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知觉测试仪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摘要本实验使用EP503 深度知觉测试仪,对六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09级本科生(三男三女)进行了单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试。

目的在于探讨双眼和单眼(优势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的视差角;以及性别差异对于单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数据使用spss相关分析得到结论:单双眼深度知觉辨别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性别差异对于深度知觉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深度知觉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双眼视差角1 引言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

主要有:1)单眼视觉线索:遮挡(superposition),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空气透视,明暗,阴影(shadow),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

2)双眼线索: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vergence)两种。

3)双眼视觉线索(binocular cues)的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

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 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都偏向鼻侧。

这样,不再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成为双眼视差。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三针实验。

此实验是由黑姆兹设计的。

以两针为标准,被试在一定距离外,调节第三根针,使之与前两针在同一平面为止。

黑姆兹的实验证明像差阈限小于60角度秒。

(2)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

1919年由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

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

深度知觉阈限是用双眼视角差来表示的。

用a代表双眼间的距离,F代表相应的变异刺激,F′代表两根标准刺激中的一根。

R代表与双眼轴垂直相交的至F的距离。

深度觉实验报告数据

深度觉实验报告数据

一、实验背景深度知觉是指人类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距离和深度。

它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讨双眼和单眼在深度知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性别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比较单眼和双眼在深度知觉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 分析性别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3. 探讨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深度知觉测试仪(EP503)- 实验对象: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各半。

2. 实验程序(1)测试前,所有志愿者填写一份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视力等。

(2)实验分为单眼测试和双眼测试两部分。

- 单眼测试:志愿者随机选择一只眼睛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志愿者需要判断屏幕上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

- 双眼测试:志愿者同时使用两只眼睛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与单眼测试相同。

(3)测试过程中,深度知觉测试仪自动记录志愿者对物体距离关系的判断结果,并计算误差。

3.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四、实验结果1. 描述性统计- 单眼测试平均误差:±4.2cm- 双眼测试平均误差:±2.1cm2. 独立样本t检验单眼测试和双眼测试的平均误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双眼在深度知觉准确性方面优于单眼。

3. 相关性分析双眼视差与深度知觉准确性呈正相关(r=0.6,p<0.05),说明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准确性方面优于单眼,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重要线索,其作用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此外,本实验还发现性别对深度知觉的影响不明显。

这可能是因为深度知觉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视觉经验、环境因素等,而性别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六、结论1. 双眼在深度知觉准确性方面优于单眼。

2. 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深度知觉能力测定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能力测定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能力测定实验报告深度知觉能力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

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它对于人们判断客体间的空间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实验所使用的BD-II-104A型深度知觉测试仪是霍瓦-多尔曼知觉仪发展而来的。

深度知觉仪有三根直棒,左右两侧固定的直棒是标准刺激,中间一根可以前后移的直棒是比较刺激。

被试在2cm距离外通过一个长方形的观察孔这两根直棒,并遥控来条件可移动的直棒,使三者看起来在同一距离上。

在这种条件下,除了双眼视差起作用外,排除了其他深度知觉的线索。

本实验使用深度知觉仪并采用ABBA法来测定被试的深度知觉能力。

关键字:深度知觉BD-II-104A型深度知觉测试仪知觉能力1引言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

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视网膜虽然是一个两维的平面,但人不仅能感知平面的物体,而且还能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的知觉。

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

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习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

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

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

但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深度知觉测试仪是研究视觉在深度上视锐的一种仪器。

可测试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的最小阀限。

本仪器具有测定深度视锐的前后移动机构,和移动速度调节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驾驶员、炮手、运动员等和深度知觉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或选拔,也是进行心理学实验之必备仪器。

