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云课堂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学云堂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答案

学云堂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答案

学云堂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答案学云堂答案1. 单选(1/1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玄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是一门纯粹的社会科学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正确答案: 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答案解析:2. 单选(1/1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创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弗洛姆马丁?塞里格曼马斯洛罗杰斯正确答案: 马丁?塞里格曼答案解析:3. 单选(1/1分)智力正常,情绪情感积极稳定,意志、行为健全协调,自我意识良好、人格完整,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角色,这六条心理健康标准是哪个群体的?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婴幼儿正确答案: 大学生4. 单选(0/1分)下面关于心理咨询的说法,哪个是错的?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主要指通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来进行;心理咨询包括药物的使用;心理咨询不包括药物的使用。

正确答案: 心理咨询包括药物的使用;5. 单选(1/1分)高健康水平者的健全人格模式里,马斯洛提出的理论是:成熟者自我实现者功能充分发挥者创发者正确答案: 自我实现者6. 多选(1/1分)心理咨询中“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内涵包括哪些?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可以是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可以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咨询师可以帮助求助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正确答案: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可以是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可以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7. 多选(1/1分)与科学心理学诞生相关的信息: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00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与冯特教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有关与弗洛伊德于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有关正确答案: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与冯特教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有关8. 多选(1/1分) 8.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正确答案: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答案解析:9. 多选(1/1分)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比较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情绪情感健康的个性心理正确答案:比较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情绪情感健康的个性心理答案解析:10. 多选(1/1分) .心理咨询的对象:精神正常,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XXX《心理学》在线作业一-试题标准答案

XXX《心理学》在线作业一-试题标准答案

XXX《心理学》在线作业一-试题标准答案XXX《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1.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这种倾听属于创造性的倾听。

2.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预测并干预学生的作用。

4.认为只有当研究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研究才能影响到另一种研究的迁移学说是相同元素说。

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6.研究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多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谐音联想法。

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8.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最初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问题属于转换问题。

9.人的研究主要通过视觉。

10.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XXX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11.研究策略是研究者为了提高研究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研究过程的复杂方案。

C研究策略是研究目标的制定和实现D研究策略是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和评估E研究策略是研究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答案】:XXX24.为了更好地观察直观对象,我们需要运用感知规律,这些规律包括强度律、活动律、差异律、组合律。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25.相似性的大小主要由两个任务中共同成分的数量决定。

这些共同成分可以是刺激、反应、环境线索、研究目标或态度。

26.XXX的教学原则包括逐渐分化原则、序列组织原则和巩固原则。

此外,先行组织者策略和整合协调原则也是其重要原则。

27.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包括研究材料的特性、教师的指导、研究情境的相似性和迁移的媒体。

而研究的心向和定势也会对迁移产生影响。

28.元认知的组成成分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做一些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心理学练习题及其详细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条件反射”?请举一个例子。

答案:条件反射是指在一个刺激引起一个自发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多次与另一个刺激同时出现,使这个刺激也能引起该反应。

例如,巴普洛夫的狗实验中,当给狗提供食物时,会引起狗分泌唾液这一自发反应;而在实验中,巴普洛夫教育狗通过声音和食物的关联,最终导致狗在只听到声音时也会分泌唾液。

2. 什么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请举一个例子。

答案: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指个体通过试错学习的过程,学会将特定的反应与特定的结果相关联。

例如,斯金纳的箱子实验中,老鼠在按下小杆后会给予食物奖励;经过多次试验,老鼠学会按下小杆来获取食物。

3. 请说明“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指个体在经历了刺激和反应多次同时出现的过程后,学会将刺激与反应相关联;而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指个体通过试错学习的过程,学会将特定的反应与特定的结果相关联。

区别在于经典条件作用中,刺激和反应是通过同时出现而建立关联,而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是通过试错学习建立反应与结果的关联。

4. 请解释“激励理论”。

答案:激励理论是指个体的行为受到激励(内在或外在)的驱动,通过追求奖励或避免惩罚来满足自身需要。

激励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于激励的存在,不同的激励会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5. 请列举三种心理障碍,并简要解释它们。

