5.压力仪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其中一般不用于检测,而作为标准表检定压力仪表是()A:弹性式压力计B:液柱式压力计C:电气式压力计D:活塞式压力计答案:D第四章测试1.下列物位计的测量方式属于非接触测量方式的是()A:伺服式物位计B:差压式物位计C:雷达物位计D:磁致伸缩物位计答案:C2.用浮筒物位计测量液位,浮筒长度为2m,当所测液位高度为1.5m时,物位计的输出为()A:10mAB:12mAC:8mAD:16mA答案:D3.浮球式物位计若测量过程中若平衡重物脱落,则物位计的输出会()A:不确定B:达到4mAC:不变D:达到20mA答案:B4.关于恒浮力式物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使用与维修要点,一网打尽!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使用与维修要点,一网打尽!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使用与维修要点,一网打尽!板式换热器的安装板式换热器由其结构特点所决定,它的安装比较方便和灵活。

以下对板式换热器的额零件组装和系统安装方面需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

一、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无论是制造厂向使用单位发运零件,进行现场组装,还是使用单位在检修设备拆开板式换热器后再组装,都必须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认真阅读随机文件(合格证、材质证、流程图、装配图和装箱清单等)。

2、检查板片、接管、垫片的材质是否与换热器内介质的耐腐蚀要求相一致。

3、按图纸检查所有的零件是否齐全,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

4、将板片的垫片槽擦干净,均匀地涂上粘接剂,粘上垫片,然后把板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压上一定的重物。

5、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

夹紧时,应先拧紧1、2、3、4号螺母,然后再拧紧5、6、7、8、9、10号螺母。

6、液压试验要按单侧分别进行。

试验压力为设备设计压力的1.25倍;保压30min,检查所有密封盒焊接部位,均无渗漏为合格。

二、使用单位的系统安装使用单位的系统安装时指制造厂发至使用单位的设备或使用单位检修好的设备向应用工位上的安装。

这种情况应按下面顺序进行。

1、将设备放在基础上,固定地脚螺栓。

2、检查管道的冷、热介质进出口与设备上的接管是否一致。

考虑到检修方便,管道与换热器联接时最好用短节。

3、换热器的冷、热介质进出口都应安装温度计和压力表。

三、换热器零件组装和设备安装时的注意事项1、吊装时要注意设备的重心。

2、向垫片槽粘接垫片时,应确保垫片上和板片的垫片槽内没有砂子、油污、铁屑和焊剂等杂物,以免损坏密封,引起泄露。

3、拧紧螺栓时用力要均匀,并不断地测量两压紧板内侧的距离,保证两压紧板间平行度偏差不大于3mm.夹紧到规定尺寸并且达到相应的平行度,以免垫片压偏或滑出垫片槽。

同时,一边夹紧一边细查,观察是否有垫片、板片发生错位等现象。

4、液压试验的液体一般采用水。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一) 开车前准备1. 开机运行前,检查各夹紧螺栓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均匀拧紧,拧紧时保证压紧板平行。

2. 使用前按1.25倍的工作压力分到进行水压试验,保压20分钟无泄漏。

第一次使用务必测压,以后能够间隔测压。

3. 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以排尽设备中的空气,以防止空气停在设备中,影响传热。

4. 冷热介质按规定方向进入,不可任意更换接管方向,否则影响传热。

5. 使用前应对换热器进行严格清洗消毒,清洗时可用热水进行,以除去设备中油污与杂物。

(二) 操作程序1. 打开设备接管处的各介质出口阀门,在流量,压力均低于正常操作的情况,缓缓开关冷侧的进口阀观察设备有无特殊,调整各进出口阀门,使流量、压力均满足工艺要求,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2. 换热器运行时,为防止一侧超压,进换热器冷热介质的进口阀应同时打开,或者者是先缓缓地注入低侧流体,然后再缓缓的注入高压流体。

3. 冷热介质如含有大颗料泥砂或者其它杂物应先进行过滤,防止污水进行水压试验与运转使用,以防影响寿命。

4. 停车运行时应缓慢切断高压侧流体,再切断低压流体。

5. 设备操作同意最大使用压力0.4~2Mpa,同意最大使用温度120~160℃。

(三) 定期清洗1. 通常情况下能够不解体清洗,用水以与介质反方向冲洗,可冲出杂物,关于难于清洗的也能够用无腐蚀的化学清洗剂清洗。

2. 长时间未清洗的,沉积物结垢很多用水清洗不了,须定期拆洗,能够用棕刷洗刷板面污垢也能够用无腐蚀的清洗剂洗刷。

管壳式换热器保护标准●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管壳式换热器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设备性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达到设计能力90%以上;管束等内件无泄漏,无严重结垢与振动。

