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大控制电路

合集下载

大功率恒流源电路的原理

大功率恒流源电路的原理

大功率恒流源电路的原理
大功率恒流源电路是一种能够提供稳定恒定电流输出的电路。

它主要由电源、电流采样电阻、比较器、控制器和负载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调整输出电压,使得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与设定的电流值相等,从而实现恒流输出。

在大功率恒流源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流的能量源,它可以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电流采样电阻连接在电源和负载之间,起到采样电流的作用。

比较器用于比较采样电阻上的电压与设定的电流值,根据比较结果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使得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与设定的电流值相等。

负载是电流源的输出端,它可以是电阻、电感、电容等等。

大功率恒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负载电流小于设定的电流值时,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比较器会向控制器发出增加输出电压的信号;当负载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高于设定值,比较器会向控制器发出减小输出电压的信号。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使得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与设定的电流值相等,从而实现恒流输出。

大功率恒流源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电子设备测试中,需要对负载进行恒定电流的供电,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外,大功率恒流源电路还可以用于电池充电、电动车充电桩、LED 驱动等领域。

大功率恒流源电路通过不断调整输出电压,使得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与设定的电流值相等,从而实现恒流输出。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电子设备的测试和负载供电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流输出。

SMT设备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SMT基础知识之电路控制

SMT设备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SMT基础知识之电路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热继电器
电动机长时间过载,绕组超过允许温升时,将会 加剧绕组绝缘的老化,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年限,严重时 会将电动机烧毁。 过流的原因:长期过载、频繁起动、欠电压、断 相运行均会引起过电流。 热继电器: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过载保护、断相 保护(具有过载保护特性的过电流继电器)。 (反时限保护特性) 热继电器分类:单相、两相、三相式(不带断相保 护、带断相保护)。 1、结构与工作原理 结构:热元件(电阻丝、双金属片)、触点系统 (双金属片: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压焊而成)
继电器 Relays


根据外界输入信号(电量或 非电量)的变化来接通或断 开被控电路,以实现控制和 保护作用的自动电器。 输入信号:
◦ 电量(电流、电压) ◦ 非电量(转速、时间、温度)

输出:触点的动作或电量 的变化。
分类
1)用途分:控制继电器、保护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 2)原理分:电磁式、感应式、热继电 器等 3)参数分:电流、电压、速度、压力 继电器 4)动作时间分:瞬时继电器、延时继 电器 5)输出形式分:有触点、无触点继电 器

四、熔断器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设备正常工作(设备起动电流响)时 不熔断,当过大电流和短路电流时熔断。 1、无起动过程的平稳负载(照明、电阻电炉)
低压电路控制基础 low-voltage circuits controller


低压电器:用于交流1200V、直流1500V以 下电路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 电器。 高压电器:交流1200V以上、直流1500V以 上。 电力传动系统的组成:
◦ 1)主电路:由电动机、(接通、分断、控制 电动机)接触器主触点等电器元件所组成。 (电流大) ◦ 2)控制电路:由接触器线圈、继电器等电器 元件组成。(电流小)

可控双向电流源电路图

可控双向电流源电路图

可控双向电流源电路图
可控双向电流源电路如图所示,它由E1组成的高阻抗电压跟随器及CD4051 8选1双向模拟开关组成。

电路中节点A和B的电压可分别由下式确定,即
UA=(Uoot+Uin)/2
UB=UA[1+(R1+R2)]
若R1=R2,则
UB=2UA=Uout+Uin
Iout=Uin/Rout
Rout=Rxi(i=1,2,3,4, (7)
由上式可见,电路的输出电流可由输入电压Uin及输出电阻Rout控制,若Uin不变时,只要改变Rout便可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

IC2的⑨、⑩、①脚为控制端,当⑥脚为低电平时,控制端对模拟开关的选通功能见下表。

当选通的模拟开关启动时,也就选择了相对应的输出电阻Rout。

输人电压的极性决定了电路是输出电流源,还是吸收电流源。

uln2003引脚图及功能_工作原理驱动应用电路

uln2003引脚图及功能_工作原理驱动应用电路

uln2003有什么作用_引脚图及功能_工作原理及驱动应用电路一、uln2003有什么作用ULN2003是大电流驱动阵列,多用于单片机、智能仪表、PLC、数字量输出卡等控制电路中。

可直接驱动继电器等负载。

输入5VTTL电平,输出可达500mA/50V。

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由七个硅NPN达林顿管组成。

该电路的特点如下: ULN2003的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2.7K的基极电阻,在5V 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和CMOS电路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

