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二战 第三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三单元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2)战略上的失误
①与轴心国的整体战略目标即日本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不一致。
②偷袭珍珠港使日本树起了一个强敌美国。
学习· 探究区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原因
(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 威胁。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____ _____国家和 主义 殖民地半殖民地 (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 形成。 太平洋战争 社会 国家均要求联合行动。 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
(3) 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快:①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 持苏联。
②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
》。 大西洋宪章 ③9 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开始联 合行动。
(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
(2)他为什么宣称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答案 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探究区
(3)根据材料二,丘吉尔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 答案 希望看到法西斯德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两败俱伤。因为丘吉
尔既痛恨侵略英国的法西斯德国,又顽固地坚持反共反苏的立场。
学习· 探究区
重点精讲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谈谈
你的认识。
(1)战术上的胜利
①从日本大胆设想的提出,用政治手段对美国所起的麻痹作用以及攻
击时间、方式的选择和操作到成功,几乎是天衣无缝。
学习· 探究区
②并且偷袭珍珠港与日本南进的目标是一致的。
学习· 探究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 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直到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 敌人消灭为止……任何为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
①与轴心国的整体战略目标即日本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不一致。
②偷袭珍珠港使日本树起了一个强敌美国。
学习· 探究区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原因
(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 威胁。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____ _____国家和 主义 殖民地半殖民地 (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 形成。 太平洋战争 社会 国家均要求联合行动。 的爆发加速了联盟的
(3) 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快:①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 持苏联。
②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了《
》。 大西洋宪章 ③9 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开始联 合行动。
(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
(2)他为什么宣称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答案 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探究区
(3)根据材料二,丘吉尔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 答案 希望看到法西斯德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两败俱伤。因为丘吉
尔既痛恨侵略英国的法西斯德国,又顽固地坚持反共反苏的立场。
学习· 探究区
重点精讲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谈谈
你的认识。
(1)战术上的胜利
①从日本大胆设想的提出,用政治手段对美国所起的麻痹作用以及攻
击时间、方式的选择和操作到成功,几乎是天衣无缝。
学习· 探究区
②并且偷袭珍珠港与日本南进的目标是一致的。
学习· 探究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 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直到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 敌人消灭为止……任何为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
3高中历史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件(人教版选修3)

3.意义: 社会制度 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 (1)性质:是不同_________
线。 (2)作用: 反法西斯 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 ①加强了国际_________
坚实的基础。 根本利益 使他们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 ②_________
【合作探究】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有何特点? 提示:(1)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盟。不同社会制度的 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
层对战争预见不强,没做好临战准备,重兵注重防线边缘,没有
战略纵深防御。 (2)客观原因:德国对苏联一直有野心,德国闪电战术突破苏联 的防线长驱直入,苏联无法集中兵力抵抗,德国兵力强盛。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太平洋战场) 1.爆发原因:
(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大东亚共荣圈 (2)日本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的侵略计划。 (3)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4)美、英、荷等国对日本贸易禁运。
创造了条件。
【合作探究】
2.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日、美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提示:(1)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 夺霸权的斗争。 (2)1940年,日本正式提出所谓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不仅要侵占中国,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
的霸权,日美矛盾激化。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原因:
扩大 。 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_____ 4.结果:
(1)苏军:虽英勇作战,但损失惨重。丧失150万平方千米土
地,居民达7 000多万。 列宁格勒 ,中路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 (2)德军:北路包围了_________ 攻占基辅。
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
1940年 确 立
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标志;影响
• 原因: • (1)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因此把物资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 东南亚作为重要侵略目标之一。 • (2)德国在欧洲的顺利进军,刺激了日本。 • (3)日本蓄谋已久。 • (4)“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严重损害了英美这一地区的利 益.1940年9月,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禁运,英荷随即响应。 • (5)1941年10月主战派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战争。
走战争 1938
全面爆发 1939 突 袭 波 兰 西 线 攻 势
扩大 1941
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洛 伐克
苏 德 战 争
太 平 洋 亚洲战场 战 争 上帝要他灭亡,首先要他疯狂
反 法 西 斯 同 盟 建 立
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原因:
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②为了反对法西斯的侵略,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捍卫独立与自由。
1940-41不 列颠之战 1940年法 国败降
敦刻尔克 撤退
1939年9月 突袭波兰
1941年6月 突袭苏联
战争初期欧洲败亡原因: 准备不足 静坐战争,坐失良机; 战术思想陈旧 各自为战,各个击破
1938年吞 并奥地利
