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思维导图(运动学)
(完整)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力的合成与分解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5:牛顿第一、三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6: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7:摩擦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8:圆周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0:弹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1:万有引力与航天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3: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4:静电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5: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6:电势能电势电势差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7: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8:宇宙航行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9:机械能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0:功功率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1:势能动能及动能定理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2:电场电场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3: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4:气体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5:磁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6:交变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7: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0:磁场磁感应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1:电磁感应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3:恒定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4: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5: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6:安培力洛伦兹力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7:分子动理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8:力与机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9: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0:热力学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只供学习与交流运动的描述参考系:用来参考的物体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速度矢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x/△t 单位:m/s 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物体在时刻的速度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a=△v/△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V=v 0+at 图像:一条倾斜的直线位移与时间X=v 0+at 2图像:抛物线速度与位移V 2-v 02=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以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a 取g相互作用力,矢量,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重力G=mg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方向:竖直向下重心: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四种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弹力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状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和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 跟弹簧伸长的长度x 成正比F=kx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牛顿每米摩擦力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只要受推力物体与地面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移增大而增大,并且推力保持大小相等 0<F ≤F max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μF N 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素力的合成,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和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合力范围:︱F1-F2︱≤F≤F1+F2牛顿运动定律一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也叫惯性定律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他们的质量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他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F=ma a向上时,F>G超重超重与失重状态 a向下时,F<G失重a=g时,F=0完全失重牛顿第二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中的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则不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牛顿第三定律只供学习与交流。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机械运动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基本形式:平动、转动注意事项: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基本属性:只占有位置而不占空间,具有被代替物体的全部质量可看成质点的条件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其物体本身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才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判断能否视为质点动作转动,旋转物体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进行的科学抽象,是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所以研究质点所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实际物体质点不同于只表示空间位置的几何点(质点具有质量,几何点没有)参考系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也就是参照物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任意性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简单方便原则:应以观察方便和运动的描述简单为原则。
我们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统一性原则:当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统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所以提到运动都应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无论物体原来的运动如何,一旦把它选为参考系,就视为它是静止的坐标系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参考系是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坐标系的分类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要带单位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定义: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时间不是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统称路程和位移路程S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矢量性:路程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遵循算数法则路程的大小与路径有关,但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位移x 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段的长短表示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方向矢量性: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位移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物理意义: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 ₁-x ₂路程≥位移的大小矢量和标量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两个矢量比较大小时,要去掉正负号,因为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标量满足算数法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的正负表大小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表达式v=△x/△t矢量性: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方向与△x的方向相同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m/s,km/h等,1m/s=3.6km/h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只说速度或速率默认为瞬时速度或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定义: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与这段时间发生的位移△x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描述的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为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路程轨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能够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是平均数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作用:计时、打点类别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4~6V交流电打点方式振针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复写纸对纸带的摩擦指针与纸带间的摩擦较大,所以误差较大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220V交流电打点方式电火花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墨粉盘对纸带的摩擦误差较小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1/f,当f=50Hz时,T=0.02s,首先要确定好电源的频率计时点:打点计时器实际打的点迹计数点:人为选定的点,例如每隔4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在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时要用长刻度尺一次读出各组计数点间的距离,而不要用短刻度尺一段段的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错误分析打点的周期不稳:电源的频率不稳纸带上是短线:电压偏大;振针偏低打双点:振针松动没有点或不清晰:电压偏低;振针偏高;复写纸或墨粉盘使用太久实验步骤的注意事项先开电源再拉动纸带,先关电源再取下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最好使用两条纸带估计某点的瞬时速度用该点左右两侧的点的平均速度代替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也就是速度的变化率)表达式a=△v/△t=(v-v ₀)/(t-t ₀)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²或m·s ⁻²矢量性矢量,方向与△t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求加速度时要注意规定正方向,然后确定初末速度a和v ₀的关系a和v ₀,同向→加速运动→a增大,v增大的快; a减小,v增大的慢a和v ₀,反向→减速运动→a增大,v减小的快; a减小,v减小的慢对加速的的理解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很小,加速度不一定很小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负加速度不一定小于正加速度加速度为负,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大一力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大一力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系列的力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整理和梳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份大一力学知识点思维导图,以供参考。
