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题攻略
已改好::::::从高考题领会文言文翻译六要诀

文言翻译五要诀一、留(原词保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二、换(古今词代替):换,主要指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讲法,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1、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
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公悦。
译文: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
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
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
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
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的苛求马。
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
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
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
译文:“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君主。
”解说:“穷”,今天作“贫穷”讲,而这儿是“困窘”、“窘迫”的意思,而且是使动用法。
2、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高考文言翻译题是语文科目中的一大难点,很多考生在解答文言翻译题时会出现各种困难,导致得分偏低。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文言翻译题需要考生对古代汉语词汇、语法结构、句式等方面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而这些内容又并不是学生平常学习的重点,所以在应对文言翻译题时就显得有些吃力。
针对这一情况,考生在备考高考时就需要有一定的解题策略,来提高文言翻译题的应对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熟悉常见的古代汉语词汇文言翻译题中经常出现的古代汉语词汇有很多,比如常见的虚词、连词、时序词、动词、名词等。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多背诵、多记忆这些词汇,以便在考试中能够迅速理解并准确翻译句子的含义。
通过做一些文言翻译的练习题,也能够帮助考生熟悉这些古代汉语词汇的用法和搭配,提高应对文言翻译题的能力。
二、理解文言语法结构文言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句子的主谓宾语顺序不同、口语化的用法很少等。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多阅读一些文言经典,从中感受和理解文言语法结构的特点,比如主谓宾的顺序、动词的位置、虚词的使用等。
只有深入理解了文言语法结构,才能在解答文言翻译题时能够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三、掌握句式的特点文言翻译题中,句式的特点也是考生需要尤为注意的地方。
文言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比如“倒装句”、“多种形式宾语句”、“颠倒句”等,考生在备考时需要了解这些句式的特点,掌握其常见的结构和用法。
通过多做一些文言翻译的练习题,考生可以加深对这些句式的理解,提高对文言翻译题的解答能力。
四、注重语境的理解文言翻译题中很多时候会涉及到语境的理解和推测,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多培养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比如有一些古代汉语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含义,考生需要根据句子的整体语境和意境来准确理解和翻译词语的含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多阅读一些文言经典,通过阅读上下文的方式来提高对语境的理解能力。
五、注重积累翻译题的经验解答文言翻译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应试经验,这些经验是通过多做一些翻译题积累而来的。
07 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依据两原则,掌握翻译“六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方法,熟练准确解答此类题目教学过程【文言翻译·考势微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
“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需注意翻译的重点和翻译的方法。
【文言翻译·真题体验】【2024年文言文翻译题】(2024年新高考1卷)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答案】(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
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解析】得分点:(1)“当”,主持,引申为率领;“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
(2)“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文”,文饰,掩饰。
(2024年新高考2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答案】:(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2)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是高考语文科目的一部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以应对的考题。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解题策略,就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解题策略。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许多差异,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特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中的句子和段落。
我们需要注意文言文中的主谓宾结构和修饰的顺序等。
读懂原文是解题的基础。
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确保完全理解原文的意思。
如果对原文的意思不确定,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来解决疑惑。
只有真正读懂原文,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其三,注意词语的选择和搭配。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汉字和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这就需要我们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关系,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有时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其四,理解上下文的关系。
有时候,单独理解一个句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上下文中的其他句子和词语常常会给我们一些提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多做一些练习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多做一些文言文翻译题,我们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锻炼我们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我们还可以针对性地总结归纳之前做过的题目,从而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解题策略包括了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特点、读懂原文、注意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理解上下文的关系以及多做一些练习题。
通过掌握这些策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文言文翻译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翻译题一直是许多同学的难点,如果没有掌握好一些策略,很容易出现得分
偏低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高考文言翻译题解题的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1. 熟悉常用词语
文言文翻译往往会使用到很多常用的词语,例如“大王、臣、朕、吾、公”等。
同学
们需要对这些词语的意义进行深刻理解,以便在翻译中准确把握它们的含义。
2. 了解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存在一些独特的语法和句式。
因此,在进行文言