2、各部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各零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配合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壳体管束的冲蚀、腐蚀在同意范围内,同一管程内被堵塞管数不超过总数的10%,隔板无严重扭曲变形。

3、主体整洁,零部件齐全完好主体整洁,保温、油漆完整美观,基础、支座完整牢固,各部螺栓齐全、牢固,符合抗震要求;壳体及各部阀门、法兰等无渗漏现象;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附件应定期校验,确保准确可靠。

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5篇范文)

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5篇范文)

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5篇范文)【第1篇】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启动之前的检查1.1 启动之前检查管线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1.2 排水(污)阀门是否关闭。

运行2.1先缓慢打开冷介质进出口阀门后再缓慢打开热介质进出口阀门,均应缓慢升压升温。

为了稳定系统操作,可同步调整两侧流体的量(如有中心隔板应包含隔板两侧)。

2.2 在充液时必须特别认真的排气。

2.3 依据进出口压力和温度的指示,调整阀门实现设定的工艺参数。

2.4 在运行过程中,压力应稳定,躲避忽高忽低。

2.5 认真察看换热器的运行情况,如温度、压力、向外泄漏等。

2.6 在运行过程中,若发觉有细小泄漏,可在卸压状态下将压紧尺寸减小2~3mm后再运行。

2.7 假如换热器运行完全依照计划运行,那么此换热器可以进入正常使用。

停运3.1 先关闭热介质进口阀门,然后再关闭冷介质进口阀门,全部阀门的关闭均应快速进行。

3.2 假如长时间停运,应打开管道最低处的阀门,将设备内的残液排放干净。

维护与保养4.1故障的检测与处置4.1.1 渗漏、泄漏板片间渗漏、泄漏部位:泄漏槽;板片与压紧板之间渗漏,泄漏部位:压紧板内侧面。

4.1.2 串液打开低压侧出口放空,检验是否混有第二种液体。

重要原因是板片可能产生裂纹或穿孔。

4.1.3 发觉以上问题时,在渗漏区域作上标记,然后拆开换热器检查,详见下表。

检查内容处置方法压紧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即螺栓是否松动,各处尺寸是否均匀)按安装图册压紧尺寸把紧(在设备无压情况下进行)检查密封垫片是否粘贴好或损坏拆开换热器重新放置垫片或更换损坏的垫片检查板片表面有无异物,板片是否变形损坏清除板片异物修理板片或更换板片检查板片是否有裂纹穿孔(用透光法在现场检测)更换板片4.1.4 传热效果下降重要症状:压降增高,传热本领下降检查管线上全部阀门是否打开,板式换热器进出口的压力、温度与所规定的值是否一致,详见下表。

检查内容处置方法检查板式换热器入口或内部被杂物堵塞清除堵塞物板片表面结垢清洗板片(见清洗方法),在采暖行业,二次用水应当是经过软化处置后的软水。

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及检修操作规程、板式换热器的日常维护与检修步骤(已完成-差二次网补水泵技术参数)

板式换热器操作规程及检修操作规程、板式换热器的日常维护与检修步骤(已完成-差二次网补水泵技术参数)

板式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一、换热器的型号和技术参数换热器型号和辅助设备技术参数:水-水换热2台,其型号:BR1.5BW-1.6-188-E-1板式水-水换热器;二次网供暖循环泵五台,其中2台KDBR300-80便拆式离心泵:其技术参数,额定流量720m³/h,扬程80m,转速1480r/min,配用电机功率250KW,型号Y2-355M-4,电压380V,额定工作电流443A,效率95.2%,频率50Hz,功率因素0.9,转速1490r/min,连续工作制S1,防护等级IP55,绝缘等级F,水泵总成自重1720Kg;3台立式管道泵,其型号为KDBR200-80/A,流量374m³/h,扬程70m,转速1450r/min,配用电机型号Y2-315S-4,功率110KW,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200A,效率95.4%,功率因数0.88,转速1485r/min,防护等级IP54,绝缘等级F,工作制S1。