答案:三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 焦虑障碍:指人们过于担心和恐惧未来的事情,并伴有身体不适,如心慌、出汗等症状。

- 抑郁障碍:指人们感到极度的悲伤、失去兴趣和活力,并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

- 精神分裂症:指一种严重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心理学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

东师积极心理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

东师积极心理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

东师《积极心理学2022年春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单选题)1:以下哪些话语,不利于教师构建“自主性”的课堂教学?()A:创建接纳、鼓励、温暖和关爱的氛围B:给予孩子自主管理和自主决策的空间C: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D:时刻关注教学进度,以完成教学任务正确答案:D(单选题)2: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法突然明晰起来,这是创造的哪个阶段?()A:酝酿B:准备C:完成D:洞悉正确答案:D(单选题)3:提升认知灵活性有助于增强个体不反应的行为倾向,不反应不包括以下哪个含义?()A:不卷入自己的想法和情绪B:消极地接受一切想法和情绪C:探究事物本质后再作出反应D:不立即对环境作出冲动的反应正确答案:B(单选题)4:具备哪些特征的活动,有助于青少年的积极发展?()A:条理化、结构化B:结构化、自主性C:利他性、自主性D:自主性、创造性正确答案:B(单选题)5:以下不是积极心理学宗旨的是()。

A:帮助人们发现存在的乐趣B:帮助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契约C:帮助人在零和游戏中获胜D:帮助人类实现对人性更深刻的理解正确答案:C(单选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回避型依恋的人在婚恋中拥有更积极的爱情B:在亲密关系中,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利于关系的发展C:积极的情感支持可以维持亲密关系的质量D:认知风格不会影响亲密关系正确答案:C(单选题)7:下列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使用突出优势时会感觉特别兴奋B:运用突出优势时会感觉越来越轻松C:用新的方式来使用突出优势会让人感觉更好D:一个人优势的展现会减少他人展现优势的机会正确答案:D(单选题)8:以下哪部分属于积极的人际系统?()A:积极的自我B:积极的认知C:意志的力量D:积极的人际互动正确答案:D(单选题)9:心理学家洛特鲍姆等人提出双过程模型,次级控制指人们努力改变()来满足自身需要和愿望。

A:情感B:自我C:环境D:认知正确答案:C(单选题)10:小明学习只是为了考取好的大学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每天强迫自己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则小明属于()。

心理学网络作业参考答案及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心理学网络作业参考答案及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心理学网络作业第一次任务第 1 大题单选题1.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2. 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3. 在错觉种类中,最常见的错觉是(视觉)。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规律性)。

5. 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这种学习指的是(意义学习)。

6. “舌尖现象”说明的是记忆的(提取)过程。

7. 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性)。

8. 长时记忆的记忆容量很大,一般认为可以对达到(5万~10万)个组块,甚至无限。

9. 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表象)。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

(创造性)11.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阶段)。

12. 清晨起来,看到马路、屋顶是湿的,就可推断出昨天夜里下雨了,这是人们运用(思维)的体现。

13. 注意的转移与哪一项相关(注意的稳定性)。

14.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的注意是(无意注意)。

15. 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状态因素之一是(直接兴趣)。

16.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不包括(周围环境)。

17. 心理学要研究(脑)的功能,研究其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8. 把心理测验划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等的依据是(测试内容)。

19. 心理测验法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20. 把心理测验划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的依据是(测试形式)。

2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说的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22. 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选择性)的表现。

23.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绝对感觉阈限)。

24.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语义关系编码)。

25.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6. 元认知策略不包括下列的(组织策略)。

27. 感觉记忆的容量一般在(9~20)个字母或物体,甚至更多。

东师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3)

东师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3)

东师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3)1.正确答案为D,表示我们对如何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是程序性记忆。

2.正确答案为A,表示XXX认为儿童的认知要经历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且顺序是有序的但不是连贯的。

