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整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100的数字,数的读写和数数;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4. 计量单位:米、厘米、千克、克、小时、分钟;5. 数据处理:比较、分类、排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巩固和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处理等基础知识。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有3个苹果,2个香蕉,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2. 数的认识:(1)复习1~100的数字,数的读写和数数;(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数数练习。
3. 数的运算:(1)复习加法、减法、混合运算;(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混合运算练习。
4. 几何图形:(1)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点;(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几何图形练习。
5. 计量单位:(1)复习米、厘米、千克、克、小时、分钟;(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计量单位练习。
6. 数据处理:(1)复习比较、分类、排序;(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数据处理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处理七、作业设计1. 数的认识:数数练习,从1数到100;2. 数的运算:完成混合运算练习题;3. 几何图形:完成几何图形练习题;4. 计量单位:完成计量单位练习题;5. 数据处理:完成数据处理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练习,学生对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工作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归纳总结

工作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归纳总结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中,主要的重难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的认知和排序: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能够熟练认识数字,并能够按照顺序进
行排列。
这可能会涉及到数字的阅读和书写,以及比较大小等概念。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
够应用到一些简单的问题中。
这可能涉及到小数的加减、进位和退位等概念。
3. 数量和数量关系的认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数量和数量关系。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用物品进行计数,学习数字和实际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4. 图形的认知和分类: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能够进行
简单的分类。
例如,他们可以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进行分类,并能够找出同一类
图形中的共同特征。
5. 时间和时间顺序的认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能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
能够根据图示判断时间的先后顺序。
他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如上午、
下午、早上和晚上等。
总的来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数字认知、运算能力、数量关系、图形认知和时间的概念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例、实操和游戏等方式帮助
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重,难点,易考,易错题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8单元的重难点、易考易错题归纳如下:
第7单元重难点:
* 重点: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的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难点:理解10的加减法的算理,尤其是减法中的借位问题。
第7单元易考易错题:
* 易考题:10的组成和分解,例如:10可以分成()和(),()和()组成10等。
* 易错题:在计算10的加减法时,容易忽略进位和借位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第8单元重难点:
* 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尤其是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8单元易考易错题:
* 易考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例如:9+5=,8+7=等。
* 易错题:在计算进位加法时,容易忽略进位的问题,或
者进位计算错误,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针对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加强学生的
理解和掌握。
2. 对于易考易错题,可以进行专项练习和反复训练,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
3.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11~20各数的认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难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2. 讲解:在黑板上展示11~20各数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卡片,按照顺序和大小关系进行排列。
4. 巩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1 12 13 14 15| | | |16 17 18 19 20七、作业设计1.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直线。
答案:略2.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着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数的运算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计算三个数之间的差值,或者找出一个数在11~20中的位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数数游戏作为开场。
这个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上册1.课题:准备课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数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2.课题:比多少第二课时:比一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3.课题位置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4.课题: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高分必备》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附习题)

