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威胁性极高。
在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接触硫化氢需要严格遵循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安全防护大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建议。
1.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在着手制定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
硫化氢是一种高度剧毒、易燃的气体,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硫化氢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
2.施行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硫化氢时,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受暴露和伤害的风险。
下面是一些个人防护的重要措施:•穿戴防护服:包括耐化学品的手套、防护面具、防护眼镜和穿戴防护服等。
•戴上呼吸防护装置:使用合适的呼吸器,如正压式呼吸器或空气供应式呼吸器等。
•佩戴防滑鞋:确保在接触硫化氢时牢固站稳,防止意外摔倒。
•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尽可能避免接触气体,通过使用工具或设备进行操作。
3.进行适当的通风控制在处理硫化氢气体的工作环境中,适当的通风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通风控制的有效方法:•使用负压通风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将有毒气体排出到室外,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确保紧急通风系统的存在:在发生事故时,紧急通风系统能够迅速将有毒气体排出。
4.进行严格的作业许可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许可程序,以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作业许可步骤:•许可的申请:在进行任何与硫化氢有关的作业之前,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申请,获得许可。
•安全计划:在申请中,应提供详细的安全计划,包括个人防护、通风控制和紧急应对措施等。
•监督和检查:在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进行紧急应对培训在处理硫化氢时,必须进行紧急应对培训,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很高的毒性。
因此,在处理、储存和运输硫化氢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规定:
1. 安全守则:所有使用硫化氢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防护培训并遵守相关安全守则。
必须保证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风险评估:在使用硫化氢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包括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的专业技能、作业环境、事故应急方案等。
3. 个人防护装备:所有与硫化氢接触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等。
必须定期检查并维护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
4. 通风系统:硫化氢作业场所必须安装并定期维护通风系统,以及并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通风系统需要能够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硫化氢,并保持空气的新鲜度。
5. 检测仪器:硫化氢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气体检测仪器,这些仪器必须能够准确测量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
检测仪器必须定期校准和维护,并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操作。
6. 废气处理:硫化氢作业产生的废气必须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有效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7. 紧急应急措施:硫化氢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应急措施,包括疏散人员、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急救等。
8. 管理和监督: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硫化氢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他们必须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定期向管理部门报告。
这些规定仅为基本要求,具体的硫化氢安全管理规定可能因地区、行业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模版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模版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恶臭味。
在工业生产和危险品处理等领域中,都存在着对硫化氢的安全防护工作。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下是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模版:1. 确定危险区域在工作前,需要先确定是否存在硫化氢危险区域。
通常,硫化氢浓度超过5ppm就会产生刺激性气味,超过100ppm甚至可能导致中毒。
根据工作现场的情况,使用硫化氢检测仪或气体监测系统,确保危险区域的准确定位。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进入硫化氢危险区域时,必须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穿戴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眼镜等。
确保这些装备符合安全标准,并能够有效防护硫化氢的侵袭。
3. 进行适当的通风硫化氢浓度高的区域,应该进行适当的通风。
打开通风系统,增加空气流动,将有毒气体迅速排出。
当有硫化氢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到更大范围。
4. 掌握逃生路线在进入硫化氢危险区域之前,必须清楚掌握逃生路线。
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确保安全撤离,提前规划好逃生路径,并定期进行演习。
5. 进行必要的培训在进行与硫化氢相关的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
这包括了解硫化氢的性质、危害、防护方法以及急救措施等。
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应对硫化氢危险。
6. 建立报警机制在硫化氢危险区域内必须建立完善的报警机制。
这包括安装气体报警器、火警报警器等设备,以及建立相应的应急呼叫系统。
