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槽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

合集下载

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液体粘度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

粘度的大小与液体的黏性有关,黏性越大,粘度就越高。

粘度的测定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粘度计测定不同液体的粘度,探究液体粘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本实验所需仪器有:粘度计、恒温水浴、分液漏斗、计时器等。

试剂为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

2. 实验步骤(1) 将粘度计放入恒温水浴中,使其温度稳定在25℃。

(2) 用分液漏斗将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倒入粘度计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3) 开始计时,记录下液体通过粘度计的时间。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甘油溶液的粘度测定结果如下:浓度(%)粘度(mPa·s)5 10.210 15.615 20.120 25.5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甘油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甘油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液体流动受到更大的阻力,从而增加了粘度。

这与我们对液体粘度的理论认识相符。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粘度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降低了液体的黏性和粘度。

这也是为什么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液体更容易流动的原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液体粘度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浓度越高,粘度越大。

2. 液体粘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本实验中,由于实验条件和仪器精度的限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例如,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对粘度产生影响,而实验中无法完全保证恒温水浴的稳定性,所以温度的测量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此外,由于粘度计的测定结果受到流动速度和液体表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实验项目 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项目 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项目 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学会控制温度的基本方法,掌握恒温槽的使用技术。

2、实验原理物理化学的实验有许多是要求在恒温下进行的,为了在测定时保持温度不变,常使用恒温槽。

因恒温槽可使水浴恒温槽内所需的温度自动保持不变。

恒温槽能保持恒温的主要原理是靠温度控制器来控制恒温槽的热平衡。

当恒温槽对外散热而水温降低时,温度控制器就能使恒温槽的电热器通电而加热,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它又使电热器断电,停止加热,这样使水温基本保持恒定。

恒温槽所控制的温度上下波动范围越小越好(温度控制器的灵敏度,搅拌器的效率和各部件配置是否适当)。

一般控制温度的波动范围从±0.1℃到±0.01℃。

3、实验设备及各部件的介绍玻璃缸:直径约为36cm ,缸内盛水,并保持一定高度,这高度可调节的范围较广。

温度控制器:作用是当恒温槽内温度低于所需控制的温度时,它能自动使电流通过电加热器而加热,而当达到所需温度时,则能自动截断电流,停止加热。

温度控制器是根据体积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控制器:首先按回差至所需的灵敏度上,然后按箭头按钮,当数字跳动时按数字至所需的数字,要上升按上三角,要下降按下三角键,至所需温度为止。

搅拌器:搅拌可使恒温槽内液体的温度较快地达到均匀一致,搅拌器由电动机转动之,电动机的转速可以用变阻器调节。

4、实验步骤(1) 装好恒温槽,玻璃缸内盛水。

(2) 调节玻璃缸内水温。

(3) 将水温加热到所需温度。

(4) 注意温度变化,查看工作、恒温指示灯,即恒温控制是否灵敏。

(5) 记下恒温时达到的最高温度(恒温指示灯表示停止加热),工作灯亮后所达到的最低温度(工作灯表示加热)。

max min 2f t t t -=t表示恒温槽所能控制的温度波动范围。

f(6)调温至恒温至所指定温度低1~2℃。

(7)让其自然跳动时从温度计上读取温度。

(8)以0.1℃的速度上升至所需温度。

(9)让其自动跳动6~8次记下每次跳动时的温度。

不同温度下液体粘度的测定

不同温度下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题目:不同温度下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日期:2009年11月6日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恒温槽的原理、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学会调节恒温槽。

2、了解液体粘度的意义及测定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无水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求算无水乙醇流动活化能。

二、实验原理:1、恒温技术:实验室普遍使用的恒温槽是一种常用的控温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当槽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自动停止加热。