《高分必备》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附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
第一单元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题型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题型总结第一单元比一比一、比较高矮:1、比较高矮的两个事物需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2、三个物品比较高矮,最高、最矮只有一个。
二、比较长短:1、把比较的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2、三个物体比较长短,最长、最短只有一个。
注意曲线比较长短,数格数比较长短。
三、比较大小三个物体比较大小,最大、最小只有一个。
四、比较轻重:1、通过天平比较轻重,重的一边低,轻的一边高。
三个物品比较轻重,要逐一比较,比较出最重、最轻。
2、通过弹簧比较轻重,重的弹簧拉的长,轻的弹簧拉的短。
三个物品比较轻重,要逐一比较,比较出最重(弹簧最长)、最轻(弹簧最短)。
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一、0——10数的认识1、注意在田字格里书写1——9要占在左半格。
0占在右半格。
2、数数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数一个划一个,或数一个圈一个。
二、比较多少1、在对物体进行比较时,用一一对应连线的方法,哪种物体先比完,那种物体就少,反之,有剩余的就多。
三个物体比较。
2、按杯子里的水多少排顺序。
33个。
3个。
三、按规律填数1 2 3 () 5 ( ) ()8 9 108 () 6 () 4 3 () 1 ( )1 3 ()()()2 4 ()()()0 () 6 9四、比较数的大小先数数再比较,注意开口朝大数,尖角朝小数。
五、第几1、第几指的是事物的排列顺序,只有一个。
2、从左数,从右数。
3、从前数他排第3,从后数他排第5,一共有几人?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一、认识物体1、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必须先明确每类图形的特征。
(既长又方长方体,四四方方正方体,可乐罐状是圆柱,球类大多是球体。
)2、认识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第四单元和与分熟悉不同形式下数的合与分1041 3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加法题型1、2+6=86+2=82、?6+3=93+6=96+3=3+634+0=4二、减法题型1、9-6=39-3=6210-4=6310-4=64、?77-4=35、4+5=9 5+4=99-4=5 9-5=46、7-3=47、4-4=0三、+2=5 +=8=()=()四、用2、5、7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热点难点梳理 第2讲 位置(人教版含详解)

第2讲位置知识点一:上、下、前、后1.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
2.要确定前后的位置,需要先确定以活动者为参照点,参照点面朝的方向是“前”,相对的方向是“后”。
3.上、下是一组相对的位置关系,位置在高处的物体为上,在低处的物体为下。
4.要确定前后的位置,需要先确定以什么为参照点,参照点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知识点二:左、右区分左右的标准:一般以人的左、右手为标准,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考点一:上、下、前、后【例1】(1)一共有9只小动物。
(2)从前面数,排第4,排第6。
(3)前面有7只小动物,后面有4只小动物。
(4)把后面的3只小动物圈起来。
【分析】根据图中的信息,数一数一共都多少只小动物,然后分别知道每一位动物排在第几位,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一共有9只小动物。
(2)从前面数,排第4,排第6。
(3)前面有7只小动物,后面有4只小动物。
(4)如图:【点评】考查前后左右的判断。
1.在括号里圈出正确答案。
在的(上下)面。
在的(上下)面。
在的(上下)面。
在的(上下)面。
【分析】根据位置中的上下左右即可解答。
【解答】解:在的(上下)面。
在的(上下)面。
在的(上下)面。
在的(上下)面。
故答案为:上;下;上;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据位置中的上下左右的灵活运用。
2.想一想,填一填。
◎的上面是△,下面是□。
〇在☆的右面,☆在〇的左面。
△在口的上面,口在△的下面。
【分析】根据图示,以◎为观察点,确定图形之间的相互位置即可。
【解答】解:◎的上面是△,下面是□。
〇在☆的右面,☆在〇的左面。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故答案为:△;□;右;左;上;下。
【点评】本题主要是根据物体的排放,确定物体的位置,注意以◎为观察点。
3.从前往后数,排第4,把后面的2只涂上色。
【分析】大雁头部的方向是前,从前往后数,排第4,把后边的2只图上颜色即可。
【解答】解:从前往后数,排第4。
故答案为: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整理
一、数
(一)1、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18的相邻数是()和()。
2、从1数到10,有( )个数,7是第( )个数,第4个数是( )。
3、3和6相比,( )比8小得多。
4、比8多5的数是(),()比19少9,10比5多()。
5、比15大1的数是(),13比10多()。
6、把8、2、0、
7、1、4、10、9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2分)
□>□>□>□>□>□>□>□
7、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个数,从左边起,7
排第(),第4个数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二)1、5的右边是( ),左边是( )。
2、12前面的数是(),17后面的数是()。
3、
①一共有()只小动物,从左边数起,排第();
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②从右边起圈出3只小动物。
(三)1、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2、20里面有()个十
3、13的“3”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
表示()个()。
(四)1、在算式15-2=13中,15是()数,2是()数,13是()。
在算式11+6=17中,加数是()和(),和是()。
2、被减数和减数都是9,差是()。
3、9和7的和是(),差是()。
二、钟表问题
1、我会认。
2、过1小时是几时?
3、1小时以前是几时?
4、看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3时 10时 5时 12时
6时 5、用刚过几时或快几时表示。
三、图形
1、
2、
3、数一数。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4、
()数量最多,()数量最少,多()个
和一共有()个
5、
⑴从左数圆柱排在第()。
⑵从右数第二个是(),第7个是()。
⑶把右边的4个图形圈起来。
⑷长方体有()个,三角形有()个,长方体比三角形多()个。
四、看图列式计算。
〈一〉
7
?个 16个
= = = 8、
= = = = =
9、
= =
10、
?个
?个 19个
= =
10个?个
11、?个
15个?朵
= = 12、
□○□○□=□
?本
13、
□○□○□=□□○□=□
14、
□○□=□(块)□○□=□(只)15、
□○□○□=□()□○□○□=□()
18、
□○□○□=□()
19、
6○□○□=□()
20、从8、15、9、17中选出3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应用题
= (棵)=
17
16、
3.
= (个)
4、河里有10只鸭子,又游来了6只,现在有多少只鸭子? =
5、妈妈买来18个鸡蛋,吃了5个后,还剩多少个鸡蛋? =
6、公交车上有14个人,到某站下去3个人,又上来2个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个人?
