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变更设计建议书
隧道围岩变更建议书

变更设计建议书
编号:
致******
设计情况:隧道目前掌子面里程为***,***~***段设计为Ⅴ级围岩,Ⅴ级加强模筑衬砌(土层);设计洞身围岩为凝灰岩、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为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以Ⅲ级围岩为主;火山角砾岩,暗红色、灰紫色,主要成分为火山角砾,熔结结构,块状构造,硬质岩,弱风化,受断层影响,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呈碎石角砾状松散结构,围岩以Ⅳ、Ⅴ级为主,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采用短台阶法+超前密排小导管开挖。
实际围岩揭示情况:掌子面揭示围岩为凝灰岩、安山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块状结构,硬质岩,无水,在洞内采用超前炮孔钻探拱顶围岩,确定拱顶上部厚度6米范围内与掌子面围岩相近,综合分析判断,***~***段为Ⅲ级围岩。
变更建议:***~***段为Ⅲ级围岩,支护参数按照Ⅲ级永久喷锚衬砌施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支护型式为拱部组合中空锚杆、边墙砂浆锚杆,单层满铺网片,C30喷砼10cm厚。
提议单位(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日期:***
审核意见
监理单位(章):
审核人:日期:
审核意见
建设单位接收人:接收时间:。
隧道出口弃碴场变更设计建议书

隧道段弃碴场变更设计提案一、工程概况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铁路联络线站前施工I标段刘家大坡隧道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云锦村境内。
右线隧道起讫里程为:DIY1K14+555~DIY1K14+973,全长418米。
左线起讫里程为:DI1K14+670~DI1K14+887,全长217米。
刘家大坡隧道为双线单洞隧道,隧道位于R=2200的右偏曲线上;线路纵坡为25‰的单面上坡。
正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线路整体为客运专线单线电气化铁路。
洞内采用双块式无碴轨道,铺设60kg/m钢轨。
我第三项目部施工刘家大坡隧道左右线全部里程段全长635米。
隧道围岩级别分别为III、Ⅳ、Ⅴ级,其中III级:140m,Ⅳ级:230m,Ⅴ级:265m。
刘家大坡隧道设计弃碴共计5.75万方(实方),其中Ⅴ级围岩可弃碴2.55万方,Ⅳ级围岩可弃碴2.0万方。
III级围岩可弃碴1.2万方。
二、原设计弃碴场方案与优化方案对比刘家大坡隧道原弃碴场位于DI1K11+60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1600m处,碴场面积约239亩,均为荒地,总容碴量为101万方(松方)但经现场实地勘测发现以下问题:1、原设计弃碴场DI1K11+60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1600m处,运距6000米。
由于路程较远,弃碴过程中需经过贵阳市新添大道及航天路,且需穿越城镇及村庄,对贵阳市城镇环境保护影响较大。
2、由于弃碴需穿过城市道路,对城市交通增加负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3、弃碴过程中需穿越村镇,道路无法通行。
现我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隧道出口(DIY1K15+000)右侧150米处天然旱沟位置拟建弃碴场一座,该弃碴场隶属于乌当区东风镇云锦村石头寨,(附件1:拟建弃碴场现场示意图),此碴场较于原碴场:1、此碴场位于一天然旱沟内,旱沟为一条“u”形旱沟,弃碴方式采用分层回填,第一层填筑高度8m,第二层5m。
待第一层填满后,由远及近进行第二层填筑,最高填筑13米。
弃碴完成后,平整弃碴顶面并对坡面进行刷坡处理,施工排水设施。
隧道技术建议书

隧道技术建议书一、引言隧道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高效运行,我们针对某隧道项目提出以下技术建议。
二、隧道设计1. 隧道类型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地质条件,建议采用XXX类型的隧道设计。
该类型隧道具有XXX优点,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
2. 隧道断面设计根据交通流量、车辆类型等因素,建议采用XXX形状的隧道断面设计。
该形状能够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并且有利于通风和疏散。
3. 隧道纵向和横向坡度设计根据道路纵向和横向坡度的要求,建议在隧道设计中考虑适当的纵向和横向坡度。
这有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4. 隧道通风设计建议采用XXX通风系统来保证隧道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该系统应包括XXX 设备和XXX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排除尾气和污染物,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清新。
5. 隧道照明设计建议采用XXX照明设备来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
同时,应考虑隧道内照明的均匀性和节能性,以提高驾驶员的可见性和隧道的能效性能。
三、隧道施工1. 地质勘察和分析在隧道施工前,建议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工作。
通过采集地质数据和样本,了解地层结构和地质条件,以便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和指导。
2.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项目要求,建议采用XXX施工方法。
该方法具有XXX优点,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安全措施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建议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
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隧道运行与维护1. 隧道巡视与检测建议建立定期的隧道巡视与检测制度,以及完善的巡视与检测设备。
通过对隧道结构、通风系统、照明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2. 隧道维护与修复建议制定维护与修复计划,定期对隧道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
包括清理隧道内的杂物、修复照明设备、维护通风系统等,以保持隧道设施的良好状态。
3. 突发事件应对建议建立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隧道技术建议书

