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内能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中学物理」内能——知识点

「中学物理」内能——知识点

「中学物理」内能——知识点第⼀节分⼦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组成的。

2、⼀切物体的分⼦都在不停地做⽆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之间有间隙。

B分⼦在做不停的⽆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体混合在⼀起颜⾊变得均匀,结论:⽓体分⼦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体、液体、⽓体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3、分⼦间有相互作⽤的引⼒和斥⼒。

当分⼦间的距离很⼩时,作⽤⼒表现为斥⼒;当分⼦间的距离稍⼤时,作⽤⼒表现为引⼒。

如果分⼦相距很远,作⽤⼒就变得⼗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于分⼦之间的作⽤⼒的作⽤范围,镜⼦不能因分⼦间作⽤⼒⽽结合在⼀起。

)第⼆节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做⽆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分⼦动能:物质内所有分⼦做⽆规则运动⽽具有的能量。

温度越⾼,运动越快,动能越⼤。

分⼦势能:由于分⼦间具有⼀定距离,也具有⼀定的作⽤⼒,因⽽分⼦具有势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做⽆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或单个分⼦所具有的能。

⼀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1)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论温度⾼低.(任何温度下物体的内能都不为零)(2) 温度不变时,状态改变,内能也会改变,如:⽔结冰时,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状态发⽣改变,放出热量,导致内能减⼩.(3)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状态发⽣改变,导致内能增⼤.(4)内能与分⼦动能和势能(微观)有关,机械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置(宏观)有关.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个物体,温度升⾼,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分⼦热运动:物体内部⼤量分⼦的⽆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13.内能知识点

13.内能知识点

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金属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状态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作用是等效的)①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热传递:(实质: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没有改变)定义: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或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能量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第3节比热容1、比热容(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

内能、内能的利用讲义

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球形,直径通常只有10-10m,只有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组成的,原子又是————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夸克组成的。

2.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a.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接触时,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它可以发生在任意两种物质之间。

c.扩散现象与有关,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运动和物体运动的区别分子热运动是指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就越剧烈。

分子的热运动是微观的,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只能借助一些表象来了解。

物质的运动是宏观运动,可用肉眼看得到。

比如河流的流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1)当你去拉伸物体时,物体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有,当你去压缩物体时,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2)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加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例题解析1.走进鲜花店里,会闻到浓郁的花香,这表明()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2.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

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说明分子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2)图乙是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图丙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如图丁,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在离开水面时比离开水面后,说明分子间存在。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概览1.考点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物质分子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并以选择题居多。

从历年中考来看,从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

2.中考题型分析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进行判断等。

此部分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分值在1-3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

本节考点在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概率还会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选择题或填空题较多,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一般考点分子之间作用力选择题和填空题较多,用规律解释现象冷门考点对组成物质的分子理解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第十三章内能 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物质的构成1、定义: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度量。

(如:草叶上的一滴露珠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探究:将50ml的酒精倒入装有50ml水的试管中,试管颠倒几次,发现两者总体积小于100ml。

实验结论:分子间存在间隙,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导致总体积变小。

扩散现象(二氧化氮棕红色)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实验:装空气的瓶子在上,装二氧化氮的气体的瓶子在下,中间一块玻璃板隔开。

整个装置不能倒放(防止重力对实验的影响ρ二氧化氮>ρ空气)现象:抽去玻璃板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结论: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扫地时尘土飞扬不是分子运动)2、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物质三种状态分子结构特点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第二节内能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够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Q),单位:焦耳(J)(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3)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Q放=Q吸。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的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①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很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4、注意: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或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如:灰尘在空中飞舞,雪花飞舞,空气流动形成风。

都不是扩散现象。

5、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6、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间有个平衡距离(r0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0②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③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的距离r> 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7、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现象:(1)铁棒很难被拉伸、平整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6. 热传递的理解(1)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2)热传递的方向:热量由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由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3)过程: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获得热量内能增大。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汇总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汇总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很小,其直径是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如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有间隙。

二、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3、理解扩散现象①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

②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扩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