换热器的作用是通过一次网的高温热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加热二次网循环水,主要是露天区域生产、生活、办公场所系统内的水。

二、细则1.努力学习安全操作知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3.认真监盘、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记录清晰、详实、整洁,字体一律采用仿宋字体。

4.按时认真巡检,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卫生。

准确分析、判断。

能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的异常情况。

5.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和消防器材6.杜绝违章作业、并有权劝阻和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上报分管领导。

三、工作原理1.以10.5MW高温热水锅炉为热源,经板式换热器将二次管网系统中的水加热,由循环泵系统供到露天区域生产、生活、办公区域。

系统进行强制循环,经反复换热,实现露天区域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取暖需求。

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波纹形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间隔,通过橡胶垫片压紧组成的可拆卸的换热设备。

压力容器考试实操试题

压力容器考试实操试题

一,反应容器系统1.反应釜安全附件试题1,压力表更换,操作程序(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 拆卸反应釜压力表(3) 安装反应釜压力表(4)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试题2、安全阀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严密,操作程序(1) 开启反应釜安全阀(2) 关闭反应釜安全间试题3、安全阀手动排放失灵,(1) 开启反应釜安全阀(2) 关闭反应釜安全阀(3) 打开反应釜出料阀(4) 关闭反应釜夹套进口阀(6) 停止反应釜搅拌器(6) 关闭反应釜夹套出口间(7) 拆卸反应釜安全阀(8) 安装反应釜安全阀2.反应釜器检查试题4、反应釜开车前准备工作,操作程序(1) 检查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是否正常,重点检查严禁压力表超红线运行(2) 检查存储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封头,筒体等) 是否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3) 检查接管、坚固件、阀门等是否完好(4) 检查容器、管道是否发生严重振动3.反应釜开车停车试题5、反应釜开车顺序(加热形式),操作程序(1) 打开反应釜进料阀1(2) 关闭反应釜进料阀1(3) 打开反应釜进料阀2(4) 关闭反应釜进料阀2(5) 启动反应釜搅拌器(6) 打开反应釜夹套出口阀(7) 打开反应釜夹套进口阀试题6、反应釜停车顺序(加热形式),操作程序(1) 打开反应釜出料阀(2) 关闭反应釜夹套进口阀(3) 停止反应釜搅拌器(4) 关闭反应釜夹套出口阀4.反应釜紧急故障处理试题7、反应釜超温、超压时减少负荷得不到有效控制(加热形式),操作程序(1) 打开反应釜出料阀(2) 关闭反应釜夹套进口阀(3) 停止反应釜搅拌器(4) 关闭反应釜夹套出口阀试题8、反应釜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等危及安全运行(加热形式),操作程序(1) 打开反应釜安全阀(2) 打开反应釜出料阀(3) 关闭反应釜夹套进口阀(4) 停止反应釜搅拌器(5) 关闭反应釜夹套出口阀试题9、反应釜温度计失灵(加热形式),操作程序(1) 打开反应釜出料阀(2) 关闭反应釜夹套进口阀(3) 停止反应釜搅拌器(4) 关闭反应釜夹套出口阀试题10、反应釜的接管、阀门等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加热形式),操作程序(1) 打开反应釜出料阀(2) 关闭反应釜夹套进口阀(3) 停止反应釜搅拌器(4) 关闭反应釜夹套出口阀试题11、反应釜、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加热形式),操作程序(1) 打开反应釜出料阀(2) 关闭反应釜夹套进口阀(3) 停止反应釜搅拌器(4) 关闭反应釜夹套出口阀二.存储容器系统1.存储安全附件试题1、压力表更换,操作程序(1) 关闭储罐压力表针型阀(2) 拆卸储罐压力表(3) 安装储罐压力表(4) 开启储罐压力表针型阀试题2、安全阀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严密,操作程序(1) 开启储罐安全阀(2) 关闭储罐安全阀试题3、液位计出现假液位,操作程序(1) 打开液位计上旋塞(2) 打开液位计下旋塞2.储罐检查试题4、储罐开车前准备工作,操作程序(1) 检查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是否正常,重点检查严禁压力表超红线运行(2) 检查存储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封头,筒体等) 是否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3) 检查接管、坚固件、阀门等是否完好(4) 检查容器、管道是否发生严重振动3.储罐开车停车试题5、储罐开车顺序,操作程序(1) 打开储罐入口阀(2) 关闭储罐入口阀(3) 打开储罐出口阀(4) 打开储罐物料出口泵(5) 打开储罐入口阀试题6、储罐停车顺序,操作程序(1) 关闭储罐入口阀(2) 关闭储罐物料出口泵(3) 关闭储罐出口阀3.