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及时报警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7.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对于用于硫化氢防护的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并且可以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测试,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模版包括:确定危险区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进行适当的通风、掌握逃生路线、进行必要的培训、建立报警机制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通过遵守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作人员在处理硫化氢过程中的安全。
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

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和污水处理等行业中。
由于其剧烈的毒性和易燃性,正确的硫化氢防护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以确保人们在接触硫化氢时能够保持安全的一些重要信息和建议。
1. 了解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能迅速影响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其特有的臭鸡蛋味是其存在的标志,当你闻到这种异味时,要立即采取进一步的防护措施。
2. 避免暴露要尽可能避免直接暴露在硫化氢的环境中。
如果你必须在含有硫化氢的地方工作,要确保戴上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3. 建立适当的通风系统硫化氢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通风不良。
确保工作区域内有足够的通风,并定期维护和检查通风系统,以确保其有效运行。
4. 密闭储存和处理硫化氢如果需要储存或处理硫化氢,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容器是密闭的,以防止漏气。
此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如避免使用硫酸铜等含铜溶液。
5. 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自己免受硫化氢伤害的首要步骤。
戴上合适的防毒面具,确保可以完全覆盖口鼻,并具备防护滤网来过滤硫化氢。
同时,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装备,以防止硫化氢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6. 注意应急情况在使用硫化氢或在含有硫化氢的环境中工作时,要随时注意应急情况。
熟悉应急程序,掌握报警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确保紧急出口和安全逃离路径的畅通。
7. 接受相关培训要确保在接触硫化氢之前,你已经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并熟悉硫化氢的特性、危害和防护措施。
这样可以增加你对硫化氢的风险认知,并为遇到突发情况时做好准备。
8.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对于防止硫化氢泄漏和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密封无破损,并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部分。
以上是关于硫化氢防护知识的普及,希望能提高人们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并引起大家对自身防护措施的重视。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行业中。
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对硫化氢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硫化氢的危害1.气味浓度低,但毒性高:硫化氢具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强烈恶臭味道,但当浓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味道可能无法察觉。
而其毒性非常强,能够使人产生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2.着火和爆炸的危险: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后,当其浓度达到爆炸下限(4.3%)和爆炸上限(46%)之间时,会产生爆炸。
这对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环境来说尤为危险。
3.与火源一起使用危险:硫化氢在空气中可以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
在与引火源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4.对材料的腐蚀:硫化氢能够对金属、橡胶和塑料等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导致设备损坏。
二、硫化氢的安全防范1.工艺改进:通过改良工艺,减少或阻止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
2.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工作场所中,确保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排除室内的硫化氢气体。
通风系统需要在硫化氢泄漏时及时启动,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
3.监测设备:安装气体检测仪器,如硫化氢气体检测仪,以及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潜在的硫化氢泄漏。
4.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情况下,工人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以及防护眼镜等。
5.教育和培训:对从事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硫化氢的应急措施1.确认泄漏源:如有硫化氢泄漏,第一步是确认泄漏源,然后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进一步泄漏。
2.告知他人:通知附近的人员和相关部门,并通知他们采取紧急撤离和隔离的措施。
3.撤离:当硫化氢泄漏超过安全浓度时,立即撤离有风险的区域,并帮助其他人员撤离。
4.避免火源:硫化氢是易燃气体,若泄漏时有明火存在,应立即熄灭明火,避免引发火灾。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一、危险区域1、极度危险区域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
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二、中毒症状1.轻度中毒: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等症状,并伴有头昏、头痛、乏力。
2.中度中毒:立即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咳嗽、呼吸困难、喉部发痒、胸部压迫惑、意识障碍等症状,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畏光、眼刺痛。
3.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并发肺水肿、脑水肿,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
它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危险物质。
因此,在与硫化氢打交道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一、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和危害1. 硫化氢具有强刺激性气味,但它能迅速麻痹嗅觉,因此,不能单靠嗅觉来检测硫化氢的存在。