著名的视崖实验说明,刚会爬的婴儿已经具备相当好的深度知觉。

深度直觉测试实验报告

深度直觉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运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深度知觉的能力,本实验采用深度知觉测试仪,对被试进行深度知觉能力的测定。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被试的深度知觉能力水平;2. 探讨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的差异;3. 分析性别对深度知觉能力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深度知觉测试仪(EP503);2. 被试者: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6名,年龄:20,性别:女。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深度知觉能力,因变量为被试者对深度知觉的判断准确率。

2. 实验步骤:(1)将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人,分别进行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测试;(2)单眼测试:让被试者戴上单眼视力矫正眼镜,观察深度知觉测试仪上的物体,根据物体的远近进行判断;(3)双眼测试:让被试者观察深度知觉测试仪上的物体,根据物体的远近进行判断;(4)记录被试者对深度知觉的判断准确率。

五、实验结果1. 单眼深度知觉测试结果:(1)平均准确率为60.00%;(2)最小准确率为20.00%,最大准确率为90.00%。

2. 双眼深度知觉测试结果:(1)平均准确率为80.00%;(2)最小准确率为50.00%,最大准确率为95.00%。

3. 性别对深度知觉能力的影响:(1)女性平均准确率为78.00%,男性平均准确率为75.00%;(2)性别对深度知觉能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

六、实验结论1. 被试者的深度知觉能力普遍较好,平均准确率较高;2. 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3. 性别对深度知觉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的深度知觉能力普遍较好,可能与被试者长期接受视觉训练有关;2. 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这与双眼视差、双眼辐合等生理机制有关;3. 性别对深度知觉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可能与实验样本量较小有关。

视深度的实验报告

视深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深度感知的概念和原理;2. 探讨视深度感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3. 分析不同因素对视深度感知的影响;4. 培养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背景视深度感知是指个体对物体远近的感知,是空间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系统通过多种线索,如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来感知深度。

本实验旨在探讨视深度感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并分析不同因素对视深度感知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30名大学生,男女各半,年龄在18-22岁之间;2. 实验材料:深度知觉测试仪、平板电脑、实验指导手册;3. 实验步骤:(1)被试者分组:将30名被试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2)实验指导:向被试者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3)实验实施:a. 第一组:单眼线索实验。

让被试者佩戴一个红色的眼镜片,遮住一只眼睛,通过平板电脑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记录被试者对物体距离的判断;b. 第二组:双眼线索实验。

让被试者佩戴一副正常眼镜,通过平板电脑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记录被试者对物体距离的判断;c. 第三组:双眼视差实验。

让被试者佩戴一副特殊的眼镜,使双眼产生视差,通过平板电脑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记录被试者对物体距离的判断;(4)数据收集:将被试者的判断结果记录在实验指导手册上;(5)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单眼线索实验组:被试者对物体距离的判断存在较大误差,平均误差为±10cm;2. 双眼线索实验组:被试者对物体距离的判断相对准确,平均误差为±5cm;3. 双眼视差实验组:被试者对物体距离的判断误差较大,平均误差为±15cm。

五、实验讨论1. 视深度感知的生理机制:本实验结果表明,双眼线索对视深度感知有显著影响。

双眼视差是双眼线索中最主要的深度知觉线索,通过双眼视差,个体可以感知物体的深度信息。

在双眼视差实验组中,被试者对物体距离的判断误差较大,说明双眼视差对视深度感知有重要影响。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深度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中距离、深度和三维形状等特性的感知能力。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究人类深度知觉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评估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者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和差异。

二、实验方法(一)被试选取了年龄在 18 25 岁之间的大学生共 50 名,其中男性 25 名,女性25 名。

所有被试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等视觉障碍。

(二)实验仪器采用了深度知觉测试仪,该仪器由一个固定的标准刺激和一个可移动的比较刺激组成,通过调整比较刺激的位置来测量被试者的深度知觉阈值。

(三)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 2(性别:男、女)× 2(照明条件:强光、弱光)×2(观察距离:近、远)的三因素混合设计。

