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

APTT

【检验原理】

37℃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即以脑磷脂作为血小板的替代物加入贫血小板血浆中,在Ca2+的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APTT。

【样本制备】

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用微量移液器吸出待测血浆。

3.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

【检验方法】

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达到要求稳定温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将试剂瓶直立在18~25℃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氯化钙用前应放入仪器37℃预温槽。

3.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

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每个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试剂放相应位置,37℃预温,需混匀放搅拌子。

③将待测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再将APTT试剂100μl加入测试杯,混匀,启动预温时间计时,37℃,5分钟,将测试杯从预温槽移至测试槽。

④使用联动加样器加入氯化钙100μl,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自动打印结果。

【正常值参考范围】

犬:10.0~18.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检验结果解释】

APTT延长见于FⅧ、FⅨ、FⅪ血浆水平减低。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会影响检测结果。

PT

【检验原理】

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PT与血浆中的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呈负相关。

【样本制备】

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草酸钠、EDTA、肝素不适于作抗凝剂。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

3.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如不能立即测试,应采样后60分钟内分离血浆。

【检验方法】

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将试剂瓶直立在室温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

3.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

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每个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试剂放相应位置,37?C预温,混匀需放搅拌子。

③将待测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

④启动预温时间计时,37℃,3分钟,将测试杯从预温槽中移至测试槽中。

⑤使用联动加样器加入试剂100μl,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正常值参考范围】

犬:5.0~15.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质量控制程序: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程序,使用质控血浆测定。

FIB

【检验原理】

在待检稀释血浆中加入高浓度的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在以参比血浆制作的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血浆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即为待测血浆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

【样本制备】

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

3.稀释:用咪唑缓冲液按照1:5比例稀释血浆。

4.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

【检验方法】

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并放室温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

3.定标血浆制备:以蒸馏水复溶血浆,加入量标识在试剂瓶上。

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FIB标准曲线制备:以半自动血凝仪为例:

①按下表稀释标准血浆(假设FIB标定液浓度2.57g/L):

②每份稀释血浆宜重复测试4次(至少测定2次),求秒数均值。

③进入FIB标定菜单,选录入,将不同稀释度血浆凝固时间均值和FIB浓度输入仪器。

④选计算,按2次确认,标准曲线输入完成并打印。则检测样本时,同时报告秒数和g/L。更换试剂批号时应重做标准曲线。

5.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

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将5倍稀释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37?C预温3分钟,将测试杯移至测试槽。

③用联动加样器加入已预温的凝血酶试剂100 l,启动计时器,仪器记录时间并自动打印结果。

【正常值参考范围】

犬:4.0~14.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TT

【检验原理】

在待检血浆中加入标定的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凝血酶时间(TT)。

【样本制备】

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

3.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

【检验方法】

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达到要求稳定温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将试剂瓶直立在室温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

3.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

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每个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将待测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启动预温时间计时,37℃,3分钟,将测试杯从预温槽中移至测试槽中。

③使用联动加样器加入试剂100μl,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进行测试。报告凝血酶时间。

