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专业评价术语(音响师必背)
形容音响音质好的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形容音响音质好的专业术语:
高保真(High Fidelity):指音响系统能够忠实地再现录音或音乐原声的能力,无失真、高还原度。
清晰度(Clarity):指音响系统能够清晰地表现音频细节和音乐元素,使每个声音都能被准确分辨和辨识。
平衡(Balance):指音响系统能够平衡地呈现不同频率范围的声音,使低音、中音和高音之间的相对比例协调一致。
空间感(Soundstage):指音响系统能够创造出良好的音场感,使听众感觉声音来源于立体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增强立体感和深度感。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指音响系统能够准确地传递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即音乐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差异,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动态变化和层次感。
透明度(Transparency):指音响系统能够透明地传递音频信号,使听众感觉声音是自然和真实的,没有人为加工或掩盖。
分离度(Separation):指音响系统能够将不同乐器和声音部分分离出来,使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个音源的独立存在,而不会产生混淆或混杂。
细节还原(Detail Reproduction):指音响系统能够准确地再现音频信号中的细节,包括微小的音符变化、声音效果和空气感等。
这些术语用于描述音响系统对音质的表现和要求。
它们强调了音响系统的准确性、真实性、平衡性和细致性,以及对声音的透明、分离和动态范围的处理能力。
当描述音响音质好时,这些术语通常被用来评价音响系统的性能和音频体验的质量。
音质主观评价基本术语及音质评价表

音质主观评价基本术语及音质评价表为了进行音质的主观评价,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最能描述声音主观属性和参量,以及参量的形容词作为主观评价和常用术语。
目前各国的专家提出来了不同的名词术语,有人提出的术语很多,其内消除有些也有含混不清或重复的地方,国内的声学专家也有经过很多研究与实践,比较多地推荐以下11种主观参量和音质评价术语做为对音质的评价。
1.清晰度,清晰-模糊-浑浊清晰:节目可懂度高,乐队乐器层次分明,有清澈见底之感。
2.平衡度,平衡-不平衡平衡:节目各声部比例协调,立体声左,右声道的一致性好,声像正常。
3.丰满度,丰满-单薄-干瘪丰满:中,低音充分,高音适度,响度合宜,有温暖,舒适感,有弹性。
4.力度,坚实有力-力度不足有力度:声音坚实有力,能出得来,能反映原声源的动态。
5.圆润度,圆润-毛糙圆润:优美动听,有光泽但不尖糙,主要用以评价人声和某些乐器。
6.明亮度,明度-灰暗明亮:高,中音充分,听感明朗,活跃。
7.柔和度,柔和-尖硬柔和:声音松驰不发紧,高音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
8.融合度,融合-松散融合:整个音响交融在一起,整体感好。
9.真实感,真实-失真真实:声音逼真;失真:声音破,炸,染色等。
10.临场感重放出的声音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11.立体感,立体-单一立体感:声音有空间感,不仅声像方位基体准确,声像群分布正确,而且有宽度和纵深感。
我国著名音质主观评价专家,南京大学包紫薇教授集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厅堂音质主观评价方法的建议》选取了六个主要的评价参量,并对评价术语方法,系统条件以及评价用的节日,审听反听方法及评分方法作出了规范性的建议。
也将六个评价术语参量分成五个级别( 见表 ) 。
同样泪雪网在前面《声音音质专业术语解析》中也分享了一些关于声音音质的专业术语,有心情的朋友也可以了解看看。
声音音质评价专业术语

声音音质评价专业术语1、声音亮---在音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
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高频上限谐音衰变过程较慢。
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
2、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和中高频的一种反映,尤其是在5000~6000Hz以上有明显衰减,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
3、声音干---主要是录音棚或试听定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
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响器。
4、声音有水分---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适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并有水分。
5、声音粗---低频声音密度大,中高频相对较少,音色粗犷,力度较大,明朗度和混响声感到很差。
6、声音细---声能密度小,响度不够,声音纤细无力,缺氏频,偏中高频及高频,混响声不足,如有些声源本身发音细,缺少共鸣。
7、声音发炸---声能密度大,高频及中高频过多,在录放声或扩声系统中过调幅失真严重,并有过载削顶的现象。
8、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现象,在电声器件、声频设备中有过载失真,例如象电子管放大器中的交连电容漏电,晶体管放大器中的静态电流过低,扬声器音圈有些散落或碰圈,演员嗓子不好,都可能产生沙哑的感觉。
9、声音发破---声能密度太大,有严重的谐波和互调失真。
从传声器能够承受声源的最大声级至调音台,录音机的线性保留到放大器、扬声器的功率余量,任何一级有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党觉,严重的还会伴随着卟卟地杂声,录音磁带上剩磁感应太高,光学录音带严重过调幅也会产生破的音质。
10、杂音水平---这是高保真度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杂音水平低,能提高乐声或语言的清晰度,扩大声音的动态范围。
形容音响好的专业术语