其中,性别为被试间变量,照明条件和观察距离为被试内变量。

(四)实验程序1、实验前,向被试者介绍实验目的和流程,确保其理解实验任务。

2、被试者坐在测试仪前,调整座椅高度和位置,使眼睛与仪器的观察窗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实验开始时,先呈现标准刺激,然后呈现比较刺激。

被试者通过调节比较刺激的位置,使其与标准刺激在深度上看起来相等。

4、每个实验条件下进行 10 次测试,记录被试者每次调整的误差值。

5、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环境安静,避免干扰被试者的判断。

三、实验结果(一)描述性统计计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者深度知觉误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发现,在强光条件下,深度知觉误差的平均值为_____,标准差为_____;在弱光条件下,深度知觉误差的平均值为_____,标准差为_____。

在近距离观察时,深度知觉误差的平均值为_____,标准差为_____;在远距离观察时,深度知觉误差的平均值为_____,标准差为_____。

男性被试者深度知觉误差的平均值为_____,标准差为_____;女性被试者深度知觉误差的平均值为_____,标准差为_____。

(二)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三因素方差分析。

深觉知觉实验报告

深觉知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深度知觉,又称深度感或立体感,是指个体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在日常生活中,深度知觉对于导航、定位、判断物体距离以及运动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视觉线索、生理机制以及个体经验等。

本实验旨在探讨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并分析性别差异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讨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2. 分析性别差异对深度知觉的影响;3. 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的视差角。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深度知觉测试仪(EP503)- 随机分配的深度知觉刺激图片- 问卷星在线调查问卷2.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各半。

3. 实验步骤(1)志愿者先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视觉经验等;(2)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测试;(3)单眼测试:志愿者用一只眼睛观看刺激图片,判断图片中物体的深度;(4)双眼测试:志愿者同时用两只眼睛观看刺激图片,判断图片中物体的深度;(5)记录志愿者在单眼和双眼测试中的深度知觉判断结果;(6)分析数据,比较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差异,以及性别差异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存在显著差异。

双眼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

这表明双眼线索在深度知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性别差异在性别差异方面,我们发现性别对深度知觉的影响并不明显。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测试中,表现出的准确性差异没有显著差异。

五、讨论1. 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双眼线索在深度知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眼视差是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线索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双眼视差来判断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例如,在判断楼梯的深度时,我们会利用双眼视差来估算楼梯的高度。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深度知觉实验报告引言深度知觉是人类视觉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远近距离,并对环境中的三维结构进行理解。

为了更好地研究深度知觉的机制和特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旨在探索人类在深度知觉方面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过程。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不同深度的场景。

实验参与者被要求戴上头戴式显示器,并通过其中的屏幕观察虚拟场景。

我们设置了不同的深度差异,然后记录参与者对这些场景的感知和反应。

实验过程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度感知测试,第二部分是深度判断任务。

深度感知测试中,参与者被要求观察一系列虚拟场景,并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场景中物体的远近关系。

我们通过记录参与者的回答来评估他们的深度知觉能力。

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能够准确地感知到物体的远近关系,但在面对一些具有复杂深度结构的场景时,他们的表现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在深度判断任务中,参与者被要求在两个虚拟场景中选择深度差异更大的一个。

我们通过记录参与者的选择来评估他们对深度差异的敏感度。

结果显示,参与者普遍能够辨别出深度差异更大的场景,但在一些较小的深度差异下,他们的选择出现了一定的随机性。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人类在深度知觉方面具有较高的感知能力。

大多数参与者能够准确地感知到物体的远近关系,并且对深度差异也有一定的敏感度。

然而,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深度结构时,他们的表现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可能是因为这些场景对认知系统的要求更高。