故温度在微小区间波动,被研究体系在恒温水的包围中就被限制在所需温度上下微小区间。

2、液体粘度的测定:任何液体都有粘滞性,可由粘滞系数η表示。

η与组成液体的分子大小、形状、分子间作用力等有关。

本实验用毛细管流出法测液体粘度。

某温度下由泊萧叶公式η=πr4pt/(8LV) (7-25). η国际制单位是Pa×s, 1P=0.1Pa×s。

通常采用两种液体粘度公式做商求η。

即(7-29)η2=η1×p2t2/p1t1(7-30) 温度变化使分子间作用力发生改变,粘度也有变化,其关系为η=Aexp(Evis/RT) (7-31) 或Inη=InA+Evis/RT (7-32) 其中,Evis称为液体的流动活化能,以In对1/T作图得一条直线,斜率S=Evis/R故Evis=SR.三、实验操作步骤: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设定温度为28℃,并打开搅拌器等待水温达28℃。

2、测定25℃时无水乙醇流经乌氏粘度计毛细管的时间。

用夹子夹紧C管上的乳胶管吸气,将乙醇从D球、毛细管、E球抽至G球。

加紧B管之乳胶管,解去C管夹子,此时D球内部分乙醇流回F球,D球经C管与大气相通,毛细管末端即通大气。

解去B管夹子,B管内乙醇下落,当液面流经刻度a时,启动秒表计时,当液面降至b时,计时终止,这段时间就是ab间体积V的乙醇流经毛细管的时间ta。

重复操作2~3次,每次相差相差不超过0.5s,取平均值。

3、升高温度3℃,同上2步骤,测定该温度下乙醇流经毛细管的时间,如此测得4~5个数据。

实验一 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

实验一 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

实验一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实验是化学基础实验中的一种,该实验涉及恒温槽的使用以及粘度的测定。

本文将对实验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实验原理粘度是描述流体阻力特性的物理量,它是指液体流动时,流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阻力。

在该实验中采用的是旋转流变仪来测量液体的粘度。

旋转流变仪通过旋转粘度计,使样品在两个圆柱体上的剪切应力下发生形变,然后测量其形变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其粘度。

二、实验步骤1.将恒温槽插入电源插座,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插入温度探头,接通控制仪电源,并设置所需的温度。

2.将旋转粘度计插入旋转流变仪,并调整粘度计的高度,使其与底盘平行。

3.将试样装入旋转流变仪中的采样接口,并转动控制仪,按下开始键,使旋转粘度计旋转并产生剪切应力。

4.测量流量计的流量,记录时间,并用微量移液管将样品注入旋转粘度计中。

5.等待数据稳定,记录测量值,然后用试样剩余的样品进行重复测量。

计算平均值。

6.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并进行数据记录。

三、注意事项1.在实验中,试样必须完全填充旋转粘度计,并保证其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

2.在测量时,应逐渐增加旋转粘度计的转速,以避免试样受到过大的剪切应力,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3.在测试过程中应保证温度的稳定,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4.注意旋转流变仪的使用方法,并避免产生转动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5.在测量后,应及时清洗旋转粘度计,清除所有残留物。

总结: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实验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实验。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温度稳定、样品装入、转速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在实验中保持良好的记录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值。

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

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二十七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①学会控制温度的基本方法,掌握恒温槽的使用技术。

②学习使用奥氏粘度计测定液体的粘度。

2、实验原理许多物理化学实验,都必须在恒温下进行,为了在测定时保持温度不变,常使用恒温槽,因为恒温槽可使之温度自动保持不变,恒温槽的种类很多,实验室常用的为水浴恒温槽。

因对外散热而使水温降低时,温度控制器就使恒温槽的电热器通电而加热,待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它又使电热器断电,停止加热,这样使水温保持恒定。

恒温槽所控制的温度上下波动范围越小越好,这范围主要取决于继电器,温度调节器的灵敏性,搅拌器的效率和各部件配置是否适当,普遍控制温度的范围从±0.100℃致到0.01℃。

3、仪器玻璃缸、电加热器、电接式水银温度计、温度控制器(继电器)、搅拌器、刻度到0.1℃的温度计、SWQ智能数字恒温控制器。

现将各部件简述如下:玻璃缸:直径约36厘米,温度缸内通常盛水,并保持一定高度。

加热器:如果要求恒温的温度高于室温,则需要不断向槽中供给热量以补偿其向四周散失的热量;通常采用电加热器间歇加热来实现恒温控制,对加热器要求热容量小,导热性好,功率适当。