【正常值参考范围】

犬:7.0~17.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质量控制程序: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程序,使用质控血浆测定。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总 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凝血四项内容与正常值及意义 乐安中心卫生院钟恒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各项意义: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 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雪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2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PT: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其中INR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APTT 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 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 3s以上异常 TT凝血酶时间测定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纤维蛋白原(FIB):2-4 g/L FIB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 3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测定。 2.实验原理 凝固法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从散射光光强度的测定,可以做出凝血曲线,通过Percentage Detection Method法求得血液凝固时间。 3.标本要求 3.1.标本准备:采用塑料采血管或硅化玻璃注射器静脉采血,针头必须为21号以上,儿童可用23号。采血技术熟练,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并且以1分钟完成为宜,最多不宜超过3分钟以免某些凝血因子及纤溶因子活化。 3.2.抗凝剂选择:以109mmol/L枸椽酸钠溶液为佳,血与抗凝剂按9:1混合。建议用已加有抗凝剂的硅化真空采血管。也可用带盖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但应保证血与抗凝剂的比例正确。 3.3.收到血标本后应尽快离心分离血浆,并尽快测量,全血储存在4-8℃不应超过2小时,室温下富含血小板血浆可存放3小时,去血小板血浆可存放2小时;4小时内不能测定的血浆应冷藏;不要把血浆置于37℃条件下超过10分钟。应了解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各种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影响。 4.材料 4.1.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例如:光电检测法的凝血仪不宜用透光度差的试剂;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验试剂对疾病的敏感性,例如APTT试剂中所用活化剂不同(可用白陶土、硅藻土和鞣花酸),该试剂对肝素、凝血因子Ⅷ和因子Ⅸ缺乏及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不同,所以需根据检测项目来选择不同活化剂。(例如常用的APTT试剂的活化剂,以白陶土对凝血因子敏感,硅土对因子及肝素均敏感,鞣花酸对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较强.PT试剂的选择也一样,例如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令)检测应选择ISI与1.0接近的PT试剂。)血栓与止血检验应尽可能选用仪器生产厂家推荐的配套试剂,并选择使用与仪器原理相匹配的试剂。

静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评分表流程图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二、准备 1、个人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治疗盘、碘伏、棉签、止血带、采血针1-2个、真空采血管,污物杯、输液贴、一次性治疗巾,试管架、手消毒凝胶、锐器盒 3、环境准备:洁净,宽敞,光线适宜 三、评估要点 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2、是否空腹。 3、病情、一时状态、合作程度。 4、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四、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及试管条形码。 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手腕带),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向患者解释目的和注意问题、询问患者是否进食 3、一看:初步选择采血静脉,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治疗巾、止血带 二扎: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6cm处扎止血带,末端向上,嘱患者握拳 三摸:以手指探明所选静脉的走向和深浅 4、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待干,消毒直径范围大于5cm 5、再次核对患者检验时间、项目及标本容器是否一致。 6、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用胶贴固定蝶翼,采血针另一端与真空管相连,当采集到需要量时反折针头,换采血管,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凝血标本管--其他标本管 7、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8、再次核对标本标签条形码内容、床号姓名,撤去治疗巾。 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予相关知识宣教,整理床单位,处理生物垃圾,洗手。 五、注意事项 1、核对:患者身份:床号、姓名、电子条形码、腕带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需空腹采血者了解空腹时间、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等 3、采集:按无菌操作原则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采试管中(血培养—红管—蓝管—绿管—紫管—黑管) 4、操作完毕宣教:穿刺部位压迫力度、时间以不出血为宣,禁止局部按摩 5、一般在早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或禁食6h以上采集,输入脂肪乳时应等待8h后采集,否则为脂血 6、禁止从输液测肢体采血,避免用力挤压或指腹按摩取血 7、同时采集多种标本时,根据采血管的要求依次采集 8、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 9、采集时血液速勿过快或过慢,以免引起溶血;血液沿着试管壁流入 10、标本避免过度震荡及禁止旋转在高温、低温的环境中以免溶血 11、注意不同体位采血,检验的结果不同,如:立位比卧位血浆总量少12% 12、及时送检 13如遇多项检验者,应捆绑送检

