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18 动物的行为学案(新版)苏教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十八章 动物的行为教案

《动物的行为》教案2.能力目标(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和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蚂蚁觅食行为的探究方案的设计,锻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除了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它们和我们是好朋友,所有的朋友一个都不能少。
(2)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方案。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课件)这是描述初春季节,鸟类的求偶和迁徙行为的生动场面。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另外一些场面,如:孔雀开屏,蜜蜂采蜜,蚂蚁搬家猫捉老鼠,还有小学里学的课文:“大雁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
”这些生动的场景,都是一个个动物的行为。
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呢?(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2、进入新课---动物的行为教师活动:①启发学生对动物的行为回忆和理解。
②(播放课件)看一段录像,展示一组图片。
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活动:①谈谈自己最初的理解:向同学介绍自己记忆中所熟悉的一种动物的行为②谈谈自己第二次的理解:观看完录像和图片后描述动物的行为的过程、特点。
设计思路:通过观看和讨论,加深对动物的行为的记忆和了解,但还存在一定的疑问,让学生期待老师的解答。
3、研究探讨,得出结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播放课件)展示各种行为。
①觅食行为特点:一种本能,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意义: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根本,是种族得以繁衍的基础。
觅食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同种动物在食物紧缺时,有能力者生,能力弱者被淘汰,对于种群来说保存了强者。
同时,对于被猎食动物来说,由于被捕食的总是一些年老体弱或者有伤病的个体,这对被猎食动物种群朝着良好的方向进化起到推动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

课题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及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高尚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难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意义。
教法选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型新授课前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26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物各种行为的课件资料有马戏团的小狗,水族馆的海豚,同时出示课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带着兴奋和思考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二.新课讲授:(一)动物行为的先天性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活动后讨论归纳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有遗传物质决定后天性行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获得(二)动物行为和生理基础播放视屏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播放鲸和海豚的表演,提醒大家注意驯兽员奖励动物将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老师的课件上资料以抢答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观看视屏并思考问题学生观看课件,并讨论归纳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
注意观察并思考与小羊吃草有什么不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活动,并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活动。
活动四:教师通过资料分析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通过展示淡水三刺鱼在交配季节的变化特点,引出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展示黑猩猩取食蚂蚁等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调控完成。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三、课堂小结动物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比较表的喂食动作。
想想小狗做算术与小学生做算术的不同所在。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18.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类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背出动物行为的四种类型举例分析动物行为的四种类型说出社会行为的特征【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观看视频,提高观察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生物的协调美二、教学重点:举例分析动物行为的四种类型三、教学难点:社会行为的特征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视频五、教学过程20 min 一、动物行为的类型首先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下列现象是否属于动物的行为。
能判断是否是动物行为之后,我们课本上将动物的行为类型分为四种:觅食行为、防御性为、生殖行为和迁徙行为。
我们首先齐读它们的定义。
觅食行为-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防御性为-一切减少其它动物伤害的行为,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十分重要生殖行为-如鸟类的求偶、占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迁徙行为-某些鸟类有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迁徙行为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活动一:观看视频,同学们从视频中捕捉动物行为的现象,我们找两列同学来说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属于哪一种行为?这两张幻灯片中展示了四种行为,大家独立思考,有答案的请举手。
判断:鸟类鸣叫属于动物的行为狼捕鹿,鹿奔跑属于动物的行为变色龙随着环境变化变换体色,属于动物的行为血液在家兔的循环系统流动不属于动物的行为小狗吃奶属于动物的行为冬季鸟类回南方过冬属于动物的行为红尊鱼回溪流产卵属于动物的行为观看视频,并且将看到的现象准确归类,一条龙展示看到的现象有哪些?准确区分动物的四种行为:角马迁徙属于迁徙行为鸟捕鱼属于觅食行为……分别属于觅食行为、防御性为、生殖行为、迁徙行为。
分别属于生殖行为、觅食行为、防御性为、生殖行为用视频贯穿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区分四种行为。
在对四种行为有一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图片的形式进一步独立思考,得到答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 18.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C、脊椎动物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D、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自
学
展
示
20min
活动一:动物行为的类型
要求:观看视频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