形容音响好的专业术语音响好的专业术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保真度(High Fidelity):高保真度是指音响系统能够准确还原音频信号的能力。
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应该能够准确地还原音频信号的细节,并且保持原始声音的真实性和清晰度。
2. 平衡度(Balance):平衡度是指音响系统在声音频谱各个频段上的均衡性。
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应该能够在低音、中音和高音上保持平衡,使得听者能够得到全面而丰富的音频体验。
3.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动态范围是指音响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和最小音量之间的差异。
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应该能够处理宽广的动态范围,从而能够呈现出音频信号中丰富的音量变化。
4. 音场还原(Soundstage):音场还原是指音响系统能够在虚拟空间中精确重现音频信号的定位和分布。
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应该能够在听者面前创造出逼真的音场,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或声音来自于不同的方向和位置。
5. 声像定位(Imaging):声像定位是指音响系统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准确定位声音的能力。
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应该能够通过精确的声像定位,让听者感受到音频信号来自于具体的位置和方向。
6. 低失真度(Low Distortion):低失真度是指音响系统在处理音频信号时能够尽量减少失真的程度。
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应该能够以尽可能低的失真度输出音频信号,使得听者能够听到清晰、纯净的声音。
7. 高分辨率(High Resolution):高分辨率是指音响系统能够精确地还原音频信号中的细节。
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应该能够处理高分辨率的音频信号,使得听者能够感受到更多的音频细节和信息。
综上所述,以上是一些形容音响好的专业术语。
这些术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评价音响系统的优劣,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音响设备。
音响术语

16.声音发沙沙哑。
17.声音发毛:高频有中高频成份过多,且在这个频段有噪音及失真较大,在听觉上有高频附加音,声音毛糙不干净。
18.声音发散:声音不结实,焦点虚,主旋律不突出,混响过大,中频欠缺,频响不均匀,听觉上感到声音凌乱分散。
3.声音明亮: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频、中频成份适度,高频段量感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慢的衰变过程,混响适当,失真小,瞬态响应好,听感明朗、活跃。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糊,灰暗。
4.声音厚:低频及中低频量感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来,高频成份够,声能平均能级较高,混响合适,失真小,声音厚实、有力。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单薄。
13.声音发飘:声能平均能级较小,响度低,缺少中音,直达声不够,间接声过多,造成声音焦点不实,声像发虚且飘动。
14.声音发炸:声能密度过大,高频及中高频成份过多,且在高频段有噪音,有过载削顶失真。 15.声音发破(劈):声能密度太大,严重的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以及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觉,严重的还会伴有“噗噗”的杂声。
5.声音清晰(清澈):频响宽且均匀,整个频带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小,混响适度,瞬态响应好,中低频段适度,高频段没有噪声和失真,并能出得来。语言可懂性高,乐队层次分明,声音有清澈见底之感。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模糊,浑沌。
6.声音有力度:中低频段量感充足,高频成份不缺,混响足够,失真小,声音坚实有力且出得来。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力度不足,无力。
音响调音专业术语
1.声音有水份:中高频混响足量,频响宽且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失真小,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份。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发干,干涩。
音质有哪些专业术语-音质的专业术语

