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 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文学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 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这期间宫廷 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 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 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 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此后曹植、王粲、刘桢、阮籍、陆机、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庾信, 虽然选取的题材不同、风格不同,但走的都是个人抒情的道路,他们的创作也都是个人行 为。诗人们努力的方向在于诗歌的形式美,即声律、对偶、用事等语言的技巧,以及格律 的完善。唐诗就是在此基础上达到了高峰。
4.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 ⑴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⑵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 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Leabharlann Baidu
⑶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 吴或东吴。统治区域有今长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两广地区。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共历四帝、 59年。
「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立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 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 「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 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 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 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而 且国都都在建康(今日之南京)。
3.社会经济 4.文化特点 5.选定都城
1.各个朝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 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 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统治范围有整个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肃、陕西、辽宁的大部分地区。亡于公元265年,共历五帝、46 年。 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统治区域 有今四川、云南、贵州全部和陕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共历二帝、43年。
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总复习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 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 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 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复习顺序:1.各个朝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2.时代思想
分类 朝代
代表人 主要成就 物 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儿后第七位,领先世界 近1000年。
数学 南朝
农学 北朝 地理 北魏 学 书法 东晋 绘画 东晋 思想 南朝 石窟 雕塑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郦道元 《水经注》 王羲之 《兰亭序》等 顾恺之 《女史箴(zhēn)图》《洛神赋图》 范缜 《神灭论》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5.选定都城
从上述三十六个大小都城的地理位置以及迁都的过程,可以看出当时各政权在都城选址问题上所 考虑到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 ①凡控制了黄河流域大部分土地并又欲统一南北的政权,往往建都于洛阳。因洛阳“居天下之中”, 建都伊水、洛水可以通漕四方。既可控制黄河流域,又便于征伐南方。魏文帝曹丕为了统一南方,舍 弃曹操经营了十多年的邺都而迁都董卓劫献帝以来荒芜了三十年的洛阳。魏孝文帝元宏自平城南迁, 一度曾考虑都邺,但最后终于定都于永嘉乱后荒芜达一百八十年之久的洛阳,也是为了便于南伐。 ②凡统治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的政权,往往定都长安。因长安自西汉以来即为全国政治中心,有四塞 之固,进可攻,退可守,利于制内御外。十六国前赵、后秦、北朝的西魏、北周均都此。前秦虽拥有 黄河流域大部分土地,但其根据地在西部。350年苻坚攻入长安,即建为都。 ③凡统治黄河流域东部地区的政权,往往定都于邺。因邺处于古代“山东”(一般指崤山或华山以 东)地区的中心,背靠山西高原,东、南、北三面为经济最发达的黄淮海平原,居高临下,有建瓴之 势。再自战国西门豹等人引漳灌溉和曹操开白沟、利漕渠后,邺城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水运交通十分发 达。故曹操弃其多年经营的许而定都于邺。十六国时后赵、前燕和北朝的东魏、北齐据有山东之地, 都以邺为首都。 ④凡统治西南地区的政权必都于成都。这里是战国以来西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三国蜀汉、十六国 成汉皆然。 ⑤凡据有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的政权都以建康为都城。因建康前临大江,南有重岭,所谓“钟山 龙盘,石头虎踞”,形势险固,进可以规图中原,退可以划江为守。同时以长江为天然航道,西引荆 楚,东连三吴,可以控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孙吴政权自211年从京口迁都建业以后,虽两度迁 都中游武昌,都不久即还都建业。因其地理位置远不及建业。东晋咸和年间发生苏峻、祖约之乱后, 建康遭受严重破坏,“宫阙灰烬”,有人建议迁都豫章(今江西南昌)或会稽(今浙江绍兴),均未 获同意,东晋王朝仍都建康。以后宋、齐、梁、陈沿袭不改。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 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 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 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 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东晋十六国
2.时代思想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但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 有较大发展。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学始终处于正统地 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
3.社会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 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 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 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 格局开始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