1938年慕 尼黑阴谋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一、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4、5月间
世界各 国人民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同 盟 正 式 形 成
日
本
德
国
一 九 四 0 年 正 式 结 成 军 事 同 盟
1940年 确 立
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标志;影响
• 原因: • (1)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因此把物资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的 东南亚作为重要侵略目标之一。 • (2)德国在欧洲的顺利进军,刺激了日本。 • (3)日本蓄谋已久。 • (4)“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严重损害了英美这一地区的利 益.1940年9月,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禁运,英荷随即响应。 • (5)1941年10月主战派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战争。
走战争 1938
全面爆发 1939 突 袭 波 兰 西 线 攻 势
扩大 1941
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洛 伐克
苏 德 战 争
太 平 洋 亚洲战场 战 争 上帝要他灭亡,首先要他疯狂
反 法 西 斯 同 盟 建 立
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原因:
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②为了反对法西斯的侵略,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迫切要求联合行动,捍卫独立与自由。
1940-41不 列颠之战 1940年法 国败降
敦刻尔克 撤退
1939年9月 突袭波兰
1941年6月 突袭苏联
战争初期欧洲败亡原因: 准备不足 静坐战争,坐失良机; 战术思想陈旧 各自为战,各个击破
1938年吞 并奥地利
1938年慕 尼黑阴谋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一、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4、5月间
世界各 国人民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同 盟 正 式 形 成
日
本
德
国
一 九 四 0 年 正 式 结 成 军 事 同 盟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共16张PPT)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形成原因:
(1)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根本原因
(2)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推动
2、形成的过程:
(1)美国改变中立政策:1939.11,美国通过新《中立法》; (2)美英开始联合: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
确定一旦美国参战实施 “先欧后亚”战略; (3)苏美英开始直接联合:
名人名言
丘吉尔:美国好像是“一只巨 大的锅炉。一经在它下面生起 火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
山本五十六:面对 络绎不绝前来祝贺 的官兵们,他不无 忧虑地重复着他曾
量”。当我去睡觉的时候心中
经说过多次的那句
充满了并且洋溢着感情与感想, 话:“我们不过是
所以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心怀
唤醒了一个沉睡的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 跌 3、危机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激 增;农产品下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4、过程:美国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一 个 失 业 的 英 国 工 人
领取救济的失业人群
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 达3000多万,几百万的小农破产,物业人口颠沛流离。
探究七: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美国、德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试 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和影响? ⑴选择道路: ①美英:进行国内改革,实施新政; ②日德:建立法西斯专政。 ⑵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影响: 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 宪法) 德日——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 美国——最大受益者(维护) 德日——德国任人宰割,日本受限制、打击(破坏)
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 亟需建立强权政治。(客观上) (3)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主观上)
探究四: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战后成为债权国。经济形势比德国要好得多。但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却也深陷困境,这是什么 原因呢? 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 础比较薄弱。
②日本发展经济的先天缺陷:国内市场狭小,资 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 商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
2、过程: (1)九一八事变 (2)标志: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1936年) 探究五:日本法西斯上台有何特点? 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侵略手段;先发动战 争后上台 3、统治政策: (1)政治: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2)军事:加紧扩军备战 (3)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在对外侵略 的主要方向上,军部确定了“南进”的目标;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影响: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件: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4 21.8.42 0:09:23 20:09:2 3Augus t 4,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4 日星期 三下午8 时9分2 3秒20: 09:2321 .8.4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
新课讲授
过程:1941年12月7日清晨七时55分,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 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美军疏于防范,损失惨重,第二天美英 对日宣战。在袭击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进攻。到 1942年5月日军已占领了泰国,香港,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荷属东 印度以及太平洋和大洋洲的许多岛屿,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 真正的世界规模。
德军入侵苏联
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
新课讲授
太平洋战争的 爆发
背景: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0年7月日本提出 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妄图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 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这严重威胁到 美英等国的利益。
导火索:日本于1940年9月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英国,荷兰等 国采取一致行动,给日本经济套上枷锁。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陆军大 将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 09:2320 :09:232 0:098/ 4/2021 8:09:23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4 20:09:2 320:09 Aug-21 4-Aug-2 1
人教版选修三 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课件(27张)

——摘自《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
材料三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 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 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 地位。……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 不能姑息纳粹……英国人民和他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 进行着一场积极的战争。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 出现任何“狭路”的。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 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 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 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 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 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 违法。
