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2.1 理论基础
SiC陶瓷
阻 抗 匹 配 层
入射电磁波 反射电磁波
ε2
ε1 tanδ1
自由空间
tanδ2
阻抗匹配层可以进一步降低SiC陶瓷表面的电磁波反射率
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研究人员 Cheng [6] 赵东林 [7] 张 博 [8] 制备方法 CVD 激光合成 碳热还原 sol-gel 材料体系 掺杂SiC陶瓷 N掺杂SiC纳米粉体 Al掺杂SiC纳米粉 体 B掺杂SiC纳米粉体
4.2 可行性分析—理论依据
通过计算设计阻抗匹配层Si3N4和BN的厚度,以最大程度 地减少反射率,实现阻抗匹配层的优化。
第i层的波阻抗:
Z i 1 i tanh( i t i ) Z i i [ ] i Z i 1 tanh( i t i )
空气—多层微波吸收体 界面上的反射系数为:
掺杂可以同时提高μr σr和μr/σr,从而提高SEA, 降低SER,为了进一步降低SER需要采用阻抗匹配层
2.1 理论基础
10,11]
阻抗匹配材料的选择原则: 介电常数(ε )介于被匹配材料与自由 空间之间,应为透波材料 [12-16]
阻抗匹配层的作用是使被匹配材料的本 征阻抗与自由空间的本征阻抗保持连续
3.7 研究路线
CVD SiC
CVD Si3N4 CVD BN
热压
SiC粉体
SiC陶瓷 坯体
CVD SiC陶瓷
SiC/Si3N4/BN 陶瓷
测试/计算
测试/计算
结合计算,得出多层阻抗匹配层厚 度与反射率的关系
4.1 可行性分析—理论依据
本项目从多层材料的电磁波吸收理论 入手,在掌握CVD SiC、Si3N4和BN电磁响 应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渐变型阻抗匹 配层的优化设计,具有理论依据。

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为了贯彻有关精神,推进创新教育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实施“XX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为规范项目管理,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原则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项目为载体,由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开展研究工作,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整体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

3.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二、组织与管理1.XX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行校级和院系级两级管理。

2.学校成立“XX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院长任组长,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校团委、财务处、实验设备管理中心等主要领导以及各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组成。

负责研究解决资源利用、经费支持、项目合作等问题。

3.“XX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其职能是:(1)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评审、运行、验收、总结等日常管理工作。

(2)监督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

(3)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交流网站,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研究经验、展示和分享研究成果、共享各类资源的平台。

(4)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创新研究交流活动,为学生在创新研究过程交流各种信息,结识不同学科的研究伙伴,组成跨学科创新团队提供机会。

(5)根据专家组的评审和提出的奖励建议,审核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所获得学分和其它奖励。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任务书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任务书

项目编号:
厦门大学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任务书
计划项目名称:
计划项目负责人:
所在学院:
所在专业、年级:
导师姓名、职称:
导师联系电话:
导师电子邮件:
计划项目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厦门大学教务处制
二○○七年十月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项目的进度安排
注:一般可分成文献资料收集、设计实验方案(或研究方案)、组织设备或材料(或调查研究)、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处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

注:答辩小组应根据研究报告质量、在研期间成果、学生答辩情况以及导师评价意见给出综合评定成绩。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

申报项目时应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选择具有实际应用
价值的课题,提高项目的实用性和申报成功率。
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特色
03
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要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特色,避免与已有
研究重复,以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从失败项目中吸取的教训
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失败的项目往往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偏离了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申报项目时应充分考虑 项目的实际应用前景,避免“纸上谈兵”。
技术难题与人员能力不足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或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寻求导师、专家或技术团队的指 导和帮助,以提高人员技能和知识水平。
管理不当与协调不顺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管理不当、协调不顺畅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 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或协调人员,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项目成果展示形式与要求
PPT演示文稿
使用简洁明了的PPT演示文稿展示项 目研究成果,包括项目的目的、内容 、方法、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内容。
实物展示
如涉及实验或制作成果展示,需要展 示实物样品、模型等,并做好相应的 演示和讲解。
数据可视化
对于大量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结果 ,需要采用图表、图像等可视化手段 进行展示,以便更直观地展示项目成 果。
03
项目评审与立项
项目评审流程与标准
评审流程
项目申报、初审、专家评审、结果公示。
评审标准
项目意义与价值、研究方案与实施计划、研究基础与团队成员、预期成果与社会效益。
项目立项依据与原则
项目立项依据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要求。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能力。