隧道技术建议书一、引言隧道作为交通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城市交通的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某城市的隧道建设项目,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优化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隧道建设项目位于某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上,该干道负责连接城市的东西两侧,承担着大量的交通流量。
然而,由于该干道地势复杂,存在大量的山体和水体,因此隧道的建设将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
三、技术建议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进行隧道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以了解地下地质条件和隧道所面临的风险。
建议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如地质雷达和地下水位监测,以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2. 隧道设计:隧道设计应充分考虑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道路标准等因素,确保隧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建议采用现代化的隧道设计软件和技术,进行三维模拟和流量仿真,以优化隧道的几何形状和道路布局。
此外,应考虑隧道的排水系统和紧急疏散通道,以应对突发事件。
3. 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且危险的过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建议采用盾构机等现代化的隧道施工设备,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施工时间的缩短。
此外,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隧道监测与维护:隧道建设完成后,应建立健全的隧道监测和维护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隧道存在的问题,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建议采用现代化的隧道监测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等,对隧道的结构、通风、照明等进行实时监测。
此外,应定期进行隧道维护和清洁,确保隧道设施的正常运行。
5. 管理与运营:隧道的管理与运营是确保隧道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建议建立专门的隧道管理机构,负责隧道的日常运营、维护和安全管理。
此外,应制定详细的运营管理规范和应急预案,加强对隧道的安全培训和巡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畅通。
隧道工程变更设计方案范本

隧道工程变更设计方案范本一、工程变更背景隧道工程变更设计方案是对原有建设方案的调整和变更,通常是由于工程建设中出现设计参数不合理、施工技术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等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隧道工程建设中,由于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需求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对原有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以保障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二、变更设计的必要性分析1.地质条件复杂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地质条件是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地质条件复杂,如遇到岩溶地质、断层带、围岩破碎等情况,原有设计方案可能无法满足实际施工要求,需要对隧道工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更。
2.施工技术难度大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如开挖困难、支护工艺复杂、地下水问题等,原有设计方案可能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隧道工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更。
3.交通需求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原有的隧道设计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的交通需求,需要对隧道工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以满足交通需求的变化。
三、变更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隧道工程变更设计必须优先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不得因为变更设计而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经济性原则变更设计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3.适应性原则变更设计必须能够适应实际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合理性原则变更设计必须合理有效,不能仅仅为了变更而变更,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审查。
四、变更设计流程1.变更设计的提出变更设计的提出可以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也可以是由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提出。
设计单位应当及时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变更设计方案。
2.变更设计的论证变更设计方案应当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审查,包括地质条件分析、施工技术分析、经济性分析等内容,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3.变更设计的审批变更设计方案应当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隧道变更设计建议书

隧道变更设计建议书为了满足隧道建设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变更设计建议书。
这些建议旨在提高隧道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以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一、背景隧道建设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然而,隧道建设需要不断适应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隧道进行变更设计,以适应未来的交通需求。
二、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现有隧道的设计和功能,提高其安全性和效率。
我们的建议将涵盖隧道结构、通风系统、照明设施、应急设备等方面。
三、建议1. 结构设计我们建议对现有隧道的结构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这可能包括加固隧道结构、改善排水系统、更新隧道内部设施等。
通过这些改进,可以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通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对于隧道内部空气质量和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对现有的通风系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升级。
这可能包括增加通风设备、改善通风管道布局、优化通风控制系统等。
3. 照明设施良好的照明设施对于隧道的安全性和可视性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对现有的照明设施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升级。
这可能包括更换能效更高的照明设备、改善照明布局、增加应急照明设备等。
4. 应急设备隧道内部的应急设备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对现有的应急设备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升级。
这可能包括增加应急电话、设置应急出口标识、更新应急救援设备等。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建议,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 提高隧道的通风效果,改善隧道内部空气质量;3. 提高隧道的照明效果,增强隧道内部的可视性;4. 提高隧道的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五、结论隧道变更设计是隧道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隧道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我们的建议旨在提高现有隧道的设计和功能,以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并在隧道变更设计中得到应用。
隧道工程变更策划方案模板

隧道工程变更策划方案模板一、前言隧道工程变更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设计变更、工程条件变更、技术需求变更等)而需要对工程计划、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的情况。
隧道工程变更可能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变更策划方案,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并最终达到预期的工程效果。
本文将针对隧道工程变更的策划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变更内容分析1. 变更原因(1)设计变更:隧道工程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质条件、环境保护、工程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设计方案需要进行调整。
(2)工程条件变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工程条件变更,如地质变化、自然灾害等。
(3)技术需求变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不断积累,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发现原有设计或施工方案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调整。
2. 变更影响(1)工程进度影响:隧道工程变更可能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影响整体工程进度计划。
(2)工程成本影响:隧道工程变更可能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包括设计费用、施工费用、材料费用等方面。
(3)工程质量影响:隧道工程变更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需要重新评估工程风险和质量控制措施。
三、变更策划方案制定1. 变更管理机制(1)建立变更管理委员会:组织专业人员,对隧道工程变更进行评估和决策,协调相关各方资源,确保变更管理的顺利进行。
(2)建立变更管理流程:制定隧道工程变更的申请、评审、批准和执行等流程,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变更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
(3)建立变更管理记录:对隧道工程变更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变更原因、影响分析、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等内容,供后续审计和跟踪使用。
2. 变更影响评估(1)工程进度影响评估:对隧道工程变更可能产生的工程进度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合理调整工程计划和进度控制措施。
(2)工程成本影响评估:对隧道工程变更可能产生的工程成本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合理控制和分配工程资金。
(3)工程质量影响评估:对隧道工程变更可能产生的工程质量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优化设计的建议书范本