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简称凝血四项,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它的准确检测对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初步诊断、指导临床用药、患者术前准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因素常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现总结如下。 1 标本因素 1.1 抗凝剂的选择及其与血液的比例抗凝剂为109 mmol/L的枸橼酸钠,因枸橼酸钠对凝血因子Ⅴ、Ⅷ有保护作用。枸橼酸钠0.2 ml,血液1.8 ml,按1:9比例,当HCT>55%或HCT<25%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抗凝剂量(ml)=(100%-HCT)×血量(ml)×0.001 85[1]。据报道血液量增加0.05 ml可使凝固时间缩短,减少0.5 ml可使凝固时间延长。 1.2 标本采集采血前患者应处于空腹,平静、放松状态,因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都会引起因子活性及血小板数量上升,凝血和纤溶活性增强,影响检测结果。采血时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时间过长,采血针头不能太细,要一针见血,以防穿刺损伤或组织液混入血液,促使凝血酶形成,加速血液凝固,影响结果。采血后立即将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但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标本出现凝集或溶血,凝血因子消耗或激活,影响结果。绝对禁止从输液管或输液侧手臂取血,以防药物影响及血液稀释。 1.3 标本的存放与运送标本在正确采集并准确核对后(切忌张冠李戴),需在室温下立即送检,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因子,使PT、APTT结果缩短。血液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存放方式和时间的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同[3]。 2 仪器与试剂 我们使用的是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仪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环境条件一定要适合仪器的要求,做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不要在仪器附近接打手机。试剂应选择匹配试剂,稀释试剂要用去离子蒸馏水。试剂应放4℃保存,复溶的试剂需新鲜配制,否则复溶时间越长对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越大。试剂要在有效期内使用,所用计量器具要准确无误,标本经离心机离心后不应升温。 3 实验人员因素 操作人员的能力及责任心对于结果的准确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仪器性能、能处理常见故障方可上机。同时操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了解影响凝血4项的常见疾病和药物,以免不必要的复查,浪费试剂和时间。操作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和与临床的沟通,对于一些与临床不符、难

凝血四项内容及正常值

凝血四项内容与正常值及意义 乐安中心卫生院钟恒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各项意义: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 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雪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PT: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其中INR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APTT 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 以上异常 TT凝血酶时间测定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纤维蛋白原(FIB):2-4 g/L FIB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一)参考值 一步法凝血酶原时间:11~13秒 凝血酶原比值:0.82~1.15 (二)临床意义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 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血症); 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 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等。 2.PT缩短: ①先天性因子Ⅴ增多; ②DIC早期(高凝状态); ③口服避孕药、其它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损 伤等均为血栓形成的基础)。 3.口服抗凝药的监护临床上当NI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当INR>4.5时,如纤维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数仍正常,则提示抗凝过度,应三少或停止用药。INR>4.5时,同时伴有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减低,则可能是DIC或肝病等所致也应减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剂。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一)参考值:33.68~40.32秒 (二)临床意义:基本与凝血时间意义相同,但敏感性高。目前所用的大多数APTT测定方法,凡当血浆凝血因子低于正常水平的15-30%即可异常。 1.APTT延长:APTT结果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即为延长。APTT是内源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主要用于发现轻型的血友病。虽可检出因子Ⅷ:C水平低于25%甲

型血友病,但对于亚临床型血友病(因子Ⅷ大于25%)和血友病携带者敏感性欠佳。结果延长也见于因子Ⅺ(血友病乙)、Ⅻ和Ⅶ缺乏症;血中抗凝血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或肝素水平增高时,当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因子Ⅴ、Ⅹ缺乏时也可延长,但敏感性略差;其它尚有肝病、DIC、大量输入库存血等。 2.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3.肝素治疗监护: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为敏感,故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护指标。此时要注意APTT测定结果 必须与肝素治疗范围的血浆浓度呈线性关系,否则不宜使用。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 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 倍为宜。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 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5.2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5.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5.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5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5.6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5.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5.8 采血完毕后,产生的医疗垃圾按规定分类处理。 6. 注意事项 6.1 采血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2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6.3 一般生化、免疫检验用干燥非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3-5ml。若检验项目较多,应适当增加采样量。 6.4 血常规检验用EDTAK2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0.5-1毫升。 6.5 凝血四项、血红蛋白电泳、3P试验用枸橼酸钠(0.2ml)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必须准确,为1.8ml。血沉用枸橼酸钠0.4ml抗凝,抽血1.6ml。 6.6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以枸橼酸钠0.2ml抗凝,另加入葡萄糖20mg,抽静脉血1.8ml,混匀。 6.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需用肝素管抗凝。 6.8 血液粘度测定需同时抽取血常规、血沉和肝素抗凝血(5ml)三份样本。 6.9 餐后,血糖、血脂可增加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一般应空腹抽血。有些食物成分:高蛋白、高脂及饮食可引起血中蛋白、血脂、尿酸增高;香蕉、咖啡等可引起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定等。 6.10 药物影响:如异菸肼、庆大毒素、氨芐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百科名片 凝血酶 凝血酶原时间,简称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渗出液)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者有临床意义。应用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曲线,对比患者血浆的PT,可以求出活动度。活动度的正常值为80%-100%。目录[隐藏] 原理与临床意义 PT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PTA与INR在肝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PTA组间差异的相关因素