ULN2003 是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系列产品,具有电流增益高、工作电压高、温度范围宽、带负载能力强等特点,适应于各类要求高速大功率驱动的系统。

三、uln2003工作原理驱动应用电路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复合晶体管阵列,由七个硅NPN 复合晶体管组成,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2.7K 的基极电阻,在5V 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 和CMOS 电路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

LN2003也是一个7路反向器电路,即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ULN2003输出端为低电平,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ULN2003输出端为高电平,继电器得电吸合。

ULN2003是一个非门电路,包含7个单元,单独每个单元驱动电流最大可达500mA,9脚可以悬空。

比如1脚输入,16脚输出,你的负载接在VCC与16脚之间,不用9脚。

陈翠•来源:网络整理• 2017年10月23日14:37 • 12146次阅读ULN2003应用电路在自动化密集的的场合会有很多被控元件如继电器,微型电机,风机,电磁阀,空调,水处理等元件及设备,这些设备通常由CPU所集中控制,由于控制系统不能直接驱动被控元件,这需要由功率电路来扩展输出电流以满足被控元件的电流,电压。

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系列产品就属于这类可控大功率器件,由于这类器件功能强、应用范围语广。

第三节 开关电源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基本原理

第三节 开关电源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基本原理
• 1.平均电流反馈:响应速度慢 • 2.逐周过电流保护:检测瞬时电流,响应快 • 3.电压滞环的电压型控制:又称打嗝型控制 (hiccup-mode),当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开 关管才开通,否则开关管处于常关的状态。 • 4.常用控制芯片:TL494,SG3525
电压型控制的优点
• 1。单环控制,易于设计和分析; • 2。噪声裕量大; • 3。多路输出时,交叉调节性能好。
负载
0
x
PWM比较器 + C1 z=xy
R3
PI调节器
X为误差信号
+
Vref
将前面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代入上述控制系统,并进行 归一化后可以得到博德图。从博德图可知,电压模式控 制的开关电源,其稳定性和动态特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 出。(参阅教材和参考书得到此问题的详尽解释)
电压型控制的过电流保护形式 及其常用控制芯片
一、电压控制模式和电流控制模式
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分为:电压控制模式(Voltage Mode Control)和电流控制模式(Current Mode Control)两种。 电压控制模式:仅有一个输出电压反馈控制环。 电流控制模式:输出电压反馈控制外环和电流控制内环。 电流控制模式分类:峰值电流、滞环电流和平均电流控 制模式三种。
t=0
Qs =
π ( M1 − M 2 + 2M c )
2( M 1 + M 2 )
, 通过合理选择 M c,就可以使 Qs > 0,
MC − M2 n ] e0 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 此时误差en = [ M C + M1
峰值电流控制的优缺点及其 集成电路芯片
优点:(1)系统得稳定性增强,响应速度快(能够直接将干

4种直流电机控制电路详解,含图

4种直流电机控制电路详解,含图

4种直流电机控制电路详解,含图含公式,直观又细致,不懂都难!旺材电机与电控2小时前私信“干货”二字,即可领取138G伺服与机器人专属及电控资料!直流电机在家用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子玩具、录相机及各种自动控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对它的使用和控制,很多读者还不熟悉,而且其技术资料亦难于查找。

直流电机控制电路集锦,将使读者“得来全不费功夫”!在现代电子产品中,自动控制系统,电子仪器设备、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等等方面,直流电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家熟悉的录音机、电唱机、录相机、电子计算机等,都不能缺少直流电机。

所以直流电机的控制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种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

直流电机,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有几相绕组的步进电机。

这些步进电机,外加适当的序列脉冲,可使主轴转动一个精密的角度(通常在1.8°--7.5°之间)。

只要施加合适的脉冲序列,电机可以按照人们的预定的速度或方向进行连续的转动。

步进电机用微处理器或专用步进电机驱动集成电路,很容易实现控制。

例如常用的S A A l027或S A A l024专用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步进电机广泛用于需要角度转动精确计量的地方。

例如:机器人手臂的运动,高级字轮的字符选择,计算机驱动器的磁头控制,打印机的字头控制等,都要用到步进电机。

第二类为永磁式换流器直流电机,它的设计很简单,但使用极为广泛。

当外加额定直流电压时,转速几乎相等。

这类电机用于录音机、录相机、唱机或激光唱机等固定转速的机器或设备中。

也用于变速范围很宽的驱动装置,例如:小型电钻、模型火车、电子玩具等。

在这些应用中,它借助于电子控制电路的作用,使电机功能大大加强。

第三类是所谓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自动装置中的执行元件,它的最大特点是可控。

在有控制信号时,伺服电机就转动,且转速大小正比于控制电压的大小,除去控制信号电压后,伺服电机就立即停止转动。

伺服电机应用甚广,几乎所有的自动控制系统中都需要用到。

电流的大小和电压的大小

电流的大小和电压的大小

电流的大小和电压的大小电流和电压是电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电流的大小和电压的大小对于我们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设计都至关重要。