1. 力学分支- 经典力学- 理论力学- 分子动力学2.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牛顿)-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的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的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质量)- 牛顿的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3. 运动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图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 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4.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质量)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5. 物体受力分析- 弹力- 引力- 垂直向下施加的支持力 - 摩擦力- 垂直向上拉的力6. 平衡条件与斜面静摩擦 - 平衡条件的等效转化 - 平衡条件的应用- 斜面静摩擦的条件- 斜面静摩擦的计算7. 动力学- 动量的概念- 动量定理- 冲量的概念- 冲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8. 动能与功- 动能的概念- 动能定理-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动能守恒定律9. 动量与碰撞- 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区别 - 碰撞中的动量守恒10.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特点- 离心力-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原理11. 转动定律- 转动的基本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在转动中的应用- 动力矩和力矩- 转动惯量- 角动量及其守恒12. 力学振动- 振动的基本概念- 单摆运动- 弹簧振子运动- 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以上是大一力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涵盖了力学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受力分析、动力学、动能与功、动量与碰撞、圆周运动、转动定律以及力学振动等内容。
通过整理和梳理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大一力学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所有章节共35张)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所有章节共35张)
相关阅读
高中物理力学笔记梳理大全
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
电磁感应知识点梳理
《交变电流》知识点归纳
选修3-3热学知识点归纳
选修3-5近代物理知识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资料集锦(近100篇文章链接)
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资料集锦(近0篇文章链接)
高中物理选修3-1复习资料集锦(近120篇文章链接)
高中物理选修3-2学习资料集锦(近40篇文章链接)
高中物理实验资源集锦(近90篇文章链接)
人教部编版高中物理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定义: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时间不是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统称路程和位移路程S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矢量性:路程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遵循算数法则路程的大小与路径有关,但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位移x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段的长短表示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方向矢量性: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位移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物理意义: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₁-x₂路程≥位移的大小矢量和标量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两个矢量比较大小时,要去掉正负号,因为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标量满足算数法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的正负表大小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表达式v=△x/△t矢量性: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方向与△x的方向相同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m/s,km/h等,1m/s=3.6km/h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只说速度或速率默认为瞬时速度或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定义: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与这段时间发生的位移△x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描述的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为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路程轨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能够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是平均数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作用:计时、打点类别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4~6V交流电打点方式振针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复写纸对纸带的摩擦指针与纸带间的摩擦较大,所以误差较大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220V交流电打点方式电火花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墨粉盘对纸带的摩擦误差较小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1/f,当f=50Hz时,T=0.02s,首先要确定好电源的频率计时点:打点计时器实际打的点迹计数点:人为选定的点,例如每隔4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在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时要用长刻度尺一次读出各组计数点间的距离,而不要用短刻度尺一段段的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错误分析打点的周期不稳:电源的频率不稳纸带上是短线:电压偏大;振针偏低打双点:振针松动没有点或不清晰:电压偏低;振针偏高;复写纸或墨粉盘使用太久实验步骤的注意事项先开电源再拉动纸带,先关电源再取下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最好使用两条纸带估计某点的瞬时速度用该点左右两侧的点的平均速度代替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也就是速度的变化率)表达式a=△v/△t=(v-v₀)/(t-t₀)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²或m·s⁻²矢量性矢量,方向与△t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求加速度时要注意规定正方向,然后确定初末速度a和v₀的关系a和v₀,同向→加速运动→a增大,v增大的快; a减小,v增大的慢a和v₀,反向→减速运动→a增大,v减小的快;a减小,v减小的慢对加速的的理解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很小,加速度不一定很小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负加速度不一定小于正加速度加速度为负,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步骤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企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压在纸带上,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思维导图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
或者说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变化。
位置
时刻
坐
标
一维直线坐标系。
二维平面坐标系。
位移 平均速度
位置改变
定量描述位置
位置改变快慢
路程
平均
大
瞬时速度
取极限
时间间隔
速度变化率
速度变化量 矢量
平均加速度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思维导图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的物理量。
瞬时速率
光电门:极短时间的平均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
瞬时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时刻 取极限
2。
高一上学期物理实验思维导图

相邻计数点,0.02s
1、组装好实验装置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数量,每次测量小车的加速度F 与a 的关系
3、保持钩码数量不变,改变小车上钩码的数量,每次测量小车的加速度车与钩码总质量M 与a 的关系
1、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且先通电,后放车
2、调整木板倾角直到小车能匀速滑下
3、小车总质量改变时,绘制a-1/M 图像
4、M>>m
计算a 时遵循打点计时器的方法
M>>m
、复杂计算时,将实验题当做正常的大题,进行受力分析,配合运动公式求解即
①拉力直接可得②系统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1、导轨末端水平
2、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移动挡板,重复4-6次
、小球在槽末端的位置,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原始实验
频闪相机
、第一段与第二段竖直位移之比为1:3,则起始点即为抛出点
、算出某点竖直速度,求出该点下落时间,由运动学公式求抛出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