[编辑本段] 原理与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其原理是在抗凝血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钙离子,满足外源性凝血条件,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PT。 实验室报告PT有4种方式:秒、活动度(prothrombintimeactivitypercentage,PTA)、率(prothrombintimeratio,PTR)、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4种形式在临床上应用价值不同。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 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编辑本段] PT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PT主要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I、Ⅱ、Ⅴ、Ⅶ、Ⅹ的水平决定,它在肝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急性肝炎PT异常率为10%~15%,慢性肝炎为15%~51%,肝硬化为71%,重型肝炎为90%。在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中,PTA是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分期的指标之一。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轻度PTA>70%、中度70%~60%、重度60%~40%;肝硬化代偿期PTA>60%、失代偿期PTA<60%;重型肝炎PTA<40%[1]。Child-Pugh分级中PT延长1~4s计1分、4~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检验标本的米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米集必须符合 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 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 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 室人员接收临床标 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

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 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米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米血后立即离 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F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 C)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 C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 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新)

呼吸科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气管镜室工作检查人员须知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气管镜室内勿大声喧哗,手机置于静音状态。 三、检查操作时勿穿隔离衣外出。 四、检查完毕后物归原处(拖鞋等)和按要求将医用、生活垃圾分 类放置。 五、气管镜操作时内禁止会客、饮食、摆放与气管镜检查无关的物 品。

气管镜室医护技工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本管理室的各项工作,严格 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仪器操作规程。 2、遵守院规、院纪、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需请假, 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开。 3、做好气管镜检查病人的预约工作,做好病人的术前解释, 术中配合,术后指导工作,审核患者知情告知书签字情况。 4、严格核查气管镜病人的标本,及时送检、及时分发气管 镜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 5、严格执行操作室的清洁、消毒制度,预防院内感染,严 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度。 6、严格执行气管镜消毒隔离制度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气管 镜定期细菌培养与登记制度。 7、做好突发事件、不良事件、院内感染的上报登记工作。 8、保证抢救仪器、物品、药品的完好和备用状态(登记、 更换、补充、整理)。 9、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记录(气管镜测漏和登 记)。 10、严格执行呼吸内镜操作准入制度。

气管镜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柜、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 好的通风,诊疗室配空气消毒机,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2、保持各室的清洁,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吸引器、 吸引管、用含氟消毒剂清洗消毒。 3、从事内镜诊疗时,医护人员需戴好口罩和帽子。 4、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 作服、口罩、帽子、手套防护眼罩等。 5、活检钳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 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定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 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5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 人诊疗。 7、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 有关隔离要求(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火灭菌—冲洗)。禁止 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时间 应使用计时器控制。 8、使用后的气管镜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5分钟; 结核杆菌、其他分支杆菌的的书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时 间不少于15分钟,当日不再继续的内镜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消 毒5分钟,浸泡消毒后的气管镜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9、气管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包括患者姓名、 内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者姓名)。

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检验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二、尿液分析仪使用规程-----------------------------4 三、自动凝血仪操作规程-----------------------------6 四、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8 五、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9 六、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11 七、肝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2 八、肾功能检验操作规程----------------------------14 九、血脂检验操作规程------------------------------18 十、血液葡萄糖测定技术操作规程--------------------24 十一、凝血四项检验操作规程------------------------26 十二、AB0血型正反血型鉴定技术操作规程-------------28

