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计划(2016-2025)

智能制造计划(2016-2025)
智能制造计划(2016-2025)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加强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引导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

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类分层指导,分行业、分步骤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着力探索培育新模式,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需求为导向,激发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内生动力。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公平市场竞争的发展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加强智能制造技术、装备与模式的创新突破。坚持互利共赢,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方面国际交流合作。

坚持统筹规划、系统推进。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推进。针对制造业薄弱与关键环节,系统部署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试点示范、标准化、工业互联网建设等系列举措,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坚持遵循规律、分类施策。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智能制造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引导行业循序渐进推进智能化。针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基础、阶段和水平差异,加强分类施策、分层指导,加快推动传统行业改造、重点领域升级、制造业转型。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2020年的具体目标: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

——发展基础明显增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项以上,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

——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培育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

聚焦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核心关键环节,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攻克关键技术装备,提高质量和可靠性。面向《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成套装备,推进工程应用和产业化。推动新一代

信息通信技术在装备(产品)中的融合应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设计和产业化。

专栏1 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重点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类关键技术

装备。重点突破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视觉传感器、

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系统(SCADA)、

高性能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等核心产品,在机床、机器人、石油化工、轨道交

通等领域实现集成应用。

依托优势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加快产业化。

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工程机械、智能船舶、智能照明电器、服务机器人等研

发和产业化,开展远程无人操控、运行状态监测、工作环境预警、故障诊断维护

等智能服务。

到2020年,研制60种以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二)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

围绕感知、控制、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针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智能产品、重大成套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开发和应用,突破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建模与仿真、工业互联网安全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相关的核心支撑软件,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专栏2 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方向

建设若干智能制造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整合现

有各类创新资源,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嵌入式

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

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功能安全技术、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识别技术、

建模与仿真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共性技术。引导企业、高校、科

研院所、用户组建智能制造创新联盟,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加快研发智能制造支撑软件,突破计算机辅助类(CAX)软件、基于数据驱

动的三维设计与建模软件、数值分析与可视化仿真软件等设计、工艺仿真软件,

高安全高可信的嵌入式实时工业操作系统、嵌入式组态软件等工业控制软件,制

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供应链管理软件(SCM)等业

务管理软件,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与实时数据智能处理系统等数据管理软件。

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实

现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支撑软件市场满足率超过30%。

(三)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围绕互联互通和多维度协同等瓶颈,开展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研究,搭建标准试验验证平台(系统),开展全过程试验验证。加快标准制(修)订,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全面推广。成立国家智能制造标准

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多部门协调、多标委会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凝聚国内外标准化资源,扎实构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专栏3 智能制造标准提升专项行动

组织开展参考模型、术语定义、标识解析、评价指标、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

和数据格式、通讯协议与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探索制定重点行业智

能制造标准。强化方法论、标准库和标准案例集等实施手段,以培训、咨询等方

式推进标准宣贯与实施。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

到2020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智能制造国家标

准200项以上,建设试验验证平台100个以上,公共服务平台50个以上。

(四)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

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构建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和标识解析系统。推动制造企业开展工厂内网络升级改造。鼓励电信运营商改良工厂外网络,开展工业云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研发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搭建面向智能制造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与试验验证平台,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

专栏4 工业互联网建设重点

研发融合IPv6、4G/5G、短距离无线、WiFi技术的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构

建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及标识解析系统、企业级智能产品标识系统。开发工

业互联网核心信息通信设备、工业级信息安全产品及设备。支持工业企业利用光

通信、工业无线、工业以太网、SDN、OPC-UA、IPv6等技术改造工业现场网络,

在工厂内形成网络联通、数据互通、业务打通的局面。利用SDN、网络虚拟化、

4G/5G、IPv6等技术实现对现有公用电信网的升级改造,满足工业互联网网络覆

盖和业务开展的需要。面向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推动工业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

台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试点示范,推进新技术、产品及系统在重点领域

的集成应用。

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制造企业建设新技术实验网络并开展应用创新。

(五)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

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选择骨干企业,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批量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工业云平台、众包众创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形成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围绕设计、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全生命周期,遴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相关行业进行移植、推广。

