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青海西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青海西宁中考语文真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坍塌(tān)炽热(zhì)宽宥(yòu)怒不可遏(è)B.晦暗(huì)睥睨(nì)告罄(qìng)拈轻怕重(niān)C.桑梓(zǐ)诓骗(kuāng)蹒跚(pán)锲而不舍(qì)D.秀颀(qí)褶皱(zhě)殷红(yīn)摩肩接踵(zh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踊跃妇儒皆知怪诞不经川流不息B.峭璧眼花缭乱为富不仁随心所欲C.震撼和颜悦色郑重其事异想天开D.累赘断章取义坦荡如底开卷有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跆拳道表演,动作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B.春天的湟水河湿地公园,花团锦簇,百鸟翔集,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C.中国一代代航天人默默奉献、前仆后继,实现了中国人民的“飞天梦”。
D.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还有部分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B.北京冬奥会期间,运动员奋力拼搏,不断超越自我,向世界传递“一起向未来”。
C.义务教育阶段应加强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D.能否挖掘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促进青海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5、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三类。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按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2021年青海省西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年青海省西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玉树、果洛、黄南、海北州考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他地区考生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格物致知摩肩接踵连翘(qiáo) 盎然(àng)B.不言而喻无精打采酝酿(niàng) 褶皱(zhě)C.轻歌曼舞旁逸斜出惆怅(chàng) 不辍(chuò)D.屏息凝神一代天娇呜咽(yè) 褴褛(lǔ)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C.在学校组织的中秋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
D.几代“治沙人”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一致,锲而不舍,把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思。
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4.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记述了6至7世纪青藏高原上各民族部落由分散到统一的发展史实②形成了世界性的专门研究学问的“格萨尔学”③在说唱文学中,青海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又名《格萨尔王传》)是一部名震世界的英雄史诗④在国内外引起了各类社会科学专家的重视⑤描述了格萨尔王以神奇的力量、善良勇敢的禀赋,发挥大智大勇,征战南北,抑强扶弱,除暴安良的英雄业绩A.③①⑤④②B.②③④①⑤C.③②①⑤④D.②④③①⑤5.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xx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学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请将以下第1-6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嶙.峋(lín) 枯涸.(gù)静谧.(mì)忽俊不禁.(jīn)B.菜畦.(qí)炽.痛(chì)剽.悍(biāo)戛.然而止(jiá)C.寒噤.(jìn)绮.丽(qǐ)稽.首(qǐ)即物起兴.(xīnɡ)D.骈.进(pián)汲.取(jí)阔绰.(chuò)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自作主张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盛收B.迥乎不同杂乱无章毛骨悚然相得益彰C.重峦叠嶂张慌失措正襟危坐黯然失色D.温声细语心无旁鹜引颈受戮睡眼惺忪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文言文阅读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
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①。
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
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②,蔷薇盛开,人语不传。
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
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
(节选自赵垣《云阳洞北小港记》)【注释】①凉樾低荫:树荫低垂,十分凉爽。
樾,树荫。
②解箨(tuò):脱壳。
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_____澈:(2)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___ 北: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如鸣珮环,心乐之港之上芳树丛生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安陵君其许寡人D. 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4.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说说【甲】文第④段为何要描写清冷幽寂的环境?15. 【甲】文中直接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乙】文中“池如镜,如奁初启然"写出了池水______的特点。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21分) (共4题;共21分)1. (8分)默写填空。
