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建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小儿功能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病症,其临床症状多样,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排便困难等症状,影响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腹痛是脾胃失调、气滞血瘀所致,因此治疗以健脾理气为主要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出发,总结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经验。

一、中医理论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认识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腹痛是由于小儿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

脾主运化,气主升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为先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则会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外,情志不畅、饮食不当、体虚乏力等都会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

1.中药治疗针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不同症状,中药常用的处方包括:小柴胡汤、清热泻火汤、益气化瘀汤等,其中以小柴胡汤为主要处方。

小柴胡汤具有健脾理气的功效,可调节脾胃功能,缓解气机不畅的情况。

同时,小柴胡汤也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理气等作用,适用于腹痛、腹泻等症状。

2.食疗调理小儿脾胃功能发育尚未健全,所以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饮食中宜多食用稀饭、面汤、小米粥、燕麦粥等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同时,还可适当地添加一些具有理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楂、莲子、黄芪、山药等,有利于缓解小儿的腹痛症状。

3.按摩调理按摩脐周、腹部等部位可以促进气机畅通,缓解腹部不适症状。

按摩可先用手掌将腹部皮肤轻轻地向四周拉开,然后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肚脐周围的穴位,如气海、中脘、关元等穴位,有助于缓解小儿腹绞痛等症状。

三、注意事项1.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小儿的情绪调节,避免情绪失控引发腹痛等症状。

2.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3.饮食应保持清淡,注意营养平衡,避免过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气机畅通,可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跑步、散步等轻度运动。

综上所述,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治疗以健脾理气为主,中药治疗、食疗调理、按摩调理均可采用。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小儿功能性腹痛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特点为腹部疼痛不伴有明确的器质性损害,以及排便习惯及体态健康。

健脾理气法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健脾理气法的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功能性腹痛是由于脾胃功能紊乱所导致的。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脏腑,而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对整个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功能性腹痛患儿因脾胃功能调节失常,导致气机运行不畅,瘀火郁结,气滞痰湿,从而产生腹痛的症状。

健脾理气法通过调理脾胃功能,疏通气机以及消除湿热等作用,从而缓解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症状。

健脾理气法的具体方法。

健脾理气法主要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常用药方有理中丸、香砂养脾丸、四君子汤等。

理中丸是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常用方剂之一。

理中丸主要由白术、茯苓、半夏、生姜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胃、理气、化痰、消除湿热的作用。

香砂养脾丸也是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常用方剂,主要由香附、砂仁、白术、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胃、止痛、理气、温阳散寒的作用。

四君子汤则由人参、白术、茯苓、大枣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胃、益气、补中、暖胃的作用。

这些方剂通过药物的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温阳健脾等作用,调理脾胃功能,缓解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症状。

健脾理气法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研究表明,健脾理气法对小儿功能性腹痛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健脾理气法适用于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治疗,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症状可能无效。

在应用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时,需要明确腹痛的病因,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过量使用或出现不良反应。

健脾理气法是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调理脾胃功能,疏通气机以及消除湿热等作用,缓解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症状。

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以及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健脾理气法是中医理疗常用的一种手法,可以通过按摩、推拿、针灸等方式来调整脾胃功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调整气血运行,从而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是指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腹痛持续或间断出现,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在中医看来,这可能与脾胃失调有关,因此采用健脾理气法进行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就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一、健脾理气法的作用机制1. 调整脾胃功能:健脾理气法可以通过按摩腹部、腹部针灸等手法来刺激脾胃,促进脾胃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有助于缓解腹痛症状。

2. 调整气血运行:健脾理气法还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来改善腹痛症状。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气血运行顺畅与否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健脾理气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目的。

3. 缓解腹部痉挛:健脾理气法中的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缓解腹部肌肉的痉挛,减轻腹痛症状。

针灸等手法也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善腹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

1. 腹痛症状缓解:经过一定周期的健脾理气法治疗,大部分小儿功能性腹痛患儿的腹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腹部不适感明显减轻。

3. 提高生活质量:经过健脾理气法治疗后,小儿功能性腹痛患儿的食欲增加,精神状态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健脾理气法的注意事项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健脾理气法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寻找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

2. 配合其他治疗:功能性腹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进行,除了健脾理气法外,还可以配合针灸、草药等中医治疗方法,以及调整饮食、规律作息等生活习惯进行综合治疗。

3. 长期坚持治疗:健脾理气法属于较为温和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患儿及家长要有耐心,配合医师进行治疗。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5篇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5篇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5篇篇1一、引言小儿功能性腹痛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健脾理气法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旨在总结健脾理气法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方面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二、小儿功能性腹痛概述小儿功能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常伴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该病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与饮食、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但效果有限。

