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服装设计论述
英国设计发展论述报告范文

英国设计发展论述报告范文引言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英国作为一个创新的国家,在设计领域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英国设计发展的历史,分析其发展动力和影响,同时还将对英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英国设计的历史英国的设计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的英国成为了世界的工业中心,也为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英国的设计风格受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强调工艺和细节,注重质感和实用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英国设计逐渐走向现代化,注重创新和独特性。
英国设计的发展动力英国设计的发展得益于多重动力的推动。
首先,英国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包括设计师、工程师和艺术家等。
这些人才为英国设计行业注入了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英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健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许多英国设计学院的毕业生在国际设计界非常有声望。
此外,英国政府对设计行业的支持也是英国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创新和设计产业的发展。
英国设计的影响英国设计对世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首先,英国设计在艺术和文化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英国设计师的作品常常融入了英国独特的文化元素,展示了英国的艺术风貌。
其次,英国设计在商业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许多英国品牌的设计和创新为其赢得了全球的市场份额,如苹果和迪拜机场等。
最后,英国设计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英国设计师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英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英国设计在未来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英国应继续加强设计教育和人才培养。
通过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人才。
其次,英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设计交流与合作,学习各国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为英国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方向。
最后,英国设计应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推动英国设计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英国服装设计史上的传奇——亚历山大麦昆作品探析

英国服装设计史上的传奇——亚历山大麦昆作品探析工作,正是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麦昆对于历史剧题材服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9-1990年(20-21岁),麦昆为日本时装设计师立野浩二(KojiTatsuno,1962~)工作。
麦昆很崇拜立野,在工作的同時到了许多专业上的技艺,也让他感受到了T台的魅力。
立野浩二对于面料的挑剔、对于织物的热爱,以及在秀场上营造出的戏剧感,都深深地影响了麦昆。
21岁那年的3月,麦昆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米兰的道路,成为了罗密欧基利(RomeoGigli)的助理。
1992年(23岁),由于个人的原因,麦昆回到位于伦敦的中央圣马丁学院担任打板教师,但实际上,麦昆是希望前往圣马丁学院继续深造,于是麦昆开始了在圣马丁研读时装设计硕士课程的日子。
在这18个月的课程结束之时,麦昆的毕业创作也是其第一次个人时装发布会,为他迎来了生命中的贵人——伊莎贝拉·布罗(IsabelIaBlow,1958~2022),在伊莎贝拉的支持下,亚历山大麦昆开创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品牌,从此走上了国际时装舞台。
1996年(27岁)麦昆为法国著名的“纪梵希”(Givenchy)设计成衣系列。
1997年(28岁),他取代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担任纪梵希这一法国顶尖品牌的首席设计师。
1998年(29岁),他设计的“纪梵希99春/秋时装展”在巴黎时装周上获得一致好评,同年为《泰坦尼克号》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KateWinslet),设计了她出席奥斯卡颁奖晚会的晚装。