储罐紧急故障处理试题7、储罐安全阀起跳,如压力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操作程序(1) 关闭储罐入口阀(2) 关闭储罐物料出口泵(3) 关闭储罐出口阀试题8、储罐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等危及安全运行,操作程序(1) 关闭储罐入口阀(2) 关闭储罐物料出口泵(3) 关闭储罐出口阀试题9、储罐超压,安全阀失灵,操作程序(1) 关闭储罐入口阀(2) 关闭储罐物料出口泵(3) 关闭储罐出口阀(4) 按下储罐安全阀拆卸按钮试题10、储罐的接管、紧固件、阀门等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操作程序(1) 关闭储罐入口阀(2) 关闭储罐物料出口泵(3) 关闭储罐出口阀试题11、储罐、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操作程序(1) 关闭储罐入口阀(2) 关闭储罐物料出口泵(1) 关闭储罐出口阀试题12、液位计出现泄露、裂纹、面板显示不清楚不能继续使用,操作程序(1) 关闭液位计下旋塞(2) 关闭液位计上旋塞(3) 拆卸储罐液位计(4) 安装储罐液位计(5) 打开液位计上旋塞(6) 打开液位计下旋塞三.换热容器系统1.换热器安全附件试题1、压力表更换,操作程序(1) 关闭换热器压力表针型阀(2) 拆卸换热器压力表(3) 安装换热器压力表(4) 开启换热器压力表针型阀2.换热器检查试题2、换热器开车前准备工作,操作程序(1) 检查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是否正常,重点检查严禁压力表超红线运行(2) 检查存储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封头,筒体等) 是否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3) 检查接管、坚固件、阀门等是否完好(4) 检查容器、管道是否发生严重振动3.换热器开车停车试题3、换热器开车顺序(冷却形式), 操作程序(1) 打开换热器管程出口阀(2) 打开换热器管程进口阀(3) 打开换热器壳程出口阀(4) 打开换热器壳程进口阀试题4、换热器停车顺序(冷却形式),操作程序(1) 关闭换热器壳程进口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换热器管程进口阀(4)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4.换热器急故障处理试题5、换热器超温、超压时减少负荷得不到有效控制(冷却形式),操作程序(1) 关闭换热器壳程进口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换热器管程进口阀(4)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试题6、换热器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等危及安全运行(冷却形式),操作程序(1) 关闭换热器壳程进口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换热器管程进口阀(4)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试题7、换热器压力表、温度计失灵(冷却形式),操作程序(1) 关闭换热器壳程进口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换热器管程进口阀(4)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试题8、换热器的接管、阀门等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冷却形式),操作程序(1) 关闭换热器壳程进口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换热器管程进口阀(4)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试题9、换热器、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冷却形式),操作程序(1) 关闭换热器壳程进口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换热器管程进口阀(4)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四.分离容器系统1.精馏塔安全附件2.精馏塔检查试题1、精馏塔开车前准备工作,操作程序 (1) 检查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是否正常,重点检查严禁压力表超红线运行(2) 检查存储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封头,筒体等) 是否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3) 检查接管、坚固件、阀门等是否完好(4) 检查容器、管道是否发生严重振动3.精馏塔开车停车试题2、精馏塔开车全回流,操作程序(1) 打开精馏塔进料阀(2) 关闭精馏塔进料阀(3) 打开再沸器进口阀(4) 打开再沸器出口阀(5) 打开换热器管程入口阀(6) 打开换热器管程出口阀(7) 打开换热器壳程入口阀(8) 打开换热器壳程出口阀(9) 打开精馏塔回流阀(10) 开启精馏塔回流泵试题3、精馏塔开车部分回流,操作程序(1) 打开精馏塔进料阀(2) 打开换热器壳程出口阀试题4、精馏塔正常停车,操作程序(1) 关闭精馏塔进料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再沸器蒸汽入口阀(4) 关闭再沸器蒸汽出口阀(5) 关闭精馏塔回流泵(6) 关闭精馏塔回流阀(7) 关闭换热器壳程入口阀(8) 关闭换热器管程入口阀(9)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4.精馏塔紧急故障处理试题5、精馏塔塔顶回流量泵故障,塔顶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操作程序(1) 关闭精馏塔进料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再沸器蒸汽入口阀(4) 关闭再沸器蒸汽出口阀(5) 关闭精馏塔回流阀(6) 关闭换热器壳程入口阀(7) 关闭换热器管程入口阀(8)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试题6、精馏塔塔顶回流量过小,塔顶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操作程序(1) 打开精馏塔回流泵(2) 关闭精馏塔回流泵试题7、精馏塔冷凝器故障,塔顶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操作程序(1) 关闭精馏塔进料阀(2) 关闭换热器壳程出口阀(3) 关闭再沸器蒸汽入口阀(4) 关闭再沸器蒸汽出口阀(5) 关闭精馏塔回流泵(6) 关闭精馏塔回流阀(7) 关闭换热器壳程入口阀(8) 关闭换热器管程入口阀(9) 关闭换热器管程出口阀试题8、精馏塔出现液泛,操作程序(1) 关闭再沸器蒸汽进口阀(2) 打开再沸器蒸汽进口阀(3) 第二次关闭再沸器蒸汽进口阀(4) 第二次打开再沸器蒸汽进口阀五.