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的经典语录

合集下载

精选的朱光潜名言大全

精选的朱光潜名言大全

精选的朱光潜名言大全
导读:1、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
2、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朱光潜
3、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他们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大生意。

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

——朱光潜
4、不完美才是美。

——朱光潜
5、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朱光潜
6、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朱光潜
7、中国的问题,并不全是因为制度问题,大半是由于人心太坏。

——朱光潜
8、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朱光潜
9、消遣就是娱乐,无可消遣当然就是苦闷。

世间喜欢消遣的人,无论他们的嗜好如何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强旺生命
力。

——朱光潜
10、我像离家的孤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恢复了青春。

——朱光潜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朱光潜《谈美》摘录

朱光潜《谈美》摘录

朱光潜《谈美》摘录1、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人世的事业。

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2、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3、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

4、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5、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6、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7、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8、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9、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

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

朱光潜《谈修养》读书笔记

朱光潜《谈修养》读书笔记

朱光潜《谈修养》读书笔记1.志气太大,理想过高,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2.烦闷至少是对于现实的欠缺还有敏感,还可以激起努力;消沉对于现实的欠缺就根本麻木不仁,决不会引起改善的企图。

3.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

4.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

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

自己的责任必须自己担当起,成功是我的成功,失败也是我的失败。

5.发空头愿成了一个习惯,一个人就会永远在幻想中过活,成就不了任何事业。

6.手中的一只鸟,值得林中的两只鸟。

7.人生来是精神所附丽的物质,免不掉物质所常有的惰性。

8.鸟兽不可与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难。

9.我们承认社会本身有一个常趋转变的大势,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少数人的努力也往往可以促成、延滞,或移转这个大势。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这句老话究竟不错。

10.社会愈恶愈需要有少数特立独行的人们去转移风气。

11.乌合之众不能成群,群必为有机体,其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全体,都必有密切联络,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

社会成为有机体,有时由自然演变,也有时由人力造作。

如果纯任自然,一个一盘散沙的民众可以永远保持散漫的状态。

12.一个冷静的人常是立定脚跟,胸有成竹,所以临难遇险,能好整以暇,雍容部署,不致张皇失措。

13.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14.习惯的力量比什么都较沉重,世上有许多人像在努力做学问,只是陷入“野狐禅。

15.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亦就愈不易。

16.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

17.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要选得精,读得彻底18.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19.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

朱光潜谈美摘抄

朱光潜谈美摘抄

朱光潜谈美摘抄
朱光潜(1898-1966)是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心理学家、文化评论家,他的著作涵盖文学、美学、心理学、文化理论等多个领域。

他的代表作是《谈美》和《诗论》。

在《谈美》中,朱光潜提出了自己对美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以下是他对美摘抄的一部分:
1. 美是一种感觉,一种合乎自然法则的感觉。

2. 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的存在方式和性质并不受主观意识的制约,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 美是人类对于自然、艺术、人文等各种形式美感的享受和表现,是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4. 美感具有个人性和普遍适用性,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独特的,但美感的性质和经验是可以互相交流和启发的。

5. 美感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主观感受与客观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6. 美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而发生变化和深化。

7. 美感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互交织的体验,是人类意识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光潜《谈美》经典摘抄

朱光潜《谈美》经典摘抄

朱光潜《谈美》经典摘抄朱光潜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文化学者,也是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

在其著作《谈美》中,他通过对艺术和美学的研究,深入剖析了美的本质和内在价值,并给出了自己对美的独特看法。

以下是本人对《谈美》的经典摘抄:一、关于美的本质1. 美是一种优美的感官体验,是一种广泛的人类情感和体验。

它不只是存在于艺术品中的,也可以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和景物之中。

2. 美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一种主观的体验,需要人们的审美情感来感知。

因此,美不能单纯地用客观的标准或者公式来定义。

3. 美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艺术和美学的问题,而应该被视为广泛的人类情感和体验的问题。

二、关于艺术和审美体验1. 艺术不应该只被理解为一种艺术作品,而应该被视为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和结果。

2. 人们能够欣赏和感知美,是因为人类具备了某种审美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可以识别、感知和欣赏艺术品的美。

3. 艺术是一种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也能带给观众独特的美的体验。

三、关于美的价值1. 美并不是一种无用的东西,它具有许多实际的价值,比如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修养,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本质。

2. 美的价值不应该只被看作是单纯的艺术价值,而应该被视为广泛的文化价值,涵盖了许多方面,比如历史、哲学、宗教等。

3. 美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任何人都可能享受到美的体验和价值,不论其身处何种文化或社会环境中。