3.正确答案为D,表示无意识包含人的恐惧、愿望等,而心理动力学关于意识的观点中无意识对人的影响最大,但无意识里面的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被人认识到。

4.正确答案为B,表示闻到苹果香味或看到它是红色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感觉。

5.正确答案为A,表示朗读课文时,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发生的顺序是视皮层→角回→威尔尼克区→布洛卡区→运动区。

6.正确答案为D,表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精神过程的学问。

7.正确答案为D,表示情绪的认知-评估理论认为对刺激情形的估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活动。

8.正确答案为D,表示双重编码理论是指语义和表象的结合。

9.正确答案为C,表示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包括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不包括光亮度。

10.正确答案为C,表示对数定律是由XXX提出的,表示感受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

11.正确答案为C,表示XXX是心理学史上最早对人的记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7.认知与情感是相互独立的心理现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8.感觉是指感觉器官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而知觉是指个体对感觉信息的主观体验和理解。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9.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时,通常采用的是内在因素而非外在因素。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0.人格特质是指个体长期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内心特征,具有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1.研究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但不会改变个体的基本人格特质。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12.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真实实验法是最具有科学性的方法,可以控制变量,确定因果关系。

心理学课后答案总汇(完整版)

心理学课后答案总汇(完整版)

第一章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说: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程序(P16-19)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经验总结法、教育行动研究研究程序:①、选择和确立选题②、文献综述③、形成假设④、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⑤、资料的搜集与整理⑥、撰写研究报告5、学习教育心理学对从事教师职业的意义(P7-8)①帮助教师了解教学中的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和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7、试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反战经历的几个阶段(P9)⑴、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一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⑵、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⑶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⑷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第二章1、心理发展的实质及主要的特点有哪些(P21)⑴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实质上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认知和社会发展四种)⑵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2、心理发展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看待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答: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 遗传因素:是指与遗传基因相联系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

(2) 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A、自然环境:是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

B、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各种影响。

3、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简要介绍每一发展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和观点以及理论对现代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答: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一、自然成熟说:1、代表人物:格塞尔(美国)2、理论观点: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

2020年新编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解析名师资料

2020年新编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解析名师资料

《心理学》(《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意识和无意识 p6,p7 2.实验法:p13倒数第三第二行3.测验法p14 4.条件反射p525.感觉后像p666.感受性p65 7.记忆p76 8.表象p799.内隐记忆p85 10.遗忘p76二、填空1. 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P12.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P2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独立。

P14.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只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的简单模式。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5.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P646.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P677.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提取信息或检索信息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同时扫描,二是_自动停止系列扫描,三是完全系列扫描。

P848.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P76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测验法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间接性1 P14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P20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P19是大脑皮质暂时神经练习(×).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4.的接通P52.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