文翻译的时候,同学们需要熟知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了解古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见的
句式结构。
3. 理解文章大意
文言翻译题往往包含一段文章,同学们需要先读懂文章的大意,了解其中的核心内容。
只有对文章有了整体的认识,才能在翻译中准确表达出文意。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言文常
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述方式,并且要尊重古人的用词习惯。
4. 注意排比和对仗
排比和对仗是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果在翻译中能够准确运用,不仅有助于表达
出句子的意思,更能增强整个翻译的美感。
因此,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需要注意排比和
对仗的运用,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效果。
5. 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需要注意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即准确表达出文章的意思,
同时不失句式结构和修辞效果。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让句子更加流畅自然,传达出古
人的思想和语言风格。
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古文作为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考点。
在阅读和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古文的意思。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提升古文水平。
一、全文理解:全文理解是翻译古文的基础。
在翻译古文时,首先要明确全文的主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全文,可以了解文章的基本脉络和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二、词义理解:古文中经常使用一些生僻的词汇和词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要注重词义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阅读古文注释和参考资料等方式,加深对生词的理解和掌握。
三、语法分析:古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常使用倒装、并列句、比喻等修辞手法。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语法分析,理解并准确运用古文的语法规则。
四、省略理解:在古文中,作者常常使用省略的表达方式。
为了准确地翻译古文,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断和逻辑判断,补全省略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古文中一些代词或指示词的具体指向,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五、意象把握:古文中经常使用一些形象的描写和意象,这给学生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困难。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注重对意象的把握。
通过对句子和段落的整体理解,抓住作者的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以便更好地翻译古文。
六、逐字逐句翻译:在翻译古文时,我们要注意逐字逐句地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式和修辞特点。
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思,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实践演练:提高古文翻译水平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演练。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文材料进行阅读和翻译,并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通过多次的实践演练,逐步提高古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总结起来,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包括全文理解、词义理解、语法分析、省略理解、意象把握、逐字逐句翻译和实践演练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古文翻译的水平,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古文题目。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摘要】高考文言翻译题在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文言翻译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策略。
要理解句子结构和意思,把握好原文的脉络。
注重词语的选择与搭配,避免直译导致句意不通。
要注意句式的变化,灵活运用语法知识进行翻译。
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善于归纳总结,积累翻译经验。
多练习,不断提高翻译能力,熟能生巧。
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文言翻译题,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高考、文言翻译题、解题策略、句子结构、词语选择、句式变化、举一反三、归纳总结、多练习、翻译能力1. 引言1.1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在高考中,文言翻译题通常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一道题目。
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很多考生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
掌握一些解题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理解句子结构和意思是解答文言翻译题的基础。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要想准确翻译,必须先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蕴含的意思。
在翻译文言文时,注重词语的选择与搭配是至关重要的。
文言文中很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需要借助字典等工具,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翻译,同时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避免翻译出现歧义。
要注意句式的变化。
文言文中的句式多样且灵活,翻译时要对句式进行灵活变通,避免生搬硬套,使翻译更为通顺和地道。
举一反三,善于归纳总结也是解答文言翻译题的有效策略。
通过多练习,积累经验,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翻译水平。
掌握适当的解题策略,多加练习,是提高在高考文言翻译题中得分的关键。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2. 正文2.1 理解句子结构和意思理解句子结构和意思是解答高考文言翻译题的关键之一。
在翻译文言文时,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谓宾的关系、修饰成分的位置等。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含义,从而有效地翻译出正确的意思。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高考文言翻译题是考察学生对于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解题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理解句义。
首先要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句子的大意和表达方式。
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2. 辨析句法结构。
古代文言文句法结构复杂,常常有省略和倒装等用法,需要仔细辨析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要注意动宾关系、主谓关系、定状关系等,从而准确翻译句子的结构。
3. 找出句子的关键词。
句子的关键词通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
通过找出关键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准确地翻译句子。
4. 注意句子的修辞手法。
古代文言文中常常存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比喻、反问等,需要注意这些修辞手法对句子意义的影响,从而正确理解和翻译句子。
5. 理解上下文。
上下文是理解句子的重要依据,通过理解上下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要仔细阅读上下文,参照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
6. 借助词典和参考资料。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词典和参考资料来解决一些难词难句的翻译问题。
