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之中亚部分常规知识点考查
高一地理中亚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中亚知识点总结中亚是指位于亚洲大陆中部的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
这片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下面是对中亚地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东临中国,南接南亚次大陆,西衔欧洲大陆,北面是西伯利亚平原。
二、地形地貌中亚地区地形高原丘陵多,主要有天山、帕米尔高原、库页岛高原等。
其中天山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山脉之一,被誉为是世界屋脊。
三、气候特点中亚地区气候干旱,属于大陆性气候。
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东部地区相对湿润一些,而西部则是典型的干旱地区。
四、主要河流中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姆河、塔里木河、锡尔河等。
这些河流对于中亚地区的农业灌溉和水资源供给起着关键作用。
五、资源和经济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区之一。
此外,农业和畜牧业也是中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六、文化和人口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多民族聚居。
这里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如哈萨克斯坦的骑马文化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卓斯音乐等。
七、地缘政治影响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地带,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世界大国关注中亚地区的战略位置,同时中亚国家也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推动本地区的发展与稳定。
综上所述,中亚地区作为亚洲大陆中心地带,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其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主要河流、资源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都具备着重要的地理意义。
中亚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不仅对当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关系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加强对中亚地区的研究与了解,争取与中亚国家在各个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高中地理中亚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亚知识点高中地理中亚知识点中亚位于亚洲中心地带,包括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中亚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地貌多样,气候多变,资源丰富,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下面将为大家简要介绍高中地理中亚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中亚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南亚、东亚、西亚和俄罗斯之间,是欧洲和亚洲的联系纽带。
东面和南面与中国接壤,西面邻近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面靠近巴基斯坦和伊朗。
位于亚洲的内陆地带,没有直接隔海可通的外部海洋。
东边和西边有阿尔泰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相隔,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北部则是寒带荒漠区和腹地盆地。
二、地形地貌中亚地貌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高山类型、沙漠类型、草原类型和盆地类型。
高山峰峰峭壁峭,如天山和阿尔泰山。
盆地类型地貌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河谷和天山山谷地带。
沙漠类型地貌是中亚地区最显著的地貌类型,中亚最大的沙漠是卡拉库姆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
草原类型地貌主要分布在中亚北部干旱气候区域,发育了大面积的草原和草原地貌。
三、气候特点中亚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中亚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农业和人民生活的方式,因此人类对气候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例如,在干旱的沙漠地带,人们通过天然渠道、地下水渠道和溪渠水渠等建设,充分利用水资源,使耕作土地数量得以增加。
在冬季寒冷的地区,人们发现了冬季灌溉法,借助于冰雪融水进行田间灌溉,增加了冬季耕作的效益。
在气候条件不稳定的地区,人们将干旱区的土地改造成为核心区,尽可能地利用贮水培育植物,使经济和农业生产得以稳定发展。
四、资源特点中亚地区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天然气、石油、金属、煤炭、石墨、铅、锌、矽等资源。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特别丰富。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地之一,在棉花、小麦、棉油和葡萄种植等领域有名。
吉尔吉斯斯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无机盐生产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银、金、铜、锌等矿产资源。
中亚地理知识点高考

中亚地理知识点高考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
在高考中,掌握中亚地理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地理格局、认识区域间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中亚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介绍中亚地理知识点。
一、中亚地理位置中亚地理位置北临西伯利亚高原,东临蒙古和中国新疆,西临黑海和里海,南界伊朗、阿富汗和南亚次大陆。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二、中亚地形地貌中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
北部为广阔的高原和山地,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多条山脉,如天山、帕米尔高原等;东部为贝加尔山地和南阿尔泰山地,地势较高;西部为喜马拉雅山和库尔勒山脉,地势陡峭;南部则为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地势高峻。
中亚地貌以山地、高原、盆地和河谷为主,其特点是海拔高度差大,地貌陡峭。
三、中亚气候特征由于地形的影响,中亚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干旱气候特征。
大部分中亚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气温季节差异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旱。
受到天山山脉的影响,南北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南大北小”的区域差异。
四、中亚经济发展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区。
石油和天然气是该地区的主要出口产品,对于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此外,该地区还有农业和畜牧业资源丰富,较为发达。
一些国家还发展了制造业和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总结:中亚地理知识点涉及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掌握中亚地理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地理格局、认识区域间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中,考生可结合地图、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复习,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拓展知识面,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亚必背知识及答案

区域地理必背知识过关七
1.中亚位置的重要性。
2.中亚的核心地理特征。
3.吉尔吉斯斯坦丰富的水资源来源何处?
4.咸海面积萎缩的原因。
5.巴尔喀什湖东部咸水西部淡水的原因。
6.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
7.一带一路”战略对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
先进行背诵,再查阅答案!
1.中亚位置的重要性。
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古丝绸之路和第二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通过。
2.中亚的核心地理特征。
干旱。
3.吉尔吉斯斯坦丰富的水资源来源何处?
