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4
管理会计第四章(有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销售一种产品,销售量为9 000件,销售收入为81 000元,变动成本45 000元,则其单位边际贡献为(D)A.1元B.2元C.3元D.4元2.已知某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为60 000元,边际贡献率为35%,固定成本总额为7 000元,则该企业营业利润为(C)A.60 000B.21 000C.14 000D.7 0003.本量利分析法的核心部分是确定(A)A.盈亏平衡点B.安全边际C.单位边际贡献D.边际贡献总量4.边际贡献率的确定公式可表示为(D)A.固定成本/贡献毛益B.销售收入/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单位贡献毛益D.贡献毛益/销售收入5.在盈亏临界图中,损益平衡点的特征是(B)A.总收入等于变动成本B.总收入等于总成本C.总收入等于固定成本D.边际贡献等于零6.在采用图解法确定产品盈亏平衡点时,盈亏平衡点是保本图中(B)A.变动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B.总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C.固定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D.变动成本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盈亏平衡点分析与完全成本计算法一致B.销售量不变,盈亏平衡点越低,可实现的利润也越低C.盈亏平衡点不变,销售量越大,可实现的利润也越高D.当变动成本率为70%,安全边际率为20%,则销售利润率为14%8.盈亏平衡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A)A.越多B.越少C.不变D.等于09.销售量不变,盈亏平衡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0.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盈亏平衡点越高,则(D)A.只引起盈利区的变化B.只引起亏损区的变化C.盈利区的面积越大,亏损区的面积越小D.盈利区的面积越小,亏损区的面积越大11.计算综合盈利平衡销售额的依据是(C)A.固定成本总额和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B.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C.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D.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12.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分别为10%、15%和30%,销售比重分别为30%、30%和40%,则该企业综合的加权边际贡献率为(B)A.55%B.19.5%C.15%D.30%13.当预计销售额确定的情况下,安全边际额受__________的影响(D)A.销售额B.销售量C.保存销售量D.盈亏平衡点销售额14.安全边际可表示如下(B)A.期望的销售收入-实际销售收入B.实际(预算)的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C.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收入D.销售收入+固定成本15.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判断指标一般是采用(C)A.边际贡献率B.利润率C.安全边际率D.达到盈亏平衡点的作业率16.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B)A.营业利润=边际贡献率x安全边际额B.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C.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D.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17.当单价为10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安全边际量为1 000件时,企业可实现利润(A)A.40 000元B.60 000元C.2 500元D.100 000元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安全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之积大于1B.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之和大于1C.安全边际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互为倒数D.销售利润率等于安全边际率与边际贡献率之积1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
《管理会计》第四章 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第四章成本管理1.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企业营运过程中各种耗费。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企业日常运营良好的企业不需要进行成本管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 企业应根据其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合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当企业的产品具有成熟的买方市场,且产品的设计、质量、价值等呈现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时,适合使用目标成本法这个成本管理工具。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 价值工程以最高成本实现某种产品或作业应具备的必要功能,使产品或作业达到最佳价值。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 目标成本是指为实现利润或价格竞争优势而应控制的水平上限。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 财务部门人员只要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就能独立完成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 目标成本的计算是从确定可容许成本开始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 各种类型的企业的成本管理都可以使用目标成本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 目标成本法,要求从产品生产阶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乃至与供应商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 市场容许成本,是指目标售价减去目标利润之后的余额。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 成本差异的分析是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前提和关键。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14. 材料数量差异控制的重点是材料采购环节。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 正常标准成本与现实标准成本不同的是,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改,而现实标准成本则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固定不变。
管理会计第4章

先付年金现值
(1+i)-4 (1+i)-3 (1+i)-2
(1+i)-1
A
A
A
A
A
A
0
1
2
3
4
5
先付年金现值=年金×PVIFAi,n× (1+i) 或=年金×( PVIFAi,n-1 +1)
例:某企业租用一设备,在10年中每年年初要 支付租金5000元,年利息率为8%,问这些租 金的现值是多少?
