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与答案 (3)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观察力与判断能力类题目1. 下面哪个物体是生的?A. 椅子B. 花瓶C. 花答案:C2. 下面哪个动物是“飞”的?A. 虫子B. 大象C. 鸟答案:C3. 下面哪个形状是“圆”的?A. 正方形B. 矩形C. 圆形答案:C4. 下面哪个水果是“红色”的?A. 香蕉B. 草莓C. 橙子答案:B5. 下面哪张图片是“夜晚”的?图片选择:(插入两张图片,一张日出,一张星空)答案:星空图片二、操作类题目1. 请将下面的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排列。
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答案:绿色、橙色、红色、蓝色2. 请将下面的水果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答案:橙子、苹果、葡萄、香蕉3. 请将下面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5、2、8、1、7答案:8、7、5、2、1三、实验类题目1. 实验名称:水果沉浮实验实验材料: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实验步骤:1) 将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2) 观察水果的行为,记录下结果。
实验结论:苹果和橙子会沉入水中,葡萄和香蕉会浮在水面上。
2. 实验名称:颜色混合实验实验材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黄色颜料、透明容器实验步骤:1) 将红色颜料滴入容器A中。
2) 将蓝色颜料滴入容器B中。
3) 将黄色颜料滴入容器C中。
实验结论:当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橙色;当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绿色。
四、问答类题目1. 什么是太阳?答: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是地球周围的一颗星球,给予地球光和热的来源。
2. 为什么会下雨?答:下雨是由于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聚集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3. 为什么夜晚会有星星?答:夜晚能看见星星是因为白天时太阳发出的光被大气层散射,而夜晚没有太阳的光干扰,人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
五、判断类题目1. 火是冷的。
判断:错误2. 鱼是能飞的动物。
判断:错误3. 鸡能生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孩子们能够开拓思维,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
为了评估孩子们在科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出一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参考。
一、选择题1. 科学是一种A. 学科B. 职业C. 知识D. 方法答案:D2. 下面哪个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质?A. 石头B. 木头C. 金属D. 电视机答案:D3. 下面哪个不是观察事物的方法?A. 闻B. 吃C. 闻D. 摸答案:B4. 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A. 岩石B. 矿石C. 沙土D. 矿物答案:A5. 寒冷的冰块放在温暖的室内,会发生什么现象?A. 溶化B. 凝固C. 融化D. 蒸发答案:A二、判断题1. 科学只包括化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
答案:错2. 科学问题只能通过实验来解决。
答案:错3. 铁是一种金属。
答案:对4.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的。
答案:错5. 科学就是记住一大堆公式和定义。
答案:错三、解答题1. 什么是生物?答案:生物是指能够呼吸、进食、生长、繁殖并对外界环境产生反应的一类物种。
2. 请简单描述下以下实验步骤:用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包住一小块土壤,浸泡在水中。
答案:首先,取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并将一小块土壤放在中间。
然后,将麻布包裹住土壤,使其完全被包裹住。
接下来,将包裹好的土壤浸泡在水中,让其充分浸透。
观察水中的变化以及布上是否有水渗出。
3. 找出以下物质中的液体:纸、铅笔、香蕉、橡胶。
答案:纸、铅笔和橡胶都是固体,香蕉是液体。
四、应用题班里的小朋友们正在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给出观察结果。
第一天:植物被种在土壤中。
第三天:植物发出了第一片叶子。
第五天:植物的叶子变绿了。
第七天:植物长出了第一朵花。
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生长,长出了叶子和花朵,叶子也变得绿色。
这些试题不仅考察了学前儿童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全真模拟题(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全真模拟题(三)课程代码:0039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1分,共2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关于“公民的科学素养的内容”,表述错误的是()A.习惯于对遇到的问题用论证的方式来对待B.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嘉逊营围游C.让探究成为基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D.具有科学精神指导下的价值取向2.下列表述不属于序数的含义的是()A.第三个人B.号码的排序:1、2、3、4、5C.门牌号是396D.第五个盒子里放着蓝色的小球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一般0~3岁的幼儿对简单的具体概念进行分类活动B.3~4岁的幼儿对简单的具体概念进行分类C.4~5岁的幼儿可以初步理解类包含D.5~6岁的幼儿可以依据情况进行一级概念的分类活动4.“能够执行大人的要求,从不同距离拿来大的或小的皮球”,关于该表述的解释,错误的是()A.说明该年龄段的幼儿具有初步的知觉恒常性B.说明该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正确辨别远处物体的大小和不同位置物体的大小C.3~4岁幼儿具有的感知物体大小的能力D.5~6岁幼儿具有的感知物体大小的能力5.幼儿可探究的电概念不包括()A.静电B.导电休C.绝缘体D.电路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所进行的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一般适宜于年龄较小的幼儿C.探索性实验一般适宜于中班及以上年龄段的幼儿D.实验法重点培养幼儿的信息获取能力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每个月农历初一,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B.新月过后,月球位于太阳的西边C.约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直角D.每月农历十五,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8.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宗旨”的是()A.培养科学理念B.培养科学精神C.培养科学方法D.培养科学知识9._______的幼儿在一定教学条件下,能够将一定的空间分成两个区域,左右两个区域、前后两个区域等。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科学小制作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3.偶发性科学活动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 ,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 ---------紧密结合。
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要求。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6.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 --------对物体进行测量。