专栏5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推广应用专项行动

第一阶段,聚焦制造过程关键环节,在基础条件较好、需求迫切的地区和行

业,遴选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总结形成有效经验和模式。第二阶段,围

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研究制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遴选标准,在实施智能制造成效

突出的企业中,遴选确定一批标杆企业,在相关行业大规模移植、推广所形成的

经验和模式。

到2020年,建成30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前后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

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0%;遴选确定150个以

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六)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

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促进制造工艺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针对传统制造业关键工序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需求,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提高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努力提升发展层次,迈向中高端。加强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产业间绿色循环链接,提升重点制造技术绿色化水平。

专栏6 重点领域智能转型重点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

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

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轻工、纺织、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

材、民爆等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

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

备和核心支撑软件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在

基础条件较好的领域,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支持

地方、园区、龙头企业等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软

件服务、数据管理、测试验证等服务。

到2020年,量大面广、有基础、有条件的重点领域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

及率达到7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

率达到20%以上。

(七)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

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整合和利用现有制造资源,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在线提供关键工业软件及各类模型库和制造能力外包服务,服务中小企业智能化发展。

专栏7 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

支持第三方机构提供分析诊断、创新评估等服务,鼓励系统集成商、装备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等,针对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研究制定简便易行的智能化改造

方案,推广一批成熟使用的单元装备和先进技术。推进“互联网+”小微企业,

推广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生产

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推进云制造,构建云制造平台和

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搭建信息化服

务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

到2020年,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八)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面向企业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推动装备、自动化、软件、信息技术等不同领域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为核心、各领域领先企业联合推进、一大批定位于细分领域的“专精特”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有行业、专业特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团;做优做强一批传感器、智能仪表、控制系统、伺服装置、工业软件等“专精特”配套企业。

专栏8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专项行动

支持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或产业创新联盟,鼓励发展

成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以装备智能化升级为突破

口,加速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支持规划设计院以车间/工厂的规划设计

为基础,延伸业务链条,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总承包业务。支持自动化、

信息技术企业通过业务升级,逐步发展成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研究

制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标准或规范,发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

商推荐目录。

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

40家以上,系统集成能力明显提升,基本满足制造业智能转型的需要。

(九)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强规划引导,提升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

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差异化发展。结合《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实施指南》,紧密依靠本区域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聚焦重点。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优势产业智能转型,积极促进制造业欠发达地区结合实际,加快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逐步向智能化发展。

加强区域智能制造资源协同。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资源协同平台,不断完善体系架构和运行规则,加快区域间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推进制造过程各环节和全价值链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实现区域优势资源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

(十)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突出职业精神培育。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培养一批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带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一批既擅长制造企业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批能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技术改进、业务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批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院所、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高校开展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作用,有效统筹中央、地方和其他社会资源,协调解决智能制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作用,为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咨询建议。加强规划与其他专项、工程有机衔接。

(二)完善创新体系

在智能制造领域研究建立若干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解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鸿沟。围绕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建设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支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为行业服务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对智能制造予以支持。按照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要求,统筹支持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重大技术装备符合规定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或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可按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

(四)创新金融扶持方式

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企业、社会资本,建立智能制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建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各类智能制造发展基金,鼓励社会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向智能制造领域。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研究建立产融对接新模式,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依托重点工程项目,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完善承保理赔机制。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发展应收账款融资,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五)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优势,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无序和恶性竞争。各相关行业协会要指导企业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抓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积极宣传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提升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引导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国内外企业及行业组织间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到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华设立智能制造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

五、组织实施

规划是指导未来5年智能制造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明确的重点任务是规划的核心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适时对目标和任务进行必要的调整。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与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同推动本规划的贯彻落实。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生产部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