温度调节器:它的作用是当恒温槽的温度被加热泪盈眶或冷却到指定值时发出信号,命令执行机构停止加热或冷却;离开指定温度时则发出信号,命令招待机构继续工作。

这里我们介绍的是最常用的电接式水银温度计。

它与水银温度计不同,不能作为温度的指示器,只能作为温度的触感器。

电接式水银温度计是根据体积热胀冷缩的原理的制成的,其结构如图所示下部有一个水银球,毛细管内有两根接触丝,一根是固定的,直接与水银球内的水银连通。

另一根可随管外永久磁铁而旋转的螺杆升降,螺杆上有一指示铁与钨丝上升或下降,两根接触丝通过两根导线接到继电器中去。

调节温度时,先转动调节帽,使指示铁上端指示在比所需温度低1-2℃。

当加热至水银柱与上面的接触丝相接触时,则两根接触丝在水银内构成通路。

恒温槽的使用及黏度测定

恒温槽的使用及黏度测定
16.7
16.6
16.7
0.8962

11.6
11.7
11.7
11.7
0.8007
T=(35.00 0.10)
乙醇
15.4
15.4
15.4
15.4
0.7976

11.010.910.9源自10.90.7225
3.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根据上述黏度计计算结果。采用福策方程进行拟合。
联立方程组:
解得:A=0.0825,B=-2.3325,C=321.0682。
T=(35.00 0.10) 时, =0.7767 , =0.99406
表2.1.2无水乙醇、水流过毛细管的时间数据
/s
/s
/s
/s
/(cP)
T=(25.00 0.10)
乙醇
17.5
17.6
17.6
17.6
0.9566

12.9
13.0
12.9
12.9
0.8903
T=(30.00 0.10)
乙醇
16.8
lg =A+ ;
t为测量温度;A、B、C为拟合参数。
实验步骤
1.恒温槽灵敏度的测定
(1)玻璃浴槽中放入3/4容积水,设定恒温槽温度为25.00 。
(2)插入电源,调节预设温度为25.00,加热状态下在工作按钮上亮红灯,等红灯跳到恒温亮红灯,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六次即完成灵敏度测定。

五、分析与讨论
(1)恒温槽的灵敏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因素有:水银定温计、电子继电器的灵敏度以及加热器的功率、各元件的布局。提高温度计的条件:定温灵敏度高,搅拌强烈而均匀;加热器良好且功率适当。加热器、搅拌器和定温计的位置应接近,并流经定温计及时进行温度控制。

粘度测定

粘度测定

实验一恒温槽的装配及粘度的测定预习提问:1. 恒温槽由哪些部件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2. 如何调节恒温槽到指定温度?3. 恒温槽恒温原理。

4. 影响恒温槽恒温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5.什么叫粘度?它的单位是什么?如何用一已知粘度的基准液体去测定另一种液体的粘度?6.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怎样?温度升高,粘度升高还是减小?7.若粘度计不垂直,对测定结果有如何影响?一. 实验目的: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

初步掌握其装配和调试的基本技术。

2.考察恒温槽灵敏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恒温槽的使用方法。

3. 了解粘度的概念,学会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一)恒温原理:恒温槽的装置是多种多样的。

它主要包括下面的几个部件:1敏感元件,也称感温元件;2 控制元件;3 加热元件。

感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而输送给控制元件,然后由控制元件发出指令让电加热元件加热或停止加热。

图1-1即是一恒温装置。

它由浴槽、加热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恒温控制器等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图1-1 恒温装置1-浴槽2-加热器3-搅拌器4-温度计5-感温元件(热敏电阻探头)6-恒温控制器7-贝克曼温度计恒温槽的控温是通过电子继电器对加热器自动调节,当恒温槽因热量向外扩散等原因使体系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继电器迫使加热器工作,到体系再次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又自动停止加热。

通过搅拌器使热量均匀。

恒温控制器在控温的同时,精确地反应了被控温部位的温度值。

其简图如下:图1-2 恒温原理简图灵敏度是衡量恒温槽性能的主要标志。

恒温槽灵敏度t=±(t1–t2)/2 其中t1为波动的最高温度,t2为波动的最低温度图1-3灵敏度的温度——时间曲线(a) 表示恒温槽灵敏度较高;(c)灵敏度较低;(b)表示加热器功率太大;(d)表示加热器功率太小或散热太快。