7.学前儿童____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8.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2)________ ;(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9.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 ---------- 。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2)评价是____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三、单项选择题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 )。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B.年龄阶段目标C.单元目标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3)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形考三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形考三答案科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题型一:选择题1.哪一个不属于动物?a)小狗 b)小鱼 c)小花 d)小鸟【答案】c2.关于水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水可以倒在地上,就不会再飞出去。
b)水可以从桶口流出来。
c)水不能随便喝,否则会感冒。
d)水可以吃,像饭一样。
【答案】b3. 植物的总称叫做:a)蔬菜 b)动物 c)树木 d)水果【答案】c4.我们呼吸用的是:a)水 b)营养快线 c)氧气 d)玩具【答案】c5. 以下不属于家庭的用品是:a)锅和碗筷 b)雨伞和帽子 c)牙刷和牙膏 d)电视和电脑【答案】b题型二:填空题1.一年有____季节。
(填一个数字)【答案】42._______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填一个单词)【答案】木星3.在春天里,_______长出新芽。
(填一个植物名称)【答案】树木4. ____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
(填一个英文字母缩写)【答案】O25.你的身体有____个手指。
(填一个数字)【答案】10题型三:判断题1. 恐龙是现在还能在地球上看到的生物。
( T / F )【答案】F2.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天气和温度都是一样的。
( T / F ) 【答案】F3. 生活中的鸡蛋可以生吃。
( T / F )【答案】T4. 一只大象的鼻子很长,可以用来喝水。
( T / F )【答案】T5. 植物可以吃,像水果一样。
( T / F )【答案】T题型四:简答题1.请列举3个由动物提供的食品。
(要回答3个)【答案】蛋、肉、奶2.请说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季节,并简单阐述一下它的特点。
【答案】(回答因人而异)3.请描述一下恐龙长什么样子。
(此问题考查语文和科学两个方面)【答案】(回答因人而异)4.请简述一下水的作用。
【答案】(可能的答案包括:喝水可以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水也可以用于清洁身体,洗衣服等其他方面。
)5.请问你们小区的周边有哪些植物,你能否简述一下它们的特点?【答案】(因地区而异)。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说明:以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
请以实际考试试卷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包括()。
A. 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B. 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 C. 灌输科学知识 D. 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A. 知识的传授者 B.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C. 权威的裁判者 D. 唯一的知识来源3.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A. 游戏法 B. 实验法 C. 讲授法D. 观察法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A.发展适宜性原则B. 活动性原则C. 强制性原则D. 趣味性原则5.在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时,应优先考虑()。
A.教师的教学经验B. 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C. 教材内容的完整性D.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6.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探究活动?()A.积木B. 自然物C. 废旧材料D. 复杂的电子设备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A.科学知识B. 科学方法C. 科学态度D. 科学探究8.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A.被动接受教师讲解B. 积极提出问题和假设C. 依赖成人的帮助D. 墨守成规9.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评判幼儿的优劣B. 促进幼儿的发展C. 满足家长的需求D. 完成教学任务10.观察是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哪种观察方法不适合学前儿童?()A.直接观察B. 间接观察C. 系统观察D. 抽象观察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遵循()原则。
A. 由易到难 B. 由简到繁 C.循序渐进 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A.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B.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C.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D.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13.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D.以上三项全是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
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5.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 岁B.3~4 岁C.4~5 岁D.5~6 岁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B.歌曲C.谜语D.科普画册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3.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4.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1)材料的探索性;(2) 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I(5) 材料的层次性。
五、设计题(共22 分)设计题(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1.格式正确(2 分)2.目标(4 分)内容(4 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 分)过程(4 分)3.目标设计的理由(4 分):(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2)确定合适的目标。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D.以上三项全是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
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6.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 岁B.3~4 岁C.4~5 岁D.5~6 岁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B.歌曲C.谜语D.科普画册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