生产部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 生产部又称制造部,是以产品生产为主要工作的部门。以下是聘才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生产部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产部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第一篇作为一个生产主管,要负起应有的责任,在这个岗位上我要不负重任、把好方向、坚定信心、持之以恒、认真学习、研究、实践、总结。面对当前冷峻的纺织行势,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跟紧领导决策、在生产管理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对于领导分配的工作要无条件的完成,只有企业发展了才会有个人的发展。 从他人的成功和错误中学习,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功联系起来,使自己工作目标超越财富和地位之上。结和实际工作制定以下XX年工作计划: (1)质量方面:满足用户要求,优一等品率不低于98% (2)产量方面:用最少的能耗费用生产出适可销售行情的量。 (3)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纺织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要定期给员工讲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操作要领,安全演习等,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 (4)节能降耗:合理用工、合理配棉、严格控制机配件、物料、电耗、跑、冒、滴、漏等。

(5)稳定员工:管理中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权威,但制度的力量是有限的,制度只能使部分人怕犯错误,要想员工有凝聚力、与企业同心同德、还要靠情感、用执着和人品换取人心。 (6)执行力:我做为生产主管要做到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做到执行和决策方案相匹配,带动员工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变成效益。 目前纺织疲软,跟本问题在于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新行势要求,最大的问题不是劳动力成本上涨,也不是生产经营不力,而是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引起的订单大幅减少、出口困难,使企业限入“危机”,大浪淘沙势不可挡。但有一点很坚信,谁掌握了新的技术优势、培育新的利润来源谁就会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如果我们老是停留在低端产品生产节段,就永远没有竟争力,在市场上就会时时受制于人。那我们今冬明春的技改就很必然了。 在公司领导引导我们、“不可闭门造车,要认真分析国内国际行势,做好行业调研,掌握行情动态,对行业做好预测,为明年做好规划”的理念下,我们务必练好内功,等待纺织春天的到来。 生产部个人工作计划和目标第二篇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结合工厂实际,特制定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计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从技术研究开发走向应用。智能交通标准化,作为推动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重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的应用效果,是衡量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国际社会、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竞争正日益白热化。 目前,涉及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的国际性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等。这些国际标准化组织由原来的分别独立工作,逐渐走向协作工作,共同制定标准并实施标准的检测。其中,大型跨国集团(如汽车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了智能交通标准化组织,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组织实施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地理、人文、经济及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技术引进方法。但是,无论是ISO、IEEE还是ITU中,大型跨国集团都是标准制定的主要力量,制定标准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扩大其市场份额,不加分析地采用这些标准,往往会直接把中国市场拱手让人。 目前,在交通运输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完成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并两到三年修订一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发布了7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涉及数据字典、地理信息、信息安全、电子收费、交通专用短程通信、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管理、公交智能化、物流电子单证、汽车辅助驾驶。 例如道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二十世纪末,国际上以欧洲CEN/TC278、日本ISO/TC204为主体开展地区或国家ETC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由于缓解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和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需求迫切,我国急需确立ETC的国家标准。相对于欧洲、日本等ETC技术,我国实际的应用环境对ETC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ETC收费车道的布设更灵活;在保证通行效率、可靠性等基本前提下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成本;车载设备应具有更低的能耗,以便可以通过电池供电。甚至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ETC技术标准都难以满足上述应用条件。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ITS 目录 背景及需求4 形势与背景4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4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4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4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4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4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5 规划定位5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5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5 “打基础、上业绩、出成效”三年三大步,合理推进城市ITS进程6 以人为本,推进人、车、路、环境协同发展6 规划目标6 提升全城路网实时态势监控和交通秩序监管水平6 打造全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数据中心6 提升交通管理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加强涉牌违法目标车辆的打击能力7 提升应急指挥协作水平,加强应急处突综合调度能力7 提升道路科学辅助决策能力,优化路网渠化、信号配时等交通管理措施7 增加互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增加道路交通信息交互能力,提升城市交通形象8 提高系统运维和数据运维的自主分析能力,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健壮性8 提升业务需求迅速转换为实际系统建设落地的能力,打造城市交通管理亮点8 系统总体设计9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9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10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