类别:先付年金终值、先付年金现值
A
A
A
A
A
A
0
1
2
3
4
5
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区别:先付可以看
作是少了一个时间周期,或多了一笔等 额收付的后付年金(普通年金)
A
A
A
A
A
A
0
1
2
3
A
A
A
普通年金示意图
1
2
3
4
5
A
A
4
5
先付年金终值=年金×FVIFAi,n× (1+i) 或=年金×( FVIFAi,n+1 -1)
即现在一次存入银行59280元现金,6年后 可得130000元。
年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年金指在某一确定的期间里,每期都有一笔相 等金额的收付款项。年金实质上是一组相等的 现金流序列。理解和认识年金,最重要的有三 个方面:
时间——间隔相同 金额——每期相等 序列——连续排列
由于收付款项的时间不同,又将年金划分为普 通年金、先付年金、递沿年金、永续年金四大类
点,本题可作计算基准的时点有1997年年初、1999年年
初和2001年年末。
以2001年年末为基准计算如下:
《管理会计》作业4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四第四部分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行为,实在描述管理会计的哪个目标(A)。
A.规划目标B.控制目标C.预测目标D.决策目标2.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和(A)。
A.责任会计B.成本会计C.内部会计D.外部会计3.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A)分类的。
A.应用情况B.经济用途C.与决策的关系D.发生可否加以控制4.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各种方法中,必须先计算固定成本a,再计算单位变动成本b的方法是(B)。
A.直接分析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高低点法5.贡献毛益,又称边际贡献、边际利润等。
它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A)后的余额。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期间成本D.全部成本6.已知某企业生产电水壶,产品单价为500元,变动成本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90 000元,则企业的保本量为(B)件。
A.200 B.300 C.500 D.6007.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根据某项指标与其他有关指标之间的相互依存来预测的一类分析方法,在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
(A)A.本量利分析法B.指数平滑法C.边际成本D.增量成本8.(D)只适用于销售业务量比较稳定的产品的预测,如不存在季节性差别的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文具等。
A.移动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指数平滑法D.算术平均法9.在产销量上升时,经营杠杆率(C)。
A.上升B.下降C.不变D.成正比例变动10.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相关成本不包括(A)。
A.沉没成本B.差量成本C.边际成本D.专属成本1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B)是金额低的方案为优。
A.差量分析法B.相关成本分析法C.贡献毛益分析法D.利润总额对比法12.某股票每年的股利为4元,若某人想长期持有,则其在股票价格为(C)时才愿意买?假设银行的存款利率为8%。
管理会计4变动成本法

12
前例,设销售单价为1000元,管理费用中变动 性管理费用2000元,销售费用中变动性销售费 用1000元。
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贡献边际=1000*40-280*40-(2000+1000) /50*40=26400(元) 营业利润=26400-(2000+2000+2000) =20400(元)
完全成本法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销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10
变动成本法
损益表 一、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二、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销管成本 三、边际贡献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三月 合计
1 销售收入
20?=160 20?0=200 20?2=240 600
2 减:销售成本
7?=56 7?0=70 7?2=84 210
3 生产边际贡献
104
130
156 390
4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2?=16 2?0=20 2?2=24
60
5 边际贡献
88
110
132 330
6 减:固定制造费用
30
30
30 90
7
固定销管费用
40
40
40 120
8 税前净利润
18
40
62 120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
18
序号
项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合计
管理会计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1-变动成本率
(四)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 分比。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1-贡献边际率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及利润之间的关系
•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营业利润
500000 B产品的销售比重= 2000000 ×100%=25%
500000 C产品的销售比重= ×100%=25% 2000000
综合贡献边际率=5%×50%+20%×25%+50%×25% =7.5%+5%+12.5%=25%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贡献毛益率)
⑶计算企业综合的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⑷计算各产品的盈亏平衡点
某产品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该产品销售比重
固定成本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综合保利额 综合贡献边际率 其中: 综合贡献边际率 某产品的 贡献边际率 销售比比重 该产品的
2.综合边际贡献法
• 是指在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的基础上,以各 种产品的预期销售收入比重作为权数,先 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毛益率,然后分 析多种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 量分析的方法。具体地,有计划总额法、 加权平均法两种方法。
方法A:计划总额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总额/计划销售收入总额 综合保本额= 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本量利分析( 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 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 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 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 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 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也有人将本量利分析称为量本利分析 。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边际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A.16.40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管理会计》第四章测试试卷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决策主要方法的是()。