④不同状态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三、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机械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比较机械运动分子的热运动研究对象宏观物体微观分子规律有规律可循杂乱无章运动情况静止或运动永不停息地运动可见度可用肉眼直接观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影响运动快慢的因素力温度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缓慢,但并没有停止。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1、现象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现象 现象分析将两根铅柱的端面削平,然后紧紧 地压在一起,两根铅柱就会合在一 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 它们拉开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且使它们 里面的分子不致散开补车胎时,修车师傅锉好胎和补丁后分别涂上胶,待胶快干时用力将补丁压在胎上,补丁和胎紧密黏合在一起 用力挤压桌面,桌面没有明显的形变发生 虽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但要压缩固体和液体却很困难,这时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已经离得很近 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将注射器筒吸入一定量的水,用手指堵紧出口,用力向里面压活塞,注射器中的水没有明显的体积变化探究归纳: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实际表现出来的力是斥力和引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关系 类比分析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 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 为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相当于压缩弹簧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 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相当于拉伸弹簧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 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相当于弹簧断开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 忽略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很多物质有一定的形状,而不是一盘散沙,分子不是各自分散的,要分开物体需要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分子热运动篇1、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分子非常小,不借助仪器,肉眼是看不见的,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圆球(物理模型法),那么一般一个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m,因此一个物体是由数量巨大的分子组成的。

(3)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注意:不同的物质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扩散,必须是两种物质相互进入彼此。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运动造成的,要注意和微小颗粒状物体运动的区别。

3、分子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的分子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影响因素: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扩散的就越快。

4、分子间的作用力(1)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之所以不会分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从而使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由于分子间也存在斥力作用,因此固体与液体很难被压缩。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只是斥力变化的比引力要快。

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作用力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内能篇1、内能(1)宏观物体的能表现为机械能,是物体外在的能量;微观物体的能表现为内能,是物体内在的能量。

(2)分子动能: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都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又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4)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J。

(5)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在相同状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拓展: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J注意: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b、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都没有关系c、有些物体吸收或是放出热量后,温度不一定改变,但是内能改变了。

(2)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a、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高温低温的过程。

在不涉及物态变化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做功的过程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加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

温度升高的时候内能增大,但是内能增大的时候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就大,内能的改变时有温度和做功共同决定的。

二、典型例题考点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例1、如果把质量为1g的食盐颗粒(约含2×1022个分子),放入蓄水量为107立方米的杭州西湖中,均匀之后,取出1cm3湖水,其中仍含有食盐分子约个。

解析:涉及到数学计算的物理题,最关键的是读懂题意。

考点2、扩散现象例2、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B、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析: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所以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故D是正确选项。

考点3、分子热运动例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词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解释为花朵分泌处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解析:花香浓郁,说明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比较多,运动的越剧烈。

且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考点4、分子间作用力例4、(2009•南京)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解析: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故选A.考点5、分子动理论例5(2012•泰安)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解析:A、沙尘漫天浮动,这是沙土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 符合题意;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B不合题意;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合题意;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题意;故选A.考点6、对内能的理解例6、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物体的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解析:(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但是不仅与温度有关(3)物体内能的改变,其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果该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能一定改变例7、有关物体的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考点7、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例8、(2012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解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三、课堂训练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清晨扫地时,可以看到尘埃在空中乱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形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2、(2012•苏州)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的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人后会进人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3、根纱线容易拉断,―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4、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花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的越慢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消失C、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的作用力D、这个现象说明分子运动时无规则的5、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C、分子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D、0℃冰没有内能6、(2012山东,多选)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不会发生热传递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通过摩擦可以增大冰块的内能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静止在地面的火车内能大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大D、自然界处于任何状态下,在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8、(2012•烟台)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搓手取暖C 、钻木取火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9、(2012•安徽)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10、(2012四川内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分子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间只有斥力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到处移动C、当物体的温度是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为0D、“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四、课堂总结1、物质的组成:2、分子的扩散:3、分子的热运动:4、分子间作用力:5、内能:6、改变内能的方式:7、内能、温度和能量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