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2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知识总结

202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知识总结

202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总结本文档旨在对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全册知识进行总结。

下面将对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概述。

第一单元:风的产生与风向的变化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风的产生原因以及风的方向变化。

关键知识点包括:- 大气的重要作用- 风是空气的运动- 高压和低压区的形成- 风的产生原理- 风向的变化和测量方法第二单元:水的重要性与地下水该单元主要讲解了水的重要性以及地下水的形成和利用。

关键知识点包括:- 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水的来源和循环- 地下水的形成和取水方法- 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第三单元: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该单元主要比较了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知识点包括:- 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特点- 动植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 动植物的繁殖方式- 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单元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和谐共生。

关键知识点包括:-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第五单元:物体间的吸引和排斥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物体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关键知识点包括:- 磁铁的特性和用途-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区分- 磁铁用途的探索和应用总结以上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们应当通过课堂研究和实践活动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

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

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

7.树干、树枝都是茎.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10.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小学科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小学科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小学科学复习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主要涉及了植物、动物、人体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科学知识。

一、植物知识点归纳1. 植物的种类:大豆、番茄、水稻、红薯等。

2.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

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种子发芽,幼苗长成植株。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5. 植物的生活环境: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

二、动物知识点归纳1. 动物的种类:鱼、鸟、昆虫、哺乳动物等。

2. 动物的结构:头、身体、四肢、尾巴等。

3. 动物的食物链:食物链是由食物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4. 动物的生活习性:飞、跑、爬、游泳等。

5. 动物的分布与栖息地:水中、陆地等不同的栖息地。

三、人体知识点归纳1. 人体的五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

2. 人体的运动器官:头、躯干、四肢等。

3. 人体的感觉器官: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

4. 人体的呼吸和消化:呼吸是通过鼻子、嘴巴吸入空气,氧气进入肺部,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系统内被消化吸收。

5. 人体的保护措施:勤洗手、保持卫生、锻炼身体、饮食均衡等。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归纳整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实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此外,为了更好地复习科学知识,同学们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制作植物模型、动物模型等。

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共同讨论和学习。

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植物或动物,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介绍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

通过互动交流,同学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各种生物,还能提高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同学们还可以利用科学实验来巩固和验证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等。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种子的发芽的条件是:适宜温度、空气和适当水分。

5.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6.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叶:制造营养物质(淀粉)。

植物的叶包括(叶柄、叶脉、叶片)。

7.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8.花的结构:(花托、花瓣、雌蕊、雄蕊)。

雄蕊(制造花粉)。

雌蕊(接受花粉)。

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黄瓜的雌蕊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9.植物的传份方式多种多样如:昆虫传粉(虫媒花)、风力传粉(风媒花)、自花传粉、人工传粉。

10.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

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1.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

仙人柱喜温暖向阳环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

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

雪松耐阴抗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分布范围广,可生活在高山上。

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

【2020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考点-期末总复习【最新精品】

【2020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考点-期末总复习【最新精品】

2020新苏教版科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核心考点汇总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一、填空或变换成判断题或名词解释:1.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z。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j。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5.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6.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7.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8.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二、问答、实践、实验题。

10.如何照料植物幼苗?答:植物幼苗柔嫩,需要细心照料,适时浇水。

注意不可以直接浇自来水,要将自来水放在盆里24小时以上再用,目的是使水中的氯气等物质挥发,否则会烧死幼芽。

11.栽种记录要记哪些内容?答: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

第2课幼苗长大了一、填空或变换成判断题或名词解释: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 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制造并吸收养料。

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

7.树干、树枝都是茎.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新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新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新苏教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

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蛹经过10-1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最新最全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最全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番茄种子比较小,种子为扁平短卵形,在一端的边缘有一个向内凹陷的种脐,种子外表面覆盖着粗毛,呈灰褐色或黄褐色。

番茄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是有胚乳的种子黄瓜种子为扁平、近圆至长椭圆形,种皮呈黄白色2.种好番茄和黄瓜需要的条件。

(1)选种。

要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选一个合适的花盆,选择疏松、肥沃、微酸的土壤,并往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土壤。

(3)在花盆土中挖一个小坑,在里面放两粒种子。

(4)再盖上一层薄土,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并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5)生长期间注意浇水和施肥。

3.要想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和黄瓜的知识,可以:①找种植的书本看;②去种植户那里学习一段时间;③搜集网络资源。

4.种子的特征。

蚕豆种子,绿色或黄褐色,椭圆形,形状像肾;苹果种子,红棕色,卵形;红松种子(松子),呈浅褐色,壳较光滑;近卵性;冬瓜种子,皮色为黄白色或灰白色,近卵圆形或长圆形、扁平形;枣种子,深褐色,梭子形。

5.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6.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7.番茄喜欢生活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8.观察幼苗(1)番茄幼苗,叶片为羽状复叶,每片叶有5—9对小叶;茎大多为绿色;根为丰富的须根。

(2)黄瓜幼苗,叶为掌状长柄大叶,浓绿色或黄绿色,表面着生刺毛;茎蔓性,多为绿色,表面着生刺毛;根系分布浅。

9.植物的根是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下,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等供给植物的生长。