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

为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立足兴趣、突出重点、鼓励创新、交叉联合、注重过程”的原则,按照“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管理”的要求,通过“自由申请、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以项目为研究载体,在导师指导下,注重学生自主实验和过程训练。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学校成立由创新创业就业学院、教务处、科技产业处、财务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学生工作处(部)和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项目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统筹规划各项工作,其日常管理机构是创新创业就业学院。

创新创业就业学院负责具体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计划的日常管理,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评审、专项经费使用监管、工作总结与成果汇编等工作。

第四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基层单位是各二级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各二级学院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学生的项目申报、项目的初选、导师配备、业务指导等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创新创业就业学院负责项目的分科类组织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专利申请及奖励建议。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第六条项目申报对象为一至三年级在校在籍的本科生。

申请者要学有余力,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对确有特长的学生,经专家组考核,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
杨鑫
贾赟
06级
信管
韩宏
副教授
基于图像处理的长翅目昆虫自动分类识别系统
2008.11-2010.11
马向远 苏晨
06级
信管
黄林
教授
食 品 学 院
一种解酒醒酒功能性醋的研制
2008.10-2009.3
杨艳 王玮瑜
07级
食工
李志西 成宝国
教授
讲师
15000
燕麦冰淇淋的研制
2008.11-2009.11
胡冰 张鹤岫
571在小麦体内固氮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2008.11-2010.10
甩、
王心心
07级
生技
文建雷
副教授
半夏内生菌及几种病原菌作为诱导子对半夏次生代 谢物调控的研究
2008.9-2010.10
杨丽萍
07级
生技
梁宗锁
教授
厌氧发酵产氢菌的选育及其产氢率分析
2008.11-2010.10
咼飞
07级
生工
李维平
教授
张晨旭 袁慧
07级
动医
李新平
教授
不冋生理期山羊黄体组织形态观察及与卵泡生长发 育的关系
2008.11-2010.11
梁超
高辰
07级
动医
卿素珠
副教授
林 学 院
水冬瓜种质资源调查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2008.11-2010.11
梁永贺 叶靖
2007
林学
李周岐
教授
27000
苹果果实纤维乙醇生产技术的研究
2008.11-2010.11
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化经营下土地租金的研究一以 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教〔09〕23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UIRP)

教〔09〕23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UIRP)

教务处陕理工教[2009]23号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UIRP)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21世纪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现决定在本科生中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Research Experiment Program),简称“UIRP ”。

第二条“UIRP”是为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给学生提供更多适合自己特点的挑战和培养机会的新机制,是学校确定的一项重要教改措施,是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针,高校和企业、社会及地方相互合作,跨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新探索。

第三条“UIRP”的实施采取在全校逐步推行的办法,首先在理工科院(系)开展,逐步推行到其它学科和专业。

经过探索和经验成果积累,力争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UIRP”的组织管理主要由教务处、校级“UIRP”指导工作组、院(系)级“UIRP”指导工作组负责。

第五条教务处代表学校主要负责组织“UIRP”项目的年度立项计划编制、立项审查、立项审批及项目的实施、结题、成绩管理、经费管理、评奖等工作。

具体工作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负责。

第六条校级“UIRP”指导工作组由教务处根据项目类别,组织具有一定学术声望,治学严谨,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授组成,工作组成员随项目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