一、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1.样品分析前准备 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2.在开启分析仪电源之前操作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3.释液清洗液溶血素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 4.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废液桶是否清空 6.UPS电是否足够打印纸安装是否正确是否足够 7.确保键盘正确连接到键盘接口上 8.打开分析仪后面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屏幕上显示Initializing 9.分析仪进行初始化整个初始化过程持续约4~7分钟 10.初始化过程结束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数界面 2.动物类型选择 1.按[菜单]键移动光标选择动物按[确认]进入动物界面

D-D二聚体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D-二聚体测定 (分析仪器法) 1实验原理:免疫比浊法 当混合标本中含有D-二聚体时,聚苯乙烯颗粒包被到单克隆抗体(DD5),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的交联区域结合。交联区域呈立体结构,有两个单克隆抗体表位。总之,一个单克隆抗体就能触发凝集反应,随后检测浊度的增加。仪器在575nm处通过对浊度改变的监测,将吸光度转换成浓度值,由此获得样本中D-二聚体的量。 2标本采集 2.1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 3.8%(w/v)枸椽酸钠0.2ml+静脉血1.8ml,混匀。 3标本存放 1小时内(3000r/min×15min)分离血浆,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2~8℃保存不超过4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70℃不超过6个月),只能冻融1次,在37℃迅速解冻,以减低凝血因子的消耗,解冻后立即测试。 4标本运输:低温条件下运输。 5标本拒收的标准:抗凝剂不符合,采血量不准确,凝固,溶血,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 6.1 德国Dade Behring Marburg 公司D-Dimer PLUS乳胶试剂, 用4mlD-二聚体PLUS复溶液溶解一瓶 D二聚体PLUS试剂,室温(15℃~25℃)放置约5分钟,并不时混匀。将试剂放于仪器相应的试剂位置上。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书上有效期,复溶试剂2~8℃保存不超过2天,室温保存不超过5天。 6.2 D-Dimer PLUS加速剂:用5ml蒸馏水溶解,室温(15℃~25℃)放置约15分钟,并不时混匀。将 试剂放于仪器相应的试剂位置上。使用前,轻轻振荡试剂。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书上有效期,复溶试剂2~8℃保存不超过5天。 6.3D-Dimer PLUS复溶液:液体。用于溶解D-二聚体PLUS 乳胶试剂。未开封试剂2~8℃贮存到说明 书上有效期,开瓶后试剂2~8℃保存不超过12周。 6.4 Dade D-二聚体质控血浆I/II.用蒸镏水1ml溶解后放置30分钟,才能使用或分装。复溶后,室温保 存2小时,2~8℃4小时。 7. 仪器设备: 7.1 仪器名称: 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 7.2 仪器厂家:日本Sysmex公司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 APTT 【检验原理】 37℃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即以脑磷脂作为血小板的替代物加入贫血小板血浆中,在Ca2+的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APTT。 【样本制备】 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用微量移液器吸出待测血浆。 3.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 【检验方法】 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达到要求稳定温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将试剂瓶直立在18~25℃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氯化钙用前应放入仪器37℃预温槽。 3.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 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每个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试剂放相应位置,37℃预温,需混匀放搅拌子。 ③将待测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再将APTT试剂100μl加入测试杯,混匀,启动预温时间计时,37℃,5分钟,将测试杯从预温槽移至测试槽。 ④使用联动加样器加入氯化钙100μl,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自动打印结果。 【正常值参考范围】 犬:10.0~18.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检验结果解释】

APTT延长见于FⅧ、FⅨ、FⅪ血浆水平减低。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会影响检测结果。 PT 【检验原理】 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PT与血浆中的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呈负相关。 【样本制备】 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草酸钠、EDTA、肝素不适于作抗凝剂。