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海拔高,冰雪融水丰富;位于锡尔河的中上游,水量较大。
4.咸海面积萎缩的原因。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居民大量引水灌溉,致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
5.巴尔喀什湖东部咸水西部淡水的原因。
西部有流量较大的伊犁河注入淡水,东部缺少河流注入;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6.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大;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有灌溉水源。
7.一带一路”战略对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外来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就业等。
地理中亚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亚的知识点总结1. 地理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东临中国,西与俄罗斯、统一国家、土耳其相接,南接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毗哈萨克斯坦。
地理上,中亚地区跨越了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在历史上一直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带。
2. 自然地理环境中亚地区地势复杂,高山、平原和盆地交错分布。
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高山密布,是世界上著名的山地地区。
天山山脉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山脉之一,它不仅分隔了中亚地区的南北,还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除了高山地形外,中亚地区还有广泛的平原和盆地,包括了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平原、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塔吉克斯坦的瓦罗达尔河谷等。
这些平原和盆地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3. 气候特点中亚地区的气候以干旱为主,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降水稀少,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区之一。
夏季的高温和干旱给中亚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蔬菜和水果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4. 自然资源中亚地区地下资源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
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此外,中亚地区还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铜、煤炭等矿产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5. 民族和文化中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主要居民有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吉尔吉斯族、塔吉克族等。
各民族在语言、宗教、服饰、饮食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
其中,伊斯兰教是中亚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对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中亚地区还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哈萨克斯坦的库马尔节、乌兹别克斯坦的水灌节、吉尔吉斯斯坦的亚尔马尔节等。
6. 经济特点中亚地区的经济以农业和资源开发为主。
由于气候干旱,农业产出受到一定影响,但中亚地区仍然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农作物为主,并发展了养殖业。
此外,中亚地区的资源开发也非常发达,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亚及知识点总结

中亚及知识点总结中亚地区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
地理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东临中国,南接南亚次大陆,西与西亚接壤,北界与俄罗斯和蒙古接壤。
中亚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沙漠和草原等地貌特征,气候也多样,包括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等。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水力资源等,这些都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有着重要影响。
历史中亚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历史上,中亚地区先后被希腊、波斯、蒙古和俄罗斯等列强统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同时,中亚地区还是伊斯兰教的重要传播地,伊斯兰文明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
在20世纪,中亚地区成为苏联的一部分,经历了大规模的集体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文化中亚地区的文化十分丰富多彩,融合了多个民族的传统和习俗。
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如哈萨克斯坦的骑射比赛、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制作、吉尔吉斯斯坦的草原游牧和塔吉克斯坦的波斯文化等。
政治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受到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大国的地缘政治影响。
在20世纪初,中亚地区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受到苏联政权的统治。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相继独立,建立了独立的政治实体。
然而,由于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中亚地区一直存在着种族、宗教、领土和资源等方面的纷争,也成为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热点地区。
经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依赖农业和资源开发。
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成为了能源出口国,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另外,中亚地区还处于大国经济的影响之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都对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中亚地区作为亚洲大陆中部的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意义。
中亚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中亚相关的知识点总结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部分,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地区。
该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以及中国西部和蒙古等地区。
中亚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备受人们关注。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亚地区的知识点总结:地理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部分,东临中国,西邻欧洲,南靠印度和巴基斯坦,北接西伯利亚。
该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地区之一。
自然资源: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土金属等。
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被誉为“石油王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对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文化:中亚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个文明的影响,包括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文明。
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有着许多古代遗址、宗教建筑和文化遗产,如撒马尔罕、布哈拉、伊塞克湖等地都是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语言和民族:中亚地区居民多为突厥语族民族,如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等,他们使用的语言多为突厥语系语言。
除了突厥族群外,该地区还有一些其他民族,如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形成了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结构。
宗教信仰:中亚地区的宗教信仰多样,有着伊斯兰教、东正教、佛教等多种宗教。
其中,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占人口的大部分。
而在历史上,佛教、东正教等宗教也曾在中亚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
现代发展:随着独联体解体和苏联的崩溃,中亚地区各国都面临了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期。
他们开始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新模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加快经济改革,推动现代化进程。
地缘政治: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复杂,有着多方利益的交错。
在国际政治中,中亚地区被认为是世界大国角逐的地区之一,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意义。
中亚知识点地理

中亚知识点地理中亚地区是指位于亚洲中部的地区,涵盖了一些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这个地区地理上与伊朗、阿富汗、中国和俄罗斯接壤,因此在地理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下面将对中亚地理知识点进行介绍。
1.地理位置中亚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亚洲大陆的中部。
它东邻中国,北邻俄罗斯,西邻伊朗,南接阿富汗,东南与巴基斯坦接壤。
这一地理位置使得中亚成为了连接东、西、南和北方的重要通道。
2.地形特点中亚地区地形多样,包括高山、河流、草原和沙漠。
天山山脉贯穿了中亚地区,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