(1)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微动涟漪,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3)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中写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了浓浓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
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2. (4分) (2017九上·海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
明媚的阳光,zhàn_____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清新的空气,多姿的椰林,奇异的热带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独特的lí_____苗风情,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把上文横线上应填的汉字写出来。
zhàn lí________蓝________苗(2)解释画线处“心旷神怡”的含义。
3. (3分) (2018七上·黄陂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________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________暖和”③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________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________。
A . 丰满准保驱走姿容B . 丰盛绝对赶走容颜C . 丰盛绝对赶走容颜D . 丰满平和驱走姿容4. (6分) (2017七下·民勤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精品解析:青海省西宁市城区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西宁市城区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 写在试卷上。
4. 选择题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 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 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请将1〜5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吞哮(shi)俯瞰(kan) 怂恿(song) 吹毛求疵(zi ) B.酝酿(y£in )污秽(hui) 修毒(qi ) 眼厌欲睡(yan ) C.婆警(suo)孝言(jian) 愧作(zud) 惟妙惟肖(xiAo ) D.娉婷(ping )晴纶(jing) 轻期(xii ) 早然而止(jia ) 【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A.吹毛求疝(zT ) ---- (cl );C. 箴言(jian ) -- (zhen );D. 轻觑(xu ) --- (qu );故选B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旁鹫 消声匿迹咄咄逼人 颠沛流B.眺望 根深蒂固栩栩如声 不屑置辩 C.禁锢 截然不同狂妄自大 相辅相成 D.云宵 纷至沓来自出心裁 千钧重负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A.消声匿迹——销声匿迹;B.栩栩如声——栩栩如生;D.云宵——云霄;故选Co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敢于见异吊年,切忌故步自封。
B.除夕夜,一家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尽享天俭匕乐。
C,即便是在逆境中,她依然霍而不舍地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追求。
西宁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西宁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西宁市中考试题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字的正确解释是____。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晓”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的正确解释是____。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依”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
2. 根据题目所给的现代文段,完成句子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____。
”(2)“他勤奋好学,____,成绩优异。
”(3)“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____,要勇往直前。
”(4)“这篇文章的结构严谨,____,令人赞叹。
”(5)“老师的话语,____,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每题2分,共10分)(1)形容事情发展得非常顺利,可以用成语“____”。
(2)形容人非常勤奋,可以用成语“____”。
(3)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可以用成语“____”。
(4)形容人非常聪明,可以用成语“____”。
(5)形容人非常懒惰,可以用成语“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文章内容略)4.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5. 分析文章中某个人物的特点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5分)6.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文章中提到的某个问题。
(5分)7.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5分)8. 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并给出你的答案。
(10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9. 解释古诗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
(5分)10. 翻译古诗文中的某句话,并说明其含义。