2000年(31岁)12月,麦昆卖掉了他在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MoetHennessy-Louisvuitton)的股权,以维持其以创作为理念的时尚作坊。
麦昆在时尚界的卓越成就为他赢得了1996、1997、2001和2003年“英国年度最佳设计师”的荣誉。
2003年,他被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评为“年度最佳国际设计师”,英国女王为其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注4。
英国服装史话

英国服装史话李泊岩英国服饰,之于欧陆的关系,其实犹如日本服饰之于亚陆的关系。
英国的服饰本来就是欧洲服饰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策略的关系,受欧洲大陆服装风格的影响是渐进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和而不同的。
等级森严的漫漫中世纪在欧洲那个漫长的中世纪里,基督教对整个欧洲的绝对统治,深深影响着文艺乃至服饰。
由于基督教鄙视奢侈,整个中世纪的下层百姓的穿着,既简单又朴素。
就连女性也不事打扮,更甚者将金银珠宝捐给教会。
常服以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
我们可以从中世纪的绘画以及雕塑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冷漠而又呆板,穿着长袍色彩极其单一,颜色尚黑、灰、白三色。
在1066年丹麦开展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
之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岛定居。
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以及法国的为代表的欧陆文化,以及法律结构等等,给不列颠以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初期,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
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中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
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
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
这一时期的男装,现在看来颇有些媚气,显得男子腿部修长,肌肉明显。
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
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
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
在英国有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有一本描写他的书叫做《亚瑟王之死》,书里描写他的穿着打扮应属于中世纪贵族的样式。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电影《亚瑟王》中一窥中世纪英国贵族以及武士的服装样式。
他们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
10 世纪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贴身合体,下半是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
英国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服装演变-1

18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18
世
纪
女
子
更
富
有
装
饰
性在服装如此精美、奇特而且款式
香粉假发,花边绉领,鲸骨撑起 的多变的形势下,妇女的头饰异军
一层层宛若波浪翻涌般的蓬蓬裙,服突起。18世纪70年代,喜爱时髦装
使女性置身于花朵般层叠绚目的 装束的妇女开始对别出心裁、标新
包围中。
立异的发型和头饰穷追不舍。
男子夸张的帽子和更紧瘦的外衣
18世纪男服风格及演变
男子服装开始趋于严 肃、挺拔,优美同时 富有力度的男服。 男服在18世纪中走过了 一个由女性化回归到 男性化的全过程。
18世纪中叶英国的男女服装
18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18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妇女们将兴趣转向了东方 的景物纹样和吉祥文字,想通 过精致秀丽之风表达出自己对 大自然的渴望。这种对服装的 趋新趋异思潮,自然又使罗可 可风格在服装上的体现,呈现 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
18世纪男服风格及演变
18世纪初期,随着路易十 四逐渐年迈,社会变化的速度 也日趋缓慢。男服在相当一段 时间里,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尽管这样,服装风格还是悄悄 地从巴洛克那种富丽豪华向罗 可可风格的轻便和纤巧过渡。
18世纪男子短式假发
18世纪男服风格及演变
18世纪后期,男服中的 外衣越来越紧瘦,致使赶 时髦的年轻人,穿着瘦袖 紧腰身的服装,前襟看起 来不可能合拢,那密密的 纽扣不过是装饰品罢了。
19世纪女服风格及演变
立领collar