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

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 核心提示:【摘要】nbsp;nbsp;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Thromboscreennbsp;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结果:样本量采集过多或过少,样本溶血,有凝块以及离心时间不足都将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样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人员的 作者:李华,顾胜芳,刘静作者单位:(遵义市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Thromboscreen 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测定。结果:样本量采集过多或过少,样本溶血,有凝块以及离心时间不足都将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样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人员的规范操作是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保障。 【关键词】凝血四项;分析;质量控制 随着血栓与止血疾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技术也有新的发展。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段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因此,凝血四项分析的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分析前患者的准备,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试剂的选用,复溶,预温和储存,仪器的选择,保养,监控和校准,检验人员的熟悉程度,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都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血凝的检测质量,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检测中遇到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作如下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来源 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收集重新采集复查有问题样本63例。 1.2 仪器和试剂 Thromboscreen 400C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生产。 1.3 样本采集与检测 使用真空静脉抽血管,抗凝剂为109 mmol/l枸橼酸钠0.2 ml,抽取静脉血1.8 ml,抗凝剂与血的比例应为1:9,3 000 r/min离心15 min,4 h内测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2 结果 2.1 样本采集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见表1) 无论是血量>1.8 ml,还是<1.8 ml,都将使PT,APTT结果延长。表1 样本采集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略)注:与原检测结果比较P<0.01。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模板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 规程

检验标本的采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 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 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 若不能及时送检, 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 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 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 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 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 做到认真核对, 包括标原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 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 否则会影响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 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 1) 、时间: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 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 ②抗凝标 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 ③非抗凝( 无促凝) 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 全血细胞分析、ESR等) 不需要离心。 ( 2) 、温度: 一般标本为室温( 最好是22-25℃) 放置; 冷藏标本( 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 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 3) 、采血管放置: 应管口( 盖管塞) 向上, 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 4) 、采血管必须封口: 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 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能够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 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 此种变化与检测 方法无关, 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 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 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 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 应核实清楚后再执行。

CA50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Sysmex-CA50凝血四项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测定。 2.实验原理 凝固法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 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从散射光光强度的测定,可以做出凝血曲线,求得血液凝固时间。3.标本要求 3.1.标本准备:采用塑料采血管或硅化玻璃注射器静脉采血,针头必须为21号以上,儿童可用23号。采血技术熟练,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并且以1分钟完成为宜,最多不宜超过3分钟以免某些凝血因子及纤溶因子活化。 3.2.抗凝剂选择:以109mmol/L枸椽酸钠溶液为佳,血与抗凝剂按9:1混合。建议用已加有抗凝剂的硅化真空采血管。也可用带盖塑料管或硅化玻璃管,但应保证血与抗凝剂的比例正确。 3.3.收到血标本后应尽快离心分离血浆,并尽快测量,全血储存在4-8℃不应超过2小时,室温下富含血小板血浆可存放3小时,去血小板血浆可存放2小时;4小时内不能测定的血浆应冷藏;不要把血浆置于37℃条件下超过10分钟。应了解不同存放温度和时间对各种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影响。 4.材料 4.1.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例如:光电检测法的凝血仪不宜用透光度差的试剂;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验试剂对疾病的敏感性,例如APTT试剂中所用活化剂不同(可用白陶土、硅藻土和鞣花酸),该试剂对肝素、凝血因子Ⅷ和因子Ⅸ缺乏及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不同,所以需根据检测项目来选择不同活化剂。(例如常用的APTT试剂的活化剂,以白陶土对凝血因子敏感,硅土对因子及肝素均敏感,鞣花酸对狼疮样抗凝物敏感性较强.PT试剂的选择也一样,例如对口服抗凝药物(华法令)检测应选择ISI与1.0接近的PT试剂。)血栓与止血检验应尽可能选用仪器生产厂家推荐的配套试剂,并选择使用与仪器原理相匹配的试剂。 4.2.正常对照血浆:正常对照血浆有商品供应,多为冻干品,也可自制,要求采集20份以上男女各半,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个体,删除服药者,须在平静状态下采血,血液经抗凝离心后分离血浆。取等量的各份个体血浆进行混匀,然后分装小瓶,冻存于-80℃或冷冻干燥备用。 4.3.参比血浆或称标准血浆(质控血浆):为了使检测结果在同一实验室的不同时期或不实验室间具有可比性,就要使用标准品。 5.仪器与试剂 5.1仪器:sysmex CA-50半自动化血凝分析仪。 5.2试剂: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3仪器安装后应对其主要性能参数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比性、抗干扰试验试验等。评价结果应在仪器说明书标示范围之内。 5.4 仪器在测定常规标本前应使用配套的校正物建立标准曲线,在更换新批号的试剂或仪器维修后,要重新建立标准曲线。无校正物的测定项目,可伤使用配套的定值质控物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应在定值质控物标示的允许范围内。 5.5 每台仪器上使用的凝血活酶试剂应有特定的ISI(国际敏感指数)值,这样才能使患者INR(国际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的结果有可比性。