三、健脾理气法的理论基础健脾理气法是中医学治疗脾胃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则运化无力,易导致气血不和,出现腹痛等症状。

因此,健脾理气法通过调理脾胃,恢复气血运行,达到治疗腹痛的目的。

四、健脾理气法的临床应用1. 药物治疗:选用具有健脾理气作用的中药,如党参、白术、陈皮、砂仁等,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2. 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调和气血,缓解腹痛。

3. 饮食调理:指导家长合理搭配饮食,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之品,多吃易消化、健脾的食物。

4. 心理疏导: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有助于缓解疼痛。

五、治疗效果总结1. 总体效果:健脾理气法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能有效缓解腹痛,改善消化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 疗效评估:根据患儿的腹痛程度、频率及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多数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 安全性评估: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六、讨论1. 健脾理气法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调理脾胃,恢复气血运行,达到治疗腹痛的目的。

2. 药物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及心理疏导等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3. 针对不同患儿的病情,需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治疗。

运脾理气汤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30例

运脾理气汤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30例
状 等 基本 相 近 , 统计 学 处 理 , 经 差异 无 显 著性 意 义 ( P
> 0 0 ) 两 组 具 有 可 比性 。 .5 ,
发 作 间歇期表 现正 常l 。该病 发病率 在儿 童期 比较 常 2 ]
见 , 随着生活 水平 提高 , 且 独生子 女增 多 , 习、 学 生活过
理 气汤 ( - 、 朴、 胡 索、 a术 川 延 陈皮 、 白芍 、 香 、 木 炙甘等 ) 治疗 儿童功 能性再 发性腹 痛 3 O例 ,
并观察 其 疗效 。结果 : 中药治 疗组 总有效 率 为 9 , O 明显 高 于西药对 照组 为 7 %( 0 6 P< .
0 ) 结论 : பைடு நூலகம்。 自拟 中药 汤 剂 治 疗 儿 童 功 能 性 再 发 性 腹 痛 疗 效 显 著 。
诊 断标 准 ① 腹 痛病 程 超过 3个 月 ; 主 要 为脐 ② 周 的非放射性 疼痛 ; ⑧腹 痛发作 时间 、 程度及 持续 时间 有较大 差异 , 很少 在夜 间痛醒 ; 但 ④体 格检查 脐周无 压 痛或 阳性 体征 ; 大便 常规 、 脾胰 B超 、 功 及相 关 ⑤ 肝 肝
本 病为 反复发 作性疾 病 , 而小儿 “ 常不足” 故易 脾 ,
脾失 健运 , 中焦气 滞 , 阻 中焦 , 机 不通 , 湿 气 不通 则 痛 。 此外, 因情感 不畅 引起 小儿 肝脾 不调 , 胃不 和而加 重 肝
6, g 炒莱 菔 子 6 1 ; 食 加焦 山楂 、 曲 、 内金各 ~ 0g 厌 神 鸡
其 中男 1 3例 , 1 女 7例 , 均 9 2岁 。 恶心 呕吐 6 , 平 . 伴 例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尸< 0 0 .5
讨 论 再发 性 腹 痛是 小 儿 3 月 内发生 3次 个 或更多 次腹痛 , 这种 疼痛 足 以限制患儿 日常活动 , 而在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小儿功能性腹痛是指无明确器质性病变,但存在反复发作的腹痛情况。

该病较为常见,常常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很大困扰。

传统中医学认为功能性腹痛与脾胃失调有关,因此采用健脾理气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作用机制、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便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参考。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脾阳升运,改善脾胃功能紊乱,从而减少腹痛的发生;二是通过理气活血,活络止痛,舒经健脾,缓解腹痛症状;三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内环境,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痛。

1.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冷饮、辣椒、油腻、生冷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保持规律饮食。

2. 穴位按摩:可以选择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按摩,每天按摩10-15分钟,轻柔地按摩,可以缓解腹痛。

3. 中药治疗:可以选用健脾理气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等。

4. 运动疗法:适度的运动可以活动肠胃,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腹痛的发生。

可以选择适量的散步、跳绳、踢毽子等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

2. 小儿意愿:尊重患儿的意愿,不要强迫治疗,给予患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3. 治疗时间: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需要一定的时间,治疗期间要保持耐心,不能过早放弃。

4. 配合调理:除了使用健脾理气法进行治疗,还需要注意合理调理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总结1. 健脾理气法概述健脾理气法是中医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治疗方法,它通过调整脾胃的功能,调理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治疗中,健脾理气法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补益脾胃:在小儿腹痛发作时,脾胃往往处于亏虚状态,补益脾胃可以促使其功能得到恢复。

