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word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
1. 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2. 常见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引入: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单介绍物质的基本观点和性质。
2. 进修内容:讲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引导学生思考各种物质的分类依据。
3. 练习训练: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根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物质。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室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2. 思考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写一篇小结。
五、拓展延伸
1. 指挥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更多关于物质分类的知识。
六、进修反思
1.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增进进修效果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及特点,为今后的进修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探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奥秘,不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都能在进修的道路上越走越遥,不息成长进步!。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word教案一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word教案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主干知识梳理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差不多方法,它不仅能够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能够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标准,依照能够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如下图:2、化学反应的差不多类型:依照化学反应的特点,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差不多类型:反应类型实例A+B=AB 化合反应2H2+O22H2OAB=A+B 分解反应CaCO3CaO+CO2↑AB+C=A+CB 置换反应H2+CuO Cu+H2OAB+CD=AD+CB 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重点难点讲练】【要点透析】(左栏)1、物质的分类:我们研究物质的时候,通常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我们能够依照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
如依照状态可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依照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
而依照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
【针对练习】(右栏)1-1依照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氯气、氯化钙溶液、硫酸、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钙。
分别属于什么类型?1-2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举例如下:注意:①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紧是看它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若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确实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纯洁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例如:冰水混合物,表面上看为混合物,然而它们实质上差不多上由同一种物质――水组成,只是状态不同,因此冰水混合物仍为纯洁物。
②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区别,要紧从组成元素来判定。
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而含氧化合物组成能够是两种元素,也能够是多种元素,但必定含有氧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一、概述高中化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修的一门科目,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本导学案将围绕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内容展开,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标准根据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2.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化学符号,而化合物则由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比例组成。
三、原子结构1.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核轨道运动。
2.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为元素的标识符号,表示元素中的质子数;质量数为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反映了元素核内所有核子的总数。
四、化学键和分子1.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结合在一起的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最小化学单位,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
五、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由于原子重新排列而导致产生新物质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生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的性质。
2.反应类型化学反应主要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反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六、化学计量1.摩尔概念摩尔是化学中重要的量的单位,它代表了物质的数量,可以根据元素的摩尔比例确定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2.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通过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摩尔比例来确定反应的物质量和产物的生成量。
七、物质的溶解1.溶解的定义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过程,其中溶质为少量的物质,而溶剂则是大量的物质。
2.溶解度和溶解过程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溶解过程受温度、压力和溶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第1节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一、 预习目标:预习物质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初步掌握胶体的定义和主要性质。
二、 预习内容:(一) 常用的的物质分类法1、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对N 2O 3 、N 2SO 4、、2O 3、2SO 4四种盐分类。
(1) 以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2) 以组成其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3) 在交叉分类法中N 2O 3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2SO 4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 2、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物质(二)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把_____________分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所得的体系。
(2)组成:分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分散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3) 分类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_____种分散系;b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__________________胶体:分散质粒子介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_______________2、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胶体的制备方法(1)F(OH)3饱和用烧杯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至_________;然后向_____水中加入1~2F3胶体。
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OH)3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区分______和________的一种常用物方法。
2.1物质的分类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1

郑州励德双语学校诱思导学稿(导学案)课堂导入:课题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主备人刘丹丹学生姓名组别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1.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知道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的两种存在形态。
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2.通过具体例子,能明确物质的分类依据,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能知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能写出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教学过程】元素与物质的关系-----------------针对学习目标11.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1)____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____组成的。
(2)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它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____化合物(3)几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有的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有的则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
(4)由于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所以110多种元素组成了种类繁多的物质。
2.元素在物质中的形态(1)元素在物质中的两种形态分别是____和____(2)游离态:元素以____的形式存在的状态(3)化合态:元素以____的形式存在的状态问题与思考:氧元素分别以什么状态存在于下列物质中?H2SO4、O2、SO2、H2O、Na2O物质的分类-----------------针对学习目标21.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2.分类的依据:多种角度如:(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物质的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针对学习目标3讨论与交流请分组讨论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2)酸性氧化物(CO2)(3)碱性氧化物(Na2O)(3)酸(HCl)(4)碱(NaOH)【当堂检测】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针对学习目标1,2 【升华提高】名人名言与教师寄语课堂反思。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word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word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白得胶体的概念,把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2.明白丁达尔效应是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3.大致了解胶体所具有的其他性质和胶体的应用。
【课堂研讨】
1.(自学、摸索)认真阅读课本P26的【科学探究】,简述Fe (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并总
结应注意哪些咨询题。
2.(自学、讨论)如何分离浊液与溶液?你明白如何分离胶体与溶液吗?