我们的实验结果对深度知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深度知觉不仅仅是简单的物体远近判断,还涉及到对场景中物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深度知觉的认知机制,并结合神经科学的方法来揭示其神经基础。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人类在深度知觉方面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深度知觉是人类视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空间导航起着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研究的是单、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实验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进行实验,分别测量被试用单眼和用双眼观察的深度知觉,并用平均差无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的深度知觉,验证了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有影响,并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关键词深度知觉双眼线索单眼线索
一、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在外界对象离眼一定距离时,人眼能感受到的深度知觉是受刺激差异程度影响的。

其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

(1)单眼视觉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

(2)双眼线索,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两种。

(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单、双眼观察时深度知觉准确性因视觉线索不同而不同。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Hvon Helmholtz于1866年设计的三针实验。

后来H.J.Howard于1919年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器。

他测定了106个被试,结果发现,双眼的平均误差为14.4mm,其中误差仅5.5mm的有14人;误差有3.6mm 的有24人。

但单眼的平均误差则达到285mm,单眼和双眼平均误差之比为20:l。

这足以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中的优势。

本实验做出以下假设: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有影响,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二、方法
2.1被试
10应用心理班学生1名,女,身体健康
2.2仪器
深度知觉测试仪
2.3程序:
(1)被试坐在距离仪器两米处,与观察窗保持水平,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以
仪器内部三根立柱中两侧的立柱为标准刺激,位置固定。

以中间一根立柱为变异刺激,先由主试选定一个位置的标准刺激,然后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的手键,按动“前进”或“后退”按键,调节变异刺激的位置,直到被试认为变异刺激和两个标准刺激排成一条水平线,松开按钮,变异刺激停止移动,主试从标尺上读出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实际距离误差的绝对值,就是被试深度知觉的误差。

(2)在双眼视觉的情况下,进行20次实验,求出20次的平均结果。

(3)再做单眼视觉实验20次,并求出平均结果。

(4)主试仔细记录实验结果。

三、结果
1、被试单眼、双眼的深度知觉
表1被试单眼、双眼的深度知觉比较
项目
观察方式
单眼双眼
深度知觉
的平均误差(cm)
3.45 0.56
由上表数据可得,单、双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存在差异,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四、讨论
4.1 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本实验显示: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单眼视觉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

在本实验的条件下,被试主要利用对象的大小和明暗进行判断,其余的线索都不存在。

双眼视觉线索,除了双眼视差,还有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

双眼提供的线索是判断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所以单眼对深度知觉准确性远低于双眼。

4.2 双眼视差
两眼之间有一段距离,成人大约为65毫米,在我们注视立体对象时,在左眼和右眼视网膜上的视像不完全落在相应的部位上,出现了不大的差别。

右眼对
物体的右侧面看得多一些,左眼对物体的左侧面看得多一些,两个视像不能完全重合,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即向内侧偏斜,这种偏斜称做双眼视差。

双眼视物时的这种差异,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才产生了深度知觉。

可见,在二维空间的视网膜上,立体物是两个稍有差别的平面物像。

只是在经过大脑的加工之后,才有了深度知觉。

4.3 结果误差及其原因
首先,样本数量不足,代表性也不足(被试为矫正视力)。

其次,实验本身存在不足:(1)实验仪器移动棒子时发出声音。

(2)做实验时有其他实验人员干扰。

最后,被试的身高,坐姿对结果有影响。

被试在进行实验时,会受很多因素的干扰,例如习惯误差等等。

4.4 深度知觉的实际应用
深度知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深度知觉仪可广泛用于飞行员、炮手、运动员、汽车驾驶员及其他和深度知觉作业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或选拔。

五、结论
5.1 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六、参考文献
1.杨治良,心理实验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郭秀艳,杨志良,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郭秀艳,杨治良,心理实验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七、附录
被试单、双眼深度知觉的误差绝对值原始实验数据
表1 被试双眼深度知觉
表2 被试单眼深度知觉
八、意见及改进措施
由于被试不足,实验的可信度不高。

在做实验时,外界因素对于被试的影响太大。

为了改进实验,以后做实验时必须保证排除其他实验人员对被试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