(二)毛细管法测定粘度的实验原理液体粘度的大小,一般用粘度系数η来表示。

恒温槽的使用及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恒温槽的使用及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恒温槽的使用及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像科学家专用的东西——恒温槽!别担心,这可不是冰箱的亲戚,而是一个让咱们可以在稳定的温度下做实验的小玩意儿。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恒温槽和黏度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咱们的实验说起啦。

1.1 什么是恒温槽?简单来说,恒温槽就是一个能够保持恒定温度的设备。

就像你夏天想喝冰水,冬天想喝热汤,它都能满足你!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精确的温度来测量液体的黏度,因为温度变化会影响液体的流动性。

没错,就像你早上起床懒洋洋的样子和喝了咖啡后的状态完全不同。

1.2 为什么测定黏度?黏度是液体流动的“难易程度”,想象一下蜂蜜和水的区别,前者流动得慢,后者流淌得快,都是黏度在作怪。

了解液体的黏度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还在工业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石油、化工等等。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做好实验,先得了解好这些基础知识。

2. 实验准备好啦,接下来咱们就进入实验环节,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

首先,我们需要一台恒温槽,最好是那种看起来高大上的那种,心里也有底气嘛!接着,准备一些不同的液体样本,比如水、油和蜂蜜。

哦对了,别忘了温度计和测量黏度的设备,这可是你手里的“法宝”哦!2.1 恒温槽的设置把恒温槽调到你需要的温度,比如25摄氏度,记得要等它稳定下来,这就像你要等水开了才能泡茶,别急呀。

然后把准备好的液体样本放进恒温槽,心里想着:“这一切都会很顺利!”2.2 进行测量温度稳定后,开始测量液体的黏度。

可以用流动法、旋转法等多种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要是你用流动法,那就像在玩滑梯,观察液体滑下去的速度;要是用旋转法,就像在旋转木马上看别的小伙伴的反应。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科学的舞会,真是妙趣横生!3.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束后,咱们来分析一下结果。