但是需要注意,借助词典和参考资料时要理解词语用法和句子的语法结构,不能盲目套用。
7. 多做题和练习。
通过多做题和练习,可以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可以多选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逐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高考文言翻译题的解题策略主要包括认真理解句义、辨析句法结构、找出关键词、注意修辞手法、理解上下文、借助词典和参考资料以及多做题和练习。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度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了过来。
4、调整法。(调)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词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
同,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翻译 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
例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考点诠释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了解
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 含义 了解常见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 假字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筛选文中的信息
分析综合
分析写作方法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思想内容
2008年高考
文言文翻译题攻略
吴小杭 杭州师范学院
一、明确三项要求
3、替换法。(换) 就是把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字)都要 “替换”成现代的双音词。“替换”时要注意古今 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这是翻译的关 键。
例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率领妻子和儿女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过关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将画线的语句翻译 成现代汉语。
上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行本进曰; “此人素清,其过又小。”上不顾。行 本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令 臣在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臣 言若非,当致之于理,安得轻臣而不顾? 臣所言非私!”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 之,遂原所笞者。——《刘行本传》 译文
例2、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 望帝用鳖灵做丞相,这时玉山出现水灾,好象尧时的洪水
2、添加法。(补)
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 介词、量词、分数部分等,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 容,使译文通顺、明确。
1、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驻扎
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于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次
①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楚国的人想要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滽水立标志
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楚国人仍旧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 因。
方法 小结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补
文 言 文换 直 译 五 法
删
省略的主谓 宾介以及量 词、分数
单音节词 古 今异义 词类 活用 通假字
句首发语词 音节助词 轻微语气词 倒装标志的 虚词、偏义 复词中的陪 衬
B: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是没有完全达 到我的兴趣。
C:先生说的话,的确是苦口良药,但我却还没有你那种 境界啊!
D:先生的说法,的确是苦口良药,然而却还没有达到观 察入微的境界。
小试牛刀
①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 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 变而益多矣,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 以败也。——《吕氏春秋》 译文
二、掌握一个原则
高考翻译文言文还要遵循“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字字 落实,准确翻译,恰当转换古今句 式,巧妙处理古代修辞,译出原文 的语气和风格特点。
1、抄录法。(留)
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 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郡做太守。
B:现在谭敬先在安庆任职,他不允许恭敬朋 友吗?你应该去依靠他。
C:现在谭敬先把守安庆,他不是允恭的朋友吗?去求助他怎 样? D:当今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依靠他?
②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
(A )
——《三国志》
A: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是没有完全了 解我内心的志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项: 1、“信”。指译文准确无误,如实地、恰 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意思翻译出来。 2、“达”。指译文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 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指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 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对于考生而言,关键是要做到“信”和 “达”。
刘行本传
皇帝曾向一郎官发怒,在殿前笞打他。刘行 本劝谏说:“这个人向来高洁,其过失又很小, 望陛下稍加宽容他。”皇帝不理睬。于是行本就 站到皇帝面前说:“陛下不认为臣不正派,安排 臣在身边。臣说的如果对,陛下怎能够不听?臣 说的如果错了,应当交给法官,以申明国法,岂 能轻视臣而不理睬!臣所说的并非是私事。”于 是把朝笏放在地上而退下去了,皇帝马上郑重其 事地向他道歉,也原谅了所笞打的郎官。
5、删除法。(删)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昼夜勤作息。
同义连用 的实词或 虚词中的 一个
有些关联 词语、结 构助词、 偏义复词 中的陪衬
2006年广东卷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 D)
A: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嘛? 去归顺他不可以吗?
古今异义 虚词用法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句子语气
荆人涉澭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树 立标记。澭水突然涨水,楚国人不知道,顺 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淹死的人有一千多, 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 以前他们先在澭水里树立标记的时候,(标 记)可以引导涉水,现在水已变化涨了很多, 楚国人还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 原因。
人名地名 国名物名 帝号年号 别号谥号 官职度量 典章制度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定语前置 介词结构 后置
留
文 言 文 直 译 调五 法
信—字字准确 达—通顺规范 雅—富有文采
1、考题涉及考点较全面。
2、每句均有1-2分的句意分(译出大意 很重要)且必有关键点。
3、翻译题中的关键点大都可以在课内 找到对应点。
[参考答案]
上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
皇帝曾对一个郎官发怒,在殿前用竹板子打他。
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 笞者。
(他)于是把笏板放在地上退下,皇帝脸色严肃地 向他道歉,于是赦免了要被打板子的那个人。
三、找准文言文翻译的六个关键点
做翻译题经常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注 意翻译大意,而忽略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关键点——高职考 评卷的得分点,这些关键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