总之,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这本著作中,不仅仅是通过深入探讨美学和艺术的概念,更是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和丰富的理论背景,阐述了美的本质、艺术和审美体验、美的价值等诸多话题。

在当今社会中,美的概念和价值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借鉴和吸收朱光潜先生的思想,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美的本质和价值。

朱光潜的现代短诗摘抄

朱光潜的现代短诗摘抄

朱光潜的现代短诗摘抄
1、听说我的青年朋友之中,有些人已遭惨死,有些人已因天灾人祸而废学,有些人已经拥有高官厚禄或是正在“忙”高官厚禄。

这些消息使我听到日本兵东三省和轰炸淞沪时更伤心。

2、现在青年不应该再有复杂错乱的心境了。

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贴清凉散。

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讲美。

3、朋友,你知道,我是一个旧时代的人,流落在这纷纭扰攘的新时代里面,虽然也出过一番力来领略新时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许多旧时代的信仰。

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

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俸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4、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现世只有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5、艺术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

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6、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朱光潜《谈美》经典摘抄

朱光潜《谈美》经典摘抄

朱光潜《谈美》经典摘抄
1.“美是一种直觉的反应,一种感觉,是人心灵中最高的表现。


2.“美是万物中的秩序、和谐、完美,是人类感官和精神力量统一的产物。


3.“美是一种创造,是对物质的升华和精神的净化。


4.“美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传统的体现。


5.“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通过创作表达美的通道。


6.“艺术需要灵感、技巧和创造力,但最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


7.“艺术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可以让我们超越物质的束缚和生命的短暂。


8.“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价格,而在于它的精神意义和文化的贡献。


9.“欣赏艺术需要眼观四方,情感丰富,思维开阔和深度自由。


10.“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灵丹妙药,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感悟和启示。

”。

朱光潜语录

朱光潜语录

朱光潜语录●话语★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

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但是实含有至理。

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

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朱光潜《无言之美》★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

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谈人生与我》★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

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

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

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

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

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文学的趣味》★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

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谈读书》●故事★邓伟回忆说:那时,逢到周末,朱先生爱去校外的海淀浴池洗澡,过了八十岁还是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光潜的经典语录
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朱光潜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谈修养》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会误入歧途
如果你我在性灵上有高低,我高就须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样水准;你高也是如此,否则友谊就难成立。

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决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

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

我很相信柏腊图的“恶人不能有朋友”的那一句话。

恶人可以做好朋友时,他在他方面尽管是坏,在能为好朋友一点上就可证明他还有人性,还不是一个绝对的恶人。

说来说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句老话还是真的,何以交友的道理在此,如何交友的方法也在此。

交友和一般行为一样,我们应该常牢记在心的是“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谈修养》
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

《谈美》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

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

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

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

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

普通人的毛病在责人太严责己太宽。

埋怨环境还由于缺乏自省自责的习惯。

《谈修养》
一切道德上的缺点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懒”。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

《谈美》
如果纯任理智,则美术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颜色的纸,文学只是联串起来的字。

如果纯任理智,则宗教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自然没有神奇,而冥感灵通全是迷信。

如果纯任理智,则爱对于人生也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男女的结合只是为着生殖.
《谈美》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世间大概没有比中国大学教授与学生更孤僻更寂寞的一群动物了。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

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罢?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

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精力必须发泄,不发泄于有益身心的运动和艺术,便发泄于有害身心的打牌、抽烟、喝酒、逛窑子。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

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

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

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和谐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谈美》
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

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同是强旺的生活力,用在运动可以健身,用在艺术可以怡情养性,用在吃喝嫖赌就可以劳民伤财,为非作歹。

……所以消遣看来虽似末节,却与民族性格国家风纪都有密切关系。

一个民族兴盛时有一种消遣方式,颓废时又有另一种消遣方式。

古希腊罗马在强盛时,人民都喜欢运动、看戏、参加集会,到颓废时,才有些骄奢淫逸的玩意儿如玩娈童看人兽斗之类。

……近来“民族形式”的消遣似已只有打麻将、坐茶馆、吃馆子、逛窑子几种。

对于这些玩意儿不感兴趣的人们除着做苦工之外,就只有索然枯坐,不能在生活中领略到一点乐趣。

……从消遣一点看,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生命力的降低。

《谈修养》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谈美》
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他们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大生意。

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

我常分析中国社会的病根,觉得它可以归原到一个字——懒。

懒,所以萎靡因循,遇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做;懒,所以马虎苟且,遇不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决定不做;懒,于是对一切事情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遇事偷安取巧,逐渐走到人格的堕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