A. 差量分析法B. 本量利分析法C. 边际贡献分析法D. 以上都是2. 在亏损产品决策中,只要亏损产品提供的()大于零,就应该继续生产。
A. 边际贡献B. 销售收入C. 固定成本D. 净利润3. 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
A.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 差别损益分析法D. 相关损益分析法4. 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就不应停产。
A. 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B. 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C. 边际贡献大于零D. 以上都对5. 下列关于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低于外购单价时,应选择自制B.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高于外购单价时,应选择外购C. 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生产其他产品,那么就需要考虑机会成本D. 一般而言,零部件的自制或外购决策与固定成本无关6.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 差别损益分析法D. 相关损益分析法7. 某企业生产 A、B、C 三种产品,其中 C 产品为亏损产品。
C 产品的销售收入为 2000 元,变动成本为 1500 元,固定成本为 600 元。
则 C 产品()。
A. 边际贡献为 500 元B. 边际贡献为 -100 元C. 应停产D. 不应停产8. 下列各项中,属于是否增产决策的相关成本的是()。
A. 原有固定成本B. 新增专属成本C. 不可避免成本D. 沉没成本9. 已知某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 2000 小时,生产 A 产品,单位产品耗费工时 4 小时,正常单位售价 20 元,单位变动成本 12 元,现有客户追加订货 500 件,单价 15 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说出对错,如果能够说明对错的理由,那就好上加好了)
1.在既定的生产能力可以生产甲产品亦可以生产乙产品的情况下,最终生产哪一种产品应以单位贡献边际高者为优。
2. 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和固定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3. 有剩余生产能力时,只要客户出价高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即可为其加工生产。
4. 通常,边际贡献是指产品边际贡献,即销售收入减去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和销售、管理费用中的变动费用之后的差额。
5.当特殊订货不冲击正常生产任务时,如果不追加专属成本且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只要特殊订货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应该接受订货。
二、计算题
1、已知:某企业每年生产1 000件甲半成品。
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
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
乙产成品的单价为30元。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为企业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
(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 000元;
2、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 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 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 000元。
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 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3、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13年亏损了10 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 000元。
假定2014年市场销路、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请用相关损益分析法就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为企业作出有关该亏损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2014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
(2)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用于临时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 000元。
2014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
(3)假定条件同(1),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
2014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
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4√5√
二、计算题
1、
(1)乙产品的产量=1000×80%×(1—1%)=792(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8—2=16(元)
甲相关收入=1000×80%×20=16000(元)
乙相关收入=792×30=23760(元)
差量收入=23760一16000=7760(元)
甲产品的相关成本=0
乙产品的相关成本=5×800=4000(元)
差量成本=4000(元)
差量损益=7760—4000=3760(元)
因为差量损益大于零,所以应把甲半成品加工为乙产成品。
(2)深加工的机会成本=4000(元)
差量损益=3760—4000=—240(元)
因为差量损益小于零,所以应直接出售甲半成品。
2、
变动成本自制19000-7000=12000;机会成本自制2000
变动成本外购2000×8=16000
因为自制成本为14000,小于外购的16000,因此自制
3、
(1)该亏损产品的销售收入=110000-10000 =10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戚本=100000 X 80% =8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00000-80000=20000(元)
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所以该亏损产品应该继续生产。
(2)机会成本=25000(元)
因为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低于机会成本,所以该亏损产品不应继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