类型
定义
现象
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
迁徙行为
探
究
展
示
10min
活动二:社会行为
要求:阐述社会行为
总结:
社会行为是:
考
题
反
馈
1、将下列动物行为进行分类,并将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之中()
蚂蚁搬运食物 蜜蜂采蜜 孔雀开屏 枯叶蝶形似枯叶 角马的迁徙 喜鹊筑巢
大雁南飞
行为类型
动物行为
觅食行为
防御性为
生殖行为
迁徙行为
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生殖行为的是()
A、家燕南飞B、母鸡孵卵C、猎豹飞奔D、蜜蜂采蜜
3、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潞城市一中初中部课堂教学设计导案
编写教师:闫彩丽审核教师:2017年11月30日
课题
18.1动物行为的类型
教学课时
第17课时
班级目Leabharlann 教学预设目标组别、姓名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出社会行为的意义
第小组
教学重点、难点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学方法
活动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反馈检测
导语(引课)
A、群体内各成员一般都有明确分工
B、群体内场进行一定的信息交流
C、群体内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D、群体内雄性个体之间不会相互攻击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八章 第1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八章第1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学案(新版)苏教版【自学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含义;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的生存和生殖的意义;3、通过探究,提高对科学问题的系统归类和创新能力。
【自学重点】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难点:类型、意义。
【自学内容】教材88页~93页,包括课文、课外探究、课外阅读。
【自学指导】通过阅读教材,小组探究、讨论、观察,完成:1、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豹的_________、鱼的_________、蛇的_________、鸟的_________等,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动物的行为。
2、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1)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荐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问题:蚂蚁怎样找食?(4)做出假设:先有工蚁出洞侦查,找到后回巢通风报信。
(5)制定计划:分组、选择蚁巢、确定时间、设计记录表格。
(6)实施计划。
(7)交流并得出结论。
3、动物个体生活在特定环境中,需要寻找食物和配偶,并对_________。
动物行为复杂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独特的方式_____________的行为。
如蝙蝠_________,响尾蛇__________________,美洲狮__________________。
5、动物的防御行为是动物防御_________保护_________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如狗_________,尺蠖__________________。
6、动物一般都有其特殊的生殖行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典型的生殖行为。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案教学设计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赏、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相互协作精神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观赏、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
2、通过对动物学习行为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2、说出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图片。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站,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请说出图片中的动物有什么行为?[教师展示ppt课件图片][学生回答: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迁徙行为。
]师:这是动物行为的几种主要类型。
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那么是什么让动物能够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各种不同方式的行为呢?也就是说,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观察蜘蛛织网和人织网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二者的区别,从而提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讲授新课】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学习老师以表格展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设计意图:提出概念,使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师活动:出示各种动物行为的图片,请同学们分辨。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说出动物的行为,并且将其进行分类。
最后以表格的性质从概念,遗传性,意义以及联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导学案2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自学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3.认识体会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自学重点】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自学难点】1.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自学内容】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生来就有的、由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行为。
2.学习行为是动物需要经过才能形成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的。
3.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和的基础。
动物学习行为,大大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
4.动物的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5.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调节的,越发达,则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1.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受系统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2.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就越完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就。
【达标检测】1.下列哪项不属于后天性行为()A.够吃骨头分泌唾液B.狗看见骨头分泌唾液C.大山雀偷饮牛奶D.猴子投篮球2.随着春天的到来,母鸡产蛋明显增多,原因是()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B.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多C.性腺分泌的雌性激素增多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3.动物能运用经验,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找到配偶B.逃避敌害C.找到食物D.适应复杂的环境4.下列几种动物行为,最简单的是()A.条件反射B.本能C.后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5.阅读教材“课外阅读”,回答:(1)小鸟怕遭袭击,赶紧飞离鸟巢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属于_________性行为。