优化设计的建议书范本(1)XXX隧道出口平导原设计(咨询图)进洞里程DK916+304,此里程桩号处原地表实测高程比设计拱顶高程仅高27cm,线路前进方向左侧拱腰处地表高程比相对应拱腰处设计高程低6cm,现场实际围岩较差,埋层太浅或局部无覆土层,不具备进洞条件,建议调整为DK916+282进洞,此处埋深约3.24m,岩石整体性较好,较适宜进洞。
DK916+304—DK916+282改为明挖。
原招标图设计平导距隧道左线平行间距为30m,后咨询图设计平导距隧道左线平行间距35m,因已经按照招标图设计开挖边、仰坡,此里程桩号处按平行间距35m进洞的原地表已被破坏,根据现场实际测量进洞点正好落在边坡上,已不具备进洞条件,因平导为辅助坑道,原招标图平导设计参数已满足主线施工时的通风排水,建议按招标图设计施工。
(2)XXX隧道出口正洞招标图设计进洞里程为DK916+258,此处岩层风化严重并破碎,开挖仰坡时对此处岩层产生扰动,造成坡面滑塌,滑塌后仰坡的里程桩号实测DK916+256.3,建议进洞里程调整为DK916+256,此处岩石整体性较好,较适宜进洞。
(3)XXX隧道平导设计断面尺寸为5.6米*6米,排水沟和安置风水管线一侧所占宽度为50cm,剩余宽度为5.1米,咨询图设计为无轨单车道,为方便施工,建议改为无轨双车道,拟定尺寸为6.5米*7米。
(1)XXX隧道进口根据招标设计图线路左侧设置边坡,但现场实际情况左边坡位置处为一处冲沟,无法施做成边坡,建议此处不设边坡。
(2) XXX隧道进口进洞里程桩号原招标图设计为DK916+643,现咨询图设计为DK916+638,因已按原招标图设计施工,建议DK916+638—DK916+643改为明洞,从DK916+643里程处进洞。
(3)XXX隧道进口明洞洞门里程桩号为DK916+625,此处线路前进方向左侧正好位于冲沟边缘,建议明洞洞门里程改为DK916+631,避开冲沟位置,冲沟位置处设置一过水涵洞作为永久排水系统,便于以后路基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内的施工车辆较多,尾气排放量大,断面只能布置1组1.5m
的通风管,本身斜井施工通风困难,施工环境难以保证,将严
重降低施工效率,变为双线后可使斜井的施工环境得到较大改
善。
综合考虑该隧道的工期要求、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环境、安
变更 内容
全、隧道斜井施工进度等因素,狮子岭隧道斜井拟单线辅助导
坑变更为双线辅助导坑。
1、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满足金温扩能改造工程工期要求,
需要对关键施工节点方案进行改变,现请求狮子岭隧道斜井辅
助导坑单线变为双线。
2、单线斜井施工中,由于洞内空间狭小、光线较暗,装载
机又需要频繁的上坡倒车至洞外或错车道运碴,非常不便于装
变更 载机司机观察,大量的倒车作业容易危及施工安全。
原因
3、洞内作业环境改善,单线斜井井身断面净空较小,进出
狮子岭隧道辅助坑道 工程 增 3134192.04元
增减 单线变为双线的方案:开 投资
数量 挖支护长折合延米增加 估算( 减
238.5m
万元 )
申报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名):
申报
年月日
单位
承包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监 监理单位(章): 理 总监理工程师: 意 见
年月日
注:本表一份6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设计单位1份,公司及指挥部各1份。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正线
变更设计建议书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正线
编 号:
工程 狮子岭隧道斜井
名称
变更类别
XXX类
里程
施工图图
DK173+641.48~DK182市瓯海区泽雅镇天长村,止于温州市 鹿城区藤桥镇上山田村。隧道进口里程DK173+641.48,出口里 程DK182+315,全长8673.52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所处位置 外部环境较差,进口毗邻既有公路天长岭隧道出口,中间穿越 原设 规划中104国道城市交通隧洞、龙峰山庄别墅群,隧道出口位于 计情 况 村庄居民密集区。 隧道设置宋岙斜井一座,宋岙斜井位于线路 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相交于DK177+600里程处,与线路大里程 方向夹角为126°,斜井综合坡度为6%,斜井水平长459m,斜长 459.90m。斜井与隧道采用斜交单联式,无轨运输单车道+错车 道衬砌断面,每200m设置长30m的错车道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