(×)5错觉不同于幻觉P646.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p667.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心理学习指要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
1 .心理学的定义p3
2 .心理学的研究目标p5-6
3 .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p8-14
观察法、实验法、相关法、调查法、个案法
自变量与因变量
4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5
5 .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派别及其主要观点与代表人物p17-20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 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p28-29
· 2 .神经冲动的传导p29-30
·a)静息电位
·b)全或无原则
·c)突触
· 3 .神经系统的结构p30
·a)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
·b)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拮抗性质
· 4 .大脑皮层的分区
·a)感觉皮层区p35-36
·b)运动皮层区
·c)联合皮层区p37
·i.布洛卡区—说话
·ii.威尔尼克区—理解他人的话
· 5 .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p37
· 6 .双生子研究的意义p48-49
·第三章动机
· 1 .动机的定义、功能p52
· 2 .需要、动机、驱力、诱因p53-54
· 3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叶克斯-多德森定律p54 · 4 .母性动机——瓦顿实验p62-63
· 5 .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p69-70
· 6 .习得性无助实验的过程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p71-72
·7 .韦纳的归因论p76-77
·8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p77-78
·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78-80
·第四章学习
· 1 .学习的定义p82-83 与分类p85
· 2 .经典条件作用p87-93
·a)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b)条件刺激/ 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
·d)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系统脱敏法
· 3 .操作条件作用
·a)桑代克的著名实验-效果律p94
·b)斯金纳的实验-操作条件作用论p94-95
·c)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的比较p96
·d)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的区别p97-100
· 4 .顿悟学习p102-103
· 5 .潜在学习--认知地图p103-104
· 6 .观察学习--替代强化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104-107 ·7 .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学习观的比较p107
·8 .依据学习原理探析行为习惯的养成或消除
·第五章认知过程
· 1 .感觉的含义p111
· 2 .心理物理法对感觉的测量p112-115
·a)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b)韦伯定律
· 3 .基本的感觉现象p116-117
·a)后像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 4 .颜色视觉的三种属性p118
· 5 .色彩混合的加法混色与颜料混合的减法混色p118
· 6 .听觉的三种属性:音高、响度与音色p120
·7 .知觉的定义及其与感觉的联系p122
·8 .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p123
·9 .知觉的特性p122-127
·10 .列举空间知觉的几种主要的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p129-130 ·11 .运动知觉现象p132
·a)真动
·b)似动:自主运动、诱导运动
·c)相对运动
·12 .列举几种主要的错觉现象p133
·13 .记忆及记忆的基本环节p134
·14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p134
·15 .感觉记忆的容量、编码、储存时间p135
·16 .短时记忆的容量、编码、储存时间p136-137
·17 .短时记忆遗忘消退理论与干扰理论p137-138
·18 .长时记忆的类型与储存方式p138-140
·19 .长时记忆的遗忘p141
·20 .思维的分类p142
·21 .影响范畴三段论推理的心理因素p145-146
·22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47-148
第六章情绪、压力与适应
· 1 .情绪的概念与三种表情p152
· 2 .四种基本情绪p153
· 3 .情绪表达的三个特性p154-157
· 4 .几种主要的情绪理论
·a)詹姆斯-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p157-158
·b)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
·c)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p159-160
· 5 .恐惧反应发生时的身体变化
· 6 .生活压力的含义p163
·7 .生活压力的来源p163-165
·8 .心理冲突p166
·9 .非理性信念与生活压力p166-167,176
·10 .生活压力的应对策略p170
·11 .社会支持p174
·12 .应对压力的主要心理学方法pp175-178
·第七章意识
· 1 .意识的含义
· 2 .意识状态p180-181
· 3 .意识的层面pp181-182
· 4 .睡眠的五个阶段与快速眼动睡眠p183-184
· 5 .梦的内容与特征p186-187
· 6 .弗洛伊德及现代神经生物学关于梦的主要观点p187
·7 .失眠症p191
·8 .催眠及其机制193-194
·9 .催眠状态下的意识变化p195
·10 .对催眠的理论解释p196-197
·11 .心理药物对意识的作用p202
·第八章智力与创造力
· 1 .智力的含义205-206
· 2 .智力理论p206-211
· 3 .心理年龄、智力年龄、比率智商、离差智商的含义p213-214 · 4 .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p213-217 ·a)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瑞文推理测验
· 5 .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p218-220
· 6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p221-224
·7 .创造力的含义p225
·8 .发散思维的特征p226
·9 .创造力与智力p228
·10 .头脑风暴法p229
·第九章人格
· 1.人格的含义p236
· 2.气质与气质类型p237
· 3.人格特质
·a)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p238
·b)表面特质、根源特质p239
4 .人格大五结构p242
5 .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的解释
防卫机制p250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含义与关系p251
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p252
6 .行为主义对人格的解释:条件反射的结果p254-256
·7 .人本主义对人格的解释
·a)自我实现论p255-257
·b)当事人中心疗法p258
·8 .认知与社会认知对人格的解释
凯利的个体建构论p260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p260-261
·9 .人格测验分类例举p261-265
·a)自陈式
·b)投射式
·10 .结合实际分析人格及其成因
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0 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2.多项选择题(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3.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4.判断题(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5.简答题( 6 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6.论述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