编制单位:深圳市中金普华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九月

报告导读\ READING REPORT 《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由中金普华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行业投资价值。 版权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本报告由深圳市中金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出品(公司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a13965501.html,),报告版权归中金普华公司所有。本报告是深圳市中金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中金普华公司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中金普华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公司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a13965501.html,),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深圳市中金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拥有研究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咨询研究机构,公司每天都会接受媒体采访及发布大量产业经济研究成果。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深圳市中金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原创,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拒绝任何方式复制、转载。 个性化针对企业项目本身定制-《2017-2020年版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计划书》是中金普华独家首创针对智能交通项目申请融资的专项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分为:通用版、个性化定制服务版。通用版是依托中金普华长期基于智能交通项目分析、把握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产业中长期规划及项目团队优势等基本内容,企业可以自行补充单位信息,稍做调整可以作为智能交通项目商业融资计划书使用。 个性化定制版是根据企业具体项目的要求,着力呈现智能交通公司项目主体现状、发展定位、发展远景和使命、发展战略、商业运作模式、发展前景等,深度透析项智能交通公司目的竞争优势、盈利能力、生存能力、发展潜力等,最大限度地体现项目的价值,在此通用版基础上升级完成,为企业申请融资等提供全程指导服务的智能交通公司商业计划书。 本计划书主要有以下几大用途:

公司生产部门工作计划

公司生产部门工作计划; xx年我部门在公司总部的指导下,完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在XX年内,我将带领生产系统的全体员工继续努力,务必完成公司给我们提出的考核目标,使公司的业绩更上一层楼。 1、整体工作思路:XX年生产系统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以结果为导向,以流程为方法,以规章为考核,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做,做事有流程,流程有规范,规范有制度。 2、做为生产管理干部,主要任务就是公司内部的生产管理,我觉得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生产管理干部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人员岗位职责的配训,主要针对以目标为导向的培训,要让所有人员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作态度; 2)、负责生产任务的跟进,按时保质完成销售订单; 3)、负责处理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水电煤、原材料损耗、出品率、合格率以及产品成本是第一负责人; 4)、沟通,主要工作有:负责收集不合格信息,与职能部门对接,协调与生产有关的对内外事宜,负责制定生产组织计划,召开产前组织会议,负责各种管理考核制度的落实,负责协调生产各车间之间的协调工作 3、 XX年工作措施及方法: 1)、人员方面:员工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司的生产活动中,其目的不外是领取薪金养家和在工作上获得愉快感,所以,在我管理

的生产系统就应该加强教育培训,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给员工合理的薪资和福利,奖惩公平,人事升迁任免公平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全体员工通力合作,方能提高效率,增进品质,同时也会减少人员的流失; 2)、做事的态度:我为什么不说做事的方法呢!著名足球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层经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是的,无论做什么事,态度最重要,没有端正的态度,用什么方法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不论做什么事,必须现有积极的心态,然后朝着目标前进就对了,不用寻求具体的工作方法,因为什么方法都可以成功; 3)、成本管理方面:XX年生产系统将负责整个工贸公司的水、电、煤,除了生产活动的正常使用量不得超出公司考核指标,其它水、电、煤的使用必须有计划的使用,具体的考核办法以生产部下发的用电制度和用水制度,澡堂管理制度为准;通过XX年1月份的生产,合计生产59吨,平均出品率为97%,虽未达到公司的考核目标,但比去年全年的91%高出6个百分点,特别是本月生产的屋顶盒有三个批次超过了98%,出品率的高低最直观的影响生产成本,正是生产系统的四个车间主任和生产系统的全体员工深刻的认识到了出品率的重要性,才能取得如此的成绩,虽有个别的批次出品率未到达公司考核的目标,但我相信,只要抓住了重点控制的要点,生产系统的全体同仁在XX年中肯定能交给公司一份满意的答卷; 4)、质量控制方面: a、没有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需建立并运转;