(5分)11. 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或艺术特色。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9题;共25分)1. (2分)(2017·江永模拟)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灼伤(sháo)急燥恪尽职守(kè)根深蒂固B . 祭祀(sī)藉贯长吁短叹(yū)弄巧成崛C . 缄默(jiān)怂恿鲜为人知(xiǎn)闲情逸致D . 咫尺(zhǐ)娴熟不谙水性(àn)沤心沥血2. (2分)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取缔阴晦望眼欲穿众目睽睽B . 诓骗煞白歇斯底里通霄达旦C . 谀词腆着囊萤映雪睡眼星忪D . 黝黑媲美脑羞成怒浩瀚无垠3. (2分) (2017九上·庄浪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难免会寂寞。
但寂寞的滋味却不尽相同。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寂寞是的,苏轼“人有悲欢离合”的寂寞是的,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的,李白“我歌月徘徊”的寂寞是的……;唯有直面寂寞。
才能品出别样人生。
A . 孤傲洒脱浪漫豁达B . 洒脱浪漫豁达孤傲C . 浪漫豁达孤傲洒脱D . 洒脱豁达孤傲浪漫4. (2分)(2019·辽阳)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 . 大数据的价值生成有其内在规律,只有深刻掌握并认识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科学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修改:将“掌握”和“认识”调换顺序。
B .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好就有基础。
修改:将“就”改为“才”。
C . 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显示其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修改:将“显示”改为“表现”。
D .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审慎的态度,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修改:将“成功”改为“成败”。
5. (2分)(2016·雅安)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青海省西宁市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卷前将密封线以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共6分)1.请你(化名李晓)针对李媛同学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
(限在50字以内)(3分)李媛,女,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
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
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秀,但体弱多病。
2.请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给初到西宁(或大通、湟源)的朋友,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
(3分)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力展示(共24分)3.下列词语的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阴晦(hu) 悲伧羁(约束)绊B.恣睢(suī) 诓骗峰峦(高大的山)C.恻(c)隐凝望义愤填膺(胸)D.桑葚(shng) 娴熟匿(隐藏)名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B.只要我们全力以赴付诸东流,就是取得很小的成绩,也是可喜的。
C张悦激动地说:“不是我妄自菲薄,你们能做的,我也能。
”D.邰丽华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不可刮目相看,因为她领舞的《千手观音》舞蹈的确不错。
5.按要求填空。
(以下六小题西宁考生全做;湟源、大通考生只选做五小题)(10分)(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鱼我所欲也》)(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3)《<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是:,。
(6)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6.选用下列四个词语,扩展为一段通过写景表达自己感悟的话。
(不少于50字)(3分)怀古伤今遥遥在望萧索锲而不舍袖手旁观繁花嫩叶玄虚叹为观止巧妙绝伦颓唐重峦叠嶂豁然开朗气象万千蹒跚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个字)(2分)本报讯为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5月28、29日,西宁市教育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首届西宁市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演讲比赛”。
这次比赛先由西宁地区各中学进行预选赛,各校推荐优秀学生参赛。
被推荐的83名学生分别参加了初中组和高中组比赛。
比赛采用已备演讲和现场问答的形式。
评委由我省外籍专家、大学外语教师和资深的英语教师组成,他们现场评分,共评出九名一等奖。
这次比赛不仅检测了我市中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宁晚报》2005年6月2日)8.请按示例填写相关内容(2分)示例:《三国演义卜———罗贯中———杨修———恃才放旷(1) 《水浒》—————————(2) 《鲁滨逊漂流记>—————————9.请你认真探究历史教科书中关于“马”字的演变图示,根据要求写出探究结论。
(2分)(1)从汉字的起源看:(2)从汉字的发展看:三、古代诗文阅读能力展示(共12分)10.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
(3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1)3雁洛阳边。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为什么: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1—14题。
(9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2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1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1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2分)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共28分)(一)阅读《走进土族文化》(有删改),完成第15—20题。