【答案提示】 失利原因: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侵 苏蓄谋已久;苏军编制落后,部署不当,指挥不力,对德国进 攻疏于防范。
坚持下来的原因:苏方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 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 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何意义及作用? 【答案提示】 同盟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优 势;轴心国之间缺乏必要的战略配合,如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同盟 国有统一的战略,如英美确立的“先欧后亚”的战略。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原因 (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2)日本侵略者对夺取东南亚蓄谋已久,于1940年提出建立 ⑦“____________”的侵略计划。 (3)美、英、荷兰对日本实行⑧________,使美日矛盾激 化。 (4)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陆军大将⑨______组 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
材料三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 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 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 地位。……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 不能姑息纳粹……英国人民和他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 进行着一场积极的战争。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 出现任何“狭路”的。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 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 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 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 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 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 违法。
【答案提示】 失利原因: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侵 苏蓄谋已久;苏军编制落后,部署不当,指挥不力,对德国进 攻疏于防范。
坚持下来的原因:苏方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 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 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何意义及作用? 【答案提示】 同盟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优 势;轴心国之间缺乏必要的战略配合,如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同盟 国有统一的战略,如英美确立的“先欧后亚”的战略。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原因 (1)德国在欧洲侵略的得手刺激了日本的野心。 (2)日本侵略者对夺取东南亚蓄谋已久,于1940年提出建立 ⑦“____________”的侵略计划。 (3)美、英、荷兰对日本实行⑧________,使美日矛盾激 化。 (4)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陆军大将⑨______组 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二战的爆发和扩大》ppt课件

珍珠港
历史回眸:铁马冰河入梦来 爆发
1939年
扩大
1940年
再扩大
1941.6
最大
1941.12
突 袭 波 兰
进 攻 北 欧 和 西 欧
突 袭 苏 联 苏 德 战 争
偷 袭 珍 珠 港
——
太 平 洋 战 争
——
斯大林
罗斯福
丘吉尔
达拉第
“二战巨头记者见面会”
(模拟时间:二战后期)
“捷克记者‛:达拉第先生, 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 家的奇耻大辱,德国的 你和张伯伦为什么要导演 慕尼黑阴谋牺牲捷克斯洛 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 伐克? 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
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 “达拉第‛(‚无辜‛): 一个交叉点,即“慕尼 慕尼黑会议是一次和平会 黑”结合起来,并成了 议,牺牲捷克能换回一代人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的和平!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贝内特(英国史学家)
历史回眸:捷克化作俎(zǔ)上肉 背信弃义波兰亡
“波兰记者‛:波兰是英 法的盟友,当最需要你们 的时候,为什么搞所谓的 ‚静坐战争‛?
1938 德德 吞割 并占 奥苏 地台 利德 地 区
1939
德 控 制 捷 克
历史回眸:铁马冰河入梦来
思考:请结合课文简述二战爆 发和扩大的过程。
战争进程(1939年9月—1942年初)
不列颠 之战 敦刻 尔克
莫斯科 战役
马其诺 防线
二 战 前 期 欧 洲 战 场 形 势 图
日 本 偷 袭 珍 珠 港 示 意 图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波兰灭亡的原因.
波兰速亡原因:
①波军武器陈旧,战术落后; ②德军兵力强大,采用闪电战术; ③英法‚奇怪战争‛,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④苏军趁火打劫建立‚东方战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程
:
《大西洋宪章》
:
《二十六国宣言》
3、意义
性质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作用 (1)加强国际反法西斯力量, 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坚实基础;
(2)根本利益使他们互相配合,并赢得最后胜利。
4、启示
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作共赢。
1.珍珠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美国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
(3)对二战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苏联参战,英美调整了对苏政策;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原因
二战规模最大化
直接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本原因
山本五十六
2、战况
3、影响
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原因 根本原因 法西斯的侵略对全人类安全与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 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 直接原因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联盟形成。
C
2.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后 B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 德国入侵巴尔干和北非后
B
3.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荷等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C.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矛盾激化
D
4.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的参战 D.苏联的参战
B
5.为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国,实 现国际合作,中苏美英等26国共同签署了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协定》
B
6.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政治基础是 A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B恢复被法西斯破坏的世界政治秩序 C维护各国的独立和主权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和平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一、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6月)
1、条件
初步形成: 1937年 柏林——罗马——东京法西斯轴心 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1940年9月
2、战况“巴巴罗萨计划” “闪电战”
思 考
(1)对苏
惨重损失;失去欧洲大量土地和居民。
(2)对德
获得巨大利益; 但陷入两线作战,铺垫失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