凝血四项

凝血四项 1、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范围:11~14S PT即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血浆凝固的时间,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无障碍。 延长:常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Ⅶ、Ⅹ缺乏症,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FDP增多,恶性贫血,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实质性损伤时损害凝血因子与凝血酶原的合成,口服抗凝剂如肝素等。 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2、凝血酶时间(TT)参考范围:16~18S TT在凝血酶作用下,血浆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时间。 延长:常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DIC,FDP增多,SLE,肝病,肾病,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疾病。 缩短:标本可能有微小凝块或有钙离子存在。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参考范围:30~45S APTT为脑磷脂具有部分凝血活酶的作用,能加速因子X的活化,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促使血液凝固的时间。 APTT延长: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甲、乙、丙型血友病;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血液循环中的抗凝物质增加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Ⅴ、Ⅷ、血小板增多,幼儿,DIC高凝期,标本离心不足,标本混有血小板等。 4、纤维蛋白原(FIB、Fib或Fbg)参考范围:2~4g/L FIB即凝血因子I,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既是凝血酶作用的底物又是高浓度纤溶酶的靶物质,在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FIB作为底物,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 含量增高:可见于糖尿病、糖尿病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手术后、轻度肝炎等。 含量减低:可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 影响因素: (1)、抗凝剂:草酸钠、EDTA、肝素不适用。 (2)、黄疸、脂血、重度溶血和冰冻血浆影响结果。 (3)、使用纤溶药物如:双香豆素、链激酶、尿酶等。 (4)、超过治疗剂量的肝素可使凝固延长。 (5)、FDP增加使凝固延长。 (6)、某些药物如避孕药、雌激素有影响。 (7)、标本采集和处理不当有影响。 (8)、妊娠和急性炎症会影响某些测定结果。 乙肝五项检查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 查看医嘱,二人核对无误 评估:患者的病情、凝血四项及有无吸氧、吸氧的浓度、穿刺处动脉搏动情况,桡动脉采血需做Allen实验,穿刺处皮肤情况。测量患者的体温。 患者准备: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方法,了解病人的心理、取得合作(急诊抢救例外)。 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光线明亮,符合操作要求,必要时使用屏风。 护士准备:护士服装整洁、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洁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动脉采血器,一次性垫巾、垫枕、弯盘,小冰盒、化验单。(检查有效期) 操作方法: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配合。取合适体位:穿刺桡动脉,患者体位不受影响,以患者舒适、采血方便为宜。穿刺肱动脉,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穿刺股动脉, 患者取平卧位。 3、垫垫巾和垫枕,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快速手消洗手。用洁尔碘消毒液消毒穿 刺部位(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 4、打开血气针,二次消毒;消毒操作者左手的食指和中指2遍。 5、拿一干棉签,将血气针预抽至1ml。 6、核对 7、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45~60度角穿刺, (若取股动脉穿刺采血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后抽取动脉血约1~2ml,(一次性动脉采 血专用注射器则血液自动流入针管内)。 8、取血后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 9、无菌棉签压迫穿刺点至少5~10 分钟,勿揉,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10、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放入冰盒。 11、核对,洗手,在化验单上签字,写上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有无吸氧及吸氧浓度。 12、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应禁止热敷、不要沾水,当日尽量不洗澡,以免引 起局部感染;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如果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3、整理床单位,摆舒适体位,感谢配合。 14、及时送检。终末处理,整理用物。 15、流动水下七步洗手法洗手,做好记录。 16、10分钟后去病房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瘀斑等,收回棉签。 Allen试验方法步骤: ①操作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患者采血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阴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穿刺,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穿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