(2)小鸟替杜鹃孵卵、育雏是_________行为,属于_________性行为,是由_________控制的。
18.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

接着,我会简要介绍动物行为的定义,为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这一环节,我将详细讲解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包括觅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3.将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动有趣的动物行为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行为的特点和适应性意义。
2.实践探究,培养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如观察校园内的小动物,分析其行为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4.思考作业: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如何从人类活动中体现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适应性意义?”要求不少于300字,以论述形式提交。
5.拓展作业:观看一部关于动物行为的纪录片,如《动物世界》等,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观影后,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观后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1.作业要求真实、准确地记录和描述,切勿抄袭或虚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动物行为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动物行为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动物行为的兴趣和好奇心。
4.繁殖行为:介绍动物为了繁衍后代而进行的行为,如筑巢、求偶、交配等,并强调繁殖行为对物种延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 18 动物的行为学案(新版)
苏教版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自学引导:
1、在自然界中,动物的活动多种多样,动物的和以及其他所有外部可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和等。
3、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性表现。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的行为。
5、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和种群的是分重要的。
6、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有利种群的繁衍。
7、动物的社群行为是行为。
自我检测:
一、应知应会
1、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
( )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包括以上三项
2、白居易诗:“须臾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日,母瘦雏渐肥。
”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3、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装死,待危险解除后伺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二、达标测评
1、下列不属于动物的生殖行为的是()
A、雌雄蛙抱对
B、孔雀开屏
C、筑巢
D、雄鸡报晓
2、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黔驴技穷
B、狡兔三窟
C、井底之蛙
D、老马识途
3、下列不属于动物防御行为的是()
A、狗遇到人弯腰拾石块时,就逃跑
B、枯叶蝶体色形状像枯叶
C、壁虎断尾
D、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感知鸟的位置,从而捕食。
4、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虫子,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亲鸟的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5、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
”,说明动物通过()来传递信息。
A 、声音
B、气味
C、动作
D、语言
6、下列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A、蚂蚁
B、蜜蜂
C、狒狒
D、蚊
三、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①金龟子遇敌假死
B、防御行为②雌鸟衔虫喂养雏鸟③饿狗为食物而争斗
C、社群行为④蚂蚁间的分工合作⑤蜜蜂采蜜
D、攻击行为⑥乌贼喷墨⑦家燕南飞
A、繁殖行为⑧ 家鸽产卵
第2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重点、难点:
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说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3、说出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自学引导:
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由所控制的行为。
如、等。
2、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刚从卵膜中孵化出来的蝌蚪就会在水中游动
B、刚满一岁的小牛会拉车
C、刚从蛹中出来的蝴蝶就会腾空飞翔
D、刚出生2h的小鸭就会下水游泳
3、学习行为不是,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如。
4、不属于学习性行为的是()
A、学习行为
B、鸟的孵卵
C、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术
5、动物通过后天性学习,大大地提高了。
6、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调节的,越发达,动物的就越强。
7、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和共同调控完成。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强。
自我检测:
1、下列哪项不属于学习行为()
A、够吃骨头分泌唾液
B、狗看见骨头分泌唾液
C、大山雀偷饮牛奶
D、猴子投篮球
2、随着春天的到来,母鸡产蛋明显增多,原因是()
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B、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多
C、性腺分泌的雌性激素增多
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
3、动物能运用经验,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配偶
B、逃避敌害
C、找到食物
D、适应复杂的环境
4、下列几种动物行为,最简单的是()
A、条件反射
B、本能
C、后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5、阅读教材“课外阅读”,回答:(1)小鸟怕遭袭击,赶紧飞离鸟巢的行为属于行为,属于性行为。
(2)小鸟替杜鹃孵卵、育雏是行为,属于性行为,是由控制的。
(3)杜鹃不孵卵也不育雏,而让其他鸟代尽其职的行为属于性行为;小杜鹃孵出后1~2天,将小鸟的卵推出巢外,独霸亲鸟的哺育属于性行为。
课堂小结:栏目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后天性行为)形成时间生来就有的本能获得方式成长过程中,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特点固定,不随外界而改变适应范围对刺激做出及时反应,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是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