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楼盖课程设计
楼盖课程设计(附施工图)

楼面面层:30厚水磨石板底粉刷:15厚混合砂浆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k =8KN m/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主筋级别:Ⅱ、Ⅲ级其余钢筋级别:Ⅰ级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6.6m,1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 按高跨比条件,当板厚h ≥140 L =52.5mm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扰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故取板厚h=80mm 。
3.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118 ~112)L=(367~550)mm ,取h=500mm ,则b=(13 ~12)h=(167~250)mm,取b=200mm 。
4.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115 ~110)L=(420~630)mm,取h=600mm ,则b=(13 ~12)h=(200~300)mm ,取b=250mm 。
三、 板的设计1. 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15厚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m 230厚水磨石 0.03×20=0.6kN/m2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m2小计 2.855kN/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8kN/m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大于4.0kN/m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 g=2.855×1.2=3.426kN/m2活荷载设计值 q=8×1.3=10.4kN/m2荷载总设计值 g+q=13.826kN/m2近似取为 g+q=14.0kN/m2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L0=Ln+h2=2100-200/2-120+80/2=1920mm<1.025Ln=1927mm,取L=1920mm中跨: L0= Ln=2100-200=1900mm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楼盖课程设计cad

楼盖课程设计ca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楼盖结构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楼盖结构的绘制和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楼盖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2.了解楼盖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
3.熟悉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4.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楼盖结构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5.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楼盖结构的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
6.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楼盖结构的深化设计和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楼盖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楼盖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包括梁板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等。
2.楼盖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包括荷载分析、内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3.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包括绘图、编辑、标注、打印等。
4.CAD软件在楼盖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进行深化设计和修改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楼盖结构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楼盖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要求。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CAD软件,使学生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楼盖结构设计》等相关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参考书。
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CAD软件等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实际的楼盖结构设计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钢结构楼盖课程设计

钢结构楼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钢结构楼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2. 掌握钢结构楼盖的构造、连接方式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3. 了解钢结构楼盖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及质量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钢结构楼盖施工中遇到的问题;2. 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能独立完成钢结构楼盖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参与钢结构楼盖施工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钢结构建筑及工程技术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施工质量,遵循职业道德;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类课程,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项目驱动、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钢结构楼盖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钢结构楼盖的定义、功能及分类,包括桁架式、网格式、框架式等结构形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钢结构楼盖概述2. 钢结构楼盖构造与连接:讲解钢结构楼盖的构造要素、连接方式,如焊缝、螺栓连接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钢结构楼盖构造与连接3. 钢结构楼盖施工工艺:分析钢结构楼盖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包括钢材加工、构件组装、现场安装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钢结构楼盖施工工艺4. 钢结构楼盖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掌握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符号及标注。
教材章节:第五章 钢结构楼盖施工图识读与绘制5. 钢结构楼盖施工质量控制: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验收要求,分析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某高层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

某高层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层混凝土楼盖的结构设计原理,了解楼盖的受力特点及影响因素。
2. 使学生了解高层混凝土楼盖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掌握相关工程技术规范。
3. 帮助学生了解高层混凝土楼盖的养护、维修及加固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高层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计算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针对高层混凝土楼盖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楼盖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高层混凝土楼盖的结构设计、施工及养护维修技术,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伦理观念,为我国建筑行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高层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类型与受力特点- 设计荷载及组合- 混凝土及钢筋材料性能- 楼盖截面设计计算2. 高层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工程及模板工程-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3. 高层混凝土楼盖养护、维修及加固技术- 混凝土楼盖养护方法- 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楼盖加固技术及案例分析4. 高层混凝土楼盖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 进度计划与资源调配-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现场协调与沟通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涵盖高层混凝土楼盖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及加固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楼盖工程的技术要点,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楼盖课程设计摘要