4.(讨论、归纳)请你通过摸索或与同学讨论完成下表。
分散系分
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类
分散质粒
子的大小
分散质粒
子的构成
要紧特点
能否透
过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实例
鉴不
5.(摸索、讨论)胶体具有介稳性的缘故是什么?什么是胶体的电泳?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哪些?
6.(讨论、交流)你所明白的胶体的性质还有哪些?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分不有哪些应用?
2.完成《优化探究》与《课时作业本》上的有关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docx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含答案)1.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含答案)1.1.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含答案)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含答案)1.2.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含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2.1.1物质的分类(含答案)2.2.1离子反应⑴(含答案)2.2.2离子反应(2)(含答案)2.3.1氧化还原反应⑴(含答案)2.3.2氧化还原反应⑵(含答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3.1.1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3.2.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含答案)3.3.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含答案)4.1.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含答案)4.2.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1)(含答案)4.2.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2)(含答案)4.3.1硫和氮的氧化物(1)(含答案)4.3.2硫和氮的氧化物(2)(含答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含答案)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试剂的存放易挥发类:见光易分解类: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2.试剂的取用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1O3, Zn为例进行分析)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反应类仪器:量器类:其他常用仪器: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6.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自学内容】1.实验室安全应注意的问题2.掌握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堂互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实验操作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物质的分类》教案3 Word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2.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3.理解分散系与胶体的概念4.掌握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常用分类方法的学习,增强学生联系生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用物质的分散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自主学习]Na2SO4硫酸盐Na2CO3碳酸盐K2SO4 钠盐K2CO3 钾盐2.树状分类法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反应类型实例A+B=AB 化合反应CO2+H2O=H2CO3AB=A+B 分解反应Cu(OH)2ΔCuO+H2OAB+C=A+CB 置换反应2CuO+C高温2Cu+CO2↑AB+CD=AD+CB 复分解反应NaCl+AgNO3=AgCl↓+NaNO3【探究1】将无机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四类,其依据是物质组成和性质上的不同。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是依据氧化物跟酸或碱反应的情况来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概念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举例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iO2、SO3、P2O5.还有个别金属氧化物Mn2O7.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如Na2O、CaO、BaO和CrO、MnO.Al2O3.规律总结: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Na2O、CaO);但金属氧化物即可能是碱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还有可能是两性氧化物(Al2O3)2.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CO2、SiO2、SO3、P2O5);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Mn2O7)但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CO、NO).[典例分析]【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解析: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word导
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依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明白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3.明白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了解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
发生反应,体验并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他类别物质之间反应关系的过程和方法。
【课堂研讨】
1.(自学、摸索)分类对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有什么意义?你能对你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
应进行分类吗?请举出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自学、摸索)请把常见的物质按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请举例说明什么缘故要采纳交
叉分类法?书写钙、碳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结合树状分类法,你发觉了什么样的规律?能用图来表示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3.(自学、摸索)什么是分散系?什么是分散质?什么是分散剂?什么是胶体?把分散系
分为胶体、浊液与溶液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巩固练习】
2.把以下的物质和分类用短线连起来
物质分类
BaSO4可溶
NaOH 难溶
Na2SO4盐
Mg(OH)2碱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
B.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样品
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
D.红磷,空气
2.判定下列各种说法是否正确?什么缘故?
⑴非金属氧化物差不多上酸性氧化物。
⑵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⑶氧化铁不是碱性氧化物,因为氧化铁不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⑷水在电解时,阴极能生成氢气。
因为水中含有氢单质。
⑸因为硫酸(H2SO4)中含有氢分子,因此硫酸属于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