一、电流的大小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度,它的大小决定了电路中能够传送的电荷的多少。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电路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

电流的大小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1. 导体材料的电阻: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这是由欧姆定律确定的:I=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2. 施加的电压:在一定电阻下,电流的大小与施加在电路上的电压成正比,电压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就越大。

通过上述关系可以看出,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在电路上的电压和电路的电阻来实现。

二、电压的大小电压是表示电源对电荷进行推动的能力,也称为电势差。

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势能大小。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压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因素来决定:1. 电源的特性: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大小是不同的,比如电池通常提供1.5V或者3V的电压。

2. 电路的拓扑结构:在电路中,电压可以沿着不同的路径产生不同的变化。

在并联电路中,不同的元件处于相同的电压下;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可以根据元件的电阻比例分配。

通过上述关系可以看出,控制电压的大小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源和设计电路的拓扑结构来实现。

总结起来,电流和电压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电流决定了电路中通过的电荷的多少,它的大小与电阻和施加的电压有关;而电压决定了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势能大小,它的大小与电源的特性和电路的拓扑结构有关。

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电力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电机启动电流大小原因和控制

电机启动电流大小原因和控制

电机启动电流大小原因和控制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与电机的设计参数密切相关。

电机的设计参数包括电机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定子电流等。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电机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它们决定了电机的负载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启动过程中,电机通常需要供给较大的启动电流来克服转矩惯性和负载的阻力。

电机的定子电流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电机的启动电流也会随之变化。

另外,电机的设计也会考虑到启动时的电流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电机的正常启动。

电源电压也会影响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电机的启动电流与电源电压成正比。

如果电源电压较低,电机启动电流会相应增大;如果电源电压较高,电机启动电流会相应减小。

因此,在控制电机启动电流时,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电压来达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此外,电机的负载特性也会影响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

负载特性包括负载转矩、负载惯性等。

对于需要先克服一定转矩阻力才能正常启动的负载,电机启动电流通常会较大。

而对于负载转矩较小或者惯性较小的负载,电机启动电流会相应较小。

在控制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时,可以采用软启动的方法。

软启动是通过逐步增加电压或逐渐提供激励电流的方式来启动电机,以避免电机启动时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

软启动可以使用专门的软启动器件或者调整电源电压来实现。

另外,降低电源电压也可以控制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

通过调节电源电压的大小,可以降低电机启动时的电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变压器或调整电源电压的方法来控制电机启动电流。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启动方式来控制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如星三角启动、电阻式启动或变频启动等。