(2)疏导气机: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腹痛多因气机不畅所致,通过疏导气机可以改善疾病症状。

(3)调理气血:健脾理气法在调理脾胃的同时也可以调理气血运行,改善小儿功能性腹痛。

(1)药物治疗常用的中药有健脾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中药处方。

脾胃运行不佳是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主要病因之一,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达到补益脾胃的目的。

因此,患儿的饮食应该以清淡自然的食品为主,避免暴饮暴食、过量进食。

针灸可以疏通小儿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

小儿功能性腹痛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减少腹痛的发作次数。

(1)安全性高: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使用的均为中草药或无创性治疗方法,对患儿的身体并无明显的危害。

(2)疗效显著:临床研究显示,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远高于其他常用的治疗方法。

(3)可持续性强:欧美地区的研究表明,采用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患儿,其症状长期得到控制的比例相对较高,治疗的持久性强。

4. 结论在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治疗中,健脾理气法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可持续的治疗方法,其疗效受到临床医师与患儿家长的认可。

对于在传统治疗方法不太有效的小儿功能性腹痛患儿,可以考虑采用健脾理气法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前必须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认患儿的病情确属于小儿功能性腹痛,并寻找病因,以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浅谈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体会

浅谈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体会

百家论医浅谈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体会 凡自胃脘以下至耻骨以上的整个腹部或脐周部位发生疼痛,概称为腹痛。

功能性腹痛多表现为痉挛性剧烈疼痛。

每日1~2次,较频繁,腹痛为持续性,无固定压痛点及肿块,或每周2次,腹痛一般于晨起,早餐时或上午发生,夜间常不痛,需做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潜血,腹部B超,平片,胃镜等)后方可诊断为本病。

《诸病源侯论小儿杂病腹痛候》曰:“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

”其治法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概括为寒则温中,食则消导,虫则安虫,停食感寒则消散等4法。

功能性腹痛反复发作,似以虚为主,然临床所见多虚实夹杂,实者不在少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分述如下。

1 寒邪腹痛 腹痛阵作,喜暖喜按,得温则舒,遇寒痛甚,手足稍冷,或伴有吐泻,舌质淡红,苔白滑,脉细弦,指纹青红。

寒则收引而拘急,胃肠气机凝滞不通,不通则痛。

一为中阳不足,寒从内生;二为风冷客于脐腹,肠胃气机紊乱。

治以温中散寒止痛,良附丸加减:高良姜9g,香附、乌药、白术、玄胡各6g,川芎、木香、丁香、甘草各3g。

2 实热腹痛 腹痛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心热,唇红,苔黄偏燥,脉滑数或沉实,指纹紫滞。

热为阳邪,偏食,过食肉类煎炸之品,胃中积热,终至热结脏腑,腑气壅滞气阻内逼所致。

治以通腑泄热,行气止痛。

凉膈散加减:黄芩、栀子、薄荷、白芍各9g,大黄(后下)、芒硝(烊化)、甘草各3g。

3 积滞腹痛 脘腹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口气酸臭,不思饮食,夜卧不宁或腹痛欲泻,或有呕吐,吐物酸馊,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滑,指纹沉滞。

饮食不节,乳食停积胃肠,气机受阻所致。

香砂平胃散加减。

苍术、厚朴、陈皮、枳壳、香附各6g,山楂、神曲、桃仁各10g,甘草3g。

4 脏腑虚寒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按喜暖,精神倦怠,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气血虚弱,寒自内生,脏腑失于温养,故腹痛隐隐,时作时止,痛处喜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气建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5-12-01T15:01:57.07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赵彤[导读] 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绵阳通过理气建中汤的治疗可以对小儿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儿的症状得到快速的改善。

赵彤(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小儿功能性腹痛治疗中使用理气建中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2例就诊于我院小儿科的小儿功能性腹痛的患者,根据使用治疗药物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61例,干预组61例,常规组使用颠茄片和思连康片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理气建中汤进行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临床小儿功能性腹痛治疗中使用理气建中汤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要较使用颠茄片和思连康片治疗有效率高,不仅如此,使用理气建中汤对小儿功能性腹痛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少,而且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