智能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7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a13965501.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787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o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 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63.3亿元,同比增长21.68%。201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98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8.21亿元左右。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建设,市场持续增长,从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相关智能交通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从行业的投资机会来看,由于智能交通项目往往地域性较强,因此在投资时可关注区域内领先的企业以及拥有有效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中,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智能交通前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厂商、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几年,ITS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交通理论和规划的融合,都加速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进程。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澳大利亚: 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1.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的SCATS系统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 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SCATS系统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2.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 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TCCC),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其它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交通拨号系统,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TCCC能够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可以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3. 微机交通控制系统(BLISS) 该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运行于普通微机上,并可控制63个交通灯,目前在布里斯班已超过500个信号灯采用BLISS系统进行控制。 道路信号系统 道路信号系统是交通控制中心与机动车通信的基础。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交通管理中心运行车辆间的信息交流,该系统使用900MHz的频率通过路旁询问器与车内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电子标签通常是简单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当被询问时可返回一个可被识别的信号。该系统最普通的应用是车辆的不停车收费。 路旁信号系统的公共优化系统,通过与BLISS系统相互作用,可保证公共汽车到达路口时总保持绿灯,从而可减少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公共汽车的运行安排表,当一辆车运行晚点的话,通过特殊的措施应能保证该车获得优先行驶权。 系统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它特殊操作,即能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车辆监控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已在澳大利亚广泛地应用。

南昌智能交通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昌智能交通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应用于城际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电子停车场 领域。尽管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 级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射频技术的路径识别产品是专门解决多义性路径识别问题,明确 通行费用归属,实现联网收费后高速公路投资方利益合理分配的智能交通 产品。基于射频技术的路径识别产品的应用不但进一步促进高速公路收费 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而且可以让高 速公路投资方以合理的投入完整解决包括人工收费系统(MTC)和ETC两种收 费模式在内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问题。 该智能交通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6059.9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4755.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47%;流动资金1304.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53%。 达产年营业收入11966.00万元,净利润1966.04万元,达产年纳 税总额1125.7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26%,投资利税率51.02%,投资回报率32.44%,全部投资回收期4.58年,提供就业职位249个。

南昌智能交通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项目风险情况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章项目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一章经济评价分析 第十二章评价及建议

第一章基本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南昌智能交通设施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智能交通设备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12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美国是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发展的风向标,其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政策、V2X强制安装立法等被各国重点关注。2015年,美国交通部出台了《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规划2015-2019》,提出实现汽车互联和推进车辆自动化两大战略重点,同时提出打造更加安全的车辆及道路缓解交通压力,增

生产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生产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导语: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带来生产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生产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 20xx年,对于弘枫公司是再创辉煌的一年,对于我们又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我们喷头车间的全体员工有勇气、有信心迎接挑战,不负重望。 今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上级领导精神,冲破传统思维,走不断创新之路,使生产瓶颈变通途。 1 产品质量问题一直层出不穷,无法根治! 2 四个小时没有足够、有效地利用,造成时间上的浪费,降低工作效率,使打造一支纪律严明、高效的团队成为一句空话。 3 生产管理在运行机制上存在一些弊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公司的生产瓶颈,无疑是制约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4 生产现场管理,不符合文明生产的基本准则。 5 尽管生产工作总量在20xx年创历史最高,但生产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间,员工的潜能没有得到最大的释放。 6 操作工的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1 做好发动、组织工作,创造员工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员工热情高涨,心系企业,干劲倍增。 2 重新评估现行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形成适应高强度生产的高效

运行机制。 3 组建一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品牌团队。不合适的人要离开岗位,合适的人要在合适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 4 强化生产的计划性,把生产任务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5 为员工施展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创建平台,建立健全各项鼓励性政策,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6 强制性抓好四个小时,减少和杜绝工作上的时间浪费,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时间保证。 7 发挥积极分子等优秀员工的楷模作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全方位、多渠道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和拼搏精神。 8 合理利用利益驱动原则,正确使用二次分配和其它形式的奖罚制度,既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要规范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清楚,想拿钱是好事,但不容易,必须干多干好,且行为规范。 1、加强自我的时间管理,以自己的行动培养部下都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习惯,合理进行时间规划: 上班前:应提前30分钟到厂;先检视环境卫生;查看当日使用备料状况及生产异常状况。 上班后:早会(可保留);确认有无临时缺勤人员;有否新入职人员,工作指导;人员服饰、仪容管理 上班中:检视各机器、工具是否正常使用及保养;检视