看看不同液体的黏度差异,有的流得飞快,有的则慢得像个老奶奶。

举个例子,水的黏度低,流动性强,而蜂蜜就慢得让人急得抓耳挠腮,哈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 接通电源,开始加热并启动搅拌;
⑷ 注意观察水银温度计,当加热器停止加热时,若水浴尚未达到实验温度,需再次微量上调定温计,使水浴槽缓慢升温到预定温度;
⑸ 水浴达到预定温度后,恒温5~10分钟,待水槽各处温度均匀后开始实验。
2. 灵敏度测定
⑴ 调节恒温槽温度为40℃,将加热开关设为强档加热;
⑵ 打开数字贝克曼温度计电源,调节显示窗口为温差示数;
⑹ 取出粘度计,将蒸馏水倒掉,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洗涤粘度计,注意用吸耳球吸取乙醇反复洗涤毛细管部位,洗涤三次后烘干。重复上面实验步骤,测定无水乙醇流经刻线a、b所需的时间。用过的乙醇倒入回收瓶中。
⑺ 实验完成后,将粘度计洗净,放好。将仪器旋钮回归零位,关闭电源。
四、注意事项
1. 为保证恒温槽温度恒定,达到欲控温度后,要将定温计调节帽上的螺丝旋紧;
2. 粘度测定
粘度是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物质重要性质之一。它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使流体内部各液层的流速不同,各液层相对运动产生内摩擦(或称粘滞力)造成的。液体粘度的大小与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及分子结构(分子大小、形状)等有关。
某一温度下液体流经毛细管时,其粘度可由波华须尔公式计算: 。可看出, 与毛细管半径r的四次方成正比, 的测量精度对 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一般不通过直接测量式中的各物理量来计算η,而是测定它对基准液体的相对粘度,由基准液体的绝对粘度便可计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粘度η。其原理是:在同一温度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液体(“1”为被测液体,“2”为基准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乌氏粘度计的毛细管时,有
温度
/℃
时间/min
温度
/℃
时间/min
温度
/℃
时间/min
温度
/℃
0.25
40.164
2.25
40.113
4.25
40.041
6.25
40.124
0.50
40.142
2.50
40.166
4.50
40.018
6.50
40.103
0.75
40.118
2.75
40.169
4.75
39.994
6.75
40.088
= =
即:液体粘度比只与两液体的密度及流经毛细管的时间有关。测出两液体的流经时间,查出两液体的密度及基准液体的粘度,就可计算出待测液体的粘度。
三、实验步骤
1. 恒温调节
⑴ 玻璃缸内放入蒸馏水,使蒸馏水液面高出被恒温部分2~3厘米;
⑵ 旋动水银定温计上端调节帽,使指示铁上端对应温度示值较欲控温度低1~2℃;
1.00
40.095
3.00
40.152
5.00
40.073
7.00
40.057
1.25
40.071
3.25
40.131
5.25
40.156
7.25
40.033
1.50
40.050
3.50
40.110
5.50
40.178
7.50
40.010
1.75
40.025
3.75
40.087
5.75
40.170
7.75
39.998
2.00
40.019
4.00
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5
6.00
40.148
8.00
40.098
⑶ 用夹子把套在B管上的乳胶管夹紧,用吸耳球对准C管吸气,使蒸馏水从F球经毛细管上升到G球为止;
⑷ 取下吸耳球,同时取下B管的夹子,使B、C管与大气相通,C管内液体往下流,用秒表记录液体液面由a刻线下降到b刻线所用时间,此时间即为刻线a、b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的时间;
⑸ 重复步骤⑶、⑷操作三次,使每次误差不超过0.3秒,取平均值。
2. 恒温槽的温度应以水银温度计指示为准;
3. 粘度计在恒温槽中的位置必须垂直;
4. 用吸耳球吸液体时要注意毛细管中不能有气泡,不要把被测液体吸入吸耳球内,以免污染液体;
5. 洗涤或安装粘度计时要细心,以防把支管扭碎。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1. 灵敏度测定
恒温槽温度-时间记录 加热器功率强档
时间/min
实验1 恒温槽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控温原理,掌握恒温槽的调节和使用。
2.掌握一种测量粘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恒温槽
许多化学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如粘度、蒸气压、电导率、反应速率常数等都与温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实验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常用的恒温槽有玻璃恒温水浴和超级水浴两种,其基本结构相同,主要由槽体、加热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和温度控制器组成,如图1所示。
恒温槽恒温的精确度可用其灵敏度衡量,灵敏度是指水浴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振幅大小。即 灵敏度 =
灵敏度与水银定温计、电子继电器的灵敏度以及加热器的功率、搅拌器的效率、各元件的布局等因素有关。搅拌效率越高,温度越容易达到均匀,恒温效果越好。加热器功率大,则到指定温度停止加热后释放余热也大。一个好的恒温槽应具有以下条件:①定温灵敏度高;②搅拌强烈而均匀;③加热器导热良好且功率适当。各元件的布局原则:加热器、搅拌器和定温计的位置应接近,使被加热的液体能立即搅拌均匀,并流经定温计及时进行温度控制。
⑶ 待温度恒定后,开动秒表,记录时间和贝克曼温度计读数,每半分钟记录一次,共记录20分钟;
⑷ 将加热开关设为弱档加热,重复操作⑶。
3. 粘度测定
⑴ 调节恒温槽温度为40±0.1℃;
⑵ 将已用蒸馏水洗净的粘度计B、C支管分别套上乳胶管,从管A加入蒸馏水至F球的一半,把粘度计垂直放入水浴槽中固定,恒温15分钟以上;
恒温槽恒温原理是由感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输送给温度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发出指令,让加热器工作或停止工作。
水银定温计是温度的触感器,是决定恒温程度的关键元件,它与水银温度计的不同之处是毛细管中悬有一根可上下移动的金属丝,从水银球也引出一根金属丝,两根金属丝温度控制器相联接。调节温度时,先松开固定螺丝,再转动调节帽,使指示铁上端与辅助温度标尺相切的温度示值较欲控温度低1~2℃。当加热到下部的水银柱与铂丝接触时,定温计导线成通路,给出停止加热的信号(可从指示灯辨出),此时观察水浴槽中的精密温度计,根据其与欲控温度的差值大小进一步调节铂丝的位置。如此反复调节,直至指定温度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