2. 硫化氢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死亡。
3. 硫化氢是易燃易爆的,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发生爆炸。
二、做好预防措施1. 在使用硫化氢之前,必须对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气体检测系统,用来监测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在可能泄漏硫化氢的区域,设置适当的警示和标识,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三、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 在处理硫化氢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适当的呼吸器,以防止吸入该气体。
2. 穿戴化学防护服和防护手套,以保护皮肤免受可能的溅接。
3. 戴上护目镜或面具,以保护眼睛。
四、培训和教育1. 所有与硫化氢打交道的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和安全防护知识。
2. 培训内容应包括硫化氢的特性、交叉污染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等。
五、紧急处理1. 如果发生硫化氢泄漏,应立即通知紧急救援机构,并进行适当的疏散。
2. 确保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来扑灭火焰,尽量避免使用水来灭火,因为硫化氢与水反应会产生硫化物,增加危险。
六、储存和运输1. 在储存和运输硫化氢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使用合适的容器,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2.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容器和管道,确保没有泄漏和损坏。
七、定期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和维护硫化氢相关设备和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或故障,应立即采取修理或更换措施,以确保安全。
总结起来,与硫化氢打交道时,我们必须了解其特性和危害,制定预防措施,戴上个人防护装备,接受培训和教育,学会紧急处理,遵守储存和运输规范,定期检查和维护。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范本

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范本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和毒性。
因此在与硫化氢接触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份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的范本,以便您参考:1. 掌握硫化氢的危险性:了解硫化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其有毒性、易燃性和爆炸性。
掌握硫化氢的危险浓度和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2. 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所有接触硫化氢的工作人员接受足够的培训和教育,以了解硫化氢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程序。
培训内容包括硫化氢的特性、检测方法、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检查、急救措施等。
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立适当的操作规程,包括工作程序、应急预案、风险评估和安全手册等。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规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与硫化氢接触的风险。
4.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所有接触硫化氢的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通风面具、全身防护服、防滑鞋、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装备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或失效的装备。
5. 定期检测硫化氢浓度:使用适当的气体检测仪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硫化氢浓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确保检测仪器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6. 建立应急措施和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撤离程序、呼救措施和急救措施等。
安排急救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硫化氢泄漏等紧急情况。
7. 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与排气:确保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和排气系统,以减少硫化氢浓度。
在必要时,采取额外的措施,如使用排风扇或安装排气管道,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这份范本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但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工作中,始终确保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9 页七大硫化氢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
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第 2 页共 9 页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二、中毒症状1.轻度中毒: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等症状,并伴有头昏、头痛、乏力。
2.中度中毒:立即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咳嗽、呼吸困难、喉部发痒、胸部压迫惑、意识障碍等症状,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畏光、眼刺痛。
3.重度中毒: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并发肺水肿、脑水肿,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4.极重度中毒:吸入1~2口即突然倒地,瞬时呼吸停止,即“电击样”死亡。
三、中毒急救当硫化氢中毒事故或泄漏事故发生时,污染区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风侧,并应立即呼叫或报告,不能个人贸然去处理。
有人中毒昏迷时,抢救人员必须做到:1.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穿好防毒衣,有两个以上的人监护,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切断泄漏源。
2.进入塔、容器、下水道等事故现场,还需携带好安全带。
有问题应按联络信号立即撤离现场。
3.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硫化氢。