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对于该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3.气候中亚地区主要有干旱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由于受到山脉的阻挡,中亚地区的降水量较少,气温波动较大。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且较长。
4.自然资源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
这些自然资源对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5.文化遗产中亚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反映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例如,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等地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6.交通网络中亚地区的交通网络发达,连接着亚洲各地。
铁路和公路系统的建设使得中亚地区与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
此外,中亚地区还有一些重要的国际机场,方便人们的国际旅行。
7.经济发展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能源和矿产资源。
这些国家在农业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中亚地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总结起来,中亚地区地理上的独特性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使得它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遗产和交通网络也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了解中亚地理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之中亚部分常规知识点考查
【画图并识记】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锡尔河、阿姆河、乌拉尔河、额尔齐斯河、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天山、卡拉库姆沙漠、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0°E、60°E、40°N、50°N
【了解】帕米尔高原、阿拉木图、卡拉干达、塔什干、阿斯塔纳、阿克斗卡、拜科努尔
1、中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明显
2、中亚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至中亚东部地区
3、中亚东部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多地形雨(地处大西洋湿润水气的迎风坡)
4、多内流河和内流湖,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
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5、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6、灌溉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
7、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但木材缺乏,机械和轻工业产品需进口
8、中亚西部濒临世界最大内流湖---里海,50°E穿过,有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注入
9、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10、第二亚欧大陆桥通过中亚,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11、深居内陆,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以粗放畜牧业为主,牲畜主要有细毛羊和羔皮
羊
12、里海沿岸低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
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13、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①东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西部: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伊犁河)③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14、额尔齐斯河是本区唯一一条外流河,源于阿尔泰山,为鄂毕河支流,注入北冰洋
15、耕地面积广阔,但降水较少,牧场辽阔,主要发展畜牧业
16、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哈、吉、塔、乌六国
17、三大产棉区(中国、美国、中亚)之一,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多沙质土。
农业发展限制条件:水资源短缺
18、咸海萎缩:a,过度引河水(锡尔河、阿姆河)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
水量减少;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湖面萎缩;c,植被破坏,生态恶化,降水减少
危害:使咸海丧失调节气候的作用,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湖
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加剧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
19、中亚是个多民族地区,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20、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
21、土壤盐碱化发生机理,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地表不断积累
22、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是俄罗斯的航天发射基地
世界地理之西亚和北非常规知识点考查
【读图识记】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阿富汗、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大高加
索山、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两大河流、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阿
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亚丁湾、土耳其海峡、五海三洲、北回归线、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摩洛哥)、开罗、亚历山大港、撒哈拉沙漠、地中海、死海、德黑兰、喀布尔、利雅得、耶
路撒冷、安卡拉、多哈、巴库、阿特拉斯山、阿斯旺大坝
1、西亚为五海三洲之地(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欧洲、非洲)
2、西亚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温带大陆性气候(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3、阿拉伯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4、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15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5、两河流域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6、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大、浅、多、好)
7、伊朗高原冬夏温差较小,海拔高,夏季气温不会太高;纬度较低,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
季气温不会太低
8、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海拔较高,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且有副高控制,降水较少,形成温带
大陆性气候(冬季降水比重大,与西风带南移有关)
9、枣椰树是伊拉克代表性植物,枣椰树上产椰枣
10、西亚石油输出路线有三条: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南海---中、美、日;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西欧、北美。
11、另外,铺设输油管道至红海、地中海沿岸,再由港口输出
12、北回归线经过红海、阿拉伯半岛、霍尔木兹海峡南部
13、西亚和北非以阿拉伯人为主,白种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沙特的麦加、麦地那因伊斯兰教兴起,
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是圣城。
14、以色列灌溉农业发达,发展节水农业,利用喷灌、滴灌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15、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石油资源丰富
16、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大高加索山,兴都库什山的形成都与板块碰撞有关
17、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都属于印度洋板块
18、地中海气候区盛产柑橘、葡萄、无花果、柠檬、油橄榄等农产品
19、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稀少,地面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
20、西亚畜牧业比较发达,以粗放畜牧业为主。
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较为著名
21、北非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地下,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是主要产油国
22、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23、埃及经济支柱:石油、运河、旅游、侨汇
24、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25、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亚洲部分有西奈半岛
26、埃及尼罗河两岸平原因光照充足,盛产长绒棉,我国新疆也盛产长绒棉
27、尼罗河主要支流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白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
28、尼罗河汛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季,主要靠青尼罗河补给;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因为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此时发源地为雨季
29、开罗,30°E,30°N;直布罗陀海峡,36°N,6°W
30、西亚和北非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发达,但荒漠化严重
31、摩洛哥盛产磷酸盐(磷灰石)和油橄榄,被称为橄榄之邦
32、开罗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等文物古迹像破损严重,因为风化和侵蚀(风力侵蚀)作用
33、摩洛哥地处阿特拉斯山的迎风坡,冬季由于西风带南移,降水较为丰富
34、阿斯旺大坝(纳赛尔水库),副高控制,热带沙漠气候,蒸发旺盛。
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
殖、旅游、发电等功能
35、红海,盐度最高的海域,副高控制,蒸发旺盛;沿岸支流汇入少;海区封闭,水体交换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