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繁殖或者储存营养的作用。

种子萌发最先长出来的就是根部,它长入土壤中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10.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1.植物茎的作用是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并运输水分和养料。

12.大树的树干和树枝都是这棵大树的茎。

13.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4.植物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水份和空气,它们是从种子中吸收养分,经过生长而逐渐成熟的。

2、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幼体、成长体、成年体,最后到衰老和死亡。

3、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化学变化则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4、天气与气候: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则是长期内的平均天气状况。

天气和气候都与温度、湿度、风力和降水等有关。

5、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动能是可以流动的能量,势能是可以存储的能量。

能量的转换是通过物体的运动和位置的变化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知识点测验
1、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

(P )
2、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蚯蚓 、屎壳郎、 青蛙 、蚂蚁 等。

(P
3、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有图画、文字、表格。

(P )
4、研究土壤成分(P )
5、土壤的种类(P )
6、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动植物的遗体,他们被称为腐殖质。

它越多土壤越肥沃。

7、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有① 修筑梯田 ② 种植绿肥 ③ 秸秆还田 ④ 收集落叶沤肥 。

8、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植物茁壮且呈绿色。

贫瘠的土壤中,植物 细弱、柔软且枯黄。

9、土壤动物的作用 分解生物遗体改善土壤肥力 。

1平方米土地中大约有 5万个 土壤动物。

10、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 强 ,土壤 湿润、肥沃 ,生态环境 良好 。


反的没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 弱 ,土壤 干旱、贫瘠 ,生态环境 恶劣 。

11、为何不能乱扔废电池和塑料垃圾?(P )
12、保护土壤的行为有① 植树造林 ② 发展有机农业 ③ 垃圾无害化处理 ④ 环保宣传 。

13、外面有 果皮 ,内部有 种子 ,称为果实。

(P )
1、观察种子构造的方法①观察前需要 将种子用水浸泡 便于观察,②用到的器材有 镊子 和 放大镜 。

(P )
2、种子的构造(P )
填写名称A 子叶 B 胚根 C 胚芽 D 胚轴E 子叶 F 胚根G 胚轴 H 胚芽 K 子叶。

发育成根的是 胚根 ,发育成茎和叶的是 胚芽,提供养分的是 子叶 。

(P ) 3、种子萌发的条件① 适宜的温度 ② 适量的水 ③ 适当的空气 。

(P ) 4、种子传播的方法有利用 动物 利用 风力 利用 水力 利用 弹力 等。

(P ) 5、根的形态可以分为 直根 和 须根 。

前者举两个例子 胡萝卜 、 西红柿 、豆类 ,后者举两个例子 葱 、 大蒜 、小麦 。

(P ) 6、根的作用① 固定植物 ② 吸收养料和水分 。

7、茎的形态可分为 缠绕茎 ( 牵牛花 ), 直立茎 ( 杉树 ), 攀缘茎 ( 爬山虎 ), 和 匍匐茎( 西瓜 )等。

在括号中举一个例子(P )
A
E
K
C
B D F
G
H
8、茎的作用①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
②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P )
9、叶的作用①将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发出去;
②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作用①被称为叶的蒸腾作用,作用②被称为叶的光合作用。

(P )
10、花的各部分名称及其作用①萼片(保护未开的花朵),②花瓣(吸引昆虫),③雄蕊(制造花粉),④雌蕊(接受花粉)。

括号中写作用(P )11、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完成传粉。

按传粉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虫媒花,风媒花和人工辅助授粉。

植物的繁殖器官是雄蕊和雌蕊。

(P )
12、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3、写出下列典型植物被食用的部分
1、固体的性质:①不会流动,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固体混合后,体积变小,重量不变。

3、固体混合举例①制作饺子馅②制作八宝粥③沙土中混入石子。

4、固体分离举例①垃圾分类②分离麦粒和杂质③把石子从黄沙中分离出来。

5、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

6、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决定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7、小石子之所以下沉是因为小石子排开的水比石子轻,轮船之所以上浮是因为轮船排开的水比轮船重。

8、放入水中能溶解的固体有糖,味精,盐,高锰酸钾和氯化钾等。

9、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①蒸发(晒盐场),②过滤(捞面,淘米)③沉淀(净水厂处理泥沙)。

10、液体的性质:①会流动②有一定的体积③没有固定的形状。

11、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重量不变。

依次往杯中倒入水、油和蜂蜜,发现油在最上面,蜂蜜在最下面。

不同液体的沉浮取决于液体的密度。

12、相同体积的水比油重。

水和蜂蜜倒在斜面上,水流得快,因为水的粘稠度最低。

蜡纸上的水滴和油滴,水滴突起,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较大。

13、不同固体的颜色、软硬、密度、透明度、形状等都不同。

14、不同液体的颜色、密度、透明度、味道、粘稠度等都不同。

15、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①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改变物体形状(将橡皮泥捏成小船形状就可以浮起来);②使潜水艇浮起来的方法改变物体重量(将潜水艇中的水排出去减轻重量就可以浮起来);③使土豆浮起来的方法水中加盐;④使落水者浮起来的方法借助漂浮物(借助救生圈或游泳圈可使落水者浮起来)。

1、测量气温的仪器是温度表、寒暑表,测量风向的仪器是风向标,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计,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是雨量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