4.尽快将伤员转移到上风向空气新鲜处,清除污染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给氧。
第 3 页共 9 页5.观察伤员的呼吸和意识状态,如有心跳呼吸停止,应尽快争取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护(勿用口对口呼吸)。
6.在到达医院开始抢救前,心肺复苏不能中断。
四、预防措施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
2.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要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坑、窑、地沟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采取通风排毒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4.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5.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
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员在场,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
6.患有肝炎、肾病、气管炎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硫化氢作业。
7.加强对职工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检查采样器是否完好;(2)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向,并有专人监护;(3)采样过程中手阀应慢慢打开,不要用扳手敲打阀门。
2、切水作业注意事项(1)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站在上风向;(2)脱水伐与脱水口应有一定距离;(3)脱出的酸性气要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并有隔离措施,防止过路行人中毒;第 4 页共 9 页(4)脱水过程中人不能离开现场,防止脱出大量的酸性气。
3、设备内检修作业需进入设备、容器进行检修,一般都经过吹扫、置换、加盲板、采样分析合格、办理进设备容器安全作业票后,才能进入作业。
但有些设备容器在检修前,需进人排除残余的油泥、余渣,清理过程中会散发出硫化氢和油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以下七项为设备内检修作业步骤:(1)制定施工方案;(2)作业人员经过安全技术培训;(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携带好安全带(绳);(4)进设备容器作业前,必须作好采样分析;(5)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min;(6)办理安全作业票;(7)施工过程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应有医务人员在场。
4、进入下水道(井)、地沟作业(1)执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规定;(2)控制各种物料的脱水排凝进入下水道;(3)采用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保证氧含量大于20%;(4)配带防毒面具;(5)携带好安全带(绳);(6)办理安全作业票;(7)进入下水道内作业井下要设专人监护,并与地面保持密切联系。
5、油池清污作业第 5 页共 9 页(1)下油池清理前,必须用泵把污油、污水抽干净,用高压水冲洗置换;(2)采样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施工方案格安全措施;(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必要时要携好安全带(绳);(4)办理好有限空间作业票。
6、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设备、容器、管线存有硫化氢物料的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时,必须做到:(1)严格控制带压作业,应把与其设备容器相通的阀门关死,撤掉余压;(2)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3)拆卸法兰螺丝时,在松动之前,不要把螺丝全部拆开,严防有毒气体大量冲出。
7、检查生产装置的注意事项(1)平稳操作,严防跑、冒、滴、漏;(2)装置内安装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3)加强机泵设备的维护管理,减少泄漏;(4)有泄漏的地方加强通风;(5)存有硫化氢物料的容器、管线、阀门等要定期检查更换;(6)发现硫化氢浓度高,要先报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能进入现场检查和处理。
8、油罐的检查作业(1)严禁在进、出油及调合过程中进行人工检尺、测温及拆装安全附件等作业;第 6 页共 9 页(2)必要的检查、脱水,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并有专人监护;(3)准备好适合的防毒面具,以便急用。
六、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要求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大于等于20%,且硫化氢浓度小于10mg/m3时,可选用灰色罐的过滤式防毒面具。
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使用者戴好面具后,用手堵住进气口,同时用力吸气,若感到闭塞不透气时,说明面具是基本气密的。
(2)正确佩戴:选择合适的规格,使罩体边缘与脸部贴紧。
使用前应先将导气管与头罩的螺丝旋紧,另一端与滤毒罐的螺丝连接,保证各部分连接密合,保持气流畅通无阻,使用时必须记住,事先拔去滤毒罐底部进气孔的胶塞,否则易发生窒息事故。
使用时滤毒罐底部的通气孔和头罩呼气阀注意防止外来物料的堵塞。
(3)紧急佩戴:如发生意外,一时无法脱离现场时,使用者应即屏住气,迅速取出头罩戴上。
当确认头罩边缘与头部密合,接着猛呼出体内余气,再作简易气密性试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空气呼吸器的使用要求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小于20%,或硫化氢浓度大于或等于10mg/m3时,须选用隔离式防毒面具,目前常用的为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空气呼吸器使用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进行压力测试:打开气瓶阀,沿逆时针方向旋开气瓶手轮,至少2圈。
同时观察压力表读数,气瓶压力应不小于28Mpa,否则应换上充满压缩空气的气瓶。
第 7 页共 9 页2.佩戴装具:扣紧和调节肩带、腰带,使呼吸器的位置紧贴身体后背。
压力表固定在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处,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3.佩戴面罩:确定口罩上已装了吸气阀。
拉开头罩戴在头上,带子平置于头部和颈部,没有缠绕。
单手把头罩拉至头后部,确保下巴位于面罩的下巴罩内。
4.检查面罩密封:把颈带(下方两根带子)末端朝头后方拉动,扣紧颈带。
用手掌心捂住面罩接口处,通过吸气直到产生负压,检验在面罩与脸部密封是否良好。
若发现有空气泄漏进面罩,移去面罩,重复佩戴。
如果调节面罩后,还不能与脸部保持密封,更换一个新的面罩。
注意:面罩的密封圈与皮肤紧密贴合是面罩密封的保证,必须保证橡胶密封面与皮肤之间无头发或胡须等。
5.当气瓶内消耗空气至5.5MPa±0.5MPa时,报警器会发出报警声,以提醒使用者气瓶内最多还有16%的空气。
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第 8 页共 9 页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9 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