楼盖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楼盖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楼盖的种类、功能和构造原理。
2.分析楼盖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
3.应用楼盖的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楼盖设计。
4.评价楼盖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标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楼盖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施工技术和质量评价。
具体内容包括:1.楼盖的种类和功能。
2.楼盖的构造原理和设计要求。
3.楼盖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4.楼盖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楼盖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楼盖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楼盖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评价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楼盖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图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楼盖设计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在每个章节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
2.教学时间: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教学地点:选择适合教学的教室,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本课程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1楼盖

《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2013年11月《混凝土结构》(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二.设计目的1.了解现浇混凝土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过程;2.通过单向板肋梁板、次梁的设计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3.通过双向板、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4.熟悉现浇梁、板的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6.学习绘制钢筋材料表。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制依据有关规范、文献,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进行结构选型、柱网布置,主、次梁布置;2.楼板、主梁及次梁截面尺寸的确定;3.混凝土、钢筋强度等级的选择;4.确定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5.计算永久荷载(恒荷载)及可变荷载(活荷载);6.不同荷载下的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内力计算:单向板: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双向板及其主、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7.选取板、次梁及主梁控制截面内力,分别进行配筋设计及构造设计,并进行裂缝及变形验算。
(二)绘制结构施工图及钢筋材料表:(1)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次梁、主梁布置);(2)楼板配筋图及钢筋表;(3)次梁的配筋图及钢筋表;(4)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及钢筋表。
(三)完成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书一份。
(2)绘制结构施工图一张A1号图纸,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
四.设计原始资料1.学生分组及设计参数见表1。
每组3-5人,其他参数由指导教师确定。
2.楼面做法:工业仓库:20-25mm 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15-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现浇混泥土楼盖课程设计