multi-layered cake cutting(多 层次蛋糕裁剪),
荷叶边lotus leaf
high waist (高腰)
英国服装设计风格和特点

英国服装设计风格和特点研究了这么久英国服装设计风格和特点,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英国服装设计风格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那种浓厚的贵族气息。
就像去看那些英国皇室出席活动的照片,他们身上的礼服就特能体现。
那种礼服啊,感觉从头到脚都透着精致,特别讲究面料的质感。
我看到很多高级定制出自英国品牌的衣服,它们特爱用丝绸、羊毛之类的面料。
比如说一件高档的英国羊毛大衣,摸起来手感那叫一个软乎厚实,穿在身上既暖和又显得有档次,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从那些古老城堡里走出来的贵族一样。
英国设计还有个很突出的特点,我觉得就是对传统元素的保留和创新。
像格子元素,这几乎是英国服装设计的标志性符号了。
但你看啊,他们不是一味地把传统的格子图案照搬,而是玩出了很多新花样。
有时候把它缩小做成精致的小方格配在西服的内衬上,若隐若现的,低调又特别;有时候把大格子加以变形,颜色搭配上也进行创新,让一件原本普普通通的裙子瞬间变得时尚且有个性。
然后就是英国服装在剪裁上的讲究。
那裁剪技术真的是一绝。
我之前看过几件英国设计师设计的西装,就发现它们的线条特别利落。
不管是肩膀的贴合程度,还是整体衣服的版型,穿在模特身上就像是量身为他们打造的一样。
说直白点就好比你拿一块平整的木板把衣服往上一盖,如果轮廓能完全重合,那这裁剪真的就是极致了。
感觉他们裁剪的时候就是非常严谨地按照人体工程学来的,最大限度地展现身材又不会让穿着的人觉得有束缚感。
不过有一点我不太明白的是,英国有些沿海地区或者说民俗文化里的服装元素咋就很少在主流的高级服装设计里出现呢?我去过英国的一些海边小镇,看到当地渔民穿一些传统的粗布衣服,有那种很特别的编织手法或者说图案,我觉得这要是加到高端服装设计里,说不定也能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呢。
再说说英国服装色彩的运用吧。
它们经常用一些很经典的色彩组合,像黑与白呀,红与蓝之类的。
这种色彩搭配简洁又大方,而且非常耐看。
想起来有次看到一件英国设计的晚礼服,白色的裙身搭配黑色的蕾丝装饰,显得特别高雅,就像优雅的黑天鹅在白色的湖上翩翩起舞一样。
英伦服饰风格有哪些

英伦服饰风格有哪些 英伦风格以⾃然、优雅、含蓄、⾼贵为特点,运⽤苏格兰格⼦、良好的剪裁以及简洁修⾝的设计,那么你对英伦风格了解多少呢?下⾯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下什么是英伦风格。
英伦服饰 民族服饰 ⼀是英国绅⼠的圆顶硬礼帽——波乐帽(bowler hat),礼帽为⿊⾊。
⼆是苏格兰⼈的“基尔特”(kilt),⼀种⽤花格⼦呢料制作的裙⼦。
这是⼀种男式裙⼦。
三是英国⼈的各种传统⼯作服,如:法官的⿊袍,牧师的长袍,⼥王的⽩⾊长裙(white dress)和王冠,王宫卫⼠的短外⾐(short coat)、黄束腰,伦敦塔楼卫⼠的⿊帽(black hat)、⿊⾐(black clothes),禁卫骑⼠的⿊⾐、⽩马裤、⿊长靴(black boots)等。
流⾏风格 英伦风格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甚⾄在⼤陆和港澳台地区的解释也都不⼀样。
⽐较⼀致的定论是英伦风格的最⼤特点就是有英国君主制特点,也就是皇家特点。
⼤陆地区来说,明显的英伦风格的服饰主要集中在年轻⼈穿的英伦学院风格和英伦复古风格。
前⼀个风格很明显就是左胸有学院徽章,这个徽章⼀般都是领主徽章家族徽章演化或者是由当时的国王所赐。
后者多半以在服饰上采⽤英国宫廷礼服元素的衬衫居多,⽽且因为没有版权问题,基本所有品牌都有应⽤。
英伦学院风的牌⼦那就是eland 。
虽然是韩国依恋公司的下属品牌,但是他本⾝买断了欧洲和美国很多知名院校的校服制作权,算是⾮常明显的英伦学院风。
我们常说的英伦风格其实很狭隘,就是指英伦学院风。
欧洲的服饰风格其实很相近,虽然他们也有民族差异,但是毕竟都是拉丁语系,交流⽅便,皇族之间亲属关系也很多,风格都很相近。
英伦风是这个世界唯⼀的⽤地名来代表服装风格!英伦风的⼥装:很传统,很保守,很端庄,不像巴黎,⽶兰和纽约这么性感,⽽且它还会修饰⼥⼈的线条。
合适的剪裁,得体的穿着,以及细节上的体现,这些都是英伦风男装正装的特点。
同样的衬⾐,不同的穿着,简单的配饰,不同的搭配,⼀个简单的改变就让男⼠拥有了多变的造型;但⽆论怎么变,英伦风本⾝稳重、绅⼠的感觉依旧存在。
英伦女仆服装设计理念

英伦女仆服装设计理念英伦女仆服装设计理念700字英伦女仆服装是一种经典而又充满魅力的服装风格,源于英国贵族阶层家庭中的女仆装束。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尊重传统与个性并存的原则,通过细腻精致的剪裁和注重细节的设计,展现出女性的优雅和独特魅力。
英伦女仆服装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当时贵族阶层中的女仆制度非常发达,女佣人服装的设计非常重要。
这些服装通常由黑色或暗色调的颜色组成,例如深灰色、深蓝色等,以突出服从和专业的形象。
在剪裁上,英伦女仆服装注重线条流畅和修身效果。
通常采用紧身短上衣和蓬松的短裙搭配,强调女性的身体曲线和优雅的身姿。
青年女仆服装的设计更加注重时尚元素的融入,可以在领口、袖口和裙摆等部位加入蕾丝、褶皱和花边等装饰,增加服装的细节感。
在细节设计方面,英伦女仆服装通常采用对比色的领带、领巾、手套和腰带等饰品,以突出整体装束的层次感。
同时,帽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采用圆顶或扁帽的设计,以强调女仆的职业身份和地位。
服装面料的选择上,英伦女仆服装通常采用经典的羊毛、棉和丝绸等面料,以保证服装的品质和舒适性。
同时,面料的质感和手感也是设计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增加细节感和质感感觉来提升服装的质感。