=
7、小明要写15个大字,上午写了5个,下午又写了4个,他还要写几个大字?
=
8、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5只,一共有几只小鸟?
= (只)
9、亮亮有15张画片,送给弟弟5张,还剩下几张画片?
= (张)
六、排队问题
1、小动物排队,小狗排在第2,小熊排在第8,小狗和小熊的之间有几只动物?
2、小朋友排成一队回家。
林林排在第3个,星星排在第10个,林林和星星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3、在拔河比赛中15个男同学站成一排。
从左往右数,小力是第5个,小刚是第12个,请问小力和小刚中间有几个人?
4、12个同学排成,从前往后数小华是第9个,小明是第6个,他们俩中间有几个同学?
5、20个小朋友排成一列纵队去公园玩。
从前往后数,小东排在在18个,小亮排在第7个。
他们中间有几个人?
6、一队小朋友排队去春游,第8个和第17个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7、这一组有8个人参加比赛,小乐排在最后,小明的前边有3个人。
他们之间有几个人?
8、
小女孩参加比赛后还有几个人才能到小男孩?
9、
10、 他今天读了
几页?
11、 她休息几天?
12、 她 今天读了几页?
我是第3号运动员
我是第10号运动员。
老师今天给我们布置作业从第3题
到第8题,我们做了几道题?
今天我从第5页读到14页,明天该读第15页了?
我星期四到星期日休息。
我今天从第11页读到第
20页。
13、
他回家还要写几个大字?
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一) 机房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法
A. 房顶地板防尘漆工程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刮腻子补孔→磨平→满刮腻子→磨光→满刮第二遍腻子→磨光→涂刷第一遍防尘漆→磨光→涂刷第二遍防尘漆→清扫。
2 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对不同材料的基层应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处理后要达到表面平整、干燥、无油污、无浮尘。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0%。
(2)、满刮腻子:刮墙腻子由白乳胶漆、滑石粉或大白粉、2%羧甲基纤维素溶液调配而成,调成比例为1:5:3.5(重量比)。
第一遍腻子要求横向刮满,第二遍腻子要求竖向刮抹。
要求刮抹平整、均匀、光滑、密室;线角及棱边整齐。
满刮时,不漏刮,接头不留槎,不玷污门窗框及其他部位。
干透后用砂纸打磨平整。
(3)、磨砂纸:每道腻子应磨砂纸一遍,每道砂纸要把墙面磨光、磨平、不留浮腻子和刮痕,并将浮尘清扫干净。
(4)、封底漆:若采用高档乳胶漆,则在第二遍满刮腻子后增加封底漆工序。
封底漆可采用滚涂或是喷涂方法施工,施涂时,涂层要均匀,不可漏涂,若封底漆渗入基层较多时,需重涂。
(5)、涂刷乳胶漆。
施工时乳胶漆的涂膜不宜过厚或是过薄。
一般以充分盖底、不透虚影、表面均匀为宜。
涂刷遍数一般为两遍,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涂刷遍数。
在正常气温条件下,每遍涂料的时间间隔约为4h 左右。
(6)、磨光:第一遍乳胶漆涂刷施工结束4h 后,用细砂纸磨光,若天气潮湿,4h 后未干,应延长时间,待干燥后再磨。
(7)、清扫:清扫飞溅的防尘漆,房顶、专墙乳胶漆可采用刷、滚涂施工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喷枪进行喷涂。
B. 吊顶工程
(1)工艺流程:放线→安装主龙骨吊杆→安装主龙骨→安装固定联结件→安装骨架→安装金属装饰面板。
(2)操作要点: 1)放线:
a.根据设计标高沿墙面和柱面弹出吊顶标高线,弹线应清楚,位置准确,水平允许偏差士5mm 。
b.根据施工图纸,在结构顶棚上弹出主龙骨位置线并详细标注出吊挂点的位置。
2)安装主龙骨吊杆:
a.吊杆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安装前做防锈处理。
b.用膨胀螺栓将吊杆固定到结构顶棚上,固定应结实牢固;吊杆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大于1200mm 。
3)主龙骨安装:
a.主龙骨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应小于1200mm 。
b.主龙骨安装后,及时校正其位置、标高和起拱高度。
4)吊顶骨架的校正与检查:
a.龙骨安装完毕后,全面校正各类龙骨的位置及整体的水平度。
b.检查吊顶骨架,确保牢固
今天老师布置了15个大字,
小明在学校写了5个,
可靠。
5)吊顶板安装:吊顶专其他专业的项目施工完毕,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吊顶板的安装作业。
(3)质量标准。
暗龙骨吊顶工程执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一2001)第6.1条和第6.2条的规定。
C. 彩钢板饰面板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