【关键词】理气建中汤;小儿功能性腹痛;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006-02 The Efficacy of Qi Jian Zhong Tang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using Qi Jianzhong soup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Methods:122 cases in our hospital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drugs were randomize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61 cases, 61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using belladonna tablets and tablets for treatment tetravaccine intervention group using qi Jian Zhong Tang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to observe the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The results: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in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 Conclusion:The us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Qi Jianzhong Tang treatment, show better treatment, therapy treatment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use of belladonna tablets and high tetravaccine piece clinically, not only that, the use of Qi Jian adverse reactions in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oup for treatment of small,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tolerability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during the application should be actively pursued. 【Keywords】Qi Jianzhong Tang;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clinical efficacy 腹小儿功能性腹痛是小儿脾胃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1],发病的原因比较多样,但只有少部分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大多数的属于功能性的。

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腹痛多由风寒之邪直入中焦,或滋嗜生冷,损伤中阳;或素体脾虚,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或脾阳不足,寒邪内生等原因所致。

小儿功能性腹痛[2]指的是小儿剑突下及脐周围的疼痛,疼痛常反复发作,一般症状可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临床症状较重者或反复发作频繁者需药物治疗。

相关辅助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在以往治疗中,主要应用西医方法,但治疗效果不理想[3]。

在本研究中探讨在小儿功能性腹痛治疗中使用理气建中汤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择2014.12~2015.3期间就诊于我院小儿科的小儿功能性腹痛患者122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7例,年龄在4~12岁之间,平均年龄(6.83 5.16)岁。

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分别61例患者。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组:使用颠茄片和思连康片进行治疗。

颠茄片的使用方式是口服,用量为4至7岁小儿每次使用4毫克,7至12岁小儿每次服用8毫克,每天服用3次;思连康片的使用方式为口服,每次1毫克,每天使用3次;14天为一个疗程,使用两个疗程。

干预组:使用理气建中汤进行治疗,方剂的组成为甘草3~6克,川楝子6~9克,延胡索6~9克,焦三仙9~15克,砂仁6~12克,香附6~12克,饴糖15~30克,桂枝6~9克,白芍15~30克,木香6~9克,一个疗程为7天,共用2至4个疗程。

1.3观察项目[4]通过对常规组及干预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

1.4疗效评价[5]痊愈:经过治疗后,小儿的腹痛完全消失,在30天内没有复发,为零分;显效:经过治疗后,小儿的腹痛基本上消失,小于等于治疗前腹痛程度的三分之一,发作的频率减少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腹痛的持续时间显著的缩短;有效:经过治疗后,小儿的腹痛大部分消失,小于等于治疗前腹痛程度的三分之二;无效:经过治疗后,小儿的腹痛程度没有得到减轻,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常规组及干预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后,常规组痊愈14例,显效17例,好转11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8.85%;干预组痊愈22例,显效29例,好转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17%;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

表1常规组与干预组临床效果比较[n/%]与常规组相比,*P<0.053 讨论儿儿童时期出现的腹痛症状很少是由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大部分由功能性原因引起,在所有小儿腹痛中约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在小儿再发性腹痛中占到百分之九十左右。

目前,随着生活脚步的加快,儿童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及过早的就学、寄宿导致疏于护养,引起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发生[6]。

导致该病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在以往对其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在本研究中使用中医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常规组痊愈14例,显效17例,好转11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8.85%;干预组痊愈22例,显效29例,好转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17%;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

本研究中使用理气建中汤对小儿功能性腹痛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剂中的甘草、白芍、桂枝、饴糖可以缓急和理,补虚温中。

小儿常常存在“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性特点,所以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时要以健脾运土、温补中焦的方剂,在理气建中汤中,桂枝可以温阳,饴糖可以益脾气,养脾阴,芍药可以养阴而缓解肝火过旺,焦三仙和砂仁可以消食止痛,温中行气,香附、川楝子、元胡可以调节中焦之气,解除肝脏的郁结之气,炙甘草可以益气,辅助桂枝和饴糖的作用。

通过理气建中汤的治疗可以对小儿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儿的症状得到快速的改善。

综综上所述,在临床小儿功能性腹痛治疗中使用理气建中汤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要较使用颠茄片和思连康片治疗有效率高,不仅如此,使用理气建中汤对小儿功能性腹痛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少,而且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1]梁诗龙. 学龄儿童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特点分析与治疗[J].中国处方药.2013.13 (1):10-11[2]卢永康,王敏,卓飞鹏,等. 五维葡钙联合保儿安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19-20[3]王萍,杨红梅,李真玉,等. 小儿健胃止痛颗粒治疗66例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4(2):41-44[4]帅粉荣.温脾健胃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178-179[5]徐海霞.理气建中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临床研究[J].中药临床杂志.2012.4 (8):78-80[6]杨光鹏.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25例[J].光明中医.2014.29(7):1417- 1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