整体而言,英伦女仆服装的设计理念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经典的款式和细节设计展现出女性的优雅和魅力。
通过选择合适的面料和注重细节,打造出具有品质感和独特韵味的服装风格,让女性在穿着英伦女仆服装时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采。
总而言之,英伦女仆服装设计理念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通过经典的款式和细致的细节设计展现女性的优雅和魅力。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展示了服装的品质和风格,更凸显了女性的自信和独特个性。
British Clothing Culture 英国的服装文化

Jeans 7 Jeans are a controversial category choice within British clothing culture. Typically, you will see jeans in the casual and smart-casual clothing categories when in Britain. 8 Jeans originated in the USA back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design is credited to a tailor named Davis, who sought patency from his fabric supplier, Levi Strauss. Nowadays, Levi’s remains
今,李维斯仍是服装界最大的 公司品牌之一。 9 到 20 世纪中叶,牛仔裤 已跨过大西洋,在英国服装文 化中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当 你访问英国时,在英国的超市、 高级酒吧,甚至工作场所都能 看到有人穿牛仔裤。
Leggings 10 Leggings are typically regarded as somewhat of a guilty pleasure6 and worn mostly by women. While somewhat of a versatile item within British clothing culture, you can primarily expect leggings to fall under loungewear. Leggings are also popular within the sporting and fitness industry, with a matching sports bra and leggings a popular gym outfit in Britain. 11 With that said, you can dress leggings up to fit the casual category. Pairing leggings with an oversized jumper and some trendy jewelry is a popular outfit look, especially in the Autumn months. Think of a takeaway coffee street style. 12 Funnily enough, while women now favor leggings, it was military men they were designed for in 14th century Scotlan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服装设计摘要:英国服饰给人的印象总是两种极端:一端是英国的皇家形象,一板一眼;另一端则是身体语言非常活泼的街头服饰,有着五颜六色的叛逆衣装和发型。
关键词:英国、服装设计、历史一、一千年的服装史,十个世纪的风情1.1追溯历史古典服装①1050的中世纪衣服:一件上衣,很可能是羊毛的,然后搭配一件非常合适的高领长袖亚麻T恤。
12世纪中期,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纺织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3世纪男女服饰趋于一致,贵族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
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
1548 为极为华丽的阔背上衣,肩部被明显的加宽了,这种款式从1520年开始甚为流行。
②等级森严的中世纪。
中世纪,一般是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和1453年拜占庭帝国两大帝国的灭亡作为其两端的标志,大概是指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这1000年时间。
在西方人的历史观中,中世纪是个相对“黑暗”的时代,长久以来,“中世纪”就是个代表着“黑暗”、“愚昧”、“落后”的名词,中世纪的社会风俗,恰恰就是在这个残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等级森严的中世纪,基督教对整个欧洲的绝对统治,深深影响着文艺乃至服饰。
基督教把纵欲看作罪恶,宣扬禁欲主义,反对奢华,再加上经济的破坏和窘困,中世纪前期,人们的打扮比较简单、简朴,颜色崇尚黑、白、灰3色。
贵族们可以穿得好一些,有细麻布和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平民们则只有粗麻、粗毛织物。
从13世纪到15世纪中,是历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后经历多次内战,到15世纪末,形成统一的君主国家。