工作职责: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价;研究促进“UIRP”发展的有关措施和政策。

第七条院(系)级“UIRP”指导工作组由院长(系主任)任组长,分管实验(实训)中心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实验(实训)中心正副主任、教学和科研管理人员、指导教师等参加。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机械工程训练中心亦相应成立“UIRP”指导工作组。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二学生,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 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担任项目负 责人。
浙江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大四学生 ,精通硬件开发和电路设计,负 责硬件开发工作。
分工合作
项目负责人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开发
系统安全与加密算法实现
张三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组 织和协调,确保项目按照计划 进行,并与指导老师保持密切 沟通,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团队合作能力提升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 巧。
03
02
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知识应用能力提升
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04
风险与挑战
01
项目延期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 目无法按时完成,需 要延期。
02
经费不足
由于预算有限,无法 购买必要的实验器材 或材料。
06
项目进展与总结
Chapter
进展情况
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在项目开始前,团队成员经过讨论和研究,确定了实验计 划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制定实验方案和计划
根据研究方向和目标,团队成员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案和 计划,包括实验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开展实验和研究
按照实验方案和计划,团队成员逐步开展实验和研究,记 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李四根据项目需求和系统规模 ,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包括模 块划分、接口定义和功能实现 等,为开发团队提供清晰的设 计思路和开发规范。
王五负责硬件选型、电路设计 、硬件调试和测试等工作,确 保硬件性能符合系统要求,并 与软件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协 作。
赵六负责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 和实施,以及加密算法的设计 与实现,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 性和保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师范学院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教师
指导工作手册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所在学院
项目负责人
联系方式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教务处制
2012年月日
说明
1.为确保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学生项目研究的过程指导,明确指导教师定位与职责,规范指导教师工作流程,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特制订本工作手册,请指导教师参照执行。

2. 指导教师应认真阅读本手册,并如实填写工作手册规定的项目实施各环节的教师指导意见、评价意见以及项目指导经验与总结体会。

3.本手册将作为项目结题验收的支撑材料之一,同时作为教师工作量认定的重要依据,请妥善保管,项目结题时随同学生实践工作手册一起提交。

目录
一、指导教师职责 (2)
二、项目负责人及小组成员联系方式 (3)
三、项目基本情况 (3)
四、项目指导要求 (4)
五、项目指导过程记录 (5)
六、阶段检查记录 (6)
七、学生能力评价 (7)
八、项目指导心得体会 (7)
一、指导教师职责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应遵循“激发兴趣、突出自主、强调过程”的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基本素质。

为此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兴趣的激发与培育,知识的梳理与传授,思维的启迪与活跃,方法的启示与探求。

指导教师职责与要求
(1)指导教师应富有创新精神,具有项目研究所需的业务水平和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学科前沿;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投入足够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

(2)指导教师要明确指导项目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协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和经费预算,并对学生的选题报告给出恰当的指导意见。

(3)加强学生的过程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填写研究日志和研讨会议纪要等基本文件,培养学生科研训练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够根据需要开设学术讲座,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和阶段检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量和科研能力,结题时能够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5)对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工作论文、学生的进展报告和结题总结报告等进行认真检查指导,并如实填写教师意见。

(6)指导教师短期外出不能指导学生时,应委托其他教师指导学生;导师长期外出时,应报请学院为学生另行联系导师。

(7)指导教师应认真如实填写本手册所要求的各部分内容,对指导过程要认真记录,并在结题时要填写指导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便于指导模式的总结和交流。

(8)此手册将作为项目结题验收的支撑材料之一,同时作为教师工作量认定的重要依据,请妥善保管,项目结题时随同学生实践工作手册一起提交。

二、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联系方式
三、项目基本情况
四、项目指导要求
五、项目指导过程记录
注:指导后及时记录,原则上每月一次。

六、项目阶段检查记录
注:项目的阶段性检查每两月一次
七、学生能力评价(按学生评价)
八、教师指导心得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