这些启动方式可以通过调整启动电路的连接方式或控制装置来实现。

综上所述,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电机设计参数、电源电压和负载特性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软启动、降低电源电压或调整启动方式等方法来控制电机启动电流的大小,以满足电机的启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分类与作用
• 电器定义:一种能控制电路的设备。
• 低压电器:用于交流1200V、直流1500V级 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 作用的电器产品。
• 高压电器:交流1200V以上、直流1500V以 上。
• 图1-1
分类
电力拖动系统组成
• 主电路:由电动机、(接通、断开、控制 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等电器元件组成。 (电流大)
• 2。4。1
结构原理图
断相保护
• 2。4。2
型号,图形符号
• P51 • 2。4。3
热继电器接入电动机定子电路方式
• 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接法: 带断电保护和不带断电保护的热继电器均可接在 线电路中。
• 电动机定子绕组三角形接法: *带断电保护接在线电路中。 *不带断电保护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必须串接在 电动机每相绕组上。
延时再动作的继电器。符号:KT • 电磁式 • 阻尼式 • 电子式(晶体管、数字式)
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技术参数
• 表2。3。1
JS20系列晶体管式型号
• P47
• 2。3。3
图形符号
热继电器
• 具有过载保护特性的过电流继电器。 • 长期过载、频繁启动、欠电压、断相运行
均会引起过电流。
• 用于: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过载保护和断 相保护。
• 当要求乙接触器线圈断电后方允许甲接触 器线圈断电,则将乙接触器的动合触点并 联在甲接触器的停止按钮两端。
四、工作正常与点动
• 控制要求: • P86
• 3。2。6
五、多点控制连锁控制
• 3。2。1
二、互锁控制
• 控制要求: 正、反转;
• 如何实现?
• 3。2。2
• 缺点
解决
• 加互锁----在同 一时间里两个 接触器只允许 一个工作的控 制作用称为互 锁(联锁)。
• 缺点
• 3。2。3
解决
• 复合联锁正、 反转控制
• 光盘
• 3。2。4
控制规律
•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就不能 工作,此时应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串 入甲接触器的动断触点。
热继电器接入电动机定子电路方式
• 2。4。4
第二章 电气控制系统基本控制电路
• 基本控制 • 常用基本控制电路 • 电气控制电路读图
第一节 基本控制
• 自锁控制 • 互锁控制 • 顺序控制 • 工作正常与点动连锁控制 • 多点控制连锁控制 • 自动循环控制
机床系统控制电路图
• 图2-1
一、起动、自锁控制
• 低压控制电路: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器、 按钮等。
电磁式低压电器
• 电器分感测部分和执行部分。 • 组成:吸引线圈、铁心、衔铁、铁轭、空
气气隙。
• 图1。2。1
电接触
• 触点接触形式: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 • 接触电阻
理想情况下:触点闭合:接触电阻为零。 触点断开:接触电阻无穷大。
图1。2。12
• 依靠接触器自身辅 助触点而使其线圈 保持通电的现象
----自锁
• 3。2。1
• 为什么加自锁? • 为什么用点动开关?
工作过程
合上QS,按下SB2,KM线 圈吸合,KM 主触点闭合, 电动机运转。 KM辅助常开触点闭合,自 锁。 按下SB1,KM线圈断电,主 触点、辅助触点断开,电动 机停止。 自锁另一作用:实现欠压和 失压保护
•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不能工作, 而乙接触器工作时甲接触器不能工作,此 时应在两个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互串入对 方的动断触点。
三、顺序控制
• 控制要求: • P85
• 3。2。5
• 改变控制要求:
控制规律P86
•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后方允许乙接触器工 作,则在乙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 器的动合触点。
• 控制电路:由接触器线圈、继电器等电器 元件组成。(电流小)
• 任务:根据给定的指令,依照自动控制系 统的规律和具体的工艺要求对主电路进行 控制。
按操作方式分
• 手动电器:刀开关、按钮、转换开关 • 自动电器: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
按用途分
• 低压配电电器:刀开关、低压断路器、熔 断器等。
(100万次以上) 操作频率:每小时的操作次数 一般:300次/h、 600次/h、 1200次/h 表1.7.2
接通与分断能力:可靠接通和分断的电流值。 接通时:主触点不应发生熔焊。 分断时:主触点不应发生长时间燃弧。
型号、含义
• P32 CJ20
型号、含义
图P32 CZ
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
电弧与灭弧
• 电弧产生:在触点由闭合状态过渡到断开 状态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气体自持放电 形式之一,是一种带电质点的急流。
• 电弧特点:外部有白炽弧光,内部有很高 的温度和密度很大的电流。
灭弧方法
• 电动力灭弧
• 图1。2。13
• 灭弧栅灭弧
• 图1。2。14
• 磁吹式灭弧装置 • 灭弧罩灭弧
区别
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没有灭 弧装置,可在电量或非电量的作 用下动作。
接触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有灭弧装 置,一 般只能在电压作用下动 作。
电磁式继电器
• 过电流继电器 • 欠电流继电器 • 电压继电器 • 中间继电器
• 2。2。1
型号、参数
• P41
表2。2。1
时间继电器
• 时间继电器定义: ----当吸引线圈通电或断电后其触点经过一定
• 图1。2。15
第二节 接触器
• 定义:用来自动地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 的电器。
• 分: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
• 组成:触点系统、电磁机构、灭弧装置。
接触器结构
• 交流接触器 • 光盘
• 直流接触器
• 图1。7。2
接触器主要技术参数
• 额定电压:指主触点的额定工作电压。 直流有:24V、48V、110V、220V、440V 交流有:36V、127V、220V、380V 额定电流:主触点的额定电流。 机械寿命(1000万次以上)与电气寿命
• 图1。7。3
接触器的选用
• 类型的选择:直流或交流接触器பைடு நூலகம்• 主触点额定电压的选择:大于等于负载额
定电压。 • 主触点额定电流的选择: 按P34式1.7.1计算,额定电流大于计算值。 • 线圈电压:
交流: 直流:
第三节 继电器
继电器分类: 用途分:控制继电器、保护继电器、中间
继电器。 原理分:电磁式、感应式、热继电器等 参数分:电流、电压、速度、压力继电器 动作时间分:瞬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 输出形式分:有触点、无触点继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