音质有哪些专业术语-音质的专业术语音质有哪些专业术语-音质的专业术语大全在听音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主观)的听音感觉,惯此使用一些特定词汇,来形象化地表达自己对所听声音的意见,这样就形成了音质评价的术语。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音质的专业术语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音质的Q度最高标准当然是恰如其份,望文生义,就好像我们吃面条、米饭那种QQ有弹性的感觉,可以说是尾韵,也可以说是阻尼适度的共鸣现象。
其实在音乐里,弹性是无所不在的,并不一定光只指低音部分。
好的声音无论是低音、中音或甚至高音,都应该有弹性,但影响整个音域弹性的部份,主要还是在低频。
如果音响器材对低频的控制力不好,则出来的低频是软的、松的、拖的,或没有尾韵的;如果低频有过分的阻尼,收尾太快、太短,以及没有余韵,那低频的细节就不会完全表现出来。
好的低频应该是有弹性的,声音出来应该有尾韵的,像弹簧似的会弹出去又收回来,是有韧性的,有弹力的。
音质密度感声音的密度是不是紧密得恰如其份,密度不够声音会疏、会散、会肥,不够凝聚。
由经验中发现,每样器材在不同的频率中,声音的密度并不一样,因此必须分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项目的密度来比较。
沉闷:闷这种音感是同20赫兹左右的频率赋予的,而高于80赫兹时,音感就会偏厚,因此具有沉闷感的音响一般基频很低,而且很少有丰富的泛音成分,具有此音感特征的乐器音源一般都是低音乐器的低音区。
沉重:单纯从音感方面来看,沉重感是80赫兹频点处所特有的音感效果,而从音型特征上来看,短促的低音打击音型乐器具有更强烈的重感效果。
低沉:低沉常用于形容比沉闷稍丰厚的音响,他的基频可能与沉闷的音响一样,但其高次谐波大多都比沉闷的音响丰富一些。
深沉:这是一种带有感情味的形容词,常用于表述具有色彩性的“松荡”的低频响应,其基频比低沉的音响稍高一些。
一般具有深沉感的乐器,最典型的就是大提琴和箫的低音区。
浑厚:这种音感是频谱较宽的音源所具有的特征,所以浑厚的音感一般都是形容基频较低,频谱较宽的音源。
声音评价术语范文

声音评价术语范文1. 音调(Pitch):描述音频的音高,如高音或低音。
2. 音质(Tone):描述音频的音色特征,如明亮、柔和、尖锐等。
3. 音量(Volume):描述音频的响度或强度,如响亮、轻柔等。
4. 清晰度(Clarity):描述音频的清晰程度,如清晰、模糊等。
5. 平衡(Balance):描述音频的各个频段之间的均衡度,如高音、中音、低音之间的平衡。
6. 时域特征(Temporal features):描述音频在时间轴上的特征,如音频的起始、结束或持续时间。
7. 频域特征(Spectral features):描述音频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如音频的频率分布、谐波等。
8.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描述音频的最大和最小音量之间的差异,如动态范围大、小等。
9. 失真(Distortion):描述音频中出现的失真或失真程度,如无失真、畸变、噪音等。
10. 噪音(Noise):描述音频中存在的杂音或干扰声,如白噪音、背景噪音等。
11. 反馈(Feedback):描述音频系统中的回馈问题,如响声或啸叫声。
12. 空间感(Spatiality):描述音频在虚拟或真实环境中的感受,如立体声、环绕声等。
13. 包络(Envelope):描述音频信号的幅度变化,如音频的攻击、衰减等。
14. 波形(Waveform):描述音频信号的波形形状,如正弦波、方波等。
15. 集中度(Focus):描述音频的焦点或注意力集中度,如清晰、散乱等。
16. 表达性(Expressiveness):描述音频的情感表达或个性化特征,如优美、悲伤等。
17. 节奏(Rhythm):描述音频的节奏或节拍感,如快节奏、慢节奏等。
18. 包容性(Inclusiveness):描述音频是否能够涵盖多种声音元素,如音乐中的乐器、和声等。
19. 技术指标(Technical specifications):描述音频系统或设备的技术参数,如频率响应、信噪比、失真率等。
音响发烧友常用术语