对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政策支持思考

对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政策支持思考 智能交通(ITS)产业是一个技术基础和管理对象都非-常复杂的高新技术集成产业。虽然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制订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就智能交通产业来说,它与一般的高新技术产业有显著区别,因此,-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1、智能交通产业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 (1)涉及面广、带动性强 智能交通产业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它的发展不仅涉及多个行业,而且将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首先将带动机电产业的发展。由于智能交通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来实现,如交通信息采集设备、通信设备、发布设备等。因此,必然会促进-机电产业加快发展步伐以满足智能交通的需要。其次是带动通信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信息的生成、加工、传送等环节是基础。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尤其是因特网上,-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这将使其服务功能大大加强。再次,促进微电子、计算机及软件产业的发展。智能交通的核心之一是数据和信息处理中心。这将带动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不断的发展及改进以适应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因此,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要远远大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 (2)资金需求的持续性、长期性和规模性 智能交通产业的投资分为两个领域: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而基础设施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交通共用信息平台系、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电子收费系-统(ETC)、公交管理系统(APIS)、应急管理系统(EMS)等,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表现为资金需求的持续性、长期性和规模性。如美国1991--2010年用于ITS发展规划的资金投入预计为400亿美元。日本1996m2015年间用于推进智能交通系统(ITS)总体构想的资金投入预计为7.8兆亿日元。和一般的交通建筑设施不-同,智能交通系统的周期长,具有一边使用、一边建设的特-点。这是因为智能交通作为高科技产业,必然紧跟技术潮流-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需要持续性和长期性的资金供给,以支持智能交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升级改造。 (3)技术的集成性和知识产权的复杂性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西宁智能交通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

西宁智能交通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 智能交通行业是根据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所需的设备、服务、技术而衍生出来行业群。智能交通系统(即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是将先的电子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全方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借助种科技手段和设备,将各核心交通元素联通,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以及各交通素的彼此协调、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形成人、车和交通的一个高效协同环境,建安全、高效、便捷和低碳的交通。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有效地对交通状况进行管理,提高了城市交管理与交通服务水平。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应用于城际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电子停车场领域。尽管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该智能交通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3410.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46.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53%;流动资金664.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7%。

达产年营业收入5074.00万元,净利润788.9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64.5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85%,投资利税率36.76%,投资回报率23.14%,全部投资回收期5.82年,提供就业职位99个。

西宁智能交通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第三章项目调研分析 第四章投资方案 第五章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风险应对评估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安排方案 第十章投资规划 第十一章经济效益可行性 第十二章评价结论

制造企业工作计划(完整版)

制造企业工作计划 制造企业工作计划 第一篇: 制造企业 我****场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夯实基础,细化责任,强化现场监督监管,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化安全水平,截止目前,我****场未发生一起轻伤事故,开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的工作措施是 一、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我们把安全工作切实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与各架子队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部门,架子队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奖惩等的兑现和发放都与安全责任人考核结果挂勾,实行一票否决,凡安全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参加评先。增加了安全运行奖,加大了对安全目标、安全事故、三违现象的考核力度;加大了对事故队主要领导、责任区领导、安全员的考核力度;加大了对违规违章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现场开取违规单制度。同时,对工作责任心强,发现较大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50 100元,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举报险肇事故和违规行为,凡对强化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有积极作用的职工