压力管道系统1.压力管道安全附件试题1、压力表更换,操作程序(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 拆卸压力管道一次侧压力表(3) 安装压力管道一次侧压力表(4)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试题2、安全阀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严密,操作程序(1) 开启压力管道安全阀(2) 关闭压力管道安全阀2.压力管道检查试题3、压力管道运行前,检查压力表,对有问题的压力表,操作程序(1) 按下一次侧压力表拆卸按钮(2) 弹起一次侧压力表安装按钮试题4、压力管道运行前,检查安全阀,操作程序(1) 打开压力管道安全阀(2) 关闭压力管道安全阀试题5、压力管道运行前,检查所有操作阀门,操作程序(1) 打开压力管道进口阀(2) 关闭压力管道进口阀(3) 打开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4)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5) 打开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6)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7) 打开压力管道调压阀旁通阀(8)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旁通阀(9) 打开压力管道排水阀(10) 关闭压力管道排水阀(11) 打开压力管道冷凝水放水阀(12) 关闭压力管道冷凝水放水阀试题6、压力管道运行时,检查压力表,对有问题的压力表,操作程序(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 拆卸压力管道一次侧压力表(3) 安装压力管道一次侧压力表(4)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3.压力管道紧急故障处理试题7、压力管道运行时,过滤器堵塞已经影响生产正常进行,操作程序(1) 关闭压力管道进口阀(2)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3)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4) 打开压力管道排水阀(5) 按下压力管道过滤器按钮试题8、压力管道运行时,调压阀出问题仍需继续正常生产,操作程序(1) 打开压力管道旁通阀(2)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3)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4) 按下压力管道调压阀按钮试题9、介质压力、温度超过允许的范围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效,操作程序(1) 关闭压力管遒进口阀(2)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3)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试题10、压力管道及组成件发生裂纹、鼓瘪变形、泄漏,操作程序(1) 关闭压力管道进口阀(2)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3)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4) 打开压力管道排水阀试题11、压力管道发生异常振动、响声,危及安全运行,操作程序(1) 关闭压力管道进口阀(2)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3)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试题12、压力管道安全保护装置失效,(1) 关闭压力管道进口阀(2)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3)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试题13、发生火灾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操作程序(1) 关闭压力管道进口阀(2)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前切断阀(3) 关闭压力管道调压阀后切断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开车步骤
(1)检查装置上的仪表、阀门等是否齐全好用。

(2)打开冷凝水阀,排放积水;打开放空阀,排除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放净后逐一关闭。

(3)打开冷流体进口阀并通入流体,而后打开热流体入口阀,缓慢或逐次地通入。

做到先预热后加热,防止骤冷骤热对换热器的寿命。

通入的流体应干净,以防结垢。

(4)调节冷、热流体的流量,达到工艺要求所需的温度。

(5)经常检查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查明原因,消除故障。

(6)在操作过程中,换热器的一侧若为蒸汽的冷凝过程,则应急时排放冷凝液和不凝气体,以免影响传热效果。

(7)定时分析冷热流体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有无泄漏。

如泄漏应及时修理。

(8)定期检查换热器及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处是否有损,外壳有无变形以及换热器有无振动现象。

若有应及时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