(15分)①土族是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一员,目前人口有20多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民和等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土族在服饰、歌舞等方面形成了内容绚丽多姿、形式丰富多样、特征异常鲜明的土族文化。
②土族服饰在色彩、式样、构图等方面独具特色,尤其是色彩最为明显。
漫步于土乡,你会看到当地的土族青壮年妇女大多身着小领斜襟的长衫,两袖是用红、黄、绿、紫、蓝五色(红色象征太阳,黄色象征五谷,绿色象征春天与草原,蓝色象征天空)彩布做成,有的还加上黑与白,表示阴阳,就成为七色,彩虹故乡之说源于此;长衫上面套有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的两头有各种刺绣盘线图案;下穿镶有白边的绯红色百褶裙,裤子膝下部分套有黑色或蓝色的“帖弯”(指裤筒),足穿绣花布鞋。
③土族歌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观赏性、参与性。
由此,欣赏土族歌舞便成了游客游览互助土乡的主要内容之一。
土族歌舞中,数“安昭”、“轮子秋”最具特色。
④“安昭”是土族人民在庆贺节日、举行婚礼以及迎接宾客等喜庆日子里所跳的一种舞蹈,是融歌、舞为一体的民间集体舞蹈形式。
跳“安昭”舞一般是在土族自家院落、打麦场或是较开阔的广场进行,跳舞者男女不限(一般女性居多)、人数不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跳舞者一律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围绕庭院中的花园或是广场中树立起的“轮子秋”载歌载舞。
起舞时,男在前,女在后,围成大圆圈,由一位能歌善舞的“杜日勒”(领唱者)做领舞,领舞者唱前半句,众人紧跟其后边舞边和唱出后半句。
唱词依据活动内容而定。
⑤“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展示自己能歌善舞、乐观豁达的民族特性,而在长期的生活与劳作中,逐渐创造出的一种用以强身健体、丰富劳动业余生活的惊险而刺激的大型娱乐性活动。
表演“轮子秋”时,十几个男女后生,单手抓住钢管上端大铁盘上的绳索,在快速的旋转中,整个身体如凌空飞翔的燕子,还不时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当然土族儿女也少不了用七彩布绸对用于“轮子秋”表演的器材进行艳丽的装饰,再次印证了这里不愧是“彩虹的故乡”。
⑥青海是“花儿”的故乡。
生活在青海的每个民族都爱唱“花儿”,而且在演唱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汉语,土族也不例外。
“花儿”所反映内容很广,但绝大多数唱的是青年男女间纯洁而浪漫的爱情,所以很受青年人的喜欢,A.在土扎集中展示“花儿”魅力的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此时是一年中最荚的季节,适宜的气候,明媚的阳光,金黄的油菜花,欢乐的人群,一切透着高原特有的勃勃生机,使人不由得想放开歌喉一展心中喜悦的心情。
B.在土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就有著名的互助“五峰寺花儿会”、民和"3c里寺花儿会”等。
届时,大家扶老携幼,穿上节日的服装,撑起美丽的花伞,带上一颗欢跳的心,从四面八方相聚到这风光灵秀、寺庙林立的山野,用“花儿”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赞誉,表达着对未来日子的憧憬。
C.此时,人人是歌手,你方唱罢我来唱,我唱一句你来答。
一时间,歌声此起彼伏,穿透心灵,震撼山川,悠悠的“花儿”曲、甜甜的欢笑声,和着山间的鸟语花香,点缀着土族阿姑的七彩服,汇成了土族等各民族狂欢的海洋。
D.⑦在漫长的岁月中,土族文化既保留着本民族特有的内涵与特点,但又不放弃吸纳别的民族丈化的精髓,所以发展至今,土族文化呈现着鲜明的多元化特点,也许这正是土族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
15.请按照要求,在横线处填写相关词语。
(3分)文章第①段与②一⑥段之间,在行文结构上构成了关系;第②段主要介绍土族服饰,③一⑤段主要介绍;第⑥段在介绍土乡“花儿”时,既有简要准确的说明,又有。
16.②、⑤两段中都出现了“彩虹故乡”一语,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使用这个词语的原因。
(限在20字以内)(2分)17.“我想这也许就是‘花儿’在民间有很强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一句,应放在第⑥段A、B、C、D的哪一处最为恰当?(直接写出序号即可)(2分)答:处。
18.古老的土族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适当的话,直接回答。
(2分)19.本文的题目原为《走进土乡》,现将其改为《走进土族文化》,结合对全文内容要旨的理解,你认为哪一个更为恰当?请简要陈述理由。
(3分)20.阅读全文后,你基本了解了土族文化鲜明的特点,请为青海旅行社代拟一则广告词,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走进土乡。
(30个字以内)(3分)(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第21—24题。
(13分)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①在我的故乡,高考中榜很不容易。
一年中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就很好了。
我高考的第一年名落利、山,从此一蹶不振,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
一张没有带给我荣耀的成绩单将我隔离在理想世界之外。
当时我一气之下想撕毁课本,认命与庄稼为伍,从此不再读书。
父亲一直是乐观的,他没有责怪我,默默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别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活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复读一年吧,哪里的土地不长庄稼!”②那段时间,他从不提及落榜之类的字眼,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
我内心深处用消极的生活态度筑起的壁垒被父亲的安慰一点点瓦解。
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③在父亲的关爱下,我拿起书本,加入到复读的行列之中。
送我上学那天,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干干净净,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新的面貌来鼓励他的儿子重新开始。
父亲一直没有说话,只在我上车时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车开动了,车窗外九月的阳光将父亲结实的身影照耀得格外高大,我鼻子一酸,几乎掉下;目来,但我强忍着没有让脆弱的泪水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