现浇混泥土楼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现浇混凝土楼盖的基本结构原理,掌握其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2. 使学生掌握楼盖体系中各类构件的作用,了解其相互关系及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
3. 帮助学生了解现浇混凝土楼盖的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现浇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楼盖结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楼盖结构建模、分析和优化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专业、追求卓越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工程质量、安全及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未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原理:讲解楼盖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梁、板、柱等构件的作用,分析各构件间的相互关系及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
2. 现浇混凝土楼盖设计方法:介绍楼盖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等内容,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3. 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讲解楼盖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模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强调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 材料性能与选择:介绍现浇混凝土楼盖所用材料的性能指标,包括混凝土、钢筋等,分析不同材料对楼盖结构性能的影响。
5. 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楼盖结构建模、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单层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层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层板肋梁楼盖的结构特点,掌握其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掌握楼盖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了解楼盖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
3. 学生能了解楼盖施工图的基本表示方法,具备识别和绘制简单楼盖施工图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单层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
2. 学生能够运用结构分析软件对单层板肋梁楼盖进行内力分析和验算。
3.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出符合规范的单层板肋梁楼盖施工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建筑结构设计专业,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建筑事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为我国建筑事业做出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楼盖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大学本科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结构力学基础和设计原理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层板肋梁楼盖结构概述:介绍楼盖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及适用范围,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结构类型及特点- 受力分析基本原理2. 单层板肋梁楼盖设计原理:讲解楼盖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设计原则与规范要求- 荷载作用与内力分析- 构件尺寸计算与选择3. 单层板肋梁楼盖施工图绘制:学习楼盖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绘制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施工图表示方法- 构件绘制技巧- 施工图审查与修改4. 单层板肋梁楼盖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程案例,巩固楼盖设计及施工图绘制技能,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案例背景及要求- 设计计算及内力分析- 施工图绘制与审查5. 结构分析软件应用:介绍结构分析软件在单层板肋梁楼盖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18480 6000 2000 2000 2000
B3
B6
L(次梁)
B3
200×450
L(主梁) 250×600
B
2000
6000 2000
2000
B2 B1 A
B5
B2
B4
B1
240 130
6000
6000
6000 30480
6000
6000
1
2
3
4
5
6
图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2. 板的设计
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 单向板。
三、 设计内容
图一:楼盖建筑平面
1.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 6.0m ,次梁的跨度为 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故板的跨度为 2.0m, l02 / l01 6.0 / 2.0 3 ,因此按单 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根据跨高比条件,连续单向板厚度应满足 h 2000 / 40 50mm ,对工业建筑 的楼板,要求 h 70mm ,取板厚 h 70mm 。
3.材料
楼盖混凝土采用 C25,梁内受力纵筋为 HRB335 级或 HRB400 级,板内钢筋 及箍筋为 HPB235 级或 HRB335 级。
4.梁板支座
外墙厚 370mm,板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 120mm,次梁在砖搁置长度为 240mm,主梁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 370mm,柱截面尺寸为 400mm×4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 l0 /18 ~ l0 /12 6000 /18 ~ 6000 /12 333 ~ 500mm 。 考 虑 到 楼 面 活 荷 载 比 较 大 , 取 h 450mm 。 截 面 宽 度 b h / 3 ~ h / 2 150 ~ 225mm ,取为 b 200mm 。
(1). 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 /m2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7251.75KN /m2
20mm 板底混合砂浆 0.02170.34KN /m2
小计
2.49KN /m2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7.0KN /m2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可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为 1.2:活荷载的分 项系数为 1.3。
永久荷载设计值 g 2.491.22.99KN /m2
活荷载设计值
q7.01.39.1KN /m2
荷载总设计值 g q12.09KN /m2 ,近似取为 g q 12.1KN / m2 。
(2). 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 200mm×4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 a=120mm。按塑 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①~②、
⑤~⑥ 实际配筋( mm2 )
253.9
B8@200
As 251
253.9
B8@200
As 251
170.6
B6/8@200
表一:板的配筋计算
截面 弯矩设计值(KN·m)
s M / (1 fcbh02 ) 1 1 2s
1 3.58 0.120
0.128
B -3.58 0.120
0.128
2 2.45 0.082
0.086
C -2.80 0.094
0.099
计 算 配 筋 ( mm2 )
轴线
As bh01 fc / f y
边跨:
l0 ln h / 2 2000 100 130 70 / 2 1805mm ln a / 2 2000 100 130 120 / 2 183 0mm
取 l0 1805mm 。 中间跨: l0 ln 2000 200 18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 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 1m 宽板带为计算单元,计
20%,分别为 MC 0.82.802.24KNm ; M 2 M3 0.82.451.96KN m
(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一级,C25 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c15mm 。板厚 70mm, h0 70 20 50mm ;板宽 b 1000mm 。C25 混凝土,1 1.0 , fc 11.9N / mm2 ; HPB335 钢筋, f y 300N / mm2 。板的配筋计算过程列于表一。
1.楼面做法
20mm 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混合砂浆抹底。
2.荷载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 7KN / m 2 ,水泥砂浆容重为 20KN / m3 ,混合 砂浆容重为17KN / m3 ,钢筋混凝土容重为 25KN / m3 。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可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为 1.2;活荷载的分 项系数为 1.3。
算简图如图三所示。 g q12.1KN /m2
A1
B2
C3
C2
B1
A
1805
1800
1800
1800
1805
图三:板计算简图
(3). 弯矩设计值 由表可查的,板的弯矩系数m 分别为:边跨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
离端第二跨中和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 M1 M B (g q)l021 /1112.11.8052 /113.58KN m M C (g q)l021 /1412.11.82 /142.80KN m M 2 M3 (g q)l021 /1612.11.82 /162.45KN m 这是对端区格单向板而言的,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 MC 和 M2 各折减
主梁截面高度用满足 h l0 /15 ~ l0 /10 6000 /15 ~ 6000 /10 400 ~ 600mm , 取 h=600mm。截面宽度取为 b=25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二。 Nhomakorabea2000
D B1
B2
B4 B1
B5
B2
6000 2000
2000
板厚70
400×400混凝土柱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 计算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1 年 4 月 16 日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 设计题目
某工业房屋现浇整体式单向板楼盖。
二、 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一层平面如图一所示,楼梯位于平面之外。 楼面周边支承于外砖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烧结承重多空砖 砌体承重外墙,钢筋混凝土内柱尺寸为 400mm×400mm,试按现浇单向板肋梁楼 盖设计此楼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