布雷多克著的《婚床》中写道:“不允许勋爵等级以下的任何骑士或任何普通人,使用并穿戴任何大礼服、夹克衫、大氅。
但衣着必足以下长度:当他直立时,衣着能遮盖住其阴部和臀部。
勋爵或任何更高一级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
”可见中世纪英国等级制度的森严在服装上的影响。
在宗教的影响下服装成为维护宗教权利、世俗统治的最有利的工具,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服装与人体脱离。
神职人员的衣着服饰竭尽夸饰与华美,使得他们在外观形象上超越了自我,甚至超越了人间世俗升华到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灵般的地位,赋予神圣的威严,让千万信徒肃然起敬。
其结果却又导致了人们以其服装之华美艳丽与否来衡量人的地位高下。
华服的美饰一面为基督教的艺术带来了光明而美丽的色彩另一方面,又使人们沦为服装的奴隶。
促成文艺复兴产生,人们追求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
③文艺复兴时期。
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 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
据记载,那时候的衣料有绸缎、丝毛混纺、呢绒、大马士革呢、条呢、金线缎,以及各种皮毛,基督教的禁令已经不能阻挡人们对于生活享乐的追求了。
人们开始通过服装表现人体的形体美、曲线美 表现男女性别差异的服装成为流行。
男子下衣紧裹肢体上衣宽大雄伟突出阳刚之美。
女子则强调女性细腰丰乳与肥臀上衣袒胸低领下裙呈倒扣的钟式造型尽显女性风流。
文艺复兴对服装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把服装的本质发掘出来并予以美化和市俗化也有消极的一面部分服装忽略了服装的实用功能而盲目追求其视觉享受为后来西方服装中的夸张形式铺垫了道路. 众所周知的“绅士”一词,便是此时在英国形成的,倡导传统文化与自我存在的价值观,追求品味与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他代表着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是中上层阶层男士所追求的一种社会风尚。
考究的着装,文雅的举止,尊重女性,尊重人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建造。
④巴洛克时代。
1600年歌剧诞生,1750年巴赫去世,这150年,我们叫它巴洛克,代意指有瑕疵的珍珠。
表现气势雄伟、生气勃勃、富有动感、注重光和色彩效果的艺术样式。
在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这一个世纪间服装文化的奇异变迁称作“巴罗克时期”。
英国的服饰,虚心向法、意、西班牙学习,尽管“巴洛克风格”也波及到英国,但这个时代总的来说,英国处于将欧陆各国优点集大成的时代。
这一时期,女服也像男服那样盛行缎带和花边。
女裙的最大变化是妇女已经免除过多的硬质物的支撑,这是一百年来第一次形成布料从腰部自然下垂到边缘。
在从肥大形向正常形过渡的过程中。
可是由于故意把衬裙露在了外面,因此又给下裳的艺术效果增添了情趣与色彩。
这些衬裙都是用锦缎或其他丝织品做成的衬有各色还镶着金边,自然值得炫耀一番。
这种风尚的流行出现穿两套精美衬裙 来显示自己不落俗套。
当时最时髦的佩饰品和衣服上的装饰,仍以珍珠为最。
此时紧身胸衣非常的长,同时又非常收束。
17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期,各王权和大小贵族。
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君主势力、民众和资产阶级、代表旧宗教的天主教和代表革新派的新教之间,在这个世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王公贵族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追求豪华,讲究排场,成了表现权势的社会性和政治性需求。
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花园,举办大型的游园会、宴会,听音乐、观歌剧、赞助艺术创作,权贵们要么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要么去追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社会中,必然出现新奇怪异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巴罗克风格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17世纪后半叶的女装也以奇特的造型,华丽的缎带、丽丝和刺绣装饰表现出巴罗克样式的特征。
特别是为塑造理想的女性美,曾于16世纪流行过的紧身胸衣这时又一次回到女性身上。
与此同时,从17世纪80年代起开始使用臀垫“巴斯尔”(bustle),把后臀部膨大化,外裙被卷起来集中放在后臀部,然后从这里垂下来形成拖裾。
这种巴斯尔样式在西洋服装史上共出现过三次,这是第一次,18世纪未和19世纪末又再次流行。
女装的巴罗克特征:流动的衣褶、变幻的线条、缎带、蕾丝、刺绣、饰纽等多种装饰在罗布上竞相争艳。
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它显得柔和而富有生气。
同时它多彩的运动感又因过度装饰使男子们缺少男性该有的刚强和力量而显得柔媚。
⑤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时期。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长达64年。