给予适当一次性奖励。并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每位职工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新理念,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岗位,将安全承诺签订到每一位在岗职工,形成了 **场统一领导、单位全面负责、职工广泛参与的共同责任网络;做到了领导强化,任务细化,措施硬化,工作深化,促进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管理 分析近期其他兄弟单位事故原因、教训,对现有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评审、依据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重新制订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文件制度,形成了完整、规范、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实现了全面依法管理。 三、深化全员安全评价,注重安全教育培训 我们不断创新丰富安全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建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评价机制,把基础管理、作业现场、体系运行、安全文化建设、教育培训、创新管理、危险源辨识、双确认等作为安全评价的内容,预知预控,提高了安全评价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使全体职工的自主参与程度,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我们注重抓教育培训,加大对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和特种作业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开展了安全管理人员取证、特种操作人员职业技能鉴定、青工文化教育、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教育等一系列培训工作,培训率达98%。还通过组织每周一题、规程考试、技能大赛、为广大职工开辟了学

生产部年度工作计划doc

生产部年度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结合工厂实际,特制定20xx 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一、全年目标 全年实现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无重大事故隐患,工伤事故发生率低于厂规定指标,综合粉尘浓度合格率达80%以上(如下表)。 二、指导思想 要以公司对20xx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为指导,以工厂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为标准,以安全工作总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以车间、班组安全管理为基础,以预防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重大事故为重点,以纠正岗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员工劳动保护穿戴为突破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 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出实招、使真劲,把“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通过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

任制,首先解决领导意识问题,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第一”的位置上,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责任意识才能到位,才能管到位、抓到位,才能深入落实安全责任,整改事故隐患,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力保安全生产。 四、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工厂现状,确定出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完善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加大重大隐患的监控和整改力度,认真开展厂级月度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车间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班组坚持班中的三次安全检查,并要求生产科、车间领导及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三定四不推”原则,及时组织整改,暂不能整改的,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尤其要突出对煤气炉、锅炉、硫酸罐、液氨罐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范,做好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强化专项整治,加强对岗位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时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现象,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工厂生产工作正常运行。 五、继续加强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 工厂采取办班、班前班后会、墙报、简报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

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文D 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一、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 (二)行业概况. ........................................ 二、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发展状况. ..................................... (二)主要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 (三)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 ..................................... (二)政策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市场潜力分析. ..................................... 四、行业主要领先企业情况分析.................. (一)国内主要智能交通企业.................. (二)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五、国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 ........................................ (二)主要国家智能交通市场发展状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一、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1)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即面向公众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智能交通的发展和应用

智能交通的发展与应用——引领时代前行之匙 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132201 姓名:董文瀚 学号:1113220103 时间:2011年12月10日

摘要 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国际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尤其以交通安全问题最为严重。据专家研究,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可减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为此,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大规模的智能交通技术研究试验。 GNSS appears as one of the most flexible and cost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 ETC systems both for urban and roads networks. 智能交通技术(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从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它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 SAFESPOT is an Integrated Project co-fund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under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eSafety Cooperative Systems for Road Transport". Today's visions of future cooperative traffic systems are based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s well as 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智能交通系统(ITS)市场分析和个人市场拓展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ITS)市场分析和个人市场拓展规划 根据几日来对于公司课件的学习,以及网上资料的查阅,现将我对于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市场分析以及个人市场拓展规划罗列如下: 第一部分:智能交通系统(ITS)市场分析一、市场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充分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的有力措施。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交通智能化取得长足发展。以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在交通运输动态信息采集和监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交通运行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交通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公路交通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协同使用和综合服务的新阶段。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对城市建设的格局,尤其是对道路建设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它要求城市道路建设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可以提高城市道路的等级水平。其次,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可以影响城市的土地使用状况,减少道路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扩大道路的容量。这样,和大量投资于道路建设来解决城市交通

问题来对比,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保持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更多的空间。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更加全面、高效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交通运输系统全网联动、协同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提升运行效率、服务公众出行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长远来看,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交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使用。但从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战略、路网建设规模、道路交通管理以及ITS在中国的研究和使用情况,在未来几年内,ITS主要使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十二五”期间,中国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中心将集公安交通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和交通信息,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和最大的性能指标实现面向中等以上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业务管理规范,科学组织交通,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在城际交通方面,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管理所需工程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将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实现了跨省区市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管理和跨省区市示范工程,未来将进一步实现跨省区市区域联网收费,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