音响发烧友常用术语生活中有很多“音响发烧友”,他们把音响当做自己的宝贝,他们的音响技术和知识也绝对令人叹服,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建立了专有的辞令,想了解他们的发烧世界?就先看看巴鲁影音小编为您整理的《音响发烧友常用术语》...低音脚软低音脚软指的是低音不够强劲,缺少力度。
通常是因为系统反应速度过慢,瞬态特性不良等原因造成。
松香味它是弦乐评价用语,应是一种弓与弦相擦时特有的轻微噪声,伴随琴声一起发出,形成弦乐器特有的一种音色。
高频去得尽这是用来形容高频的延伸极好,即高频发挥到心头之意。
冷、暖这是音响发烧友们用来评价音色的用语,通常偏硬的音色我们称之为“冷”,相反偏软的音色我们称之为“暖”。
空气感这是一个极为抽象的词语,形容大型音乐演奏的那种大场面微妙的空气波动感觉。
也用泛指木管、铜管乐器等吹气的质感。
控制力这通常是指对低频的控制力,低音松散无务、缺乏弹性为控制力差,低音富有弹性、结实有力则称控制力好。
堂音实质就是现场感,是声音发出以后在空间的反射声,也即包围在听者周围的音乐细节。
要求除重现混响外,分析能力及定位明确的声场再现等。
靓声指音响器材的重放声音质很好,达到了高保真的要求。
补品指对音响系统进行改造时所使用的质量较高的元件。
发烧线主要是指截面较大、股数较多的音箱信号传输线。
品质较高的发烧线是采用无氧铜等材料制成的。
胆机胆机是指采用电子管制作的放大器。
电子管放大器温暖通透的音质让老一辈发烧友至今难以忘怀。
大水塘指电源滤波电容,一般为10000μF以上的大容量电容。
煲机所谓煲机类似于机械类机器的摩合期,即将音响器材工作一定时间后,使机器内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使各级放大器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点,此时重放的声音为最佳。
染色所谓染色是指重放过程中由于声波的振动使其它物体或材料出现共振而产生的重放声中没有的声音。
它对重放的效果是有害的。
神经线主要指输送低电平(毫伏、微伏级)、小电流的信号线。
一般神经线为音频、视频两用,较高级的神经线两端的插头为镀金的RCA插头,并在导线的表面涂有防静电保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质专业评价术语
A 声音宽——声音窄
声音宽表示频带宽、失真小、线性好、动态范围大且分布均匀、混响合适,听感丰满舒适、音域宽广。
声音窄表示频带窄,高、低音欠缺,中频过份突出,混响偏小。
B 声音亮——声音暗。
声音亮又称明朗度或明亮度好,在整个音频范围内,低、中音适度,高音充足,有丰富的谐音和缓慢的谐音衰变过程。
同时混响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听感声音明亮清晰、有活跃感和亲切感。
声音暗是指缺少高频及中高频,尤其在5-6Hz以上有明显衰减,中、高频混响不足,听感声音暗淡无光彩。
C 声音厚——声音薄(单)。
声音厚是指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不缺,低频、中频能量充足,尤其是在100-500Hz频段内的声音出得来,且混响合适,失真小,听感声音厚实有力。
声音薄是指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不足,尤其缺乏50ms以内的近次反射声,谐波不多,声能平均强度弱。
D 声音圆——声音扁
声音圆是指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
频带宽,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刺耳,瞬态响应好,混响合适,听感丰满,明亮、清晰、圆润、保真度高。
声音扁是指音质不纯,声音单薄,失真大,频带窄,混响不足。
E 声音透——声音糊(声音清晰——声音混浊)。
声音透是指声音透明度好,解析力强,有层次,清晰明亮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带宽而均匀,中高频混响充分,低音不含糊,且有力度,听感鲜明、悦耳。
声音糊是指声音含糊不清、浑浊,有互调失真,低音过多,具有谐振峰,缺乏中、高音,低音混响过大。
F 声音实——声音空。
声音实是指声音结实、中低频平均声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适度,失真小,声音厚实、明亮。
声音空是混响时间太长,直达声比例过小,主音不突出,清晰度差,声像模糊。
G 声音柔——声音尖。
声音柔是指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厚实、松弛,响度适中,混响时间稍长,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中高频,高频适量,频响均匀,听感柔和,听感舒适流畅。
声音尖是频率响应不均匀,高音过强且有谐振峰,失真较大,声音刺耳。
H 声音润(有水分)——声音干。
声音润是指频响宽而均匀,失真小,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比例合适,听感舒适流畅。
声音干是指声音干涸,不流畅,频响不均匀,混响时间短,尤其缺乏中高频混响。
I 声音软——声音硬
声音软具有双重意义,好的方面是指声音失真小,阻尼好,混响适当,低频、中低频较好,声音松弛,听感柔软舒适。
不好的方面是缺乏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没有力度。
声音硬是指缺乏低音,中高音偏多,但中高音衰减过快,混响不足,有明显互调失真,瞬态响应不好,阻尼差,有过载现象。
J 声音荡——声音木
声音荡也有双重含义,好的方面是中高音不缺,低音略多而好听,失真小,声音松弛且有弹性,低音丰满。
差的方面是低音过分夸张且有失真。
低频混响稍大,声音失去平衡,缺乏亮度与层次。
声音木是指中高音,高音较少,缺乏谐音,音色不明朗,失真较大,混响不足,声音呆板不适。
K 声音粗——声音细
声音粗是指低频强,力度大,中高频较弱,音色粗糙,明朗度和混响感都较差。
声音细是指响度不足,声音纤细无力,缺乏低频,中高频和高频偏多,混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