她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她在位期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
英国人在将欧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艺术风格融汇贯通之后,终究走出自己的风格。
18世纪开始,欧洲进入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潮中,形成了世界文艺史上最独特且光辉的时代,新古典主义时代。
在服装史上把1789年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这一段历史称作新古典主义时期。
革命后的男女装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简朴和古典风尚。
人们以健康、自然的古希腊服装文化为典范,追求古典的、自然的纯粹形态。
特别是女装,造型极为简练朴素,与装饰过剩,娇揉造作的洛可可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
自1760年以来,英国的产业革命使其纺织技术有了显著发展,利用从印度进口的棉花,生产出高纱支的细棉布和纱、罗等薄形棉织物。
在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这种薄形棉织物取代了过去那华美的丝织物。
在朴素的衬裙式女装流行的同时,为了增加美感,也是出于御寒之需要,女士们喜用各种颜色的披肩来装饰自己。
中产阶级的崛起,成为新的政治、经济的领导阶级,但思想依旧保守,男尊女卑观念深深植入各阶层。
英国工业革命后,男装逐步摆脱了法式男装繁琐华丽的特点,开始表现男子的绅士气派,并吸取军服的优点,向简洁、整齐方向发展。
一切以舒适为主。
但其颜色无论是日常的礼服或夜间的燕尾服,一切均以黑色为主。
其色彩和样式的变化只在于背心上。
英国男装从而成为世界男装的典范。
女装设计复杂,有以鲸骨支撑的、填塞的紧身胸衣,并有许多花边刺绣。
外出会穿细薄棉布做成的短外衣、斗篷。
追求雅致而不追求舒适。
形成了高胸、细腰、大群的特征。
裙衬是一个轻钢丝的架子,是裙子如同波浪般飘逸。
就像生活在一个架子中。
随着钢丝弹簧的出现,人们设计出后裙撑,使女性终于可以自如地坐在椅子上了。
18世纪的服饰风格从粗狂、强硬转为纤细、优美。
⑥维多利亚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到19世纪末年英国进入了最为繁荣的维多利亚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国女性对穿着十分讲究。
突出唯美、飘逸、俊秀的特点,大量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
维多利亚时代末期,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少数女性像男子一样开始改穿长裤。
为了适应上流社会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轻便实用的款式丰富起来。
此时期的男装种类的区分趋于细致,适合某种运动的专用服装开始流行;旅行者和户外工作者需要轻便、合适的靴子、外套。
查尔斯·麦金托和托马斯·勃百瑞等人看好市场行情,开始生产各种样式的男装,并因此家喻户晓。
影响当今英国时尚界的四大品牌,便已经初出茅庐。
有古董感的蕾丝材质是维多利亚风格的头号代表。
上好的蕾丝颇费手工,而且代价不匪,具有高级订制的珍贵感。
维多利亚时代女人们喜欢在领口、袖口、裙摆处露出内衣的蕾丝花边,而就算是当时流行的下午茶,也要铺上白色刺绣蕾丝的桌布和餐巾,才显得情调十足,可见蕾丝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重要性。
荷叶边,融入了英国皇家气质后,大大地舒展了开来,造型更加大气、轻柔飞扬地蔓延在整个肩部和胸部。
另一方面,荷叶边也配合圆裙的裁剪,加以垂缀感的线条修饰,融维多利亚时代与爱德华时代于一体,更加具有贵族高雅的神韵。
其中最著名的是维多利亚风格的蛋糕裙。
包纽,在维多利亚的典雅之下,纽扣也不再无足轻重精致、考究的材质成为了你不可忽略的细节所在。
仿珍珠纽扣十分优雅,而更盛行的是包纽,用与服装同材质的真丝或绸缎将纽扣包住,呈现出浑然一体的装饰感,同时,也体现出犹如手工定制般的缜密做工。
蝴蝶结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重要符号。
二、当代英国1.1 当代早期英国。
1901年,Burberry设计出第一款风衣一次大战爆发,Burberry风衣被指定为英国军队的高级军服,而为配合军事用途,在设计上也修改为双排扣、肩盖、背部有保暖的厚片,并在腰际附上D型金属腰带环,以便收放弹药、军刀等,这款实用功能至上的风衣,Burberry另一经典以米色、红色、黑色与白色等线条构成的格纹。
在1909年,受运动女装普及影响,推出了第一个系列女装。
曾几何时,“绅士和穿着花呢服装的太太”已经成了英国文化和不列颠国际时装形象的一个标志。
1.2摇滚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强国。
缺乏创新进入一个低谷时期。
二战以后 英国人的衣着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发生了很大变化 男女服装越来越随便 样式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60年代 英国出现的摇滚乐星成了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他们的怪诞服装也影响了青年一代 男子的花衬衣、钉铜扣的夹克 女子刚刚盖过臀部的超短裙、富有东方情调的长裙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