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追问法提炼与表述 分论点
议论文如何拟分论点

议论文如何拟分论点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高考时最高只能评三类作文。
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有那么一点微光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是“总—分一总”,中间主体部分的“分”,即分论点。
一、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二、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和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有了分论点,文章的条理就显得比较清晰。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追问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例1:中心论点:人要讲究风度。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二)、阐述内涵,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即:是什么?例1 中心论点:舍弃一些东西,人生会更加美好。
分论点:①舍弃,是寄情山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飘逸之风;(诗仙李白生性自由、寄情山水、不同凡俗、遗风长留的事实)②舍弃,是悠然心会、自得其乐的和谐之风;(陶渊明放弃官场、回归田园、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经历)③舍弃,是重振旗鼓的豪迈之风。
高中作文_议论文写作指导——分论点的确立(2)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 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 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其罗,使一 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赏识是什么:赏积是认识到别 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予以重视或 赞扬。请以“赏识”为题,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 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克 雷尔特
——分论点的确立
《坦然看生活》 阐 释 中心论点:坦然看生活 内 分论点: 涵 1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 2坦然是一种付出后的欣慰 3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论证中并列的几个观点是对中心 论点的内涵的揭示与阐发,是对某 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分 中心论点:“为人当多 思” : 析 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 理 2、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由
示例①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 ——从“是什么”的角度, 运用阐述内涵的方法提炼; 赏识,昭示的是一种恢宏博大的气概; 赏识,成就的是一种万古流芳的英名。 ——从“为什么”的角度, 运用分析理由的方法来提炼分论 点。
中心论点:乐为“小善” 分论点: ⑴乐为“小善”,体现心灵美; (个人) ⑵乐为“小善”,能使集体团 结、友爱、和睦、互助; (集体) ⑶乐为“小善”,有利于整个 社会风气的好转; (社会)
从个人到集体到社会,层 层递进,纵向深入。 ——层进式 三个分论点都是从“乐 为小善”的好处,即从“为 什么”的角度分析。 ——并 列式
3、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
主要是从原因这个角度来设立 分论点,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 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 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
• • • •
《学会赏识》 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 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 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
高中语文教学素材: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二)

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二)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
用问添法来立意设置论点或分论点,首先是设疑,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分步作答,根据答案来提炼分论点。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问添法的要诀是问好,答案正确而形象)一、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1.分解法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如何提炼并表述分论点

如何提炼并表述分论点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
用问添法来立意设置论点或分论点,首先是设疑,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分步作答,根据答案来提炼分论点。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问添法的要诀是问好,答案正确而形象)一、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1.分解法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②,是理想的阶梯;/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阐释类的议论,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论点的切分与表述

而失去了早出发、早行动、早成功,很多人只能去搭乘人生的末班 车,只能任灰暗成为生命的主色调,而不能书写人生的华章。毕竟,“笑 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边云卷云舒”是一种超然。但辉煌更是人生最壮 美的云霞,何不用“早”来磨砺自我,磨砺一方月明云开的壮阔沧旻? 此亦似人,此亦如国。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条件,是一个社会 繁荣昌盛的保证。有了早的激励,才有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美誉;有 了早的激励,才有了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胜景。试想,若没有当年 邓小平的高瞻远瞩,作出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只怕中国只能在“文革” 的阴影下踟蹰不前,哪里又有当前的恢宏气势? 而同样,一个国家没有早的眼光,只能落后于世界潮流。失去了早, 就如同明清时期中华文明无奈的式微;失去了早,就如同戈尔巴乔夫领导 下的苏联的土崩瓦解。 早是心中不落的青阳,早是心中不倒的信仰。有了早的激励,又何 必再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悲音;有了早的激励,又 何必再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家”的哀曲? 用早激励人生,用早装点梦想,去厉兵秣马,去扬剑试锋,终会迎 来春暖花开的灿然,终会领略江河源头的胜景奇观。
切分分论点训练:
综合几种切分法,为“人生允许出错”这一论点 拟出分论点。 分论点1:错误是对真理的一次误解,对规律的 一次悖逆;谁没有犯错的时候,人生总是携着错 误上路的。 分论点2:人生在世,错误总是难免;出错是探索 者的路标;是成功者的财富。 分论点3:藐视错误,勇于面对它;重视错误, 认真分析它;克服错误,彻底战胜它。 分论点4:人生每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新问题, 出现新错误;每战胜一个错误,人生就会攀升到 一个新的境界。
三、怎么办:用“推行做法,解决问 题”的方法切分分论点
文章主体,分论点主要是回答“怎么 办”。 分论点要分而有理、分而有序,避免 重复、交叉、包含。
采用追问原因法提炼分论点教案

采用追问原因法提炼分论点教案章节一:追问原因法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追问原因法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追问原因法在提炼分论点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追问原因法的定义与特点。
追问原因法在学术写作和论证中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追问原因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含义。
通过实例展示追问原因法在提炼分论点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追问原因法的理解和个人经验。
章节二:追问原因法的实际操作步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追问原因法的实际操作步骤。
培养学生运用追问原因法提炼分论点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追问原因法的四个基本步骤:明确提出问题、寻找相关信息、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如何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运用追问原因法。
2.3 教学活动:讲解追问原因法的四个基本步骤,并提供实例演示。
学生分组练习,运用追问原因法针对特定问题提炼分论点。
小组分享成果,讨论操作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章节三:追问原因法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追问原因法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追问原因法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追问原因法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不同学科领域中追问原因法的特点和作用。
3.3 教学活动:展示追问原因法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学科领域,尝试运用追问原因法提炼分论点。
小组分享成果,讨论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运用追问原因法的经验和挑战。
章节四:追问原因法的训练与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训练和实践提高追问原因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运用追问原因法提炼分论点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追问原因法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追问原因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实践应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追问原因法的训练方法与技巧,并提供实例演示。
学生进行追问原因法的练习,包括针对给定问题提炼分论点。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讨论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

高考作文: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1)一、导入:二、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怎样提炼分论点。
A、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练习1:志节操行(1)志节是自我激励的法宝。
(2)志节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的支柱。
(3)志节是衡量人道德品德的一杆秤。
练习2:中国人的气质(1)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3:爱: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练习1:学会宽容。
(1)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因为宽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3)因为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议论文如何拆分分论点

分论点拆分法黄玉堂1、设疑分析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设置论点:“人要有风度”。
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情操(怎么样)。
结论:我们要成为有风度的新时代人才。
2、概念分析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里的概念指的是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如“说‘面子’"。
中心论点:我们要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
分论点——(并列)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3、因果分析法(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题目:《勤有三益》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分论点: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结论:勤能补拙是良训,让我们以勤为座右铭,勇往直前。
4、条件分析法(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追问法提炼与表述分论点
写议论文时,为使结构层次清晰,我们都提倡学生使用分论点形式来写;但是有很多不会如何提炼和表述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
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
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2。
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
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
例2: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
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将会产生的结果(意义、价值、影响)。
例3: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
提炼: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④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4.追问对象法——即问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谓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4:06年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话题变具体一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为它作中心论点,谓语“雕琢”可涉及的人有: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可以组合成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内容:⑴丛飞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⑵李春燕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⑶洪战辉等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5.追问内容法-——即问一个“关涉哪些方面”
追问内容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5:《拒绝窝囊废》文题
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
对“窝囊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1)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2)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3)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